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院士李小文:華為「代言人」,1天1斤二鍋頭,爆紅半年後離世

2020-12-04 飯小面兒

一點素心,三分俠氣,伴你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是金庸的鐵桿粉絲,和學生們的QQ群叫做「桃花島」,自封雅號「黃老邪」。

他瀟灑隨性,每天一斤二鍋頭,笑稱自己是最愛喝酒的「令狐衝」。

他貌不驚人,卻在科學領域神功蓋世,被稱為學界「掃地僧」。

如果不是6年前網絡上突然流傳的那張照片,人們不會知道,在中國高等學府的講臺上,還會有這樣不修邊幅、不爭名利的「怪人」。

他,就是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

2014年4月,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講座時的一張照片火了,迅速登頂各大網站熱搜榜。

照片裡,他瘦削的面龐上蓄著唏噓的鬍子,灰白相間的頭髮也有些雜亂;他黑衣、黑褲、黑布鞋,褲腿挽得很高,好似農民剛剛從田間插秧歸來;他沒有穿襪子,還時不時地翹起二郎腿。

山村老人形象與教授院士身份,低調的打扮和高調的知識形成的鮮明反差,使李小文一夜之間成為網友們瘋狂追捧的「網紅」。

於是,在網絡世界沒有隱私的時代,關於李小文的「瓜」悉數被摘。

1947年3月2日,李小文生於四川省自貢市, 4歲上學,16歲便考上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

1965年,李小文看到姚文元在《光明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心裡非常不爽,連夜寫了一篇反駁文章寄給《光明日報》。

李小文此舉闖下大禍,很快被下放到四川偏僻的農場進行勞動改造,而且一呆就是10年。

1978年,改革春風迎面勁吹,國家恢復了研究生招生。

此時,已經31歲的李小文決定報考,很多人覺得這個整日和土坷垃打交道的農民在吹牛,不料他真的考入中國科學院。

1979年,李小文作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公派出國研究生遠赴美國,到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地理系深造。

那時,美國地理學家正在倡導新型地理學,希望將地理學理論與衛星、計算機和遙感等高新技術結合起來,從而可以更精確地研究地貌。

李小文和博士生導師艾倫·斯特拉勒教授共同研究衛星數據,創立了地物光學遙感領域中著名的「李小文-斯特拉勒」幾何光學模型,在世界地理學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隨後,李小文又陸續提出了許多遙感理論,這些理論複雜高深又帶有實用性,一舉奠定了他在遙感科學領域的泰鬥地位。

功成名就後,很多人建議李小文移民美國,並把老婆孩子也接過去。

但是李小文搖搖頭,他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留學也是花得中國老百姓的錢,有義務報效祖國。

1986年,李小文在美國拿到地理學博士學位,立即飛回中國,擔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圖像處理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1999年,李小文來到北京師範大學,創建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

2001年,54歲的李小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繼而擔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

李小文對生活要求很低,對學術研究要求很高,在其「邋遢」形象的背後,是一份份閃亮的成績單:他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是973項目「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及應用」的首席科學家……

李小文始終堅持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兩個原則,從來不反對學生的意見,喜歡和學生打賭,用這個方式鼓勵和激勵學生去嘗試新鮮的事物。

這些年,他辛勤耕耘三尺講臺,先後培養了16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推動國家形成了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遙感人才隊伍。

2015年1月7日,李小文當選2014年第六屆「感動師大」新聞人物。頒獎詞寫著:成就「20世紀八十年代世界遙感的三大貢獻之一」,三杯兩盞淡酒間與學生趣談詩書武俠。還是那雙布鞋——一點素心,三分俠氣,伴你一蓑煙雨任平生。

李小文這個享受副部級待遇,卻只愛小米粥加鹹菜,冷板凳一坐幾十年的「布鞋院士」,也深深地打動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當即拍板請李小文擔任華為的代言人,並許諾不菲代言費。

然而李小文卻表示:代言可以,錢就算了。如果中國能多幾個你們華為這樣的公司,國家就有希望了。

隨後,華為在《人民日報》《參考消息》《中國青年報》《人民郵電報》《經濟導報》等幾十家媒體整版刊發了這條廣告,華為還把李小文院士的圖片掛在公司的每個角落。

其實2014年4月,李小文的照片走紅網絡的時候,他已經是帶病給學生上課了。僅僅半年後,2015年1月,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

李小文院士出殯時,數千人自發為他送行,國家領導人專門送去花圈,以緬懷這位中國科學界的泰鬥。

熟悉李小文的學生都說,老師身上有俠氣,不拘小節、瀟灑隨性、喜歡喝酒。

他曾在北京師範大學做講座,與學生的對話環節中,一名學生代表知道他愛喝酒,帶了兩杯二鍋頭來到現場與老師對飲。

然而,由於身體越來差,他去世前已經喝酒很少了,成為人生一大遺憾。

李小文去世後,他的學生們流著熱淚發文:恩師,一路走好。在天堂,您的身體再也不會阻止您喝酒了。

相關焦點

  • 「網紅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因一雙布鞋走紅網絡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最近幾年,「網絡紅人」成了最熱門的一個職業。隨著各種人才的加入,我們對網紅的認知也不再局限於,魔性的音樂、洗腦的神曲。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當時這張照片被放在網絡上的時候,瞬間爆紅,李小文院士也被網友們稱為是「布鞋院士」。
  • 千餘人淚別「布鞋院士」李小文 網友帶二鍋頭弔唁
    昨日,八寶山殯儀館,家屬抱著李小文遺像走出告別會現場。當日,「布鞋院士」李小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網友帶二鍋頭前往弔唁  禮堂的一側,李小文的家屬們向前來悼念的人鞠躬致謝,其妻吳傳琦泣不成聲,兩個女兒默默垂淚。很多悼念者在俯身瞬間都紅了雙眼。  李小文的遺體安臥在潔白的玫瑰花叢中,這一次,他穿著挺直的西裝,繫著領帶。但那雙帶著笑意的眼睛,卻永久地閉上了。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而就在這件事不久後,華為的副總找上了他,願意重金聘請他為自己公司的形象代言人,李院士答應了,但特別強調了句:「我一分錢也不要,如果中國能多幾個你們這樣的公司,發展就有希望了」。然而這樣的一個科學巨頭,生活卻非常簡樸,愛穿布衣布鞋,又愛蓄著鬍子,所以大家都很親切的稱呼他為「布鞋院士」。隨後「布鞋院士」選擇回國搞科研。1999年,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他白天在研究所工作,晚上還回北師大做第二天的課題,雖然很累但是他樂在其中。
  • 布鞋掃地僧李小文,華為總裁找他代言,他卻一分不要,只潛心科研
    光腳穿著爛布鞋的鄉下普通老頭,竟然是給華為代言的國寶級院士,他就是我國最強的掃地僧。他叫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僅僅憑一己之力,就足以讓中國的遙感科學獨步世界的世界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 最後一課站著講了2小時
    李小文院士資料照片  曾讓李小文爆紅的照片,網友因此片稱他為「掃地僧」。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
    摘要:李小文被親切譽為科技界的「掃地僧」、「布鞋院士」,任正非要請李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還說: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當人民日報整版刊登了他的不修邊幅、腳穿一雙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報告的照片和事跡後,便迅速成了網絡熱議的話題,「布鞋院士」李小文也成了網紅,更被網友親切稱為中國科技界的「掃地僧」。
  • 遙感科學領頭人李小文:腳穿布鞋、蓄著鬍子,每天要喝1斤二鍋頭
    他就是「布鞋院士」,現實版的「掃地僧」—李小文!小小少年,天賦異稟李小文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生自四川自貢,那時的條件艱苦,人才緊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李小文知道唯有知識好,學識高才能出人頭地,才能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 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今日(1月10日)報導,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 2014年, 李小文院士因其衣著樸素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有網友覺得李小文是現實版的「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 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感動師大」頒獎 1月7日,第六屆「感動師大」新聞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李小文院士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李小文網紅院士可是事實上,就是這樣一位院士但人們對他的認識只是開始於一張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照片——李小文院士一身舊式黑衣、黑布鞋,頭髮卻已有部分花白,他的手中還拿著一份講義在認真閱讀。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學生發出來的一張圖,可是,這實在跟大眾的想像不符,這樣簡樸的著裝和形象著實不像一位院士,甚至有人調侃李小文院士更像是剛剛插秧回來的老大爺。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本文的主人公李小文也是如此。作為遙感科學界的泰鬥,平日就是腳踩一雙布鞋,白髮蒼蒼的老者,更喜歡小酌幾杯。他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是中科院的掃地僧。在慎重思考後,在李小文才4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小學,儘管李小文的年紀是班級最小的,但是他天資聰穎,而且待人很隨和,很快就和班上的同學成為了朋友。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牛?考試只考60分,每天一斤二鍋頭卻從不誤事
    01 李小文院士是四川人,出生於1947年,他的家庭條件在當時與周圍人相比算是比較好的,父母都從事著比較體面的工作,所以他的童年過得還不錯,但父母並沒有因此放鬆對他的教育,李小文也非常懂事,學習努力刻苦,一直是鄰居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 布鞋院士李小文:凡事追求及格就行,卻讓中國遙感技術成世界一流
    2014年,一張照片在網上突然爆紅。這是一張拍攝於中國科學院大學課堂上的照片,照片中的人頭髮凌亂,瘦削的臉上蓄著鬍鬚,一身黑衣,腳上還穿著一雙黑布鞋,彼時的他正低頭念著手中的發言稿。不明真相的人們,在看到這張照片的第一眼,肯定不會將這樣的山村老人形象與中科院院士相掛鈎。然而,照片中這位其貌不揚的老人卻是中國遙感屆的泰鬥——李小文院士!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踏布鞋,每天1斤二鍋頭,上課隨身帶酒壺
    他每天著布衣,穿布鞋,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接地氣」,平日酷愛飲酒,就連講課時也會帶著一隻酒壺,他就是「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照片上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襲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黑布衣,腳踏一雙老布鞋,頭髮花白,正坐在講桌邊手拿一份講義認真閱讀。初次看到這樣一張照片,可能誰都想不到這是一位在中國科研道路上起到了領路人作用的中科院院士。甚至有人調侃說,這分明是剛剛從田裡勞作回來的大爺,更有人懷疑這是擺拍炒作。
  • 布鞋院士李小文,31歲被嘲笑考研,每天少不了一斤二鍋頭
    李小文任他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一身青衣、一雙布鞋,31歲考研,少時不羈的李小文院士大器晚成,是中國遙感界當之無愧的泰鬥級別人物。他用過硬的科研實力、得體的育人之術和恣意的「仙風道骨」引人嘖嘖稱讚。星河閃耀,觸之滾燙。一壺酒,一桿身,世上如他有幾人?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酒壺
    但如果這些人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判斷他人的方式實在無知。作為一名科學家,著名的「遙感地理學家」,李小文卻總是穿著一襲布衣一雙布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普通農民。「其貌不揚」的院士14年,網上突然流出一張照片,照片中的老人蓄著鬍子,穿著一身黑色衣衫,一雙布鞋裹著沒有穿襪子的腳。這老人從照片上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老人,甚至是一個其貌不揚的老人。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將這種特徵與中科院院士這個身份聯想在一起。2014年4月,一張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講座照片迅速火爆網絡,人們這才了解到,照片中的這個一副農民樣貌的老頭,竟然是我國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李小文。 "一雙布鞋任平生",這句話可能是用來形容李小文院士的最貼切的語句。火爆網絡後,網友紛紛將他比作武俠劇中深藏不露的"掃地僧",也稱他為"布衣院士"。
  • 他是「布鞋院士」現實版掃地僧:一天2斤二鍋頭,考試永遠60分
    他是「布鞋院士」現實版掃地僧:一天2斤二鍋頭,考試永遠60分。小時候老師問我,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我說:偉大的科學家!於是我拿出手機,翻出一張網絡上流傳的布鞋院士的照片。我跟她說:這個人像誰?她說:像爺爺,髒髒的。我又問她:你覺得你們班上誰最厲害,誰最聰明。「是XX」那個和她坐在一起,給她抄作業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