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椎類最「長壽」化石紀錄誕生!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種「陽泉長壽螈」

2020-12-08 正北方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成果發表於《化石記錄》雜誌。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這次報導的新種被命名為陽泉長壽螈,是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的記錄,也是到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始椎類的生物體形頗為龐大,具有尖利的牙齒,體形類似鱷魚,是當時河流湖泊裡的頂級捕食者。此前這些化石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晚石炭世至早二疊世的地層中。這件二疊紀晚期的化石標本只保留了頭骨的一部分骨片,研究人員研究比對了很多原始的四足動物類群,最終確定它屬於始椎類。此前認為這類化石在早二疊世晚期就已經絕滅了,這個新的記錄比其他已知記錄晚了近3000萬年,刷新了我們對這一類生物化石分布的認識。

研究團隊於2018—2020年對山西陽泉的二疊-三疊地層和生物群開展了詳細的野外工作。陽泉長壽螈能夠存活在晚二疊世的華北地區,與石炭-二疊紀的全球氣候變化有很大關係。始椎類是一類典型的適應熱帶叢林氣候的生物。在歐美的石炭紀古赤道附近分布著大量的熱帶溼潤氣候下形成的煤層沉積,這也是發現始椎類化石最多的地區。但隨著二疊紀全球氣候的惡化,溼潤的熱帶叢林逐漸被乾旱的熱帶荒漠所取代,這導致了始椎類化石分布的遷徙和碎片化。晚二疊世最晚期,華北板塊是少有還保存有熱帶叢林環境的地區,這為始椎類化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避難所」。(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

[責任編輯:寶華]

相關焦點

  • 始椎類最「長壽」化石紀錄誕生!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種「陽泉長壽螈」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成果發表於《化石記錄》雜誌。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
  • 始椎類最「長壽」化石!陽泉發現2.54億年前新化石標本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始椎類新種、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陽泉長壽螈的頭骨。受訪者供圖 12月4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在山西陽泉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始椎類生物新種——陽泉長壽螈,距今約2.54億年。 據介紹,始椎類生物的體形類似現代的鱷魚,是當時河流湖泊裡的頂級捕食者。它們體形龐大,牙齒尖利,適應熱帶叢林氣候。
  • 山西發現2.54億年前新化石標本,為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12月4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在山西陽泉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始椎類生物新種——陽泉長壽螈,距今約2.54億年。始椎類新種、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陽泉長壽螈的頭骨。
  • 我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記錄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12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
  • 中國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距今約2.5億年
    陽泉長壽螈化石標本。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劉俊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命名為陽泉長壽螈。它是目前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的記錄,也是迄今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 中國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距今約2.5億年_新聞中心...
    陽泉長壽螈化石標本。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劉俊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命名為陽泉長壽螈。它是目前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的記錄,也是迄今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 海龜是最長壽的海洋生物?
    2020-03-29 13:55圖文來源:科普中國 海龜是最長壽的海洋生物?這些動物表示不服提起長壽的海洋生物,你第一個想到的是哪種動物?
  • 吉尼斯紀錄最長壽老人,被死神遺忘跨越3個世紀,長壽秘訣僅4個字
    「打破記錄」是很多競技人士的夢想,也是很多做研究的人的夢想,為此還誕生了「金氏世界紀錄」。而且無論任何方面,只要是能超越眾人的,都可以列為吉尼斯記錄。金氏世界紀錄的產生與啤酒有關。1759年,一位叫吉尼斯的人在都柏林開辦了一家啤酒作坊,生產的啤酒名為吉尼斯啤酒。
  • 海龜是最長壽的海洋生物? 可能另有人選
    海龜是最長壽的海洋生物? 可能另有人選時間:2017-08-02 12:58   來源:科普中國微平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龜是最長壽的海洋生物? 可能另有人選 提起長壽的海洋生物,你第一個想到的是哪種動物?小編猜測大多數人想到的是龜類的生物吧,比如海龜。
  • 日本最長壽者去世:吃壽司鰻魚活到117 三大長壽紀錄全在日本
    日本最長壽者去世:吃壽司鰻魚活到117 三大長壽紀錄全在日本  黃琨 • 2018-07-27 18:40:24
  • 新發現:格陵蘭鯊壽命可達400歲 榮登最長壽脊椎動物寶座
    中國日報網8月12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8月11日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格陵蘭鯊的壽命可達400歲左右,是地球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打破長壽紀錄科學家利用放射性碳技術,測算28條格陵蘭鯊的年齡,估算出其中一條雌性鯊魚已是400歲左右的高齡,打破了此前由一隻北極露脊鯨保持的211歲的紀錄。有關研究成果已經在《科學》上發表。
  • 深海管蟲可能是地球最長壽動物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墨西哥灣深海的管狀蠕蟲能夠活到300歲,如果環境中有穩定的營養供應,壽命可能更長。這使它可能成為地球上最長壽的動物物種。  不過,與其他已知的長壽動物如鯨、龜、象相比,管蟲可能不那麼有趣。它們附著在海底礁石或沙地上,看上去像一堆由光滑管狀枝條組成的植物。
  • 臺灣科學家發現長壽基因
    據臺灣臺視新聞網5月3日報導,臺灣陽明大學生物專家通過對老鼠的研究發現了一種長壽基因,這個長壽基因的專業名稱叫做Cisd2這個「高齡」小老鼠之所以很活潑、活得特別長,是因為它體內的長壽基因——Cisd2被活化了。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生的種種意外和巧合,讓陽明大學的蔡亭芬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了長壽基因Cisd2。如果少了這個基因,老鼠會很快變老;但如果該基因蛋白質適當增加,老鼠的肌肉和神經功能就隨之變好,顯得更健康。
  • 科學家在機體腸道中發現長壽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一種能夠破壞細菌和其它有害病原體的特殊免疫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小鼠腸道內的某些巨噬細胞能夠存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這些長壽的巨噬細胞對於胃腸道內的神經細胞的存活非常重要,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深入理解腸道,乃至大腦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
  • 探索長壽之「謎」
    有人曾經把幾十種常見動物的體重和壽命做成了一張圖,發現其變化趨勢非常明顯,幾乎是一條直線,數學家們完全可以根據這條直線推導出一個體重和壽命之間的換算公式,只要把某種動物的體重代入這個公式,就能計算出它的大致壽命。如果事實真是如此的話,那就意味著一個人要想長壽的話,最好的策略就是儘量減少自己的新陳代謝速率,變成一個懶蟲。
  • 世界上最長壽生物507歲因解剖而死(全文)
    英國Bangor大學的一群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長壽的生物——一種叫「明」的貝殼。科學家們根據它背上的年輪中數出它已經活了405年,隨後他們發現還有更多的年輪藏在殼裡看不清楚。於是,他們撬開了它,數出真實的年齡是507年。然後,貝殼就死掉了。
  • 世界最長壽男性 112歲日本老人獲吉尼斯紀錄認證
    世界最長壽男性112歲日本老人獲吉尼斯紀錄認證 (1/2) "← →"翻頁
  • 【海洋科普】超過500歲,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海洋科普】超過500歲,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一提到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不少人都會想到烏龜然而這幾年卻發現部分魚類比烏龜長壽許多甚可以活過500歲!
  • 世界最長壽動物:龍蝦上榜 不死怪物居然1550歲
    根據學者對這些長壽龍蝦的研究,發現它們的食慾跟年輕時一樣,新陳代謝與生殖的機能也都完全沒有衰退,顯示沒有生理上衰老的跡象。因此科學家推測龍蝦是不會老的(只會一直長大),甚至於不會死。只不過這一點完全無法被確認,因為被發現的龍蝦下一站都是海鮮餐廳的廚房,無法再回到海底繼續創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