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

2020-12-05 風起堂主人

摘要:李小文被親切譽為科技界的「掃地僧」、「布鞋院士」,任正非要請李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還說: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聲明:風起堂原創文章,嚴禁抄襲搬運,侵權必究

李小文代言華為

01李小文代言華為:不要一分錢,希望中國能多幾個華為

華為的奮鬥者文化中,有一條便是「長期堅持艱苦奮鬥」。

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

當人民日報整版刊登了他的不修邊幅、腳穿一雙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報告的照片和事跡後,便迅速成了網絡熱議的話題,「布鞋院士」李小文也成了網紅,更被網友親切稱為中國科技界的「掃地僧」。

李小文院士雖然對物質的態度很隨性,但對治學的態度卻十分嚴謹。他和他的科研團隊的一些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大力發展,並使我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穿著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報告」,這幅畫面不就是華為一直以來強調的「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嗎?

任正非認為,華為的精神和李小文院士的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快樂奉獻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任正非便立刻派了得力副總裁去北京找李小文院士,要請李院士為華為代言。

華為副總裁說明來意,年輕的華為和李小文院士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要請院士給華為做代言人,華為要給肖像權使用費和代言費。

李小文院士與華為人本無接觸,華為副總能找到他,也是基於朋友的介紹,但雙方交談之後卻發現脾氣、理念都很相合,他就欣然答應了做華為的代言人。

但李院士代言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不收一分錢。他說:「我一分錢不要。如果中國能多幾個你們華為這樣的公司,發展就有希望了。」

被網友親切成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不收一分錢代言華為,卻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也算是對華為是一種英雄惜英雄了。

02請李小文代言華為,更是重申華為精神

華為堅持的精神是什麼?要向李小文學習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任正非認為,「我們要向李小文學習做人做事的態度,真心學習,努力學習,踏踏實實地學習。在大數據時代,得有當年挖掘巴拿馬、蘇伊士運河那樣的大視野、大戰略、大決心,尋找大數據時代的『巴拿馬』、『蘇伊士』。」

很快,華為在全國性的權威媒體上,同步刊登了李小文院士代言華為的系列企業形象廣告。

李小文代言華為的系列廣告共4組,用的是李小文院士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穿著布鞋做報告的同一幅照片,配文中除了對李小文院士的簡單介紹外,就是4組華為的廣告語。4組廣告語傳達的核心便是華為學習李小文的時代精神,簡單、堅守、奉獻、快樂、執著、聚焦、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當時的華為,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和網際網路思維的衝擊下,外界批評華為缺乏網際網路思維,內部員工也有質疑奮鬥者文化是否已過時的聲音,華為的核心文化和精神正在經受質疑和衝擊

而李小文的專攻一門、鍥而不捨的精神,與華為聚焦主航道的做法如出一轍;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為人先的思想,正是華為所需要的,華為人要用這種態度和思想超越自我,贏得未來。

任正非請李小文代言華為,就是要重申華為的堅持和堅守

任正非強調:「華為不需要顛覆,華為要堅守的,還是工匠精神,一個產品一個產品的攻堅。如果拋棄了這種工匠精神,華為是沒有未來的。」

03泡沫化時代,任正非堅持投資未來

網際網路思潮衝擊下,任正非卻堅持認為,網際網路是工具,但不是商業的本質。

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下,也催生了一些泡沫化的思維,房地產、P2P等泡沫化的快錢思維,很多企業家開始浮躁起來,急功近利、殺雞取卵,想今天就把所有東西都挖完。事實證明,這種泡沫化的經濟也帶來了泡沫化的學術氛圍,是沒有未來的。

教訓是慘痛的,僅僅5年後,美國發起的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實施了全面的高科技打壓。中國高科技的代表華為、中芯和中興,甚至決定科技未來的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由於基礎研究和基礎創新的薄弱,正面臨著未來發展被掐斷的局面。

任正非的遠見卓識,再一次得到了戰略驗證。

任正非借李小文代言華為的契機,再一次強化了堅持自主研發、技術領先、投入未來的決心和戰略。

任正非強調,「華為努力向李小文學習。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開放,開放,再開放。」

華為堅持投入未來,每年將銷售收入的10%-15%以上投入到研發中。

近些年來,華為除了在國內布局8大核心研究所,還陸續在海外設立了16個全球研發中心、36個全球聯合創新中心,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合作

華為更是將美國的拜杜法案運用的淋漓盡致。華為採用撒胡椒麵戰術,在全球一些知名大學尋找著名教授給予大筆資金支持,但對其研究成果卻並要求投入即有回報。比如,華為領先的5G技術標準便是來自於土耳其數學科學家。

華為在任正非戰略指引下,堅持投入未來,也獲得了戰略能力的提升。

在華為強大的研發能力支撐下,華為不斷推出自主技術的新產品,在美國技術一統天下的高科技領域內,不僅實現了中國5G技術的全球領先,在半導體領域實現了核心晶片自研水平趕超高通、英特爾,行動作業系統緊鑼密鼓的推動鴻蒙系統的自研計劃。

04能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嗎?

布鞋院士李小文的希望,也是關乎中國科技未來的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這樣的公司,今天還能會被美國的科技霸權如此打壓嗎?

華為有了自研晶片,正在推出自研的手機作業系統,5G更是全球專利數絕對領先。若能再多幾個華為,我們的半導體製造,又豈能受制於光刻機、光刻膠等關鍵設備和材料?

今天的華為,正面臨斷供的極端危機,而任正非正帶領華為再一次為活下去而戰,全面紮根國內產業鏈,從顯示面板、晶片到存儲快閃記憶體,再到半導體製造的行業投資,華為正在帶動著國內產業鏈的全面升級提升。

正如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時所說的,華為正用「當年挖掘巴拿馬、蘇伊士運河那樣的大視野、大戰略、大決心」,以「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的勇氣,為自己乃至中國科技的未來而戰。

30多年前,任正非創建了華為,並帶領華為一路徵戰全球、一次次度過寒冬,成就了今天的全球領先。而任正非在帶隊華為過程中的一次次危機處理、關鍵講話和關鍵決策,成為業界和國人的旗幟、標杆,奉為學習楷模。

要多幾個向華為這樣的公司,就不得不深入學習和了解華為的戰略和文化,了解任正非的苦難和思想。

在《眼界決定你的高度》中,從眼界、戰略定力、創業綱領、企業價值觀、奮鬥精神等角度,剖析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和人生智慧,為您講述任正非的創業哲學。

《華為管理法》,則是源自華為嚴密封鎖的內部管理守則,囊括華為高層30年來管人、用人、育人智慧,完整闡釋了任正非的經營理念和華為企業管理思想精髓;

《苦難任正非》講述了任正非少年貧窮困苦、青年困頓迷茫、中年一事無成後的30多年艱苦創業,一路走來,苦難鑄就鋼鐵意志,讓任正非帶領華為絕處逢生並找到人生的「灰度哲學」。

目前本叢書正在活動中,「華為沒有成功,只有成長」,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在路上的所有人。感興趣的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按需購買

相關焦點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曾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特意派人去請李小文院士給華為代言,並支付肖像權和代言費。以華為在業內的地位,這筆代言費一定不少。但李小文卻表示,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 任正非高價請「掃地僧」院士代言,李小文:我不要代言費
    李小文:不要代言費,希望能多幾個華為李小文是誰?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任正非認為,李小文院士「穿著布鞋在中國科學院作報告」的精神,正是華為強調的「艱苦奮鬥」、「堅持不懈」的精神。於是任正非就派了自己最得力的副總裁去北京找李小文院士,邀請李院士為華為代言。見到院士後,華為副總裁說明自己的來意:年輕的華為和李小文院士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邀請院士當作華為的代言人。因為相談甚歡,李小文就答應了華為的邀請,但是他有一個要求:「我一分錢不要。
  • 布鞋掃地僧李小文,華為總裁找他代言,他卻一分不要,只潛心科研
    光腳穿著爛布鞋的鄉下普通老頭,竟然是給華為代言的國寶級院士,他就是我國最強的掃地僧。他叫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僅僅憑一己之力,就足以讓中國的遙感科學獨步世界的世界泰鬥。
  • 華為開出天價代言費,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的話讓人敬佩
    華為這個企業到目前為止已經創辦了33年。華為從1987年開始成立。經歷了很多磨難。但是華為一直在風雨中不斷的成長。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變成一個國際大企業,在任正非的帶領下,一切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曾經的華為還邀請了布鞋院士,李小文給華為代言。而且還開出了天價的代言費。
  • 布鞋院士李小文:華為「代言人」,1天1斤二鍋頭,爆紅半年後離世
    如果不是6年前網絡上突然流傳的那張照片,人們不會知道,在中國高等學府的講臺上,還會有這樣不修邊幅、不爭名利的「怪人」。他,就是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1979年,李小文作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公派出國研究生遠赴美國,到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地理系深造。那時,美國地理學家正在倡導新型地理學,希望將地理學理論與衛星、計算機和遙感等高新技術結合起來,從而可以更精確地研究地貌。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的泰鬥
    他就是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李小文。短短幾天,李小文這三個字便成為搜尋引擎上的第一名,這強烈的反差,網友們覺得他像《天龍八部》裡「掃地僧」,武功最高,卻不露山水,而這老人雖貌不驚人,卻隱藏「蓋世神功」!
  • 31歲考研,54歲成院士,這位「布鞋」院士的故事讓人倍受鼓舞
    今天想要分享的故事是想分享給那些還在猶豫要不要考研的人看的,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做出比較明智的選擇。 曾經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在2015年的時候因為穿著布鞋上課,而在網絡走紅,因神被人親切的稱為「布鞋院士」、學術界的「掃地僧」。雖然這位學術界的泰鬥已經在2015年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關於他的故事,卻一直在鼓舞著我們前進。
  • 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今日(1月10日)報導,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有人說,「當眾聲喧譁的網絡將『布鞋院士』的盛譽簇擁向你,你卻獨盼這熱潮退卻,安靜地做一輩子風輕雲淡的『技術宅男』。」 儘管因身體原因沒能出席典禮,「布鞋院士」李小文還是贏得了北京師範大學師生的尊敬,當選「感動師大」新聞人物。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劉偉出席了本次活動。
  • 「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離世遺願喪事從簡
    原標題:「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離世遺願喪事從簡 去年4月網上流傳著李小文院士光腳穿布鞋給學生作報告的照片。資料圖片   北師大地遙學院在大廳的電視屏幕上打出悼念李小文的字樣。   儘管李小文院士在學術領域聲名遠播,但碰到自己感興趣的會議他也一定會去參加。周壯說,有一次一個學生組織的報告會,李老師卻出現在了現場。   北師大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學生回憶,在學院樓裡,經常能看到李老師,他就像一個很普通的「老爺爺」,穿著布鞋,拿著小布兜走來走去,非常不起眼,「就像那種掃地僧給我們的感覺」,這樣一位泰鬥級的院士如此低調樸素,非常令人敬佩。
  • 「布鞋院士」李小文,現實版掃地僧,不屑與明星爭關注
    而布鞋院士李小文,駕鶴仙去,媒體只是推送了篇幅很短的一條消息。輿論的熱潮和關注的焦點,全部都在歌手姚貝娜身上,而媒體關注所消費的是她的死亡。李小文是中國遙感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1985年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地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名譽院長,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他就是李小文院士。簡單的麻衣布鞋,嘴角蓄著鬍子,消瘦的面頰,略微單薄的身影,遠遠看去,或許還會被以當做以為農村老爺爺。然而就是這位一個老人,背後卻擁有者無數榮光,為中國遙感領域開疆拓土。李小文院士31歲考研,在旁人的嘲笑聲中成功考研。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提起中科院院士,人們大多會想起一身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學識淵博的形象。中科院院士作為我國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最高用於稱號,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有十分耀眼的科研成果。各位院士也都是各自領域的人才,名利對於他們來說不過信手拈來。人們對他們的印象也大都是西裝革履的學者形象。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厚積薄發,大器晚成!
    今天的主人公,李小文就是這樣一位大器晚成,卻異常優秀的人。 李小文現在是中科院的一名院士。李小文生命中的前31年,幾乎是碌碌無為的真實寫照。因為在他該學習的時代中,恰逢是中國教育最困苦的時刻,知識分子的黑暗時光——文革。因此,那時的年輕一代們,看不到教育的希望,李小文不思進取的狀態也是當時很多知識分子的狀態。而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徹底改變了李小文的一生,因為與此同時,國家也開啟了研究生的招考。
  • 千餘人淚別「布鞋院士」李小文 網友帶二鍋頭弔唁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秦斌花圈焚燒現場,家屬拿出一雙布鞋放入焚燒爐。  新京報訊 昨日10時,「布鞋院士」李小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一千多名弔唁的人們在禮堂外排了兩百多米的長隊。很多人拿著白菊,胸前佩戴白花,在寒風中等著見李小文最後一面。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布鞋院士2015年1月10日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2014年,李小文院士身著素衣布鞋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有網友覺得李小文是現實版的「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 最後一課站著講了2小時
    圖片來自網絡  一雙布鞋、一件布衣,不修邊幅,講課如行雲流水,讓聽者如痴如醉。北京師範大學透露,該校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因病醫治無效,於前天下午在京逝世,享年67歲。在網際網路上走紅,被師生們親切稱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走了。
  • 布鞋院士李小文:樸素而華麗的一生!
    最近學長寫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偉大科學家,物理學家等方面的人物,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為我們所做出的貢獻,認為是非常有價值的,或許只有對他們加深了解我們才會懂得他們的一生是多麼的精彩而又樸素,他們為某項技術所做的貢獻從來不是來為自己謀得某種效益和利益,他們甚至一生清貧,但仍然不放棄科研實驗。
  • 「布鞋院士」李小文告別儀式舉行 上千人送行(圖)
    「布鞋院士」李小文告別儀式舉行 上千人送行(圖) 2015-01-17 02:33:49、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告別儀式舉行。儘管寒風襲人,但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的門前早已有上千人等候為這位「布鞋院士」送行。  同事:失去支撐人物  告別儀式開始後不久,曾與李院士共事多年的同事、地遙學院教師朱良從禮堂內匆匆走出。對於李院士的離世,朱良用「很意外」概括:「前幾年,他在成都病情比較嚴重,但是搶救之後狀態不錯,大家都覺得挺好的,都不知道為什麼變化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