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丨7月5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2020-11-28 新京報網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變異或加強病毒傳播性

 

在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傳播性也可能加強。

 

同時,世衛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人群中出現任何程度的抗體都會提供一定的屏障,病毒也會更難傳播,但要想達到防火牆一般的效果,就需要比例較高的人群呈抗體陽性。即使20%的人擁有抗體,病毒還是能夠有效傳播。

 

【藥物獲批】

方盛製藥一治療高血壓藥物上市

 

方盛製藥自主研發的治療高血壓藥物「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獲得藥品註冊批件。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為方盛製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4類製劑,主要用於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是ABR沙坦藥物加利尿劑合用的典型製劑,複方具有降血壓協同作用,能夠提供降壓效果。沙坦類藥物有高血鉀的副作用,氫氯噻嗪有引起低血鉀的副作用,兩者合用,則可抵消藥物的副作用。

 

【健康探索】

靶向CD70可消除白血病幹細胞

 

瑞士伯爾尼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用cusatuzumab靶向CD70可消除低甲基化藥物治療患者的急性髓系細胞白血病幹細胞。《自然·醫學》在線發表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介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由抵抗常規化療的白血病幹細胞(LSC)所驅動,也是疾病復發的主要原因,使用低甲基化劑(HMA)治療反應中等且不持久。不過,通過cusatuzumab治療可大大降低LSC並觸發與髓樣分化和凋亡相關的基因標記。

 

【健康提醒】

高考期間別中暑,多補水多休息

 

高考遇上高溫,如何防暑降溫成為眾多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特別是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考試期間要全程佩戴口罩,鼻子和嘴長期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更是增加中暑的風險。


對此,醫生提醒,預防中暑的關鍵在於補充水分,考場上考生應適當多喝水;同時,考生要注意休息,調整睡眠時間。此外,考生還要注意飲食,考前和考試期間,多補充蔬菜水果,同時注意豐富食物種類。


【知識更新】

適當體育鍛鍊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山東大學研究團隊對美國體育鍛鍊指南與全因或特定原因死亡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研究顯示,參加推薦的肌肉增強運動或有氧運動降低了全因死亡的風險;參加這兩種運動的人生存獲益更大。研究表明,成年人在休閒時間參加有氧運動和肌肉增強運動的程度達到2018年美國人體育鍛鍊指南的建議水平,可顯著降低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的風險。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晨讀丨7月22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鍾南山團隊聯合騰訊研發新冠重症AI預測7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騰訊獲悉,日前,鍾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AILab披露了利用AI預測COVID-19患者病情發展至危重概率的研究成果,可分別預測5天、10天和30天內病情危重的概率,有助於合理地為病人進行早期分診
  • 晨讀丨11月7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研究人員測試了新冠病毒的臨床分離株在人角膜組織中複製情況發現,在7個獨立的供體樣品中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複製的證據。【藥物獲批】莎普愛思左氧氟沙星片獲藥品註冊證書11月6日晚,莎普愛思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左氧氟沙星片的《藥品註冊證書》。
  • 晨讀丨11月5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這項研究表明,確保準媽媽能獲取所需的心理健康支持至關重要。 【醫學探索】 阻止膠質母細胞瘤生長找到新方法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腦癌。卡爾加裡大學和阿尼·查博諾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阻止膠質母細胞瘤生長的方法。
  • 晨讀丨1月8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種地圖上線覆蓋多個城市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與騰訊健康聯合發布「新冠疫苗接種地圖」,用戶可在「新冠疫苗接種地圖」上查詢新冠疫苗接種點一覽,並便捷地導航至距離最近的接種點。用戶打開手機微信-我的-支付,點擊「醫療健康」,或者直接在微信頂部搜索「騰訊健康」小程序,進入「騰訊健康-疫苗-新冠肺炎疫苗」即可找到「新冠疫苗接種地圖」。截至1月7日,「新冠疫苗接種地圖」從各地官方公布中整理收錄疫苗接種點,已覆蓋13個省份25個城市,並持續更新。
  • 晨讀丨11月27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藥物獲批】 華東醫藥超級抗生素醋酸卡泊芬淨獲批上市 11月26日,華東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浄《藥品註冊證書
  • 晨讀丨9月25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9月25日起,自費接種流感疫苗的市民,可以通過電話預約、現場登記、微信公眾號及其他網絡預約方式預約,在2021年2月底前都可以接種。60歲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學生實施的免費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將在10月10日左右有組織地陸續實施,直至11月30日。
  • 晨讀丨11月4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藥上市】美諾華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獲批上市11月3日,美諾華發布公告表示,其全資子公司寧波美諾華天康藥業有限公司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證書》,其適應症包括高血壓與充血性心力衰竭
  • 晨讀丨11月20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腫瘤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義大利去年9月就可能出現SARS-CoV-2受體結合區域特異性抗體呈陽性的人群。研究人員表示,在採自義大利各地的血清樣本中,抗體從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呈現這樣的分布:959名無症狀個體的血清進行SARS-CoV-2特異性抗體檢測,共發現111例陽性血清。其中,23份來自2019年9月,27份來自10月。2019年9月的陽性血清中有超過一半(13份,56.5%)來自倫巴第大區,也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 晨讀丨11月20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腫瘤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義大利去年9月就可能出現SARS-CoV-2受體結合區域特異性抗體呈陽性的人群研究人員表示,在採自義大利各地的血清樣本中,抗體從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呈現這樣的分布:959名無症狀個體的血清進行SARS-CoV-2特異性抗體檢測,共發現111例陽性血清。其中,23份來自2019年9月,27份來自10月。2019年9月的陽性血清中有超過一半(13份,56.5%)來自倫巴第大區,也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 晨讀丨10月24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瑞德西韋獲FDA批准治療新冠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食藥監局(FDA)官網發布消息,吉利德科學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獲批用於12歲及以上、體重至少達到40公斤且需住院的新冠患者【醫學探索】吃堅果與肥胖風險降低有關哈佛大學一項覆蓋3項隊列研究(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護士健康研究、護士健康研究Ⅱ),涉及近20萬人的研究發現:攝入堅果與肥胖風險降低有關。
  • 晨讀丨11月6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約翰尼斯堡維茨生殖健康與愛滋病毒研究所研究小組研究分析了70份專家評議過的關於27個富裕、貧窮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研究報告。在涉及早產的47份研究報告中,有40份報告顯示早產在較高溫度環境下更常見。根據新的研究結果,平均來看,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早產的機率就增加5%,而在熱浪天氣增加16%;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死產的機率增加5%。
  • 晨讀丨11月22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新冠抗體免疫反應可延續至少6個月一項英國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後的人,至少六個月內很可能不會再次感染。研究人員對全球五大健康資料庫進行全面搜索,並篩選截止到2020年1月16日的4729項涉及570762人的研究。研究人員從來自中國、美國、義大利和伊朗的570762人的健康和飲食記錄看出,與很少或從不吃辣椒的人相比,吃辣椒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對降低26%;癌症死亡率相對降低23%;全因死亡率相對降低25%。
  • 晨讀丨11月18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研究人員使用包含納米螢光素酶的SARS-CoV-2的野生型(WT)和D614G突變株系感染了四個易感細胞系,測量了感染後的螢光素酶信號並比較其生長曲線,發現與WT相比,D614G感染力高約3.7倍至8.2倍。研究人員還發現,與WT相比,D614G病毒的感染複製競爭能力更強,可超出約10倍。
  • 晨讀丨11月18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研究人員使用包含納米螢光素酶的SARS-CoV-2的野生型(WT)和D614G突變株系感染了四個易感細胞系,測量了感染後的螢光素酶信號並比較其生長曲線,發現與WT相比,D614G感染力高約3.7倍至8.2倍。研究人員還發現,與WT相比,D614G病毒的感染複製競爭能力更強,可超出約10倍。
  • 晨讀丨12月3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42個月的隨訪後發現,接受omega-3 CA治療組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12%,全因死亡率為5.7%;而玉米油治療組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12.2%,全因死亡率為5.1%。與補充玉米油的對照組相比,omega-3 CA並未表現出明顯的益處。兩組之間在新發心力衰竭或靜脈血栓栓塞事件方面也無顯著差異。
  • 晨讀丨10月26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自某地今年1月推行手部消毒和佩戴口罩等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以來,流感的發病率與過去兩年相比減少64%。日本富山縣衛生研究所研究人員指出,流感病例的減少可能還因為存在「病毒幹擾」,即一種病毒的流行可能會對其他種類的病毒流行造成阻礙的現象。瑞士的研究團隊也曾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布報告稱,新冠疫情流行後,其他呼吸類流行病患者的數量有所減少。
  • 晨讀丨11月19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健康探索】增加植物蛋白質攝入對長壽有益《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增加每日攝入蛋白質中植物蛋白的比例,對長壽有益。今年8月,先聲藥業以高達1.7億美元從G1 Therapeutics引進,獲得了該產品在大中華地區所有適應症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同時,美國食藥監局FDA已經接受trilaciclib遞交的新藥申請(NDA),用於正在接受化療治療的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
  • 晨讀丨11月19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健康探索】增加植物蛋白質攝入對長壽有益《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增加每日攝入蛋白質中植物蛋白的比例,對長壽有益。研究人員對40餘萬名參試者的相關數據梳理分析發現,在每天攝入能量中,植物蛋白佔比每增加3%,早亡風險可降低10%。
  • 晨讀丨6月25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疫苗研發】首個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啟動 6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和武漢、阿聯阿布達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衛生部長向中國生物頒發臨床試驗批准文件。
  • 晨讀丨11月16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醫學探索】不健康飲食習慣可能引起「蛋白尿」發表在《Nutrient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晚餐太晚和不吃早餐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引起「蛋白尿」。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在所有不健康飲食習慣中,佔比最多的是快速飲食(29%),其次是晚餐太晚(19%)、夜宵(16%)和不吃早餐(9%)。在隨訪期間內,有10.6%的參與者發展為尿蛋白,每年每1千人的發生率為32.7。研究人員發現,在多變量調整後,晚餐太晚和不吃早餐的參與者蛋白尿發作的風險明顯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