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2020-12-04 格子道歷史

「李小文老師身上有俠氣,不拘小節、瀟灑隨性、喜歡喝酒。他從來不反對學生的意見,會用打賭的方式讓學生勇敢嘗試,他曾在博客裡提到「老師合格的標準」:就是讓學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

——人民網評

李小文何許人也?一個被譽為《天龍八部》中「掃地僧」的人物。他「外表不羈但是有著仙風道骨」,足以和魏晉時期陶淵明等名士相比,他就是被稱之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

一、骨子裡的瀟灑自在伴隨一生,但心中的赤子之心從未有過任何更改

1947年,李小文出生在四川自貢,他有著四川人與生俱來的堅韌,但他也有著大多四川人都未曾擁有的瀟灑自在。那種豁達和灑脫,深深紮根於他的內心深處,可謂是伴隨一生,從未更改。

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大學畢業的李小文,可謂是意氣風發,無時無刻不展現出他那與生俱來的瀟灑。在學術問題面前,他非常的嚴謹,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他又總是以輕鬆快樂的方式進行學習。

隨後,李小文前往美國留學,當時的他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公費留學生。在美國留學的他,可謂是給其他留學生做出了好榜樣。在學習成績上,李小文是名列前茅的學校精英。在日常生活中,李小文又用自己的灑脫讓那些不可一世的美國學生見識到中國留學生的遊刃有餘。

可以說,李小文是留學生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他的生活方式,著實讓人投以無盡的羨慕之情。

李小文常說:考試成績夠用就行,甚至覺得多考了就虧了。正如我們上大學時經常說到的話:「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當時的李小文就是這樣的學習態度。

然而,李小文先生並沒有荒廢自己的學業,二十有著自己的原則與態度,從來不是為了應試而去學習的。他追求做事情要有效率,而不是單純的無用功,認為低效的重複沒有任何意義可言。所以在學業上邊,李小文一直都是隨心所欲,即便如此,李小文的成績仍是留學生中的佼佼者。

那是1986年,也是李小文學成回國的那年,當時李小文回國以後,看到國內的所有景象後,李小文不由自主的說道:「如此公費留學,實在是浪費國家財產。」

通過李小文的話,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李小文內心中的愧疚和愛國之心。他不忍心花費祖國的錢財而去公費留學,他覺得自己浪費祖國的財產,內心之中感到深深的愧疚之情。

但是,與此同時,也可以感受到李小文內心深處對於國家的愛護,那種為國分憂的赤子之心躍然紙上。並且,李小文將自己的餘生毫無保留的奉獻給祖國。

二、成就頗豐,意義非凡

等到李小文回國以後,便專心研究遙感基礎工作,並且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國家科委的持續支持,並與中國以外的國家合作。

據2018年7月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官網顯示,李小文正在主持進行的研究項目及研究計劃有:中國國家「九五」攀登預選項目 「地球表面能量交換的遙感定量研究」,中國國家863計劃項目 「機載多角度、多光譜成像系統」(1998~2000),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項目 「熱輻射方向性模型」(1998~2000),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用熱點衛星數據研究地表的熱點效(49971059)」(2000~2002),中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九七三)項目 「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及應用」。

可以說,李小文在遙感研究工作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並且,他毫無保留的將自己這些成就用作於國家的發展之中。

據悉,李小文院士致力於地物光學遙感和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創建了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

隨後,李小文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攀登項目,國家973項目等重大遙感基礎研究項目,並於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

毫不誇張的說,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創建的遙感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並且行走在世界前列。

然而,像李小文這樣以為優秀的院士,在日常生活中竟然不像普通學者那樣古板、固執,反而更像遊走在江湖中的「浪子」那樣的灑脫。

三、「二鍋頭」為伴,抒寫科研界神話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科研界的院士,李小文的生活並不是與書籍和數據為伴。幾乎每天,李小文都會與二鍋頭為伴,不僅如此,李小文每次喝酒,都會喝的似醉非醉,可以說,幾乎每次見到李小文,他都是一副即將醉倒的樣子。

但是嗜酒如命的李小文,從沒有真正意義上喝醉過,正如他自己所說:「喝酒本是人生中最為快樂的事情,如果喝酒變成一種生活的負擔,那麼活在世上又有什麼意義?」

在李小文眼裡,喝酒已然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件大事,但是李小文從沒有因為喝酒而耽誤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科研還是教學,李小文從未出過差錯。

作為留學回來的海外博士,李小文卻自帶一種土生土長的中國農民氣質。他的一身裝扮,絕不像名滿天下的院士,卻如同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不管是什麼場合,李小文總是一身布衣、布鞋。由於李小文標誌性的裝扮,學生和其他人都親切的稱他為「布鞋院士」。

對於李小文所展現出來的形象氣質,社會各界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即便如此,李小文仍表現出一種坦然的態度。就算面對別人的嘲諷和譏笑,李小文所展現出來的仍是一位優秀學者應該具備的「寬容」。

然而,在培養學生方面,李小文也有屬於自己的兩個理念:一是有教無類;二是因材施教。對於任何一個學生,他都是無比的寬容,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快樂舒適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簡而言之,李小文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在教書育人的同時,為給予了學生快樂。

可以說,在所有人的眼裡,李小文就像「另類」一樣存在。正如李小文的大學同學對於他的評價:雖然他是一位現代學者,但是他卻維護了傳統知識分子的風骨、本色、隨性。 他的科研成就如同《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而他的性格卻如同仗義灑脫的令狐衝。

結語:

其實,像李小文這樣的優秀學者,我們是很難碰到的。尤其是他性格上的「肆意妄為」和「任性灑脫」,估計再難找出第二個。與此同時,在李小文的事情上我們也很容易發現一個大道理。

在如今的學術界中,像李小文這樣的個性學者也並非個例存在。然而,我們並不缺少像李小文這樣的人,但我們真正缺少的是包容不同個性人才的制度環境。

儘管像李小文這樣的學者性格古怪,但是他的愛國情懷和科研成就卻又不亞於其他學者。

參考資料:《布鞋院士》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沒錯他就是中國遙感界的泰鬥李小文,世界遙感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俠士所遍歷的李小文院士出生於1947年3月2日,四川自貢人,講一口濃重的川普。他本科畢業於今天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而78年便考入中國科學院在地理所二部(遙感所的前身)攻讀碩士學位,後來他進入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獲得了地理學博士學位,同時獲得了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的碩士學位。李小文院士博學多識,同時不懷功利的態度。他常常說考試成績夠用就行,甚至覺得多考了就虧了,李小文先生有自己的原則與態度,從來說不是為了應試而去學習的。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在遙感研究工作方面,李小文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為了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同時也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獲得了多次國內外的大獎。在遙感技術領域,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創建的遙感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位於世界的前列。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在遙感研究工作方面,李小文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為了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同時也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獲得了多次國內外的大獎。在遙感技術領域,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創建的遙感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位於世界的前列。
  • 穿布鞋的另類院士李小文:每天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他說,自己每天都要喝上一斤,甚至他留下的喝酒照片都比做學術的多。 熟悉他的學生評價他說,「最不像院士」。 他自己更是一位不把院士當院士的院士。 他有一張圖片在六年前曾走紅網絡,讓他成為紅極一時的「布鞋院士」 。
  • 此人每天喝一斤白酒,發明的「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他不修邊幅,鬚髮有些灰白,挎著一個小小的布兜,穿著一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服,趿拉著一雙老布鞋,在小院裡慢悠悠的走著,他就是李小文。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他的話,可能覺得這是學校裡面哪個老師的家屬,或者是新聘請來的看門的大爺,或者是哪個從大山深處前來求學的學生的父親……總而言之,你不會把他的身份跟「院士」、「科學泰鬥」這樣的詞彙聯繫起來。
  • 李小文:每天一斤白酒,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被稱為:布鞋院士!
    說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陌生,還有很多人會疑惑,作為一個中科院院士,為什麼會被人稱之為「布鞋院士」呢其實是因為李小文院士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他會經常被很多學校邀請去講學,然而每次他都是穿著一身粗布衣服,一雙布鞋,所以被很多人笑稱為「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領域的泰鬥
    他是我國中科院院士,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那麼這位「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他每天要喝一斤二鍋頭,可謂是酒量驚人,在我國遙感領域,他被視為泰鬥。「布鞋院士」的名字叫做李小文,他在1947年時,出生在四川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因為父母的工作繁忙,所以在李小文四歲的時候就被母親送到學校學習。
  • 遙感科學領頭人李小文:腳穿布鞋、蓄著鬍子,每天要喝1斤二鍋頭
    他就是「布鞋院士」,現實版的「掃地僧」—李小文!小小少年,天賦異稟李小文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生自四川自貢,那時的條件艱苦,人才緊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李小文知道唯有知識好,學識高才能出人頭地,才能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本文的主人公李小文也是如此。作為遙感科學界的泰鬥,平日就是腳踩一雙布鞋,白髮蒼蒼的老者,更喜歡小酌幾杯。他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是中科院的掃地僧。在1963年,李小文成為一名大學生,這在當時的年代,可以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大學期間,他每天徜徉在書籍的各種筆墨中,吸取知識。在一次他讀到一篇文章,紙中字墨與他心中的理念背道而馳,他一氣之下揮筆對該文章進行批判。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然而這樣的一個科學巨頭,生活卻非常簡樸,愛穿布衣布鞋,又愛蓄著鬍子,所以大家都很親切的稱呼他為「布鞋院士」。隨後「布鞋院士」選擇回國搞科研。1999年,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他白天在研究所工作,晚上還回北師大做第二天的課題,雖然很累但是他樂在其中。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但是在北師大,有這樣一位教授,他常年穿著一雙布鞋,腰間掛著一壺二鍋頭,衣服也總是穿破破舊舊的,在人群中平凡地不能被認出來,但是他,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多次突破中國的學術高地。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接下來要提到的便是這樣一位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多個學科和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他是當之無愧的「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單說遙感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但要知道遙感跟我們每個人可以深入接觸使用的GPS是處於同等地位的,而李小文院士在遙感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是受到世界的認可的。
  • 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今日(1月10日)報導,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 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感動師大」頒獎 1月7日,第六屆「感動師大」新聞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李小文院士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有人說,「當眾聲喧譁的網絡將『布鞋院士』的盛譽簇擁向你,你卻獨盼這熱潮退卻,安靜地做一輩子風輕雲淡的『技術宅男』。」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常年一雙布鞋在腳,布衣長褲,如平凡路人,沉澱著時光的霜華,卻在學術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31歲時被嘲笑考驗,酒不離手,每天得一斤二鍋頭。有人問李小文到底有多厲害?後參加英文統考,出國留學,1979年,李小文遠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地理系學習,在那裡他真正的接觸到了地理與遙感。美國學習的幾年,打開了李小文全新的世界,他不再無欲無求,反而找到了奮鬥的方向。要為國家做些事情,要在這個領域做出些成績。這份信念,在李小文的腦海中形成,並為之奮鬥終生。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酒壺
    但如果這些人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判斷他人的方式實在無知。作為一名科學家,著名的「遙感地理學家」,李小文卻總是穿著一襲布衣一雙布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普通農民。「其貌不揚」的院士14年,網上突然流出一張照片,照片中的老人蓄著鬍子,穿著一身黑色衣衫,一雙布鞋裹著沒有穿襪子的腳。這老人從照片上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老人,甚至是一個其貌不揚的老人。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將這種特徵與中科院院士這個身份聯想在一起。2014年4月,一張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講座照片迅速火爆網絡,人們這才了解到,照片中的這個一副農民樣貌的老頭,竟然是我國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李小文。 "一雙布鞋任平生",這句話可能是用來形容李小文院士的最貼切的語句。火爆網絡後,網友紛紛將他比作武俠劇中深藏不露的"掃地僧",也稱他為"布衣院士"。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4月18日,這張照片被貼到人人網上,照片裡,蓄著鬍鬚的李小文穿著黑色外套,沒穿襪子的腳上蹬著一雙布鞋,不經意地蹺著二郎腿,低頭念著發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與院士身份形成的強烈反差,讓網友驚嘆,「一派仙風道骨,完全就是古龍筆下的俠士。」  李小文傳奇的經歷一層層被剝開,網絡上充滿了排山倒海的驚嘆之聲。
  • 布鞋院士李小文,31歲被嘲笑考研,每天少不了一斤二鍋頭
    李小文任他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一身青衣、一雙布鞋,31歲考研,少時不羈的李小文院士大器晚成,是中國遙感界當之無愧的泰鬥級別人物。他用過硬的科研實力、得體的育人之術和恣意的「仙風道骨」引人嘖嘖稱讚。星河閃耀,觸之滾燙。一壺酒,一桿身,世上如他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