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科學領頭人李小文:腳穿布鞋、蓄著鬍子,每天要喝1斤二鍋頭

2020-10-12 葉凌風

他其貌不揚但卻本領高強,氣度不凡;他如同江湖上的武林高手,卻深藏不露,為人低調。

他是在自己的地理遙感領域泰鬥級人物,卻經常腳踏布鞋,衣著樸素,平易近人,看上去就像自家的長輩一樣,和藹可親。

他生活中自由灑脫,不拘小節,每天白酒如水,卻似古人看透一切,不追求名利,默默地為祖國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他就是「布鞋院士」,現實版的「掃地僧」—李小文

小小少年,天賦異稟

李小文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生自四川自貢,那時的條件艱苦,人才緊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李小文知道唯有知識好,學識高才能出人頭地,才能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而當時李小文在地理,數學,物理等學科上有著不小的興趣,天賦異稟。

有一次,他因為在課堂上回答老師的問題,腦子轉的很快,讓老師在課上下不來臺。

可是老師卻並沒有批評和制止李小文的行為,因為他的老師知道,這個孩子以後一定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所以因材施教,使他發展自己的興趣,這也為李小文的將來在自己的領域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勤奮努力,成績斐然

之後的李小文更加努力的學習科學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專心攻讀學業。

畢業後,李小文在一個小工廠做了一名技術員,但他還想繼續學習,幾年後他攻讀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

他知道,這還不是他想所要達到的成績,想要報效祖國就必須要做到更好,所以一年以後,他遠赴美國的加州大學芭芭拉分校,只為繼續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

經過學習,他順利獲得了地理學碩士學位,幾年後又獲加利福尼亞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這時的他已經學識淵博,經歷豐富。

但他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那就是為祖國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

所以學有所成的他,回國之後繼續為研究地理遙感而努力著,先後擔任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圖像處理室主任、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他從此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上,他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研究能為祖國做出貢獻,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潛心研究,終有收穫

在之後的日子裡,他日夜努力,默默研究,一心致力於地物光學遙感和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當時的條件還是很艱苦的,就算是這樣的條件下,他依然沒有放棄學術研究,艱苦奮鬥,默默付出,日夜操勞。

他有一個信念,就是自己的國家能夠強大起來,自己的國家的科學事業能夠強大起來,他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奮鬥,他創建的幾何光學模型:植被二向性反射原理,在國際學術上獲得肯定和推薦,順利入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裡程碑系列」,這是讓國人自豪的。

之後他又在普朗克定律地表遙感中尺度效應研究方面,有著突破性的進展,他建立了普朗克定律的適用性範圍,適用於非同溫地表熱輻射方向性,而且還首創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三維結構非黑體表面熱輻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譜特徵這一概念。

這些模型概念的建立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為世界科學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這讓很多外國學者改變了我國科學界的看法,李小文為國爭了光!

此後,李小文的遙感基礎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更多的支持,並與國外的科學機構合作,開展了多個項目的研究及發展計劃

比如「地球表面能量交換的遙感定量研究」、「國家863計劃項目」、「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及應用」等多項科學研究,這些項目研究在國內外享譽盛名,也為學術界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遙感科學領頭人。

退居幕後,從事教學

經過多年的研究工作,李小文也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但他沒有真正的離開自己深愛的事業,他只是以另一種形式默默付出著。

因為他在北師大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以一種教師的身份,為祖國培養人才,他希望年輕人能繼承自己的事業,為祖國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

2014年4月,李小文的一張照片在網上不經意間的流傳開來,照片裡,他坐在講臺上,手拿發言稿講話,看上去沒什麼特別。

但有趣的是他的穿著:他腳上只穿了一雙沒有襪子的布鞋,非常隨意,整個裝束就像村裡老人一樣樸實無華,頭髮隨意且蓄著鬍子的樣子讓人覺得像是街坊鄰居裡的老大爺,和藹可親!

從此,他有了一個親切的綽號—「布鞋院士」。

李小文就是這樣外表平平無奇,放在人海中誰也不會注意到他,他就像一個可親的爺爺。

此外,他對自己的學生也是非常的隨和,他因材施教,教育學生從不用批評,他要求自己的學生敢於突破,敢於實踐,有時還和學生在學術上打賭,因為從小他就知道,興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不能泯滅孩子們的天賦,讓學生得到充分地發展

這就是李小文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李小文平凡外表下的仙風道骨,他有著傳統知識分子的風骨、本色與隨性。

如酒醇厚,流芳百世

李小文隨性的性格註定了他如俠客一般灑脫率真。因為日常喜歡喝一斤二鍋頭,偶爾的小酌幾杯,更顯得氣宇非凡。

他如同古人在茶杯裡偷偷裝上白酒,偷偷小酌幾口,自由自在。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學生知道李小文每天都會喝一斤白酒,所以他的學生在他的演講現場特地帶了白酒給他,李小文不但沒有怪這位學生,還與他一同暢飲起來,這真是讓人想起「竹林七賢」那豪邁的場景,令人嚮往!

而如今,他已離我們遠去,但他讓我們知道不羈人生下的簡單生活,簡單生活下也可以有著不平凡的偉大。

李小文是現實裡的「掃地僧」,專業領域佼佼者卻為人低調,默默為國付出;是我們的「布鞋院士」自由灑脫,隨和可親,如父親般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此時,他不曾離我們遠去,一直在我們身邊!

相關焦點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2014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座上,一張照片突然走紅網絡,照片裡的老者,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蹺著二郎腿,坐在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這不拘小節的隨性打扮,網友們感到很驚訝,這堂堂科學院院士,怎麼打扮的卻如同山村老人?他是誰?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網紅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因一雙布鞋走紅網絡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最近幾年,「網絡紅人」成了最熱門的一個職業。隨著各種人才的加入,我們對網紅的認知也不再局限於,魔性的音樂、洗腦的神曲。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千餘人淚別「布鞋院士」李小文 網友帶二鍋頭弔唁
    靈柩正前方擺放著李小文妻女等家屬的花圈,輓聯上寫「我們永遠愛您。」  李小文的靈柩前還擺放了兩瓶二鍋頭。李小文生前愛喝酒,尤其喜歡二鍋頭。一位曾與他互動留言的網友,帶了瓶50多度的二鍋頭,來見他最後一面。這位滿頭銀髮的老先生稱,「可惜今生無緣跟李小文先生喝酒。」  11點半,祭奠的大花圈、李小文的遺像以及他生前喜歡的衣物被放到焚化爐,其中還有一雙黑面白底的布鞋。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李小文:每天一斤白酒,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被稱為:布鞋院士!
    說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陌生,還有很多人會疑惑,作為一個中科院院士,為什麼會被人稱之為「布鞋院士」呢其實是因為李小文院士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他會經常被很多學校邀請去講學,然而每次他都是穿著一身粗布衣服,一雙布鞋,所以被很多人笑稱為「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本文的主人公李小文也是如此。作為遙感科學界的泰鬥,平日就是腳踩一雙布鞋,白髮蒼蒼的老者,更喜歡小酌幾杯。他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是中科院的掃地僧。在1963年,李小文成為一名大學生,這在當時的年代,可以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大學期間,他每天徜徉在書籍的各種筆墨中,吸取知識。在一次他讀到一篇文章,紙中字墨與他心中的理念背道而馳,他一氣之下揮筆對該文章進行批判。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酒壺
    現代社會,人們越發追求物質上的精緻,仿佛只有穿上華美的服飾,戴上昂貴的首飾,才能展現自己在社會中獨一無二的地位。即使是嘴中說著不以貌取人,卻依然會在心中默默點評旁人的衣著,以此判斷別人的經濟能力。但如果這些人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判斷他人的方式實在無知。
  • 布鞋掃地僧李小文,華為總裁找他代言,他卻一分不要,只潛心科研
    光腳穿著爛布鞋的鄉下普通老頭,竟然是給華為代言的國寶級院士,他就是我國最強的掃地僧。他叫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僅僅憑一己之力,就足以讓中國的遙感科學獨步世界的世界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華為「代言人」,1天1斤二鍋頭,爆紅半年後離世
    他瀟灑隨性,每天一斤二鍋頭,笑稱自己是最愛喝酒的「令狐衝」。他貌不驚人,卻在科學領域神功蓋世,被稱為學界「掃地僧」。如果不是6年前網絡上突然流傳的那張照片,人們不會知道,在中國高等學府的講臺上,還會有這樣不修邊幅、不爭名利的「怪人」。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當時的李小文就是這樣的學習態度。然而,李小文先生並沒有荒廢自己的學業,二十有著自己的原則與態度,從來不是為了應試而去學習的。他追求做事情要有效率,而不是單純的無用功,認為低效的重複沒有任何意義可言。所以在學業上邊,李小文一直都是隨心所欲,即便如此,李小文的成績仍是留學生中的佼佼者。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因穿布鞋講課走紅網絡
    照片裡,他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李小文是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1月10日專電(記者李江濤)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2014年, 李小文院士因其衣著樸素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有網友覺得李小文是現實版的「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相關報導:光明日報北京1月7日電(記者靳曉燕)7日,第六屆「感動師大」新聞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沒有絲毫的猶豫,李小文拒絕了,他沒有回到美國去過安逸無憂的生活,而是選擇留下來,致力於祖國的發展。從踏上國土的那一刻起,他就暗暗決心要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奉獻給祖國。雖然是海外歸來的博士,但是李小文總給我們一種親切感。他不像當時的海歸,身著西裝、皮鞋,更沒有梳得一絲不苟的頭髮。相反的,他穿得似乎更像一個從沒走出小縣城的農民伯伯,身著布衣布鞋、頭髮也是簡簡單單的樣式給學生們上課。這樣一身樸實的打扮,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沒有絲毫的猶豫,李小文拒絕了,他沒有回到美國去過安逸無憂的生活,而是選擇留下來,致力於祖國的發展。從踏上國土的那一刻起,他就暗暗決心要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奉獻給祖國。 雖然是海外歸來的博士,但是李小文總給我們一種親切感。他不像當時的海歸,身著西裝、皮鞋,更沒有梳得一絲不苟的頭髮。相反的,他穿得似乎更像一個從沒走出小縣城的農民伯伯,身著布衣布鞋、頭髮也是簡簡單單的樣式給學生們上課。這樣一身樸實的打扮,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布鞋院士」。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將這種特徵與中科院院士這個身份聯想在一起。2014年4月,一張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講座照片迅速火爆網絡,人們這才了解到,照片中的這個一副農民樣貌的老頭,竟然是我國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李小文。 "一雙布鞋任平生",這句話可能是用來形容李小文院士的最貼切的語句。火爆網絡後,網友紛紛將他比作武俠劇中深藏不露的"掃地僧",也稱他為"布衣院士"。
  • 布鞋院士去世 生前除了賀卡不收學生任何禮物
    還是那雙布鞋,一點素心,三分俠氣,伴你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段頒獎詞,是贈與著名遙感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李小文的。2014年,因為一張光腳穿布鞋作報告的照片,李小文紅遍網絡,被眾多網友稱為「布鞋院士」。  然而在昨天,噩耗傳來。李小文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照片裡,他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  4月18日,這張照片被貼到人人網上,照片裡,蓄著鬍鬚的李小文穿著黑色外套,沒穿襪子的腳上蹬著一雙布鞋,不經意地蹺著二郎腿,低頭念著發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與院士身份形成的強烈反差,讓網友驚嘆,「一派仙風道骨,完全就是古龍筆下的俠士。」  李小文傳奇的經歷一層層被剝開,網絡上充滿了排山倒海的驚嘆之聲。
  • 北師大「布鞋院士」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常年一雙布鞋在腳,布衣長褲,如平凡路人,沉澱著時光的霜華,卻在學術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小文,31歲時被嘲笑考驗,酒不離手,每天得一斤二鍋頭。有人問李小文到底有多厲害?後參加英文統考,出國留學,1979年,李小文遠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地理系學習,在那裡他真正的接觸到了地理與遙感。美國學習的幾年,打開了李小文全新的世界,他不再無欲無求,反而找到了奮鬥的方向。要為國家做些事情,要在這個領域做出些成績。這份信念,在李小文的腦海中形成,並為之奮鬥終生。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牛?考試只考60分,每天一斤二鍋頭卻從不誤事
    01 李小文院士是四川人,出生於1947年,他的家庭條件在當時與周圍人相比算是比較好的,父母都從事著比較體面的工作,所以他的童年過得還不錯,但父母並沒有因此放鬆對他的教育,李小文也非常懂事,學習努力刻苦,一直是鄰居眼中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