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2020-09-05 一枕古書

不追求名利,不在意外表的虛華,如清澗旁的青松,挺拔而樸素,繁華世界中的清流般,不沾染世俗的銅臭之氣。

常年一雙布鞋在腳,布衣長褲,如平凡路人,沉澱著時光的霜華,卻在學術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31歲時被嘲笑考驗,酒不離手,每天得一斤二鍋頭。有人問李小文到底有多厲害?

恣意隨性的青少年時光

1947年,李小文出生在四川自貢,少年時候的李小文很聰明,但是也很調皮,不是循規蹈矩認真學習的乖寶寶,而是每次只考六十分,多一分都不願意多答題的「任性」小孩。只要及格就行,不追求優秀的高分,猶如他自己所說,他從沒認真學習過。

其實在旁人看來,能每次考試都正好得六十分,比得滿人更難得,他需要有絕對的自信所答的每道題都是爭取的,這足以證明李小文異於常人的智慧。

只是這種所謂的「不爭不搶」也足以證明他的「任性」。

1968年李小文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如今的電子科技大學,大學期間的李小文表現依然很隨性,一個真正嚮往自由的人是不會因為環境而被束縛的。

一切改變發生在他的而立之年。他覺得不能再荒廢人生,要做一件一輩子都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在一片嘲笑聲中他選擇考研,誓要走上科研之路。

而立當則立

1978年,考入中國科學院地理所二部,再想要考取碩士學位,卻未能如願。後參加英文統考,出國留學,1979年,李小文遠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地理系學習,在那裡他真正的接觸到了地理與遙感。

美國學習的幾年,打開了李小文全新的世界,他不再無欲無求,反而找到了奮鬥的方向。要為國家做些事情,要在這個領域做出些成績。這份信念,在李小文的腦海中形成,並為之奮鬥終生。

1981年,獲得地理學碩士位;1985年,獲加利福尼亞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五年的求學時光,異國他鄉的辛酸苦辣,都化作學習的動力,他有了奮鬥的意義。

1986年,回國的李小文馬上投入到國家科學信息的建設中來,在中科院遙感信息學實驗室當實驗員。

學以致用的快樂,李小文很快體會到,不在只追求六十分及格,在國家項目上的研究,李小文講究精益求精,分毫必爭。

他從來不是真正懶散之人,只是年少時不爭不搶,但是隨著成長,他不光看到了自己光陰的平凡也看到了國家的發展,想要為國家的進步出一份力。

這份動力驅使他去體會別樣的人生,這段為之奮鬥不放棄的旅程,將是他足以回味一生的體會。

1999年,李小文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並創建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開始了他真正遙感的研究之旅,而他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國家科委的強力支持,並積極與國外科學家合作。

由李小文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攀登項目等國家重大遙感基礎性研究,在1994年獲得科學研自然科學的一等獎,2000年獲得國家高校等級科學技術一等獎。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講的就是李小文這種類型的人,青少年時的隨性無欲無求,在中年過後發生巨大的反差,認真學習,認真搞科研,並把研究做的風生水起。這或許就是想要回饋社會,回報國家的動力趨勢吧。

簡樸生活嗜酒如命

2001年,李小文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研究者的畢生榮譽,院士是中國科研人員的最高學術稱號,是對其成果的肯定。

可是李小文卻完全沒有院士的「架勢」,不穿西裝革履,不穿運動鞋,甚至常年只穿一雙布鞋,他的穿著仿若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同學們都笑稱他為「布鞋院士」,這些他都全不在意。生活上的物質享受不是他所追求的,衣著只要舒適便好,食物只要果腹便足,只是這每日的一斤二鍋頭不能少。

酒能使人沉醉,亦能使人清醒,李小文對二鍋頭的痴迷,就猶如他對科研的沉醉。

布鞋在腳踏行人間坎坷,濁酒一壺品鑑生活百態。人生恣意,往事紛繁,生活和科研的愁苦與不順,皆隨酒水穿腸而過,消失無形。這或許正是李小文院士獨特的減壓方式吧。

細細品來,李小文院士身上總有一種俠士的氣質,恣意人間的豪情,推杯換盞,濁酒化愁的俠氣,這或許也是他喜愛金庸文字的原因吧。字裡行間的豪情萬千,似有知音之感,心的自由才是超脫世俗真正的享受。

不在意世人眼光,我自追求我心意。布衣布鞋不是生活的貧瘠,而是精神的富有,只有真正把精力用在了所追求的事業上,才會做到無暇顧及這些紛雜小事。

小結:

李小文院士不是另類,而是現今物慾橫流社會形態中的一股清流,奢侈的衣著配飾,豪車出行並不意味著真正出身名門,身份高貴,只有真才實學的人,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做到即使身著平凡布衣,也同樣令人尊敬,高人一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寒門貴子眾人欽慕,一個人身份的高貴與否,能力強大與否,不是他是否衣著光鮮,而是那份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涵養和氣度,而是他每行一步所付出的貢獻與價值。李小文就是這樣一個人,布衣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

31歲被嘲笑而考研,每天一斤二鍋頭,真正人生的反轉,無論何時都不晚,奮進而篤行的一生,穩健的前行一雙布鞋足以,看淡物質的追求,精力便自然集中到所要完成的事業上來,得到的回饋也必然比名牌鞋包的意義更加重大。

相關焦點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但是在北師大,有這樣一位教授,他常年穿著一雙布鞋,腰間掛著一壺二鍋頭,衣服也總是穿破破舊舊的,在人群中平凡地不能被認出來,但是他,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多次突破中國的學術高地。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牛?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而就在這件事不久後,華為的副總找上了他,願意重金聘請他為自己公司的形象代言人,李院士答應了,但特別強調了句:「我一分錢也不要,如果中國能多幾個你們這樣的公司,發展就有希望了」。然而這樣的一個科學巨頭,生活卻非常簡樸,愛穿布衣布鞋,又愛蓄著鬍子,所以大家都很親切的稱呼他為「布鞋院士」。隨後「布鞋院士」選擇回國搞科研。1999年,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他白天在研究所工作,晚上還回北師大做第二天的課題,雖然很累但是他樂在其中。
  • 「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領域的泰鬥
    但仍有一部分人堅持著自己的內心,不忘初心,努力奮鬥。微光吸引微光,講臺上,滿頭白髮的他滔滔不絕;素心明志,兩杯濁酒論天下;俠氣致遠,一雙布鞋任平生。他是我國中科院院士,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那麼這位「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他每天要喝一斤二鍋頭,可謂是酒量驚人,在我國遙感領域,他被視為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聖賢之人,用心做事業的人,大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氣質,若非禮儀的需要,生活中都是極盡簡樸,與普通人無異。本文的主人公李小文也是如此。作為遙感科學界的泰鬥,平日就是腳踩一雙布鞋,白髮蒼蒼的老者,更喜歡小酌幾杯。他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是中科院的掃地僧。
  • 他被稱為「布鞋院士」,每天一斤二鍋頭,為中國遙感事業奉獻一生
    原來,照片中的老人名叫李小文,乃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的專家,早在2001年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拍攝這張圖片的時候,李老正在上課。得知老人身份後,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開始議論這位無比樸素的院士,那麼李小文究竟有多厲害呢?咱細細來說。
  • 李小文:每天一斤白酒,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被稱為:布鞋院士!
    說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陌生,還有很多人會疑惑,作為一個中科院院士,為什麼會被人稱之為「布鞋院士」呢其實是因為李小文院士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他會經常被很多學校邀請去講學,然而每次他都是穿著一身粗布衣服,一雙布鞋,所以被很多人笑稱為「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實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像掃地僧這類的人,他們貌不驚人、平淡無奇,卻有一副自由灑脫、不拘小節的性子,他們的一生只致力於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別看老人一身農村大爺般的打扮,其真實身份是遙感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領頭人物。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實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像掃地僧這類的人,他們貌不驚人、平淡無奇,卻有一副自由灑脫、不拘小節的性子,他們的一生只致力於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沒錯他就是中國遙感界的泰鬥李小文,世界遙感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俠士所遍歷的李小文院士出生於1947年3月2日,四川自貢人,講一口濃重的川普。他本科畢業於今天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而78年便考入中國科學院在地理所二部(遙感所的前身)攻讀碩士學位,後來他進入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獲得了地理學博士學位,同時獲得了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的碩士學位。李小文院士博學多識,同時不懷功利的態度。他常常說考試成績夠用就行,甚至覺得多考了就虧了,李小文先生有自己的原則與態度,從來說不是為了應試而去學習的。
  • 布鞋院士李小文,31歲被嘲笑考研,每天少不了一斤二鍋頭
    一身青衣、一雙布鞋,31歲考研,少時不羈的李小文院士大器晚成,是中國遙感界當之無愧的泰鬥級別人物。他用過硬的科研實力、得體的育人之術和恣意的「仙風道骨」引人嘖嘖稱讚。星河閃耀,觸之滾燙。一壺酒,一桿身,世上如他有幾人?
  • 布鞋院士李小文:華為「代言人」,1天1斤二鍋頭,爆紅半年後離世
    他瀟灑隨性,每天一斤二鍋頭,笑稱自己是最愛喝酒的「令狐衝」。他貌不驚人,卻在科學領域神功蓋世,被稱為學界「掃地僧」。如果不是6年前網絡上突然流傳的那張照片,人們不會知道,在中國高等學府的講臺上,還會有這樣不修邊幅、不爭名利的「怪人」。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牛?考試只考60分,每天一斤二鍋頭卻從不誤事
    02‍ 李老非常看重科研事業,在遙感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取得的許多科研成果讓中國在遙感技術研究領域走在了世界前沿,而他在世界頂尖科研水平的論文刊物中發表的文章被引用高達500多次,由此可見李老的論文價值有多麼高。
  • 遙感科學領頭人李小文:腳穿布鞋、蓄著鬍子,每天要喝1斤二鍋頭
    他是在自己的地理遙感領域泰鬥級人物,卻經常腳踏布鞋,衣著樸素,平易近人,看上去就像自家的長輩一樣,和藹可親。此後,李小文的遙感基礎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更多的支持,並與國外的科學機構合作,開展了多個項目的研究及發展計劃。
  • 中國遙感學科泰鬥「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去世
    資料圖:2014年4月18日,院士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講座時被拍的一張照片走紅網絡。照片裡,他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李小文是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1月10日專電(記者李江濤)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將這種特徵與中科院院士這個身份聯想在一起。2014年4月,一張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講座照片迅速火爆網絡,人們這才了解到,照片中的這個一副農民樣貌的老頭,竟然是我國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李小文。 "一雙布鞋任平生",這句話可能是用來形容李小文院士的最貼切的語句。火爆網絡後,網友紛紛將他比作武俠劇中深藏不露的"掃地僧",也稱他為"布衣院士"。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接下來要提到的便是這樣一位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多個學科和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他是當之無愧的「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他歸國後先是任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圖像處理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1999年,他又任職於北京師範大學,2001年,他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後的時間裡,他一直輾轉在各個需要他的崗位,在不同的地方為中國發光發熱。
  • 此人每天喝一斤白酒,發明的「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他不修邊幅,鬚髮有些灰白,挎著一個小小的布兜,穿著一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服,趿拉著一雙老布鞋,在小院裡慢悠悠的走著,他就是李小文。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他的話,可能覺得這是學校裡面哪個老師的家屬,或者是新聘請來的看門的大爺,或者是哪個從大山深處前來求學的學生的父親……總而言之,你不會把他的身份跟「院士」、「科學泰鬥」這樣的詞彙聯繫起來。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在遙感研究工作方面,李小文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為了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同時也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獲得了多次國內外的大獎。在遙感技術領域,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創建的遙感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位於世界的前列。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在遙感研究工作方面,李小文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為了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同時也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獲得了多次國內外的大獎。在遙感技術領域,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創建的遙感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位於世界的前列。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 最後一課站著講了2小時
    圖片來自網絡  一雙布鞋、一件布衣,不修邊幅,講課如行雲流水,讓聽者如痴如醉。北京師範大學透露,該校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因病醫治無效,於前天下午在京逝世,享年67歲。在網際網路上走紅,被師生們親切稱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