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系——圖片集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哈勃望遠鏡部署

來源:NASA

出版:2018年4月23日

1990年4月25日,哈勃望遠鏡作為STS-31的一部分,從發現號太空梭的貨艙部署。在STS-31太空飛行器裡面有太空人Loren J. Shriver,Charles F. Bolden(美國宇航局局長2009-2017),Bruce McCandless II,Kathryn D. Sullivan和Steven A. Hawley。

好奇號在火星上嘗試新的鑽探方法

照片日誌:PIA22224

來源:NASA/JPL-Caltech/MSSS

出版:2018年2月28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於2月26日在Orcadie湖中用鑽探新方法製造一個洞。 自從一年多前電機出現問題後,這個洞是漫遊車鑽頭第一次作業。

開拓者號的銘牌

開拓者10號和11號都攜帶小金屬銘牌,可辨識時間地點,以便在遙遠的未來其他航天者能找到它們。

金銘牌是Carl Sagan的心血結晶,他希望任何可能遇到的外星文明能知道這是誰造的,以及如何獲得聯繫。

它提供了我們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描繪了一個與太空飛行器有關的裸體男人和女人。

開拓者10號正朝著Taurus星座的恆星Aldebaran前進,需要兩百多萬年才能到達它。開拓者11號正前往射手座星座西北的Aquila(鷹)星座。開拓者11號將在大約400萬年內經過附近星座中的一顆恆星。

這是開拓者銘牌上的視覺信息的詳細視圖。

圖片來源:NASA Ames

首個太陽系肖像

照片日誌:PIA00451

來源:NASA/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Caltech

出版:1996年9月13日

1990年2月14日的旅行者1號相機朝向太陽,並拍攝了太陽和行星的一系列照片,這是我們太陽系的第一個外部「肖像」。

旅行者一號從距離大約40億英裡、黃道面上方約32度處拍攝了一些太陽系內部照片,拍攝馬賽克的這個過程總共由60幀構成。

太陽系全家福是NASA真正的探索象徵:以一種全新的,更宏大的方式看待我們的世界。

- 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Thomas H. Zurbuchen

在這個馬賽克中,39個廣角框架將我們太陽系中的六個行星連接在一起。最外層的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的多30倍。太陽被視為框架中心的明亮物。太陽的廣角圖像是用相機最暗的濾光片(甲烷吸收帶)和儘可能短的曝光(千分之五秒)拍攝的,以避免照相機的攝像管在太陽光散射下飽和。從旅行者號上可以看到太陽並不大,直徑大約只有從地球上看的四十分之一,但仍然比地球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天狼星亮近800萬倍。這種高亮度圖像是由於相機中光學器件的多次反射。

由於散射光,圍繞太陽的廣角圖像也出現許多偽影。這些通過透明過濾器進行一秒鐘曝光。插圖表明行星被放大了很多次。當太空飛行器建立廣角馬賽克時,獲得了地球,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窄角圖像。木星比一個窄角度像素大,可以清楚呈現,土星環也是如此。天王星和海王星看上去比實際大,因為在長時間曝光期間(15秒)中太空飛行器運動造成了圖像拖尾。由於旅行者號距離太遠,地球和金星僅僅是光點,即使在窄角相機中也不到像素的大小。地球只有0.12像素大的新月形。地球恰好位於其中一條散射光線的中心,這是因為拍攝圖像時離太陽很近。

甘迺迪和von Braun

Wernher von Braun博士向約翰·甘迺迪總統解釋了土星五號發射系統。 美國宇航局副局長羅伯特·西曼斯位於馮·布勞恩的左邊。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阿波羅計劃期間,強大的土星五號助推器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

相關知識

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統,包括太陽以及直接或間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在直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中,最大的八顆被稱為行星,其餘的天體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行星、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軌道間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是衛星,其中有兩顆比最小的行星水星還要大。

作者: nasa

FY: 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什麼樣?失真的太陽系圖片,讓我們誤會了太陽系真正的樣子
    其實,對於太陽系的大致樣子並不需要贅述,因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畢竟我們經常會看到描繪太陽系的圖片。可事實上問題就出在這些圖片之上,請注意,我們所看到的太陽系大致樣子是基於圖片,而並不是照片,而圖片是認為繪製的,而繪製這些圖片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人們對太陽系的樣子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實際上這些圖片是失真的,而且是嚴重失真的,真正的太陽系樣貌與圖片上所描繪的可以說是大相逕庭。
  • 平常我們看到的關於太陽系圖片,天體之間的比例是真實的嗎?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平常我們看到的關於太陽系圖片,天體之間的比例是真實的嗎?人類有能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之後,對於太陽系是最頻繁關注的,相信大家能夠比較熟悉的也是太陽系,畢竟我們的地球就生存在太陽系當中。眾所周知,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八大行星的圖片。
  • 英美超級紀錄片《太陽系的奇蹟》全5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5集紀錄片——《太陽系的奇蹟》。
  • 我們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的?
    圖:太陽系的行星和矮行星。圖中僅大小按比例繪製,距離不依比例。圖: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圖片不按比列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是我們的太陽首先我們要講解的是太陽系家族中的老大,它就是我們的太陽,它位於太陽系的中心。我們一切的光和熱均來自於太陽,太陽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太陽系幾乎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近到水星以及掠日彗星,遠到理論上的奧爾特雲以及已知目前最為遙遠的威斯特彗星。按照太陽風來算,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在太陽風停止的地方,也就是大約在冥王星以外4倍遠的地方。按照太陽控制的引力來講,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在大約2光年處。
  • 一部讓孩子了解宇宙的好片:《太陽系的奇蹟 》 中英雙字幕MP4 全5集
    《太陽系的奇蹟》是一部5集紀錄片,片中布賴恩·考克斯教授遊歷地球上一些令人驚奇的地點,向觀眾展示和剖析自然法則所造就的太陽系的偉大自然奇觀。之前下載的資源,要麼沒有內嵌字幕,要麼清晰度不夠,終於找到了這個資源,決定分享上來,周末電視上和孩子一起看。
  • 2019最新AR福字圖片 支付寶集五福福字圖片大全
    2019年最新的支付寶集五福的活動開啟了,在今年支付寶也可以通過掃福字來獲得福卡,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最新的福字圖片,中敬業福的機率還是很高的。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
  • 從NASA圖片檔案裡探索太陽系世界
    探索豐富的NASA圖像檔案,領略前所未見的太陽系。55年前,「水手4號」首次近距離拍攝到了火星的照片。隨後,一支無人飛船隊伍對太陽系的每一顆行星、冥王星以及數十顆衛星、彗星和小行星都進行了詳細的拍攝。
  • 太陽系中的天體和距離比例到底是怎樣的?你看到的圖片都嚴重失實
    說起太陽系,我們都很熟悉,因為我們都看過很多的關於太陽系的圖片。它們大致都是這樣的:然而太陽系的各大天體的大小以及距離的真實比例卻並不是這樣。我們先來看一下它們的大小比例,如圖:太陽系中天體的大小大致如上面兩圖所示,如果以我們的地球為標準衡量它們,那麼水星體積約為地球的1/20,金星體積約為地球的90%,火星體積是地球的1/7,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318倍,土星體積是地球的625倍,天王星大小是地球65倍,海王星大小是地球58倍,而太陽的體積真是地球的130萬倍。
  • 我們生活的太陽系,你了解過嗎?
    而被我們稱為家的行星系統—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一個距離銀心較遠的懸臂上。它由太陽和所有圍繞其旋轉的天體組成。這些天體包括八個行星和它們的天然衛星、矮行星、矮行星的衛星,以及小行星、彗星和大量的天體殘骸。太陽系的尺寸太陽系的邊緣延伸到比八顆行星軌道更遠的地方。
  • 我們是怎麼知道太陽系年齡的?進來我告訴你
    圖片:ESO/L.Cal ada博科園-科學科普:怎麼知道實際上是在和太陽系約會,而不僅僅是找到了幾十種方法來確定泰亞碰撞的日期?這是一個偉大而微妙的問題,但科學是要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人類對太陽系歷史和它是如何形成的了解很多。通過觀察其他恆星的形態,考察遙遠的恆星形成區域,測量原行星盤,觀察恆星在生命周期中的各個階段,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
  • 飛了177億公裡,即將衝出太陽系牢籠,傳回難以置信的圖片
    ,這說明探測器很可能接近太陽系邊緣了。  旅行者2號正處於日球層,也就是太陽風與星際介質交界處,有一個像是圓球一樣的東西圍住了太陽系,就像牢籠,牢籠以內是太陽系,牢籠之外是另一個廣大而開闊無垠的星際空間。
  • 我們太陽系中的鄰居們
    而與我們同在太陽系中的鄰居們,它們的「證件照」居然也美得攝人心魄,令人動容。太陽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那麼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人類的美麗家園——地球。
  • 太陽系中天體的十大美麗圖片
    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們發射了大量的衛星到太空中去,而這些衛星離鄰近的行星很近,以至於能夠拍到一些令人驚嘆的照片。2.水星在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是水星,每88天繞太陽公轉一周。從物理上看,水星看起來像月球,因為在其上有許多隕石坑。它沒有天然衛星,也沒有大氣層,但這顆行星有一個巨大的鐵核。
  • 我們從未離開太陽系,銀河系的照片是怎麼來的?
    科學家們稱現在人類想要走出太陽系都非常的困難,走出銀河系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我們連銀河系都沒有走出,又是如何繪製銀河系的樣貌的呢?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銀河系是假的嗎?這些照片是從何而來呢?光年對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單位,而銀河系的直徑早就已經超過了10萬光年,依照我們現在的技術無法走出太陽系更無法繪製出銀河系之外的圖像,也無法在太陽系之外用這樣的角度來拍攝太陽系的高清圖片,但是我們卻對仙女座星系非常的了解,依照這一星系對其進行參考,繪製出了銀河的大致樣子。
  • 天氣太熱了,我們去太陽系度假吧
    那我們只能向更遠的地方邁進。比如,去太陽系度假?|土星北極地區急如射流的風形成巨浪,浪峰交疊風六邊形(圖片來源:《太陽系度假指南》)體驗土星環是許多心懷大志的太空遊客的畢生夢想,許多人都曾通過望遠鏡瞥見土星雄偉的光環,但是很少有人踏上13億千米的旅程去觸摸它們,現在你有機會體驗一下了。土星有七個主環,每一個都由數十萬個更窄的環組成。
  • 我們太陽系的構造
    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柯伊伯帶我們太陽系的1)水星在太陽系中離太陽系最近的星,也是乾旱無水的星球,整顆星球像個鐵球,它因為引力小沒有自己的衛星。這個木星就是我太陽系中的另一個未成熟的嬰兒太陽。其整個星球溫度極高,人類飛行器飛到木星在往下落時,就被熔化了。我估計是電磁感應的緣故,熔化了金屬。它的體積在我們太陽系九大行星中是最大的,但其他八顆是實體行星,它是汽體行星。如果它能裝下或容納下1000顆我們的地球,它的每一顆衛星的體積比地球都大。至今人類發現木星的衛星達79顆,可能還多。
  • 科學可視化天才帶我們欣賞不一樣的太陽系
    簡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博士生Eleanor Lutz根據NASA等機構的公開數據製作了《太空地圖集》,其中包括行星、衛星和外太空等十個可視化圖像。她將有關宇宙的信息形象化變成美麗的圖像,讓人們可以從另一種角度來重新看待宇宙。
  • 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第九行星?看看我們的新發現
    對大多數20歲以上的人來說,近年來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有了巨大改變。我們從小就知道太陽系應該是從我們的中心太陽一直到冥王星。太陽系的傳統假想圖 (圖片來源: Christos Georghiou / Fotolia)2006年8月,天文學家投票將我們太陽系中最小、距離最遠的行星冥王星降級,稱它不應再被視為行星。
  • 識別太陽系外行星信號:人工智慧可以為我們找到新的行星嗎?
    在晴朗的夜晚,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木星、火星或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幾千年前的天文學家就是這樣發現第一批行星的。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太陽系外的行星,比如海王星和天王星,所以,當然,我們也不能看到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
  • 我們的太陽系能在太陽的死中生存嗎?
    我們的太陽之死距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約45億年,要付出還是要付出-但是總有一天會發生,那麼我們的太陽系又會怎樣呢?麻煩在適當的死亡之前就開始了:我們必須面對的第一件事是老人的陽光本身。隨著氫在太陽內部的聚變繼續,氦氣的反應結果會在核心中累積。隨著所有廢物的四處徘徊,太陽很難進行融合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