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浮華的社會,不追求名利、用心做學術的學者是非常難得的,很多人可能在剛進入學術界的時候,是這樣想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喪失了本心。但是在北師大,有這樣一位教授,他常年穿著一雙布鞋,腰間掛著一壺二鍋頭,衣服也總是穿破破舊舊的,在人群中平凡地不能被認出來,但是他,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多次突破中國的學術高地。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李小文出生於四川自貢,自小便擁有超於常人的智力,學東西總是比別人要快要好,但是李小文卻並不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總是在課堂上睡覺,考試也總是考個60多分就好,從不多考幾分,不追求優異的學習成績。但同學們都知道,李小文考60多分,不是因為他只能考60多分,而是因為他只想考60多分。後來李小文考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即如今的電子科技大學。但他仍然沒有改掉自己頑皮貪玩的天性,在大學裡也沒怎麼學習過,但學習成績也還都看得過去,老師同學們都認可他是個天才。
大學畢業之後,李小文的同學都走上了自己喜歡的崗位,有的甚至都已經開始做出了一些成績了,但李小文仍然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在自己31歲那年,終於認識到自己似乎一事無成。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三十年,是否都在虛度光陰,是否浪費了很多深造的機會。但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算晚,在家人朋友的鼓勵下,他立志考研投身科研事業。
幾經輾轉,李小文遠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進行深造,在那裡,他正式接觸了地理和遙感,他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也逐漸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態度,他再也不是那個只追求60分的學生,他直到科研無止境,要在這個領域做出成績,要想憑藉這個技術造福國家,就須得力求最好,精益求精。
最後,李小文花了五年時間,先取得加利福尼亞地理學碩士學位,再取得地理學博士學位和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回國之後,李小文繼續紮根於科研第一線,並且展現出了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幹勁。1999年,李小文供職於北京師範大學並創建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開始了自己的研究之旅,並且在該項目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績。
2001年,李小文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對一個科學研究者最大的殊榮,但這位院士與別人有點不一樣,他仍然我行我素,不穿西裝,不修邊幅,手裡提著一瓶二鍋頭到處講課,就連同學們都說他是「布鞋院士」 ,但李小文對此毫不介意,生活上的富裕總會煙消雲散,只有精神上的富足才能讓他感到真心的快樂。有人問李小文院士為何每日必要飲酒,其實李小文院士對酒的痴迷就正如李小文院士對科研,對遙感技術的痴迷。他的身上有著一般學者沒有的俠氣,這讓他看起來遺世獨立。
結語:
其實做學問最重要的就是要心誠,不在意身外之物,只醉心學術,才能將學問做精做強。李小文院士的學術情懷,正是我們國家很多學者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