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愛名,不愛利,不愛錢,只愛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祖國的研究之中,一生以為祖國爭光為目標。卻也放蕩不羈似俠客,以酒作伴,自由自在行走在這廣闊的天地之間。李小文院士就是這樣的人。
在遙感領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說在國內國外都是數一數二的,但也正是這樣一個一身名譽的人,生活得像武俠小說的掃地僧,不爭不搶、不浮不躁。
1947年,李小文出生於四川自貢,四川人民從小愛吃辣,這也養成了李小文直率、瀟灑的性格。21歲李小文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工作十年後,正趕上國家恢復考研,一聽到這個消息,李小文二話不說報名了,身邊朋友、同事的勸誡和嘲諷,都沒有改變李小文考研的決心。
畢竟在當時的環境下,教育資源稀缺;李小文已經從學校畢業十年,李小文能夠考研上岸對於他們來說就好比天方夜譚,更何況當時李小文已經31歲,這個年紀是成家立業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李小文會暫緩成家立業,全身心投入到考研當中,他們都不相信李小文會成功。然而他們錯了,李小文不僅考上了,還獲得了美國公費留學的機會。
李小文說做事情應該追求效率,所以在美國留學的那幾年,李小文並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除了睡覺就是鑽研學問,相反,李小文他吃好睡好玩好,但同時李小文也沒有對學習懈怠,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的成績在當時學校也是數一數二的。
他明白學習效率是最為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拖著疲憊的身軀,伏在桌子上整日鑽研,正真進腦子裡的學問到底有多少呢?李小文認為,放鬆就要好好放鬆。
在生活方面,李小文是個瀟灑隨性的人,然而一旦面對研究,他就像變了一個人,變得極其認真,不放過一絲一毫的錯誤。也正是這樣極具鑽研、一絲不苟的精神,為我國的遙感技術帶來了無限的前景。
1986年,李小文學成回國。國外的繁華和當時中國的落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留學期間成績出色的他,被美國高層注意,向李小文拋出了誘人的橄欖枝。
沒有絲毫的猶豫,李小文拒絕了,他沒有回到美國去過安逸無憂的生活,而是選擇留下來,致力於祖國的發展。從踏上國土的那一刻起,他就暗暗決心要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奉獻給祖國。
回國之後的李小文就開始專心做研究。在遙感研究工作方面,李小文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為了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同時也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獲得了多次國內外的大獎。在遙感技術領域,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創建的遙感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位於世界的前列。
在我們大眾的心中,一般的院士都是嚴肅、不苟言笑、著裝講究的人,然而,李小文院士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對院士的「刻板印象」,相比於一般學者的古板,李小文更像是行走於江湖之中,不拘小節、瀟灑隨性、腰間別著酒壺、仗劍走天下的大俠,他有著我們一般人都不曾擁有的灑脫、自信。
雖然是海外歸來的博士,但是李小文總給我們一種親切感。他不像當時的海歸,身著西裝、皮鞋,更沒有梳得一絲不苟的頭髮。相反的,他穿得似乎更像一個從沒走出小縣城的農民伯伯,身著布衣布鞋、頭髮也是簡簡單單的樣式給學生們上課。這樣一身樸實的打扮,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布鞋院士」。
同時李小文院士酷愛喝酒,幾乎每天都要喝上一斤二鍋頭,但從不會因為喝酒而誤事。不管是搞科研還是教學工作,李小文從來就沒有受到過影響。而他每天喝一斤酒的習慣。
有人認為身為院士就應該有一個院士的打扮,注意自己的形象,但李小文對這些話充耳不聞,他心裡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科研,是教學,是身上的擔子。或許是因為與生俱來的那種瀟灑的性格。外表豪放不羈,給人感覺是仙風道骨。
李小文院士不光自己擅長搞科研,也很擅長教學。他不想讓自己的課堂是枯燥無味的,他明白興趣對學生的重要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因此在他的課上,他會想盡辦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完完全全沉浸在課堂之中,體會到這門學科的趣味性,讓學生們主動地想要去探索學術中的奧秘所在。
同時李小文院士認為,身為老師,不光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教會學生敢於嘗試、敢於挑戰。在李小文院士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之下,他的學生也漸漸地投入到遙感技術的不斷研究之中,在李小文院士的研究基礎之上,繼續為國家、為社會獻出自己的力量。
李小文院士,他給我們的感覺就像一個看破紅塵的世外高人,世人所追求的名利錢美人,對他而言似乎不過是過眼雲煙。如同金庸筆下的掃地僧,做著最不起眼的活、穿著最樸素的衣裳、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寺之中武功最為高深的人。
但似乎只要他一出手,無論對手是誰,似乎早已勝負已分。也正是這樣看似默默無聞的掃地僧,肩負起保護「寺廟」的安全。
在中國,我們不光有李小文院士,我們還有很多的科研人員,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奮鬥醫療衛生前線的鐘南山院士等等,他們不與世俗爭名利,在幕後默默地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毫無疑問,以李小文院士為首的一等科研人員、學者,是值得我們大家尊敬的人,他們放棄國外的高薪厚祿,全身心致力於祖國母親的發展之中。我們也相信,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