布鞋院士李小文:凡事追求及格就行,卻讓中國遙感技術成世界一流

2021-01-08 青琯評史人

2014年,一張照片在網上突然爆紅。這是一張拍攝於中國科學院大學課堂上的照片,照片中的人頭髮凌亂,瘦削的臉上蓄著鬍鬚,一身黑衣,腳上還穿著一雙黑布鞋,彼時的他正低頭念著手中的發言稿。

不明真相的人們,在看到這張照片的第一眼,肯定不會將這樣的山村老人形象與中科院院士相掛鈎。

然而,照片中這位其貌不揚的老人卻是中國遙感屆的泰鬥——李小文院士!如果不是這張照片的爆火,行外人大概永遠不會知道李小文是誰,他有多麼牛!

及格就好

1947年,李小文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由於父母工作繁忙,李小文很早就進入學校學習。不過,他在學習上從不花太多的功夫,總是抓緊一切時間去玩耍。

也因此,考試時,他總是班上最早交卷的學生。據說,他最快的一次交卷是老師剛在黑板上寫完題,他就交卷出去玩了。

這樣一心想著多玩一會兒的李小文,在學習成績上也總是保持著中等水平。當然,並不是他達不到優秀水平,而是他做很多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及格就行"。

所以,每次考試,他都會精確計算自己的分數,只要考到六十就不願考了。即便如此,16歲的李小文依舊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考入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也就是如今的世界一流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

上了大學後,不愛上課、不愛寫作業的李小文經常被列入補考名單,也因此經常被老師叫去詢問專業課知識。不過,每次他都能對專業知識侃侃而談,直到最後被老師趕出辦公室,"你別質疑了,去考試吧"。

雖然學了理科,但是閒暇之餘,李小文總愛舞文弄墨。1965年,因為一篇投給《光明日報》的反駁姚文元的文章,李小文被批判了。也因為這個事件給他帶來了負面影響,畢業一年半後,他才被分配到一家小無線電廠當技術員。

到廠裡後,李小文便專心工作。一天,廠裡的支部書記來找他聊天,告訴他恢復考研了。

他以為書記是在鼓勵他報考,就說考也行。於是,下午6點下班時,全廠的人都知道了他要考研的消息,但大家對他都不看好,挖苦諷刺的話語滿天飛。

一直以來對自己只要求及格的李小文急了,於是,他發奮努力。1978年,李小文成功考入了中國科學院地理所二部(遙感所前身)攻讀碩士學位,並成為了第一批公派的留學生前往美國學習深造。

然而,到了美國後,他又恢復了自己只求及格的心態。美國的研究生規定滿分是五分,如果成績在三點五分以下就要受到警告。於是,李小文每次都爭取考試高於三點五分,以免受到警告。

但如果考到了四分及以上,他就覺得自己「吃虧了」,就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分數壓下來。

李小文說,這就是自己的性格,任何事越簡單越好,夠了就行。但這樣一位只求及格的人,在科研上卻從不馬虎。

布鞋院士

李小文一生發表了160餘篇的論文,而且他的這些論文被國內外科研人員廣泛引用。其中有38篇SCI被引用了557次,1985年的博士論文在SCI上被引用了113次。

並且,他的碩士論文還被美國權威著作《遙感手冊(第二版)》收錄,其他論文也有28篇被SCI收錄,44篇被EI收錄,19篇被CSCD收錄。可以說只有教科書式的研究成果才能有這樣的引用數據和收錄成果。

1985年,博士畢業的李小文在他的論文中,提出了他與導師一起創立的李-Strahler模型,這個模型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被譽為20世紀定量遙感的重要裡程碑之一。而且這個模型後來被應用於美國航天局NASA。也因為這個模型,李小文成功躋身遙感技術大家的行列。

1986年底,李小文學成歸國後,便致力於國內遙感技術的發展,他幾乎承擔或參與了國內所有的遙感項目。

1995年後的十年,是中國遙感技術的爆發期,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技術和設備上,都迅速趕超美國等國家。2001年,李小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即便成為院士,在生活上,李小文依舊一貫的簡單隨性。一身黑衣、一雙布鞋幾乎成了他不變的裝扮。也因為這樣"不修邊幅"的裝扮,他總是被"誤會"。

初次到北師大學院報到,他被門衛當成是推銷的農民,拒之門外;去領院士的生活補助,被學生誤以為是"修空調的師傅來討要工錢"。即便是參加各項活動,他也不喜歡穿皮鞋,一年四季,腳上大多時候穿的都是布鞋。因此,李小文也得了一個"布鞋院士"的稱號。

世間再無掃地僧

2015年1月7日,李小文被評選為2014年第六屆"感動師大"新聞人物,當時,評選組為李小文院士拍攝了"感動師大"證書的照片,誰承想,這成了他與同事們最後的合影。

2015年1月10日,年僅68歲的李小文院士與世長辭。

他生前曾立下遺囑,不用急救措施、不浪費國家資源、不連累他人、不讓自己受太多的痛苦。

一切如他所願,他走得很快,也很突然,沒有遭受太多的痛苦。遺體告別會,也遵從他的意願,一切從簡,連輓聯都未懸掛。

最終,一生榮耀無數的院士,也只帶走了他最愛的布鞋和最愛的二鍋頭。

李小文院士的一生,可謂瀟灑至極,他成就無數,為國家的遙感技術培養了大批的人才,面對功名利祿也只是淡泊處之。他說:"今生已如此燦爛,來世只會更加豔麗。"

李小文逝世後,各大官媒紛紛發文悼念他。很多人說,李小文之後,世間再無掃地僧。一壺薄酒,一雙布鞋,足慰平生。

相關焦點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也正是這樣極具鑽研、一絲不苟的精神,為我國的遙感技術帶來了無限的前景。拒絕美國橄欖枝,回國潛心研究1986年,李小文學成回國。在遙感研究工作方面,李小文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為了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同時也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獲得了多次國內外的大獎。在遙感技術領域,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創建的遙感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位於世界的前列。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也正是這樣極具鑽研、一絲不苟的精神,為我國的遙感技術帶來了無限的前景。 拒絕美國橄欖枝,回國潛心研究 1986年,李小文學成回國。國外的繁華和當時中國的落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留學期間成績出色的他,被美國高層注意,向李小文拋出了誘人的橄欖枝。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在學習成績上,李小文是名列前茅的學校精英。在日常生活中,李小文又用自己的灑脫讓那些不可一世的美國學生見識到中國留學生的遊刃有餘。可以說,李小文是留學生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他的生活方式,著實讓人投以無盡的羨慕之情。李小文常說:考試成績夠用就行,甚至覺得多考了就虧了。
  • 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任何事情越簡單越好,夠了就行。」灑脫的世界觀,隨和的態度,一個不平凡的平凡人兒。沒錯他就是中國遙感界的泰鬥李小文,世界遙感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李小文院士博學多識,同時不懷功利的態度。他常常說考試成績夠用就行,甚至覺得多考了就虧了,李小文先生有自己的原則與態度,從來說不是為了應試而去學習的。他追求做事情要有效率,而不是單純的無用功,認為低效的重複沒有意義可言。86年底,他學成歸來,實誠的說,覺得作為公費留學生,花了國家的錢,接受了國家的支持,不回來問心有愧。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不追求名利,不在意外表的虛華,如清澗旁的青松,挺拔而樸素,繁華世界中的清流般,不沾染世俗的銅臭之氣。常年一雙布鞋在腳,布衣長褲,如平凡路人,沉澱著時光的霜華,卻在學術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只要及格就行,不追求優秀的高分,猶如他自己所說,他從沒認真學習過。其實在旁人看來,能每次考試都正好得六十分,比得滿人更難得,他需要有絕對的自信所答的每道題都是爭取的,這足以證明李小文異於常人的智慧。只是這種所謂的「不爭不搶」也足以證明他的「任性」。
  • 穿布鞋的另類院士李小文:每天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熟悉他的學生評價他說,「最不像院士」。 他自己更是一位不把院士當院士的院士。 他有一張圖片在六年前曾走紅網絡,讓他成為紅極一時的「布鞋院士」 。
  • 中國遙感學科泰鬥「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去世
    資料圖:2014年4月18日,院士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講座時被拍的一張照片走紅網絡。照片裡,他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李小文是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1月10日專電(記者李江濤)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 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今日(1月10日)報導,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 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感動師大」頒獎 1月7日,第六屆「感動師大」新聞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李小文院士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有人說,「當眾聲喧譁的網絡將『布鞋院士』的盛譽簇擁向你,你卻獨盼這熱潮退卻,安靜地做一輩子風輕雲淡的『技術宅男』。」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他就是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李小文。短短幾天,李小文這三個字便成為搜尋引擎上的第一名,這強烈的反差,網友們覺得他像《天龍八部》裡「掃地僧」,武功最高,卻不露山水,而這老人雖貌不驚人,卻隱藏「蓋世神功」!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網紅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因一雙布鞋走紅網絡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最近幾年,「網絡紅人」成了最熱門的一個職業。隨著各種人才的加入,我們對網紅的認知也不再局限於,魔性的音樂、洗腦的神曲。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中國院士李小文:穿著樸素腳踏布鞋,被稱為「掃地僧」,65歲去世
    和現在很多學生追求高分不同,李小文奉行的原則就是及格就好,他不會刻意追求高分,在他看來,考試只是一種形式,只要自己明白就好。1963年,他考入成都電信工程學院,在學校期間,他發表了很多的文章。後來,因為歷史問題,他的一篇文章被舉報然後被下放到農村。面對這種情況,他沒有放棄,在勞動之餘,他繼續學習,之後,他進入無線工廠成為一名技術人員。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接下來要提到的便是這樣一位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多個學科和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他是當之無愧的「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單說遙感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但要知道遙感跟我們每個人可以深入接觸使用的GPS是處於同等地位的,而李小文院士在遙感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是受到世界的認可的。
  • 「布鞋院士」的遙感人生:喜歡喝二鍋頭,為中國遙感事業奉獻一生
    愛穿布鞋、精心研究,「布鞋院士」填補遙感空白比如今天要說的李小文院士,很多人對李小文這個名字並不熟悉,李小文何許人也?提到「布鞋院士」,很多人就有所耳聞!「布鞋院士」是眾人給李小文的一個愛稱,名如其人,他是不拘小節的文化人。李小文對飲食、穿衣並不講究,一年四季幾乎都是穿著布鞋。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各界緬懷贊其風骨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各界緬懷贊其風骨 2015-01-10 20:15:451月10日電 (記者 張素)曾因一張衣著樸素、腳穿布鞋作報告的照片而廣為人知,被稱為「布鞋院士」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10日13時05分病逝北京,享年67歲。
  • 李小文:每天一斤白酒,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被稱為:布鞋院士!
    說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陌生,還有很多人會疑惑,作為一個中科院院士,為什麼會被人稱之為「布鞋院士」呢其實是因為李小文院士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他會經常被很多學校邀請去講學,然而每次他都是穿著一身粗布衣服,一雙布鞋,所以被很多人笑稱為「布鞋院士」。
  •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布鞋院士2015年1月10日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2014年,李小文院士身著素衣布鞋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有網友覺得李小文是現實版的「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
  • 布鞋院士李小文:樸素而華麗的一生!
    最近學長寫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偉大科學家,物理學家等方面的人物,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為我們所做出的貢獻,認為是非常有價值的,或許只有對他們加深了解我們才會懂得他們的一生是多麼的精彩而又樸素,他們為某項技術所做的貢獻從來不是來為自己謀得某種效益和利益,他們甚至一生清貧,但仍然不放棄科研實驗。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網絡供圖  ■ 人物簡介  李小文  1947年出生,四川人,早年留學美國,2002年起兼任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現任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  這幾天,院士李小文頗有些苦惱。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因穿布鞋講課走紅網絡
    照片裡,他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李小文是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據介紹,李小文院士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裡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專長於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