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學·婦女微家」開展農村婦女培訓公益活動。(受訪者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實習生 黃佳敏
她是溫馨港灣,溫暖又可親可近;她是滿天繁星,微小卻充滿力量;她是婦女群眾身邊的又一個「娘家」——婦女微家。
2019年,在省、市婦聯指導下,晉安區鼓山鎮黨委充分發揮基層治理「半邊天」力量,在轄區挖掘、創建、成立了5個「婦女微家」。沒有可歌可泣的故事,5個「婦女微家」在平凡樸實的工作中,默默傳遞女性溫暖和堅韌的力量。
當好「娘家人」
「孩子叛逆期不聽我的話怎麼辦?」「樂學·婦女微家」成立不久就遇到一位媽媽求助,她收走了上初二的兒子的手機,沒料到兒子大發脾氣,拒絕和她說話,甚至不想上課。
擁有23年從教經驗的「家長」許江紅循循善誘,學生才說出真相:原來學校作業需要用手機打卡,可母親不分青紅皂白把手機收走,他才負氣不願上學。經過調解,孩子和媽媽達成和解,約定以後只有在做線上作業時才使用手機。
類似的親子衝突,每次都能在許江紅手上成功化解,用許江紅的話說:「要用好『婦女微家』這個平臺,把健康科學的家教理念傳遞給更多家長。」為了達到目的,依託天成培訓中心的資源,微家定期舉辦親子閱讀、親子實踐、家長課堂、女性健康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最近,「樂學·婦女微家」幫助了一個二孩家庭。二孩中的老大重病在床,老二面臨小升初,許江紅不僅減免其部分培訓費用,還發動老師資助該家庭,幫助其順利度過小升初的特殊階段。
打造婦女兒童的「溫暖之家」是微家的基本功能。5個微家立足不同領域,發揮近距離服務婦女的優勢,為婦女排憂解難。「好孕·婦女微家」連續12年為3萬多名女性免費體檢,一年開展「送醫到街道、義診到社區」健康下鄉服務40多場,滿載祝福的「健康大篷車」為數千戶家庭送去福音。
「在家裡說不了的話,各種家庭矛盾,在這裡都能說,微家就是我的娘家。」一位受助婦女用樸素的話道出了對「婦女微家」的肯定。
提升「她素養」
走進「康純·婦女微家」,抬眼望去儘是色彩斑斕的石雕、印石等,這是「家長」範康純的壽山石雕工作室。不久前,這裡舉辦了一期公益課程和文化沙龍,範康純為女性愛好者講解相石、雕刻和磨光等壽山石雕刻技藝。大家圍坐在一起品茶、賞石,以石會友,盡情遨遊在藝術海洋中。文化沙龍後,鼓山鎮婦聯主席陳慧趁機給大家上了一堂婦女維權的小型講座。
鼓山鎮是壽山石雕刻藝術東門派的發祥地和聚集地,素有「石產壽山、藝出鼓山」的美譽。為了提升婦女藝術素養,弘揚本土文化,鼓山鎮依託女雕刻師範康純的工作室,建起婦女微家。
微家鼓勵女性自立自強,樂學樂活,面向不同女性開展藝術啟蒙、烘焙製作、職業培訓等,為女性提供成長空間。
「稻香園·婦女微家」組織的烘焙DIY活動,婦女們有說有笑,豐富業餘生活的同時,也練就一技之長。「樂學·婦女微家」定期開展女性健康講座、手工課、家長學校等精彩活動,打造女性樂意來、喜歡來的家園。
「惠容·婦女微家」組織婦女參加百人登山活動,走出家門參與巾幗志願活動,充實心靈,激發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彰顯「她力量」
陳慧介紹,目前鼓山鎮5個婦女微家示範點充分發揮特長,有效連結社會資源,為婦女提供宣傳教育、家風家教、文體活動、文化傳承等服務,逐步形成稻香園、好孕、惠容、樂學、康純5個微家品牌,還湧現一批優秀的「家長」。結合近鄰黨建工作,聚焦婦女作用發揮,微家將「她力量」在鄰裡間相互傳遞。
鼓山鎮幾條整治後的內河邊,每到周末總能看到「惠容微家」巾幗志願者的身影,她們一次次彎腰將垃圾撿起,主動上前勸導市民不隨意丟棄垃圾。從孤寡老人、流動兒童、環衛女工、病殘群體到普通群眾,成立一年來,「惠容微家」組織各類志願服務達700餘人次,惠及2000餘名群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謝惠容帶領微家巾幗志願者奮戰抗疫一線,還自掏腰包近2萬元購買防疫物資贈予群眾和社區工作人員,慰問困難群體。
服務大局有擔當、創新活動有載體、積極履職有制度、婦女工作有實效。日前,鼓山鎮婦聯榮獲福州市2020年「三百四有」創建活動達標鄉鎮(街道)婦聯。鼓山鎮婦聯主席陳慧、鼓山鎮連潘村婦聯主席謝惠容也獲評「三百四有」創建活動優秀婦聯主席。
「今後,鼓山鎮黨委將堅持以近鄰黨建為引領,進一步拓展婦女微家建設工作,推進基層婦聯工作在『微家』落地生根。」鼓山鎮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伊寧倩】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