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布鞋的院士:考試永遠只考60分,一天兩斤二鍋頭,一上課就爆滿

2020-08-18 不二書


引言: 我國在科學領域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得益於許多默默奉獻的科學家,他們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於尋找科學真理的道路上來,不管世俗的眼光如何,他們依舊我行我素,以樸實的生活態度以及對知識孜孜不倦的追求來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位穿著樸素,如同鄉間村民的科學院院士。

李小文是四川人,1947年出生於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在工廠工作,由於他們上班比較忙,因此李小文很小就被父母送進了學校。

他從小天資聰穎,對於上課老師講到的知識往往能夠舉一反三,提到的題目也能很快得出答案,但令人奇怪的是,每次考試他的分數卻都是在及格線上徘徊,據說他為自己定的目標,就是將分數控制在60分,絕不多多考一分,也不少考一分,這也不得不令人驚嘆,這才是學霸才應該有的底氣。

1963年,李小文考入電子科技大學,在大學學習過程中他仍然是那一副散漫的樣子,但成績仍然能控制在及格線左右,後來國內進入到一段特殊的時,李小文不免也被這場風波波及到,被派往農場種田。

國家恢復考研時,他由於成績優秀被成功錄取,被直接派往海外留學並取得了博士學位。對此李小文曾經表示他並沒有想要爭取過什麼,他在讀書方面也並不是很用功,但人在外國成績卻不能太難看,不然就丟了中國人的臉面。

李小文十分注重科學的嚴謹性,為此甚至不惜敢於挑戰外國學術界的權威,並在自己研究領域確立了身份與地位,但在生活中,李小文卻生性灑脫,不拘小節,平時穿襯衫布鞋,臉上留著一撮鬍子,所以他也被人們稱為「布鞋院士」。

李小文在教學方面也具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別的老師上課時總是拿著做好的PPT或者教案進行授課,但他卻從來不這樣,每次都是隨性而講,以自己淵博的知識深度和廣度來徵服學生,他的課堂十分活潑有趣,學生們踴躍發言,共同探討在學習方面遇到的問題,即使說錯了,也沒有人說什麼。

同時他還鼓勵學生們對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與見解,即使在上課過程中打斷他的發言也沒關係,這樣和藹可親的老師自然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與愛戴,也正是如此,他的課每節都爆滿。

眾所周知,科研生活十分枯燥,許多科學家除了研究本領域的高深知識外,往往都有著其他的小愛好來緩解科研方面的壓力。李小文同樣也是如此,除了科研之外,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喝酒,據說他每天都能喝一斤二鍋頭

許多學生都勸他不要如此猛烈地喝酒,但李小文在這方面卻顯得異常固執,他認為喝酒對他來說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他平生沒有什麼太大的追求,能有二鍋頭相伴就夠了,這或許是屬於李小文獨特的減壓方式。

如今李小文在遙感科學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勁的助力。後來在2014年,李小文穿著布鞋給學生們上課的照片火爆網絡,這個低調無聞的院士自此走入大眾的視野,但李小文仍然表現得無比低調,雖然很少拒絕記者的採訪要求,但他與世無爭的的態度令許多人都欽佩不已。

2015年,李小文在家中暈倒,隨後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但可惜的是他還是永遠離開了人世,在他死前曾經對親人有過囑託,治療時不搞特殊,不浪費國家資源,死亡的時候舉行葬禮也不要太張揚。

就這樣一位樸實無華,默默為國家做貢獻的科學巨匠,誰又不心生敬佩之情呢?李老這一生過的隨性灑脫,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貢獻給了自己所熱愛的科研事業,他將上天賜予他的天賦,都用在了教書育人與科學研究上,他身上所具有的品格又何嘗不值得所有人去效仿呢?

雖然李老永遠離開了人世,但他所留下來的精神卻值得被所有人頌揚,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與那些追求話題熱度的娛樂明星相比,這些真正的國之棟梁才應該成為年輕人的偶像,被人們永遠所銘記。

相關焦點

  • 他是「布鞋院士」現實版掃地僧:一天2斤二鍋頭,考試永遠60分
    他是「布鞋院士」現實版掃地僧:一天2斤二鍋頭,考試永遠60分。小時候老師問我,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我說:偉大的科學家!於是我拿出手機,翻出一張網絡上流傳的布鞋院士的照片。我跟她說:這個人像誰?她說:像爺爺,髒髒的。我又問她:你覺得你們班上誰最厲害,誰最聰明。「是XX」那個和她坐在一起,給她抄作業的那位。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牛?考試只考60分,每天一斤二鍋頭卻從不誤事
    他對成績看得很淡,在李老看來所謂的高分數不過是浮雲,只要能把知識真正地學到手,考多少分都無所謂。 而他之所以選擇做到60分就不再繼續往下做還有一個原因是他不想在應試教育上浪費太多時間。
  • 「網紅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因一雙布鞋走紅網絡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最近幾年,「網絡紅人」成了最熱門的一個職業。隨著各種人才的加入,我們對網紅的認知也不再局限於,魔性的音樂、洗腦的神曲。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但是在北師大,有這樣一位教授,他常年穿著一雙布鞋,腰間掛著一壺二鍋頭,衣服也總是穿破破舊舊的,在人群中平凡地不能被認出來,但是他,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多次突破中國的學術高地。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2014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座上,一張照片突然走紅網絡,照片裡的老者,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蹺著二郎腿,坐在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這不拘小節的隨性打扮,網友們感到很驚訝,這堂堂科學院院士,怎麼打扮的卻如同山村老人?他是誰?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將這種特徵與中科院院士這個身份聯想在一起。2014年4月,一張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講座照片迅速火爆網絡,人們這才了解到,照片中的這個一副農民樣貌的老頭,竟然是我國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李小文。 "一雙布鞋任平生",這句話可能是用來形容李小文院士的最貼切的語句。火爆網絡後,網友紛紛將他比作武俠劇中深藏不露的"掃地僧",也稱他為"布衣院士"。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事實上,李小文院士果真是名不虛傳,在校學習期間,他一直堅持「能考及格,就絕不考滿分」,顯然這與我們一直以來被灌輸的教育理念相悖,然而事情原委很是讓人出乎意料:李小文院士每次考試都會計算自己的分數,儘量讓分數剛好及格,他認為「多考幾分都虧」。這實在讓人啼笑皆非,但的確我們可以從李小文院士的身上窺見他作為天才科學家的那份執著與隨性。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常年一雙布鞋在腳,布衣長褲,如平凡路人,沉澱著時光的霜華,卻在學術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31歲時被嘲笑考驗,酒不離手,每天得一斤二鍋頭。有人問李小文到底有多厲害?恣意隨性的青少年時光1947年,李小文出生在四川自貢,少年時候的李小文很聰明,但是也很調皮,不是循規蹈矩認真學習的乖寶寶,而是每次只考六十分
  • 「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領域的泰鬥
    微光吸引微光,講臺上,滿頭白髮的他滔滔不絕;素心明志,兩杯濁酒論天下;俠氣致遠,一雙布鞋任平生。他是我國中科院院士,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那麼這位「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他每天要喝一斤二鍋頭,可謂是酒量驚人,在我國遙感領域,他被視為泰鬥。
  • 布鞋掃地僧李小文,華為總裁找他代言,他卻一分不要,只潛心科研
    光腳穿著爛布鞋的鄉下普通老頭,竟然是給華為代言的國寶級院士,他就是我國最強的掃地僧。他叫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僅僅憑一己之力,就足以讓中國的遙感科學獨步世界的世界泰鬥。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酒壺
    現代社會,人們越發追求物質上的精緻,仿佛只有穿上華美的服飾,戴上昂貴的首飾,才能展現自己在社會中獨一無二的地位。即使是嘴中說著不以貌取人,卻依然會在心中默默點評旁人的衣著,以此判斷別人的經濟能力。但如果這些人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判斷他人的方式實在無知。
  • 布鞋院士李小文:凡事追求及格就行,卻讓中國遙感技術成世界一流
    這是一張拍攝於中國科學院大學課堂上的照片,照片中的人頭髮凌亂,瘦削的臉上蓄著鬍鬚,一身黑衣,腳上還穿著一雙黑布鞋,彼時的他正低頭念著手中的發言稿。不明真相的人們,在看到這張照片的第一眼,肯定不會將這樣的山村老人形象與中科院院士相掛鈎。然而,照片中這位其貌不揚的老人卻是中國遙感屆的泰鬥——李小文院士!如果不是這張照片的爆火,行外人大概永遠不會知道李小文是誰,他有多麼牛!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踏布鞋,每天1斤二鍋頭,上課隨身帶酒壺
    他每天著布衣,穿布鞋,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接地氣」,平日酷愛飲酒,就連講課時也會帶著一隻酒壺,他就是「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照片上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襲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黑布衣,腳踏一雙老布鞋,頭髮花白,正坐在講桌邊手拿一份講義認真閱讀。初次看到這樣一張照片,可能誰都想不到這是一位在中國科研道路上起到了領路人作用的中科院院士。甚至有人調侃說,這分明是剛剛從田裡勞作回來的大爺,更有人懷疑這是擺拍炒作。
  • 千餘人淚別「布鞋院士」李小文 網友帶二鍋頭弔唁
    當日,「布鞋院士」李小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秦斌花圈焚燒現場,家屬拿出一雙布鞋放入焚燒爐。  新京報訊 昨日10時,「布鞋院士」李小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一千多名弔唁的人們在禮堂外排了兩百多米的長隊。
  • 布鞋院士,掃地僧,國寶級院士,他的一生讓人看著看著就哭了
    這個老頭兒,讓我笑著笑著就哭了,他叫李小文,布鞋院士,掃地僧,世界遙感領域泰鬥,國寶級院士,這是公眾給他的頭銜。對於這些高大上的稱呼,他不屑一顧,甚至有些厭惡,這土味兒老頭的一生夠酷,一年四季光腳穿布鞋,愛卷褲腿翹二郎腿,這畢竟是他的成名絕技,從小胸無大志考3點5分及格,拿四分都覺得吃了大虧,公費出國就花了大把時間讀小說,後來覺得心裡有愧才稍微用了點功,拿了博士還順手考了個計算機碩士,所以當媒體把它寫成勤奮愛國的科學鬥士他一肚子氣,這都不算啥他平生兩大愛好,科研和二鍋頭,酒一天一斤
  • 他被稱為「布鞋院士」,每天一斤二鍋頭,為中國遙感事業奉獻一生
    2014年的某天,一張照片突然在網絡上爆火,這張圖片的構成很簡單,一位身穿黑衣、黑褲,腳穿黑布鞋的老者翹著二郎腿,坐在講臺上,看著手裡的東西,神情十分專注。原來,照片中的老人名叫李小文,乃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的專家,早在2001年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拍攝這張圖片的時候,李老正在上課。得知老人身份後,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開始議論這位無比樸素的院士,那麼李小文究竟有多厲害呢?咱細細來說。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實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像掃地僧這類的人,他們貌不驚人、平淡無奇,卻有一副自由灑脫、不拘小節的性子,他們的一生只致力於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別看老人一身農村大爺般的打扮,其真實身份是遙感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領頭人物。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實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像掃地僧這類的人,他們貌不驚人、平淡無奇,卻有一副自由灑脫、不拘小節的性子,他們的一生只致力於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李小文,31歲被嘲笑考研,每天少不了一斤二鍋頭
    一身青衣、一雙布鞋,31歲考研,少時不羈的李小文院士大器晚成,是中國遙感界當之無愧的泰鬥級別人物。他用過硬的科研實力、得體的育人之術和恣意的「仙風道骨」引人嘖嘖稱讚。星河閃耀,觸之滾燙。一壺酒,一桿身,世上如他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