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開出天價代言費,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的話讓人敬佩

2021-01-13 阿龍有財氣

華為這個企業到目前為止已經創辦了33年。華為從1987年開始成立。經歷了很多磨難。但是華為一直在風雨中不斷的成長。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變成一個國際大企業,在任正非的帶領下,一切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曾經的華為還邀請了布鞋院士,李小文給華為代言。而且還開出了天價的代言費。值得意外的是李小文,並沒有猶豫,很快就答應了,任正非的條件,但李小飛也是爽快人,但是李小飛一分錢都沒有要華為的,他只提出一個要求,如果中國有很多個像華為這樣的公司,那麼中國就有希望了,那麼中國的科技就有希望了。

之後很多媒體都報導了,李小文的形象。也印證了華為說的那句話。華為的堅持精神是什麼?就是向李小文學習。當年李小文院士火遍大江南北。大家很親切的稱呼他為不學院士。中國科學家的掃地僧。

雖然李小文在衣著上面不是非常的講究。但是對於科學研究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它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泰鬥。他創建的幾何光學模型入選了國際光學工程的裡程碑系列。

這種東西我們可能非常的陌生。但是他能夠及時地幫我們獲取自然的訊息。提前躲避災難。李小文院士憑藉著一己之力帶領中國科學界領先世界。

而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他的精神。保持著最初的那顆心。堅持到最後的精神。

這顆心其實叫任正非的價值觀裡面同樣重要。他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一直在這樣做。他的奮鬥精神早已經滲透到了他的血液裡,現在的華為員工基本上都擁有這種精神。才能夠破解美國設置的重重障礙,同時任正非還要加大對科學領域研發到投入。不惜一切代價成立新的研發中心。持續深耕科技領域。為中國人民造福。

任正非在這之前強調過。華為做的不是什麼顛覆?是要向李小文院士那樣。不忘初心的堅守。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向未來。才能讓我國的科技越來越強。展現出中國企業的風格。

當我看過任正非什麼時候出發都不算晚這本書之後,我才明白,為什麼任正非會如此的成功?在這本書中講述到在創業途中,所感到的迷茫。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年輕人。它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借鑑思路。

我們雖然學到了任正非的精神,但是他的成功還是要依靠整個企業一起抱團努力。所以在華為管理法中。我們能夠很清楚地了解到任正非是怎樣管理一個企業的,他能夠用獨到的格局和眼界去發現市場。去規劃自己的未來。希望你們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走進華為的世界。能夠走進任正非的心裡。

最後祝大家前程似錦,榮華富貴。

相關焦點

  • 任正非高價請「掃地僧」院士代言,李小文:我不要代言費
    李小文:不要代言費,希望能多幾個華為李小文是誰?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人民日報刊登了他穿一雙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做報告的照片和事跡後,李小文院士就成了熱議的話題,「布鞋院士」李小文也成為了網紅,被網友親切地稱為中國科技界的「掃地僧」。雖然李小文院士對生活和物質的態度非常隨性,但是治學的非常嚴謹。李小文和他的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有利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發展。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曾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特意派人去請李小文院士給華為代言,並支付肖像權和代言費。以華為在業內的地位,這筆代言費一定不少。但李小文卻表示,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
    摘要:李小文被親切譽為科技界的「掃地僧」、「布鞋院士」,任正非要請李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還說: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任正非認為,華為的精神和李小文院士的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快樂奉獻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任正非便立刻派了得力副總裁去北京找李小文院士,要請李院士為華為代言。華為副總裁說明來意,年輕的華為和李小文院士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要請院士給華為做代言人,華為要給肖像權使用費和代言費。
  • 布鞋掃地僧李小文,華為總裁找他代言,他卻一分不要,只潛心科研
    光腳穿著爛布鞋的鄉下普通老頭,竟然是給華為代言的國寶級院士,他就是我國最強的掃地僧。他叫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僅僅憑一己之力,就足以讓中國的遙感科學獨步世界的世界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華為「代言人」,1天1斤二鍋頭,爆紅半年後離世
    照片裡,他瘦削的面龐上蓄著唏噓的鬍子,灰白相間的頭髮也有些雜亂;他黑衣、黑褲、黑布鞋,褲腿挽得很高,好似農民剛剛從田間插秧歸來;他沒有穿襪子,還時不時地翹起二郎腿。山村老人形象與教授院士身份,低調的打扮和高調的知識形成的鮮明反差,使李小文一夜之間成為網友們瘋狂追捧的「網紅」。
  • 31歲考研,54歲成院士,這位「布鞋」院士的故事讓人倍受鼓舞
    曾經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在2015年的時候因為穿著布鞋上課,而在網絡走紅,因神被人親切的稱為「布鞋院士」、學術界的「掃地僧」。雖然這位學術界的泰鬥已經在2015年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關於他的故事,卻一直在鼓舞著我們前進。每當自己有困惑的時候,不妨看看他的經歷,或許能給自己一點提示。
  • 「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離世遺願喪事從簡
    原標題:「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離世遺願喪事從簡 去年4月網上流傳著李小文院士光腳穿布鞋給學生作報告的照片。資料圖片   北師大地遙學院在大廳的電視屏幕上打出悼念李小文的字樣。京華時報記者徐曉帆攝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因為一張光腳穿布鞋作報告的照片,著名遙感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李小文被推到了聚光燈下。「布鞋院士」、「掃地僧」的稱呼在網絡上迅速流傳開來。昨天下午,噩耗傳來,這名莫測高深的「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 中科院的「掃地僧」:31歲考研遭嘲笑,54歲成院士
    自己從來沒用功念過書,從來沒努力爭取過什麼,從來沒有過多高的覺悟和志向……李小文院士喜歡穿布鞋,也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布鞋院士」。雖然穿著上不拘小節,但是李小文院士是遙感領域泰鬥級的人物,他口中的沒有用功念過書,自然也是自謙。尤其是在他31歲的那年,就因為一件事遭到了嘲笑,也成為改變他人生的轉折點。
  • 「布鞋院士」李小文,現實版掃地僧,不屑與明星爭關注
    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他,因為在他去世那一天,剛好是姚貝娜去世的前幾天,我們的媒體,我們的眼睛和喉舌,關注的是姚貝娜的病情,死亡,及其一系列的新聞。而布鞋院士李小文,駕鶴仙去,媒體只是推送了篇幅很短的一條消息。輿論的熱潮和關注的焦點,全部都在歌手姚貝娜身上,而媒體關注所消費的是她的死亡。
  • 千餘人淚別「布鞋院士」李小文 網友帶二鍋頭弔唁
    昨日,八寶山殯儀館,家屬抱著李小文遺像走出告別會現場。當日,「布鞋院士」李小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秦斌花圈焚燒現場,家屬拿出一雙布鞋放入焚燒爐。  新京報訊 昨日10時,「布鞋院士」李小文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一千多名弔唁的人們在禮堂外排了兩百多米的長隊。很多人拿著白菊,胸前佩戴白花,在寒風中等著見李小文最後一面。
  • 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今日(1月10日)報導,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有人說,「當眾聲喧譁的網絡將『布鞋院士』的盛譽簇擁向你,你卻獨盼這熱潮退卻,安靜地做一輩子風輕雲淡的『技術宅男』。」 儘管因身體原因沒能出席典禮,「布鞋院士」李小文還是贏得了北京師範大學師生的尊敬,當選「感動師大」新聞人物。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劉偉出席了本次活動。
  •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mp303:35來自科普天津雲李小文李小文,1947年出生,四川人。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厚積薄發,大器晚成!
    今天的主人公,李小文就是這樣一位大器晚成,卻異常優秀的人。 李小文現在是中科院的一名院士。李小文生命中的前31年,幾乎是碌碌無為的真實寫照。因為在他該學習的時代中,恰逢是中國教育最困苦的時刻,知識分子的黑暗時光——文革。因此,那時的年輕一代們,看不到教育的希望,李小文不思進取的狀態也是當時很多知識分子的狀態。而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徹底改變了李小文的一生,因為與此同時,國家也開啟了研究生的招考。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 最後一課站著講了2小時
    圖片來自網絡  一雙布鞋、一件布衣,不修邊幅,講課如行雲流水,讓聽者如痴如醉。北京師範大學透露,該校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因病醫治無效,於前天下午在京逝世,享年67歲。在網際網路上走紅,被師生們親切稱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走了。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因穿布鞋講課走紅網絡
    照片裡,他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李小文是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1月10日專電(記者李江濤)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據介紹,李小文院士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裡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專長於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各界緬懷贊其風骨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各界緬懷贊其風骨 2015-01-10 20:15:45,被稱為「布鞋院士」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10日13時05分病逝北京,享年67歲。
  • 穿布鞋的另類院士李小文:每天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熟悉他的學生評價他說,「最不像院士」。 他自己更是一位不把院士當院士的院士。 他有一張圖片在六年前曾走紅網絡,讓他成為紅極一時的「布鞋院士」 。
  • 布鞋院士李小文:樸素而華麗的一生!
    今天我們所介紹的主人公就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首先,我們從他的求學經歷來看一看這位低調而又樸素的院士的光輝的一生,李小文院士在1968年的時候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1978年考入了中國科學院地理所二部攻讀碩士學位,1985年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的地理博士學位,即使李小文院士在這三個學位順利畢業之後,並沒有取得什麼大的成績,對於普通人來說就已經到達了很高的程度。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提起中科院院士,人們大多會想起一身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學識淵博的形象。中科院院士作為我國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最高榮譽稱號,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有十分耀眼的科研成果。各位院士也都是各自領域的人才,名利對於他們來說不過信手拈來。人們對他們的印象也大都是西裝革履的學著形象。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提起中科院院士,人們大多會想起一身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學識淵博的形象。中科院院士作為我國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最高用於稱號,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有十分耀眼的科研成果。各位院士也都是各自領域的人才,名利對於他們來說不過信手拈來。人們對他們的印象也大都是西裝革履的學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