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海悅 文/攝
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國賓在首發式上介紹情況。
聆聽經典,感知自信;禮讚時代,樂頌中國。近日,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京舉辦《樂頌中國》音樂精品集首發儀式。這一展現新中國成立後當代音樂傳承與發展的精品集,入選了中宣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兼具歷史性與時代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唱片集團成立70周年。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國賓介紹說,《樂頌中國》分為3個篇章:「歌曲篇」「器樂篇」及「戲曲·曲藝篇」,共10張CD116首作品,匯集郭蘭英、李光曦、吳雁澤、才旦卓瑪、李谷一等老一輩歌唱家及閻維文、廖昌永、雷佳等中青年歌唱家的首唱代表作,也有著名演奏家鮑蕙蕎、趙家珍、張維良、吳玉霞、於紅梅等人最具影響力的演繹作品,還有戲曲表演藝術家俞振飛、李維康、尚長榮、于魁智、李勝素等人的京劇及地方戲經典唱段。
此次出版的10張CD囊括了歌曲、民樂、交響樂、戲曲、曲藝五大藝術體裁,分別命名為「永恆禮讚」「走向富強」「九州飛歌」「頌詠時代」「國樂芬芳」「華樂和諧」「中西樂融」「交響華章」「國粹流芳」「多彩梨園」。其中尤為珍貴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唱首批錄製出版的歌曲《讚美新中國》(以「人民唱片」為商標的粗紋唱片,片號:38262),經過高水準的母帶修復後,再次與世人相見。
「我們力求打造一套兼具歷史性與時代性的音樂精品集,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樊國賓表示,《樂頌中國》這一音樂精品出版項目,將中國當代最具民族性和原創性的音樂精品囊括其中,將中華優秀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力求展現新中國成立後當代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傳播當代中國音樂文化創新成果,體現中國當代音樂的創作者和傳播者從文化開放走向文化自信的重要轉變。
濃縮新中國音樂發展成果
用容量有限的音樂內容來表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音樂成就並非易事。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著名音樂製作人侯鈞,是《樂頌中國》的總策劃人。他在介紹《樂頌中國》的編輯思路及製作過程時表示,策劃組和編輯團隊經過充分討論後,最後確定了總的原則:歷史性、經典性、時代性和藝術性。「雖然難免掛一漏萬,但我們堅信這套精品集一定是新中國音樂發展成果的一個縮影。」
最終入選的116首作品,既有表現新中國70年光輝歷程中重大歷史事件的恢宏作品,也有表現中國老百姓純樸真誠的親情、愛情之作。《樂頌中國》創作、演奏、演唱陣容堪稱強大:老中青三代詞曲作家、歌唱家、演奏家、指揮家中的代表人及其代表作均有入選,如有最近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民歌大家郭蘭英,也有27歲的新銳作曲家李博禪。錄音中的樂團包括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以及香港中樂團、臺灣菁英樂團等國內一流樂團。
據介紹,《樂頌中國》第一部分「歌曲篇」以時間為脈絡、用61首歌曲呈現了新中國成立至今的七十載光輝歷程。這些歌曲包括《我的祖國》《社會主義好》《讚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西部放歌》《青藏高原》《鴻雁》《在那東山頂上》《不忘初心》《花開新時代》《美麗中國》等。
第二部分是「器樂篇」,共有33首器樂作品。這些作品收選了新中國成立後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作曲家創作的民族器樂獨奏、重奏、民族管弦樂作品,以及以西洋樂器的獨奏、重奏形式演奏的中國作品和優秀交響樂作品,如《林泉》《雲想·花想》《翻身的日子》《豐收鑼鼓》《長城隨想》《中國之詩》等。
第三部分「戲曲·曲藝篇」收錄了22首戲曲和曲藝的經典作品。如有「百戲之祖」美譽的崑曲名段《牡丹亭》、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1954年錄音的《貴妃醉酒》等。
「我們相信,中國音樂未來必將誕生更多經典之作,中國音樂也一定會向世界傳遞更多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精髓。」侯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