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鬥星通:天線+模組單車導航價值40元!北鬥與GPS民用領域兼容不替代
在上個月中,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因此,北鬥導航系統的應用,以及能否取代GPS,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關注。8月19日消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龍頭公司,北鬥星通今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GPS和北鬥在民用領域是相互兼容的,不存在相互替代;目前乘用車導航是標配,每輛車天線+模組的價值量在40元左右。隨著汽車自動駕駛的到來,未來將標配北鬥高精度導航,那時價值量會大幅度提升。
-
北鬥星通:天線+模組單車導航價值40元!北鬥與GPS民用兼容不替代
因此,北鬥導航系統的應用,以及能否取代GPS,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關注。8月19日消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龍頭公司,北鬥星通今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GPS和北鬥在民用領域是相互兼容的,不存在相互替代;目前乘用車導航是標配,每輛車天線+模組的價值量在40元左右。
-
GPS北鬥兼容的星載掩星探測技術
掩星能夠幫助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者發現新的星體,極具科學價值。同樣,類似的現象發生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信號觀測中,也有巨大的研究和應用價值。因此,全球定位系統(GPS)星座建成後,GNSS無線電掩星探測技術應運而生,並迅速成為國際新興的衛星遙感技術之一,以及數值天氣預報、全球氣候監測和空間天氣觀測的重要手段。
-
北鬥導航產業鏈深度報告:百分百自主可控,能否晉升導航頭牌
作為衛星導航系統最大的大眾消費領域,具有定位功能的智慧型手機中超過 70%的都支持北鬥功能,國產北鬥晶片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並已形成一定價格優勢,隨著國內外主流晶片廠商均推出兼容北鬥系統的通導一體化晶片,未來將有更多手機支持北鬥。
-
從太空到街頭,北鬥應用產業4000億版圖跨越「基礎時代」
「一切正常,士氣高漲」,北鬥星通戰略發展中心品牌總監李楠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北鬥星通成立於2000年,是中國目前北鬥產業覆蓋最為全面的一家上市公司,其在北鬥晶片、板卡等基礎硬體領域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目前正在攻關22納米北鬥導航晶片,預計在2021年投入量產。
-
從太空到街頭 北鬥應用產業4000億版圖跨越基礎時代
「一切正常,士氣高漲」,北鬥星通戰略發展中心品牌總監李楠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北鬥星通成立於2000年,是中國目前北鬥產業覆蓋最為全面的一家上市公司,其在北鬥晶片、板卡等基礎硬體領域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目前正在攻關22納米北鬥導航晶片,預計在2021年投入量產。
-
北鬥衛星導航行業深度研究報告2020
中美貿易關係不穩定,北鬥作為中國國產化標杆性行業,戰略價值凸顯。 北鬥系統最初起源於軍用,受當前我國軍工市場提升信息化、軍民融合等政策推動,具備較強科研 實力的廠商具備較大發展機會。合眾思壯5.1 北鬥民用高精度翹楚公司成立於 1994 年,是國內最早進入衛星導航領域公司之一,是國內北鬥導航定位民用領先企業。
-
北鬥導航:太空中最亮的「中國星」
北鬥導航:太空中最亮的「中國星」3月4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透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年將繼續高密度全球組網,計劃發射8—10顆北鬥導航衛星。北鬥是「中國創造」的一張名片。精準定位不差毫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北鬥三號不僅覆蓋範圍提升至全球,定位精度也較北鬥二號提升1至2倍。」不僅如此,利用一張全國地基網,中國用戶還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導航服務。北鬥具備動態釐米級和靜態毫米級的定位能力。
-
一文看懂北鬥GPS雙模射頻接收模組的設計與實現
當前,北鬥導航系統在大眾層級中的普及應用有一定難度, 相對於GPS 的市場佔有率,走北鬥/GPS 雙模兼容之路不失為一種策略。為此本文提出了北鬥/GPS 雙模兼容射頻接收模組的設計方案, 並詳述了具體的設計經驗, 方案可以滿足用戶對高定位精度的需求[ 1-2]。
-
北鬥照耀下的中國衛星導航商業地圖【2】
賽迪顧問消費電子產業研究中心衛星導航事業部總經理王平表示,目前中國衛星導航市場規模是1000億,2015年將達到2000億,2020年將會是4000億,北鬥的逐步完善將成為產業發展最核心的推動力。 據分析,北鬥的發展將形成基礎產品(包括導航天線、終端晶片、板卡、導航地圖等)、導航終端產品和運營服務三大條產業鏈,影響國防、漁業、交通、通信、電力等各大領域。
-
北鬥三號正式開通,導航指路只是初級玩法
共享單車是北鬥系統迄今最大規模應用的行業,曹紅傑說,共享單車廣泛使用北鬥和GPS兼容晶片,使得擁有最簡單定位功能的北鬥晶片價格大幅壓縮到6元至10元左右。此前,北鬥晶片價格都在幾十元上下,「原來北鬥晶片比GPS晶片貴很多,就是因為產業規模小。」他說,「我是親身經歷的,這十年間,北鬥晶片從幾千塊降到幾百塊,現在降到幾塊錢,最大的推動力就是共享單車行業的崛起。」
-
撤GPS,上北鬥!我國海陸空等關鍵領域開啟替代GPS行動
中國民航局空管局技術中心副主任李欣表示,對於中國民航來說,使用北鬥系統在技術上提供了絕對安全的底線,從法理與邏輯上徹底解決了中國民航使用衛星導航技術的安全風險。據介紹,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民航也曾考慮過使用GPS系統進行導航,但由於GPS技術不可控,國內也不掌握核心技術,因此存在很大風險。
-
北鬥星通:晶片已具備支持北鬥的全球信號 同時也兼容其他衛星導航...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北鬥星通10日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本月最後一顆北鬥衛星發射後,北鬥系統將正式開始全球組網,屆時,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享受我們自己的北鬥衛星的導航、定位、授時服務。從公司這邊來說,晶片已具備支持北鬥的全球信號,同時也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近況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優勢 在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美國的GPS技術成熟,且免費對民用領域開放,因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北鬥系統的建設有哪些意義?與GPS系統相比,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哪些特點及優勢? 安全性無疑是最主要的因素。衛星導航廣泛應用於軍事、國防領域以及交通、農林、漁業、等重要民用領域,自主可控應該是衛星導航系統的首要條件。
-
北鬥如何彎道超車GPS?
隨著高精度導航模塊體積、功耗、成本的降低,高精度衛星導航已逐步向消費領域進軍,汽車輔助駕駛正是一個典型的消費級應用。在高精度導航領域,北鬥有彎道超車GPS的機會。8月18日,中南大學與北雲科技發布高精度測試報告顯示,在開闊環境下,北鬥信號和GPS信號性能相當。
-
中國北鬥導航市場調研與行業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市場規模 北鬥在以手機和汽車電子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核心晶片是北鬥在消費電子領域應用推廣的關鍵,隨著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的崛起,產業「缺芯」局面將逐步扭轉。車載導航和以智慧型手機和位置服務為代表的移動網際網路,是截至**北鬥在民用領域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兩個市場。在政策扶持和行業需求推動下,北鬥導航市場迅速發展,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
...北鬥導航系統早已實現民用普遍化 非民用方面相比GPS定位精度更高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中國大部分智慧型手機都已經運用了北鬥系統,而之所以用戶感受不到,主要是因為目前手機通常以GPS(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代替表示了所有導航系統。通信專家、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鬥導航系統的用戶群十分廣泛,民用智慧型手機當中,大部分安卓機都是支持北鬥導航系統的。
-
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和美國的GPS有啥區別?
所謂「北鬥導航系統」,是由中國自主研發和獨立運行的定位系統,英文縮寫BDS。它的目標是建立開放兼容且穩定可靠的全球衛星系統,推動衛星技術在全世界的廣泛應用。 所謂「全球定位系統」,是由美國研發的軌道衛星導航系統,英文縮寫GPS。
-
北鬥星通公司大力推動北鬥應用——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資料圖片)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認為,衛星導航的寄生性、滲透性、融合性三大特點,決定了單獨使用衛星導航技術是沒有意義的。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智能的渴求及依賴程度會越來越深,「北鬥+」在民用應用領域大有可為。所謂「北鬥+」指的是向上「+」技術,向下「+」行業,橫向「+」規模。
-
打開手機導航的定位為什麼還是GPS,而不是中國的北鬥?
出門一閉眼,全程靠導航的日子,為什麼我們卻從來沒見到北鬥地圖手機app,或者導航系統呢?觀念、推廣力度及戰略需要,是當前北鬥沒有在手機終端普及的關鍵。我們普遍接觸的GPS,使用的是美國的衛星,而北鬥,我國北鬥導航已經全面覆蓋了,簡稱為BDS導航系統,北鬥,則是實打實的國貨,智慧型手機是北鬥民用的主要發展方向,這可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