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標記out了,谷歌靠算法不用「侵入」也能識別細胞特徵

2020-12-03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作品

編譯:蔣寶尚、龍牧雪

就在這周,谷歌剛剛發布了一個AI+AR顯微鏡組件,把它裝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上,醫生就能在看到細胞組織的同時,看到AI預測出的癌細胞區域輪廓線,大大方便了診斷過程。

4月12號,一項谷歌和生物醫學研究機構Gladstone Institutes合作的有關「矽標記」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著名期刊Cell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18303647

矽標記,指使用計算機直接識別未被標記的圖像中細胞的特徵。

人眼識別這類特徵是非常困難的。傳統上,科學家主要使用一些化學物質,比如螢光標記,使細胞特徵人眼可見,但這些化學物質往往也殺死了細胞。

這項研究表明,計算機可以在不使用「侵入性技術」的情況下識別圖像中細胞的特徵,這意味著可以檢測未經處理的細胞,並幫助科學家收集他們自己無法觀察到的數據。

事實上,圖像所包含的信息遠比想像的要多。

Steven Finkbeiner博士是Gladstone Institutes的主任兼高級研究員,他與谷歌的計算機科學家合作,研究如何用人工智慧方法,通過訓練一臺計算機,從而給科學家「超人」的能力。他主要使用深度學習開發數據分析、識別模式以及趨勢預測的算法。

「這將帶來革命性的改變,」Finkbeiner說,「深度學習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生物醫學現有的研究體系,不僅能幫助我們發現未識別的特徵,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新的治療方法來滿足醫療需求。」

生物學和人工智慧的碰撞

10年前,Finkbeiner和他的團隊在Gladstone發明了一種全自動機器人顯微鏡。這一顯微鏡可以追蹤細胞數小時,數天甚至數月。由於它每天產生3-5TB的數據,因此他們開發了強大的統計算法來分析這些數據。

鑑於收集到的數據的規模和複雜性,Finkbeiner開始研究深度學習,希望通過提供人類無法發現的洞察力來來幫助他分析數據。然後,谷歌找到了他。因為谷歌一直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扛把子」,並在神經網絡算法方面有著絕對的權威。所以Finkbeiner決定與谷歌通力合作。

「我們想要利用我們對機器學習的熱情來解決一些複雜問題,」Google Accelerated Science主管Philip Nelson說,「與Gladstone合作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人工智慧知識來幫助其他領域的科學家,這給社會帶來切實的利益。」

這一合作可謂強強聯合。Finkbeiner需要先進的計算機科學知識。谷歌需要一個生物醫學研究項目產生相關數據,來幫助他們訓練模型。

Finkbeiner最初嘗試過使用現有的軟體解決方案,但成效有限。這一次,谷歌幫助他的團隊使用TensorFlow定製了一個模型。

一個「神經網絡」的超人表現

儘管他們的大部分工作都依賴於顯微鏡圖像,但生物細胞大多是由水組成,所以並不容易探測出細胞的內部情況。

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將螢光標記添加到細胞中,可以觀察人眼看不到的特徵。但是這有很大的缺點,因為這些化學物質往往會殺死細胞

他們發明了一種叫做「矽標記」的深度學習方法,用這種方法,計算機可以發現和預測未標記細胞圖像中的特徵。這一方法使得科學家獲得了很多的隱藏信息,從而大大推動了生物醫學研究的進步。

「我們用同一細胞的兩張不同狀態的圖像來訓練神經網絡,一張是未標記的,另一張帶有螢光標記,」Google Accelerated Science軟體工程師Christiansen解釋說,「我們重複了這個過程數百萬次,然後,我們用神經網絡模型識別未標記的那一張圖片時,發現它可以準確預測出螢光標籤所屬的位置。」

當神經網絡識別細胞是否還活著的時候,可以達到98%的正確率。它甚至能夠在一堆活細胞中分辨出單個死細胞。相比之下,人類只有80%的正確率。

事實上,即使有經驗的生物學家在對同一細胞的圖片識別兩次的時候,也可能給出不同的答案。

Finkbeiner和Nelson認識到,一旦經過數據訓練,神經網絡就可以繼續提高性能,提高處理任務的能力和速度。

該模型還能區分不同的細胞類型。例如,神經網絡可以識別混合細胞中的神經元。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判斷神經元的延伸是軸突還是樹突。

Nelson說:「模型學到的越多,學習新的類似任務所需的數據就越少。這種遷移學習,即從一個環境中學到的知識用來幫助新環境中的學習任務,一直是人工智慧面臨的巨大挑戰。通過將以前的經驗應用於新的任務,我們的神經網絡可以繼續得到改進。」

「這種方法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生物醫學研究,」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的Margaret Sutherland說,「研究人員正在生成大量的數據,對於神經科學家來說,這意味著訓練機器來幫助分析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理解大腦細胞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以及理解與藥物開發有關的應用。」

深度學習可以改變生物醫學

從智慧型手機到自動駕駛汽車,深度學習在領域內的應用幾乎已經司空見慣。但對於不熟悉人工智慧技術的生物學家來說,在實驗室中使用人工智慧作為工具是很難理解的。

深度學習在生物學上的潛在應用是無窮無盡的。在他的實驗室裡,Finkbeiner正試圖尋找新的方法來診斷和治療神經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Finkbeiner說:「對於90%的患者來說,我們仍然不清楚疾病的確切原因,更有甚者,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是否可以將這些疾病分為不同的類型。」

「深度學習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這對我們研究疾病的方式和我們進行臨床試驗的方式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在不知道疾病分類的情況下,一種藥物可能在錯誤的患者群體上檢測時是有效的,並且實際上在針對其他不同患者群體時無效。

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科學家可以將患者自身的細胞與他們的臨床信息相匹配,而深度神經網絡可以找到這兩個數據集之間的內在聯繫,幫助找出一組細胞特徵相似的患者,並將其與適當的治療方法相匹配。

藉助人工智慧,可以從圖像中獲得幾乎無限數量的特徵信息。人類想像力的極限有可能是限制獲得這些數據的唯一因素。

相關焦點

  • 谷歌《Cell》論文:光學顯微鏡+深度學習=螢光顯微鏡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在生物和醫學領域,研究員們常運用顯微鏡來觀察肉眼無法獲得的細胞細節信息。雖然運用透射光顯微鏡(對生物樣本單側照射生成像),觀察起來相對簡單且活體培養樣本具有良好耐受性,但是其生成的圖像難以正確評估。螢光顯微技術中會用螢光分子染色需要觀察的目標(比如細胞核),這種做法能簡化分析過程,但其仍需要複雜的樣品製備。
  • 細胞條碼完勝螢光標記—新聞—科學網
    內嵌雷射器使追蹤單個活細胞成為可能
  • 【應用筆記】-利用無標記細胞計數進行細胞增殖動力學分析
    傳統的細胞計數常使用生化試劑檢測(如MTT、CCK-8)或對細胞進行螢光標記。然而,多數螢光染料對活細胞具有毒性,明顯影響細胞的長期培養,如使用DAPI/Hoechst標記細胞核。此外,也可構建表達螢光標記的穩定細胞系,但是這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財力。相對地,無標記細胞計數具有明顯的優勢,無需進行耗時耗力的細胞染色,更不用擔心螢光染料對細胞活力的影響。
  • 谷歌開發出的深度學習算法模型,可用於預測DNA鏈等亞細胞結構的變化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深度學習成為圖像處理領域的最佳利器,故而許多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算法,以用於處理活細胞等微生物螢光圖像:如當科學家希望利用深度學習來分析基因組中的基因突變,他們先將DNA鏈中的鹼基轉換為計算機可以識別的圖像,然後將已知的DNA突變片段信息與基因組信息一起用於訓練神經網絡系統,隨後用機器學習進行預測和數據分析。
  • 螢光蛋白種類和螢光蛋白標記技術
    Kaede:從石珊瑚Lobophyllia hemprichii中克隆得到的,其在紫外光照射下,發射能從綠色(518nm)變為紅色(580nm)。Kaede是光轉換蛋白中的一種,具有一個能發出綠色螢光的由三肽His-Tyr-Gly發色團,它的螢光轉換是由於緊鄰發光團H62上的肽鍵發生斷裂而引起的。
  • Life Science Alliance:深度學習算法有助於鑑定癌細胞的分子特徵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為了查看遺傳物質中包含的許多特徵,包括基因表達,單點突變和DNA拷貝數,Akalin和博士生Jonathan Ronen設計了多組學自動編碼器集成平臺-簡稱「 MAUI」。監督式機器學習通常需要人類專家標記數據,然後訓練算法來預測這些標記。
  • Nature:新型線粒體螢光標記技術助力機體衰老研究
    2014年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將螢光標記到線蟲肌肉細胞中的蛋白質上來監控線蟲細胞線粒體的代謝活性線粒體是細胞中的能量工廠,其同時也是很多科學家研究的重點,當前很多研究者都認為在細胞中存在自由基的積累,尤其是在線粒體中,由於自由基可以引發DNA損傷,因此往往會誘發機體老化;在細胞中線粒體往往處於風險之中,因為其不能夠進行自我修復;為了更深入地研究線粒體中的自由基產生機制以及其同老化的關係,研究者將對線粒體中的蛋白質進行螢光標記來研究其機制。
  • 谷歌最牛的是它的算法,三個基本特徵表述算法
    01谷歌的核心算法谷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搜尋引擎提供商,每年要處理的搜索數據達兆/萬億級,而要保證搜索結果的準確性和實用性,谷歌採用了高級算法來解讀用戶的需求,在2013年的時候,谷歌推出「蜂鳥」(Hummingbird)算法,進一步完善了搜索技術。
  • 「珍藏版」系統總結細胞抗原篩選的策略
    pMHC螢光多聚體方法的另一個主要缺點是,由於可用的螢光染料數量有限,在一個生物樣本中只能檢測到少量的抗原特異型性T細胞。而使用多螢光標記多聚體的組合編碼的方法則提升了十倍左右的檢測能力(幾十個抗原特異性T細胞/每個樣品)。此外多種新技術手段,例如質譜流式標記技術以及DNA-條形碼標記技術等,也被開發並用於擴大可標記的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數目。
  • 語音識別算法有哪些_語音識別特徵提取方法
    語音識別算法有哪些_語音識別特徵提取方法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1 09:24:49   語音識別算法有哪些   本文列舉了幾種不同的語音識別算法
  • Nat Cell Biol:開發出CRISPR-HOT工具對特定基因和細胞進行螢光標記
    2020年3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遺傳工具,用於標記人類類器官中的特定基因。他們使用這種稱為CRISPR-HOT的遺傳工具來研究肝細胞如何分裂和具有太多DNA的異常肝細胞如何出現。
  • 生物研究中的信號-螢光標記染料|基礎知識概述
    青色素這一類螢光染料相對較少。它從青色素衍生而來,也是其名稱的由來:Cy2、Cy3、Cy5 和Cy7。上述 所 有 青色素均可以通過其反應基團與核酸,多肽和蛋白相連。其中,Cy3 and Cy5 是高消光係數的染料。特別適用於細胞內敏感的多肽定位實驗,也是昂拓生物常用的多肽標記染料之一。
  • 免疫螢光標記為什麼不能直接標記一抗而標記二抗
    一抗只識別一種底物,如果每種一抗都需要螢光標記,那這樣成本很高。而二抗既可以和一抗的結合,又帶有可以被檢測出的標記(如帶螢光、放射性、化學發光或顯色基團),作用是檢測一抗,提高了通用性。螢光免疫法按反應體系及定量方法不同,還可進一步分做若干種。與放射免疫法相比,螢光免疫法無放射性汙染,並且大多操作簡便,便於推廣。國外生產的TDM用試劑盒,有相當一部分即屬於此類,並且還有專供TDM螢光偏振免疫分析用的自動分析儀生產。由於一般螢光測定中的本底較高等問題,螢光免疫技術用於定量測定有一定困難。
  • 活細胞肽核酸(PNA)標記實現膜蛋白的可擦除螢光成像
    活細胞肽核酸(PNA)標記實現膜蛋白的可擦除螢光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2:55:02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Oliver Seitz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科學家發布革命性螢光標記技術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革命性的新工具,可以在動物大腦中永久性標記神經元活動。在神經元激發鈣離子流入時,這個工具(螢光蛋白CaMPARI)會從綠色變為紅色。此前,研究者們需要在正確的時間用顯微鏡聚焦正確的細胞才能觀察到神經元活動,現在這個永久性的螢光標記為他們帶來了解放。
  • 2015年度最佳技術文章 TOP10(低溫電子顯微鏡、高通量測序、DNA標記
    Imaging Live-Cell Dynamics and Structure at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  過去十年裡,螢光顯微鏡、螢光關聯譜和螢光標記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能夠在高解析度下觀察活細胞中不同分子的Robustness和Stochasticity。
  • 微生物細胞體內實現多色螢光信號的同時成像
    螢光蛋白的發現革新了生命科學的研究,應用螢光蛋白可以觀測到細胞內部的活動,例如螢光蛋白可以標記特定的蛋白,也可以作為報告探針用於檢測特定基因的活性。螢光蛋白的開發和進化使其光譜得到了全面的擴展,也使得多個螢光蛋白的同時使用成為可能。 目前,多色成像較多局限於兩個螢光蛋白的同時使用。
  • 谷歌地圖開始測試用YouTube視頻標記地理特徵
    核心提示:谷歌正在其地圖網站測試一種新功能,即在其地圖上的地理標記中增加了來自於YouTube的視頻,而添加方式則和目前的照片地理標記是一樣的。
  • 虹膜識別原理及算法
    虹膜識別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626.htm虹膜中包含豐富的色素細胞,當外部光線照射到眼睛上時,由於不同人的色素細胞對光有不同的吸收率
  • DyLigh系列螢光標記特點
    HEp-2細胞,檢測系統為ANA一抗(Bio-Rad) 和不同螢光標記的二抗。使用的抗淬滅封片劑為ProLong Gold (Invitrogen)。Nikon LABOPHOT螢光顯微鏡觀察,Texas Red二抗光下暴露2秒,Alexa 和DyLight二抗光下暴露1秒後選取最亮的部分用Nikon D-70 DSLR相機放大100X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