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奇亞鱷頭骨化化石標本。(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該論文指,在此次通過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之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鱷魚是從非洲遷移到美洲還是相反——假設通過一次跨大西洋航行。
切奇亞鱷外形的藝術復原圖。(作者Dawid A. Iurino)自然科研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義大利都靈大學馬西莫·德爾菲諾(Massimo Delfino)和羅馬大學大衛·尤裡諾(Dawid Iurino)等人,使用CT重新檢查了一塊1939年在利比亞As Sahabi發現、現存於羅馬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的切奇亞鱷頭骨,鑑定出若干新的頭骨結構,包括吻部中央的一個突起,這種結構從未在任何其他非洲鱷魚物種身上發現過,但是可見於奧利諾科鱷、莫瑞雷鱷、美洲鱷和古巴鱷這四種現存的美洲鱷魚。這一共同的頭骨結構表明,切奇亞鱷和美洲鱷魚之間具有密切的演化關係。
論文作者通過進一步的種間演化關係分析顯示,切奇亞鱷可能和在現今南北美洲發現的四個鱷魚物種屬於同一譜系。切奇亞鱷的遺骸可以追溯到700萬年前左右,而已滅絕的美洲鱷魚法爾康鱷的遺骸最早可以追溯到500萬年前左右。根據這些發現,他們推測鱷魚從澳大拉西亞向西,經非洲遷移到了美洲。(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