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其貌不揚、不顯山不漏水,但武功高強,具有大智慧。可謂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其實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像掃地僧這類的人,他們貌不驚人、平淡無奇,卻有一副自由灑脫、不拘小節的性子,他們的一生只致力於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
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別看老人一身農村大爺般的打扮,其真實身份是遙感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領頭人物。那不起眼的外表下,他憑一己之力讓我們國家的光學遙感水平前進了至少幾十年。
人生經歷
李小文,1947年於四川自貢市出生,從小便聰明伶俐,討人喜歡,不讓父母過多操心。1968年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如今改為電子科技大學)畢業。
他想要繼續學習,進行深造,但當時的環境不允許,甚至他因為年輕氣盛的一篇文章導致被分配去種田。
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打擊,李小文也不例外。但他並沒有被現實擊倒,而是很快調整好心態,並抓緊私下裡的一切空閒時間努力看書學習。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人的,所以當國家恢復考研的制度時,他當機立斷選擇報名參加考研,不久便非常順利的考入了中國科學院地理所。
由於在讀研期間的良好表現以及優異成績,一年後他又以優秀學生代表的身份被學校派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地理系進行留學進修。
學成的李小文拒絕了繼續留在美國的邀請,毅然選擇回祖國搞科研,儘自己最大的才能報效祖國。
回國後的李小文應中國科學院的邀請任職為遙感應用研究所的圖像處理室主任以及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員。他在這個自己熱愛的領域不斷深入研究,在2001年的時候成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中國科學院任職期間,他又受北京師範大學的邀請以特聘教授的身份進入該大學進行教書育人的工作,同時創建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
成就斐然
李小文這一生獲得了非常多的成就,是我國定量遙感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他曾先後主持完成了我國遙感領域的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攀登項目以及首個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等眾多遙感領域的基礎研究項目,得到國內外遙感界的肯定和美譽。
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長江學者成就獎一等獎。一生發表了多達300篇的論文以及8部論著。李小文一生都在專心搞研究,孜孜不倦、從不言棄。
在研究方面,李小文勤勉努力、治學嚴謹,但是在教學方面,他那率直灑脫、平易近人的性子完完全全就是個「好好先生」。在學生眼裡,他就是一個沒有老師架子的和藹老人,學校裡的每一個學生都非常喜歡和尊敬他。
對待學生,他因材施教,從不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在他人身上,尊重學生的每一個想法。他關心愛護學生,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工資獎金,甚至是做項目獲得的幾百萬獎金,全都以已故女兒的名義在母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設立了「李謙」獎助學金,用來資助那些成績優異卻家庭貧困的學生繼續完成學業。
他這一生中教導的博士生研究生多達160名,為中國遙感領域不斷創新發展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愛酒如命
對待學生非常慷慨大方的李小文在生活中是節約簡樸的,他常年穿的是粗衣布鞋,完全不似平常那些身穿西服、腳穿皮鞋,衣鮮亮麗的學者裝扮,吃的是粗茶淡飯、清粥小菜,讓他去豪華飯店吃頓較貴的飯菜他就渾身難受。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小文除了喜歡搞科研之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喝酒,尤其是二鍋頭。每天至少一斤的二鍋頭幾乎成為了他的生活習慣。熟悉他的人,特別是他的學生都知道他每天必喝酒的這個習慣。
李小文自己也表示:喝酒會使自己感到放鬆,這是在部隊種田的時候就養成的習慣,幾十年了,改不掉了。但李小文從來沒有因為喝酒耽誤過一件正事,尤其在科研和教學方面,他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寬容豁達
對於李小文一直顯示在眾人面前的形象,外界聲音一直都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面對社會上那些好聽的聲音,他從不沾沾自喜;面對那些難聽的聲音,他也不心懷憤懣。
李小文表現得一如既往,坦然處之。他的那種瀟灑隨性、寬容豁達仿佛深深的刻印在了靈魂深處,無論遇見什麼事情都沒有更改過半分。
就是這樣一位外表不羈卻豁達仗義的人,將一生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熱愛的祖國。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這位有著仙風道骨的「布鞋院士」在2015年的1月份就因病於北京去世。
在去世的前夕,李小文對家人交代:絕對不要使用急救措施強行延續自己的生命,自己不想浪費國家的資源、不想拖累別人、更不想讓自己受太多的苦。
就是這樣一位一輩子生活簡樸但精神富有,堅持自我、絕不盲從的偉大科學家,一生都在為國家做貢獻,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他想的還是不要浪費國家的資源。這才是我們應該永遠致敬緬懷的人啊,我們的人生榜樣。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