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小文被親切譽為科技界的「掃地僧」、「布鞋院士」,任正非要請李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還說: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聲明:風起堂原創文章,嚴禁抄襲搬運,侵權必究
01李小文代言華為:不要一分錢,希望中國能多幾個華為
華為的奮鬥者文化中,有一條便是「長期堅持艱苦奮鬥」。
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
當人民日報整版刊登了他的不修邊幅、腳穿一雙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報告的照片和事跡後,便迅速成了網絡熱議的話題,「布鞋院士」李小文也成了網紅,更被網友親切稱為中國科技界的「掃地僧」。
李小文院士雖然對物質的態度很隨性,但對治學的態度卻十分嚴謹。他和他的科研團隊的一些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大力發展,並使我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穿著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報告」,這幅畫面不就是華為一直以來強調的「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嗎?
任正非認為,華為的精神和李小文院士的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快樂奉獻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任正非便立刻派了得力副總裁去北京找李小文院士,要請李院士為華為代言。
華為副總裁說明來意,年輕的華為和李小文院士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要請院士給華為做代言人,華為要給肖像權使用費和代言費。
李小文院士與華為人本無接觸,華為副總能找到他,也是基於朋友的介紹,但雙方交談之後卻發現脾氣、理念都很相合,他就欣然答應了做華為的代言人。
但李院士代言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不收一分錢。他說:「我一分錢不要。如果中國能多幾個你們華為這樣的公司,發展就有希望了。」
被網友親切成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不收一分錢代言華為,卻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也算是對華為是一種英雄惜英雄了。
02請李小文代言華為,更是重申華為精神
華為堅持的精神是什麼?要向李小文學習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任正非認為,「我們要向李小文學習做人做事的態度,真心學習,努力學習,踏踏實實地學習。在大數據時代,得有當年挖掘巴拿馬、蘇伊士運河那樣的大視野、大戰略、大決心,尋找大數據時代的『巴拿馬』、『蘇伊士』。」
很快,華為在全國性的權威媒體上,同步刊登了李小文院士代言華為的系列企業形象廣告。
李小文代言華為的系列廣告共4組,用的是李小文院士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穿著布鞋做報告的同一幅照片,配文中除了對李小文院士的簡單介紹外,就是4組華為的廣告語。4組廣告語傳達的核心便是華為學習李小文的時代精神,簡單、堅守、奉獻、快樂、執著、聚焦、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當時的華為,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和網際網路思維的衝擊下,外界批評華為缺乏網際網路思維,內部員工也有質疑奮鬥者文化是否已過時的聲音,華為的核心文化和精神正在經受質疑和衝擊。
而李小文的專攻一門、鍥而不捨的精神,與華為聚焦主航道的做法如出一轍;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為人先的思想,正是華為所需要的,華為人要用這種態度和思想超越自我,贏得未來。
任正非請李小文代言華為,就是要重申華為的堅持和堅守。
任正非強調:「華為不需要顛覆,華為要堅守的,還是工匠精神,一個產品一個產品的攻堅。如果拋棄了這種工匠精神,華為是沒有未來的。」
03泡沫化時代,任正非堅持投資未來
網際網路思潮衝擊下,任正非卻堅持認為,網際網路是工具,但不是商業的本質。
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下,也催生了一些泡沫化的思維,房地產、P2P等泡沫化的快錢思維,很多企業家開始浮躁起來,急功近利、殺雞取卵,想今天就把所有東西都挖完。事實證明,這種泡沫化的經濟也帶來了泡沫化的學術氛圍,是沒有未來的。
教訓是慘痛的,僅僅5年後,美國發起的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實施了全面的高科技打壓。中國高科技的代表華為、中芯和中興,甚至決定科技未來的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由於基礎研究和基礎創新的薄弱,正面臨著未來發展被掐斷的局面。
任正非的遠見卓識,再一次得到了戰略驗證。
任正非借李小文代言華為的契機,再一次強化了堅持自主研發、技術領先、投入未來的決心和戰略。
任正非強調,「華為努力向李小文學習。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開放,開放,再開放。」
華為堅持投入未來,每年將銷售收入的10%-15%以上投入到研發中。
近些年來,華為除了在國內布局8大核心研究所,還陸續在海外設立了16個全球研發中心、36個全球聯合創新中心,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合作。
華為更是將美國的拜杜法案運用的淋漓盡致。華為採用撒胡椒麵戰術,在全球一些知名大學尋找著名教授給予大筆資金支持,但對其研究成果卻並要求投入即有回報。比如,華為領先的5G技術標準便是來自於土耳其數學科學家。
華為在任正非戰略指引下,堅持投入未來,也獲得了戰略能力的提升。
在華為強大的研發能力支撐下,華為不斷推出自主技術的新產品,在美國技術一統天下的高科技領域內,不僅實現了中國5G技術的全球領先,在半導體領域實現了核心晶片自研水平趕超高通、英特爾,行動作業系統緊鑼密鼓的推動鴻蒙系統的自研計劃。
04能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嗎?
布鞋院士李小文的希望,也是關乎中國科技未來的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今天還能會被美國的科技霸權如此打壓嗎?
華為有了自研晶片,正在推出自研的手機作業系統,5G更是全球專利數絕對領先。若能再多幾個華為,我們的半導體製造,又豈能受制於光刻機、光刻膠等關鍵設備和材料?
今天的華為,正面臨斷供的極端危機,而任正非正帶領華為再一次為活下去而戰,全面紮根國內產業鏈,從顯示面板、晶片到存儲快閃記憶體,再到半導體製造的行業投資,華為正在帶動著國內產業鏈的全面升級提升。
正如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時所說的,華為正用「當年挖掘巴拿馬、蘇伊士運河那樣的大視野、大戰略、大決心」,以「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的勇氣,為自己乃至中國科技的未來而戰。
30多年前,任正非創建了華為,並帶領華為一路徵戰全球、一次次度過寒冬,成就了今天的全球領先。而任正非在帶隊華為過程中的一次次危機處理、關鍵講話和關鍵決策,成為業界和國人的旗幟、標杆,奉為學習楷模。
要多幾個向華為這樣的公司,就不得不深入學習和了解華為的戰略和文化,了解任正非的苦難和思想。
在《眼界決定你的高度》中,從眼界、戰略定力、創業綱領、企業價值觀、奮鬥精神等角度,剖析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和人生智慧,為您講述任正非的創業哲學。
而《華為管理法》,則是源自華為嚴密封鎖的內部管理守則,囊括華為高層30年來管人、用人、育人智慧,完整闡釋了任正非的經營理念和華為企業管理思想精髓;
《苦難任正非》講述了任正非少年貧窮困苦、青年困頓迷茫、中年一事無成後的30多年艱苦創業,一路走來,苦難鑄就鋼鐵意志,讓任正非帶領華為絕處逢生並找到人生的「灰度哲學」。
目前本叢書正在活動中,「華為沒有成功,只有成長」,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在路上的所有人。感興趣的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按需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