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酒壺

2021-01-13 孔甲丙

孔子曾經說過:「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這是為了告誡自己的門生萬不可以貌取人。「執形而論相,管中窺豹也。」那些常常以精美的妝容、華麗的衣衫去評判別人的人,是最容易「看錯人」的人。

現代社會,人們越發追求物質上的精緻,仿佛只有穿上華美的服飾,戴上昂貴的首飾,才能展現自己在社會中獨一無二的地位。即使是嘴中說著不以貌取人,卻依然會在心中默默點評旁人的衣著,以此判斷別人的經濟能力。

但如果這些人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判斷他人的方式實在無知。作為一名科學家,著名的「遙感地理學家」,李小文卻總是穿著一襲布衣一雙布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普通農民。

「其貌不揚」的院士

14年,網上突然流出一張照片,照片中的老人蓄著鬍子,穿著一身黑色衣衫,一雙布鞋裹著沒有穿襪子的腳。這老人從照片上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老人,甚至是一個其貌不揚的老人。

當人們看清楚照片中的背景時,都感到驚訝——照片背景實在中國科學院,老人正在低頭念著發言稿。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其貌不揚」的老人竟然是科學院院士李小文。

李小文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長大,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接受著良好的教育,且十分聰慧。16歲那年,李小文就考入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成為一名大學生。

我們都曾經歷過高考,都曾在校園中努力靠近自己的夢想,為了能考取自己心目中的學校,我們忍受著誘惑,拋棄自己喜歡的課餘活動,成為「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人。可李小文從不覺得應該埋頭學習。

他的青春大概是從來沒有遺憾的,因為他不會為了夢想放棄自己的興趣,他樂於探索,在同窗只知道背書的時候,他有著閒情逸緻寫一些精美的文字——這樣的他不像是個理科生,反而像是心思細膩的文學家。

1966年,十年動蕩開始了。19歲的李小文因為寫的某些作品被人蓄意曲解,被下放到了農村。那時候下放到農村的知識青年數不勝數,他們在農村幹著農活,雙手不再是握筆的,反倒是沾滿泥土的芬香。

許多人在那時候充滿著埋怨與不忿,甚至覺得自己無法堅持下去而開始頹廢。可李小文從沒有埋怨。也許因為他是理科生,他仿佛在任何時候都充滿理智。即使是被下放,他依然是理智的。理智地思考自己得到出路,理智地去尋找出路。

後來,李小文去到了無線電廠做技術員。1977年,中國恢復了高考,李小文便考取了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的研究生,繼續投入到科研事業之中。

改革開放的政策開始實施之後,中國派遣了一批人才出國留學,李小文成為了其中一員。1986年,李小文回到祖國,投入到了研究所的工作之中,並且始終堅持在自己專業的崗位。

「布衣院士」

14年的那張照片流傳出來之後,李小文成為了一個「網紅院士」。他樸素的打扮讓網友們覺得親切,人們在網絡上調侃他像是《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簡樸得讓人不敢相信。

一向充滿各種不和諧聲音的網絡在面對李小文時出奇的和諧,沒有人認為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李小文的衣著打扮是在炒作。人們都自發相信,李小文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老人。

李小文本身也從未將自己當作高人一等的人。在他的內心,他僅僅是一個普普通通,整天為自己的工作而忙碌的老頭。「科學院院士」這個頭銜,對我們來說遙不可及,值得尊重,但對於李小文來說,也不過是一個職業,一個頭銜。

於是,人們親切地稱呼他為「布鞋院士」。

許多科學家以及科研人員在科研之餘,還會去各大高校任職。因為高校中的學生也許就是以後的科研人員,他們沒有經驗,空有理論知識,他們需要有人帶著他們一步步成長。

李小文也曾在高校任職。北京師範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都曾有他教書育人的身影。被李小文教過的學生,對他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布衣布鞋,還有酒。

李小文酷愛喝酒,他每天都要喝一斤二鍋頭,甚至在上課的時候也要帶上酒壺,可謂是「酒不離手」。

從某種程度上看,李小文竟是和李白有些許相似之處。詩仙李白是一個酷愛飲酒的詩人,酒後總能寫出膾炙人口的詩句,他的詩句中隨處可見酒的影子。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灑脫之人,從不會拘泥於世俗,活得恣意又快活。

李小文也是一個灑脫的人。他從不會在乎外界對他的看法,不因為旁人光鮮亮麗就不敢穿著布衣布鞋,不因為旁人眼光就放下心愛的酒壺,如此恣意,不正像是李白?孔子的教育理念中說,教育是「有教無類」的,是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學生,都要用心教導。

李小文在教書時也是秉承這樣的思想。他在科學研究事業上做出的貢獻太多,人們總是忘記他也曾在大學校園的講臺上發光發熱,他自己似乎也沒有將自己當成一名教育事業者,可他的教育方法卻是極好的。

在指導學生時,他從不會因為自己是老師而對學生呼來喝去,也從來不擺出老師的架子,而是十分耐心指導學生。在他的指導下,許多研究生、博士生走上了科研的道路,為國家科研實驗做出不菲的貢獻。

15年1月,李小文因病逝世,享年68歲。

銘記院士

李小文一生為科研事業做出了不菲的貢獻,他致力於地物光學遙感和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研究,還創建了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在科研界能有一個像李小文這樣的人,實屬科學界的幸運。

他一生在科學研究所靜心研究,偶爾站上三尺講臺,將自己的耐心與學識分享給每一個所帶的學生。為了讓科研事業發展得更好,為了讓後輩得到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他從不會藏私,將自己的所學所想傾囊相授。

我們總是習慣在看到一個人時用所見到的外表去評判一個人,可那些精神與品格是我們無法評判的。在這個越發喧囂浮華的世界,樸素成為了難得一見的現象,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低調樸素,但我們至少不能單純以外表對別人做出判斷。

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我們的科學界會有源源不斷的人為科研做貢獻,也許會有別的「李小文」一樣的人,但李小文依然是最獨一無二的。

李小文以及別的那些科研工作者雖然離我們普通的生活遙遠,但他們的科研成果會運用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之中,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的成就,也尊重他們的成果。

相關焦點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但人們對他的認識只是開始於一張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照片——李小文院士一身舊式黑衣、黑布鞋,頭髮卻已有部分花白,他的手中還拿著一份講義在認真閱讀。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學生發出來的一張圖,可是,這實在跟大眾的想像不符,這樣簡樸的著裝和形象著實不像一位院士,甚至有人調侃李小文院士更像是剛剛插秧回來的老大爺。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踏布鞋,每天1斤二鍋頭,上課隨身帶酒壺
    他每天著布衣,穿布鞋,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接地氣」,平日酷愛飲酒,就連講課時也會帶著一隻酒壺,他就是「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照片上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襲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黑布衣,腳踏一雙老布鞋,頭髮花白,正坐在講桌邊手拿一份講義認真閱讀。初次看到這樣一張照片,可能誰都想不到這是一位在中國科研道路上起到了領路人作用的中科院院士。甚至有人調侃說,這分明是剛剛從田裡勞作回來的大爺,更有人懷疑這是擺拍炒作。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將這種特徵與中科院院士這個身份聯想在一起。2014年4月,一張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講座照片迅速火爆網絡,人們這才了解到,照片中的這個一副農民樣貌的老頭,竟然是我國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李小文。 "一雙布鞋任平生",這句話可能是用來形容李小文院士的最貼切的語句。火爆網絡後,網友紛紛將他比作武俠劇中深藏不露的"掃地僧",也稱他為"布衣院士"。
  • 「網紅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因一雙布鞋走紅網絡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最近幾年,「網絡紅人」成了最熱門的一個職業。隨著各種人才的加入,我們對網紅的認知也不再局限於,魔性的音樂、洗腦的神曲。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常年一雙布鞋在腳,布衣長褲,如平凡路人,沉澱著時光的霜華,卻在學術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31歲時被嘲笑考驗,酒不離手,每天得一斤二鍋頭。有人問李小文到底有多厲害?這是中國科學研究者的畢生榮譽,院士是中國科研人員的最高學術稱號,是對其成果的肯定。可是李小文卻完全沒有院士的「架勢」,不穿西裝革履,不穿運動鞋,甚至常年只穿一雙布鞋,他的穿著仿若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同學們都笑稱他為「布鞋院士」,這些他都全不在意。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工作十年後,正趕上國家恢復考研,一聽到這個消息,李小文二話不說報名了,身邊朋友、同事的勸誡和嘲諷,都沒有改變李小文考研的決心。仙風道骨的「布鞋院士」在我們大眾的心中,一般的院士都是嚴肅、不苟言笑、著裝講究的人,然而,李小文院士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對院士的「刻板印象」,相比於一般學者的古板,李小文更像是行走於江湖之中,不拘小節、瀟灑隨性、腰間別著酒壺、仗劍走天下的大俠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工作十年後,正趕上國家恢復考研,一聽到這個消息,李小文二話不說報名了,身邊朋友、同事的勸誡和嘲諷,都沒有改變李小文考研的決心。 仙風道骨的「布鞋院士」 在我們大眾的心中,一般的院士都是嚴肅、不苟言笑、著裝講究的人,然而,李小文院士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對院士的「刻板印象」,相比於一般學者的古板,李小文更像是行走於江湖之中,不拘小節、瀟灑隨性、腰間別著酒壺、仗劍走天下的大俠,他有著我們一般人都不曾擁有的灑脫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1947年,李小文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會計,由於父母工作忙,所以他很早就被送入了小學,但他從小天資聰穎,上課隨便聽聽就能解出正確答案,可令人驚訝的是,有這樣一個」學霸光環」的李小文每次考試都掐在及格線上
  • 「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領域的泰鬥
    微光吸引微光,講臺上,滿頭白髮的他滔滔不絕;素心明志,兩杯濁酒論天下;俠氣致遠,一雙布鞋任平生。他是我國中科院院士,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那麼這位「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他每天要喝一斤二鍋頭,可謂是酒量驚人,在我國遙感領域,他被視為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千餘人淚別「布鞋院士」李小文 網友帶二鍋頭弔唁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秦斌花圈焚燒現場,家屬拿出一雙布鞋放入焚燒爐。  新京報訊 昨日10時,「布鞋院士」李小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一千多名弔唁的人們在禮堂外排了兩百多米的長隊。很多人拿著白菊,胸前佩戴白花,在寒風中等著見李小文最後一面。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本文的主人公李小文也是如此。作為遙感科學界的泰鬥,平日就是腳踩一雙布鞋,白髮蒼蒼的老者,更喜歡小酌幾杯。他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是中科院的掃地僧。在1963年,李小文成為一名大學生,這在當時的年代,可以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大學期間,他每天徜徉在書籍的各種筆墨中,吸取知識。在一次他讀到一篇文章,紙中字墨與他心中的理念背道而馳,他一氣之下揮筆對該文章進行批判。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但是在北師大,有這樣一位教授,他常年穿著一雙布鞋,腰間掛著一壺二鍋頭,衣服也總是穿破破舊舊的,在人群中平凡地不能被認出來,但是他,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多次突破中國的學術高地。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 李小文:每天一斤白酒,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被稱為:布鞋院士!
    說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陌生,還有很多人會疑惑,作為一個中科院院士,為什麼會被人稱之為「布鞋院士」呢其實是因為李小文院士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他會經常被很多學校邀請去講學,然而每次他都是穿著一身粗布衣服,一雙布鞋,所以被很多人笑稱為「布鞋院士」。
  • 穿布鞋的院士:考試永遠只考60分,一天兩斤二鍋頭,一上課就爆滿
    對此李小文曾經表示他並沒有想要爭取過什麼,他在讀書方面也並不是很用功,但人在外國成績卻不能太難看,不然就丟了中國人的臉面。李小文十分注重科學的嚴謹性,為此甚至不惜敢於挑戰外國學術界的權威,並在自己研究領域確立了身份與地位,但在生活中,李小文卻生性灑脫,不拘小節,平時穿襯衫布鞋,臉上留著一撮鬍子,所以他也被人們稱為「布鞋院士」。
  • 他被稱為「布鞋院士」,每天一斤二鍋頭,為中國遙感事業奉獻一生
    原來,照片中的老人名叫李小文,乃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的專家,早在2001年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拍攝這張圖片的時候,李老正在上課。得知老人身份後,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開始議論這位無比樸素的院士,那麼李小文究竟有多厲害呢?咱細細來說。
  • 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沒錯他就是中國遙感界的泰鬥李小文,世界遙感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俠士所遍歷的李小文院士出生於1947年3月2日,四川自貢人,講一口濃重的川普。李小文代表遙感界致歉。其實,技術與當時現實條件的限制,我們都能理解,但可貴的是先生的責任心與真切的愛國情。瀟灑任平生李老小時候就酷愛金庸的武俠小說,說起最喜歡的就是《笑傲江湖》裡的令狐衝了。性格上的他們確實是有相似之處。兩個人都愛喝酒,李老以前一天能喝上一斤白酒。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牛?考試只考60分,每天一斤二鍋頭卻從不誤事
    01 李小文院士是四川人,出生於1947年,他的家庭條件在當時與周圍人相比算是比較好的,父母都從事著比較體面的工作,所以他的童年過得還不錯,但父母並沒有因此放鬆對他的教育,李小文也非常懂事,學習努力刻苦,一直是鄰居眼中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