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成長股系列之三一重工(600031,股吧)(600031):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全國最強的挖掘機械製造商!更新需求和新基建背景下,持續看好工程機械龍頭業績平穩增長
(一)主營業務(行業賽道)
賽道是生意的天然屬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行業的容量決定了該行業公司的發展空間,是預測一家公司成長空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們眼中理想的行業賽道:
第一個方面是要有長期、穩定、旺盛的需求:消費人群廣闊;滲透率極高;消費頻次高;用戶黏性強;以上這幾點大家可以參考智慧型手機,當然啦,在不同行業的具體表現可能不同。
第二個方面,這個行業賽道要足夠長!從行業生命周期的視角來看,最好是在成長期或者成熟期的行業,同時也會符合消費升級的趨勢或者技術進步的大潮,且比較穩定不容易被替代。
第三個方面,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要是良性並且穩定的!不能經常更換龍頭和頭部公司,或者完全靠無休止的資本投入獲得優勢。那樣競爭過於激烈,可能大家都掙不著什麼錢。這方面的負面教材和正面案例大家可以分別參考共享單車和高端白酒。
5月22日,國務院總理髮布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強調「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基建(5G、充電樁、新能車)、新城鎮建設(縣城基礎設施、舊改)、重大工程建設(交通水利),表明投資將新老基建並重。
報告提出赤字率3.6%以上、專項債總額3.75萬億、發行1萬億特別國債,廣義赤字空間增加3.6萬億,將為加大有效投資提供子彈。
地方專項債規模3.75萬億,投向基建比例提升
為提振基建投資,今年擬安排專項債3.75萬億,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同時,專項債資金用於重大項目資本金比例有所放寬,由去年的20%提升至今年的25%,帶動專項債規模與基建融資撬動效應齊升。
從專項債投向來看,今年專項債投向基建比例顯著上升:2019年新增地方專項債規模2.15萬億,投向基建的比例僅為25%;2020年一季度發行1.1萬億的地方專項債中,投向基建的比例高達85%。
我們假設今年專項債投向基建的比例提升至50%-60%,則相對2019年,專項債投向基建的資金將有1.34萬億-1.71萬億的增量。
地方新增赤字規模2萬億,預計投向基建比重保持穩定
2020年赤字率目標上調3.6%以上,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上述赤字共2萬億全部歸轉地方,主要用於保民生、促就業、擴大消費和投資等。
2015-2019年基建投資預算內資金佔財政支出比重約為10%-12%,若2020年該比重保持穩定,則我們預計新增2萬億政府赤字中,帶動基建投資的增量為1000億-1200億。
預計全年基建投資增速8%-10%,工程機械高景氣確定性持續
由於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均不納入財政赤字率,因此「擴大赤字、增加專項債及發行特別國債」三個政策,對於基建投資的拉動作用相對獨立。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政策拉動下,2020年基建投資增量約為1.44萬億-1.83萬億,全年基建投資增速約為8%-10%。
新冠疫情影響下,我國一季度GDP同比-6.8%,消費端與出口端壓力較大,拉基建穩增長的政策信號日漸明朗化。
4月30日,公募基建REITs試點出臺,作為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補充,保障投資對經濟的穩定和託底作用。
今年以來基建政策催化劑不斷,上遊工程機械內在需求持續性預期明顯增強,工程機械行業高景氣確定性持續。
綜評:我們認為,供需缺口下價量齊升拉動盈利,確定性溢價及龍頭溢價提升估值水平。一方面,隨著工程機械行業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價量齊升的態勢有望持續,龍頭市佔率有望延續穩步提升趨勢,帶來盈利水平提升。
另一方面,確定性溢價及龍頭溢價拉動下,龍頭估值有望上行。
(1) 本輪工程機械上行邏輯由機器代人、更新環保及出口等內在需求拉動,穩增長政策釋放周期拉長背景下,行業強周期屬性進一步弱化,高景氣度確定性拉長,帶來行業確定性溢價上升。
(2)由於業績成長性+抗周期性增強,我們認為國產龍頭估值被顯著低估,未來龍頭溢價存在進一步上行空間。
(二)財務健康(安全邊際)
我們說的不是那種明顯的財務困局,而是隨著當前上市公司很多都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有不少公司「隱秘」的財務健康問題,可能會被高速發展的表象所掩蓋,從而造成投資者的重大損失。
建議大家在判斷一家公司財務是否足夠健康的時候,多看看以下幾點:
第一個:投入資本收益率
這是衡量一家公司真實經營業績最好的指標,衡量的是企業全部投入資本收益率,包括所有途徑來的資金投入。
投入資本收益率公式:稅後淨營業利潤÷投資資本
這裡的稅後營業利潤是扣除利息之前的,投資資本=總資產-不要付利息的流動負債-超額現金(日常經營不用的現金)-超大比例的商譽。不需要付利息的流動資產一般指的是應付帳款。
第二個:財務槓桿率
公式:總資產÷所有者權益
怎麼理解這個公式?我們大多數人都做過銀行按揭購房,首付30%買一套200萬的房子,既首付60萬,這是你真實投入的錢,叫做所有者權益,而200萬是總資產,那麼財務槓桿率就是200萬除以60萬=3.33倍。
為什麼過去買房的都發財了?而且貸款買房越多賺的也越多?因為通過高財務槓桿最大程度的把房價上漲的利潤吃到了。
一般財務槓桿率達到4倍或者5倍的時候就會有風險了。
第三個:已獲利息倍數
公式:(稅前利潤+利息等財務費用)÷利息等財務費用
這公式衡量的是一個公司獲得的利潤能夠支付多少倍的利息,當然是越高越好。
已獲得利息具體多少比例合適很難說一個確切的數字,但當然越高越好,超過10倍就算合格了,你還要看過去5年的數字,主要是看趨勢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
第四個: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這是指衡量一個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都是一年內的,意思是馬上還債了公司能變出多少錢來。
這個比率一般在2倍以上才是滿足日常經營需要,3倍以上有安全邊際
速度比率是流動資產中減去存貨後除以流動負債,因為存貨要先賣出去變成應收帳款,再變成錢,所以過程很長,所以除去存貨後的速動比率更有效的衡量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需要達到1.5倍以上才算合格。
業績概述:2019年收入756.7億元,同比增長35.5%;歸母淨利潤112.1億元,同比增長83.2%,符合市場的預期。
1Q20受疫情影響,收入172.7億元,同比下滑18.9%;歸母淨利潤21.9億元,對應每股盈利0.26元,同比下降31.9%,符合市場的預期。
預計2Q20公司收入、利潤率、經營現金流將明顯改善。
公司2018年及2019年的ROIC分別為20.71%和38.81%,機構預測2020年的ROIC為46.66%,顯示公司投入資本收益率保持超高水平且呈現逐年提高的趨勢,公司經營業績極好。
公司2018年及2019年財務槓桿率分別為2.27和1.99,經預測2020年的財務槓桿率為3.43,顯示公司財務槓桿率處於較低水平,公司的整體財務運營較為穩健。
公司2018年及2019年已獲利息倍數分別是17.25和96.86,經預測2020年的已獲利息倍數為123.42,由此可以看出公司整體的財務管理一流,公司的支付利息能力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公司2018年及2019年的流動比率分別是1.53和1.63,機構預測2020年的流動比率為2;公司2018年及2019年的速動比率分別為1.19和1.29,機構預測2020年的速動比率為1.68,兩個數據都顯示公司流動資金所佔比例在往更合理的比例成長。
其他財務亮點:
疫情影響一季度收入,3月挖掘機銷量創新高預示旺季來臨
受疫情影響,公司於2月中旬開始逐步復工,而物流和產業鏈復工進度不一,因而一季度正常生產和出貨均受到影響:
1)挖掘機業務,Q1公司挖掘機銷量18,234臺,同比下降6.9%,疊加銷量結構變動和價格因素,從而拖累收入降幅更高。
2)起重機業務,受補庫存影響,2019Q1起重機銷量基數較高,疫情進一步加劇增長壓力。
3)根據機構測算,2020年混凝土機械彈性最大,但Q1為相對淡季,且下遊復工交晚,因而一季度對業績提振效果有限。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數據,3月挖掘機銷量4.9萬臺,同比+11.6%,預示下遊需求旺盛,開工旺季正在來臨,有力支撐全年業績。
產能利用率和銷量結構影響毛利率,基數效應下費用率上升
2020Q1公司毛利率28.17%,同比下降2.55pct,預計主要原因為高毛利率產品出現下降,疊加產能利用率較低,規模優勢未充分顯現,從而拖累毛利率。
同期公司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含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5.45%、6.17%和1.81%,分別同比下降1.3pct、增加1.51pct、增加1.24pct。
預計銷售費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為一季度線下展銷活動較少所致,而管理費用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下降帶來的基數效應,費用絕對金額並未增長。伴隨下遊復工,公司收入有望重回增長,費用率有望逐季改善。
疫情期間加大對經銷商和客戶支持,期待經營性現金流逐步回升
疫情發生後,公司更多給予經銷商和下遊客戶正向激勵,幫助客戶度過暫時性困難,因而一季度經營性淨現金流暫時有所下降。
公司近年來高度重視盈利質量,嚴格控制信用銷售條件,近三年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均高於歸母淨利潤,現金流情況有望逐漸改善。
綜評:從最看重的四大指標來看,這家公司非但沒有任何一個短板,而且每個單個指標都表現的極具競爭力。
公司疫情影響公司短期業績,但並未改變長期發展邏輯。2019年公司分紅率30%以上,充分彰顯龍頭擔當;4月以來主動引領上調挖掘機價格,有望帶動產品價格回歸理性,引領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短期看,逆周期政策不斷加碼,更新需求釋放、國標升級等因素催化,下遊需求保持高景氣;長期看在數位化與國際化戰略持續賦能之下,公司整體經營質量有望再上新臺階!
(三)核心優勢(護城河)
任何偉大的企業都是要在殘酷的競爭中百鍊成鋼,而護城河就是讓企業既有能力在較長的時間內抵禦無情的競爭對手攻擊,也能夠長期維持較高資本回報率的核心競爭力。
護城河按形成難度由高到低可排序為:
1、企業的自然壟斷:包括其他企業難以獲得的經營牌照或政府許可,以及「進入壁壘」極高的業務。
2、企業的無形資產:如品牌效應、專利授權、技術壁壘、研發能力,能讓該企業現在或將來出售競爭對手無法效仿的產品或服務。
3、企業的議價能力: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讓客戶難以割捨,這就形成一種讓企業擁有定價權的客戶轉換成本。
4、企業的成本優勢:有些企業通過流程、地理位置、經營規模或特有資產形成成本優勢,這就讓他們能以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出售產品或服務。
a、深耕工程機械,坐穩行業龍頭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深耕工程機械三十年。2006年起先後在印度、美國、德國和巴西建立海外研發基地和製造基地。
現如今公司多品類經營,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築路機械。
其中,混凝土設備穩居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機自2011年連續八年蟬聯國內銷售冠軍,大噸位起重機、旋挖鑽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也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市佔率穩步提升。
b、工程機械受益於固定資產投資加速,以更新需求為主
工程設備8-16年左右更新周期,2016年在基建低增速、地產投資小幅反彈的背景下,本輪工程機械銷量快速增長,一方面工程機械舊存量無法滿足新場景應用,刺激下遊新增需求,另一方面工程機械更新需求旺盛。
c、挖掘機械:連續9年國內銷量冠軍
2019年,三一重工挖掘機械全年銷量突破6萬臺,銷售收入276.24億元,同比增長43.52%。截至2019年,公司挖掘機市佔率約26%,並且在小、中、大挖掘機上均實現市佔率的持續提高。公司挖掘機業務的營業收入從2010年62.35億元增長到2019年276.24億元,CAGR達17.99%,佔公司主營業務比例從2010年18.36%提升至2019年36.5%。
挖掘機毛利率從2010年30.34%增加到2019年38.6%,提高了8.3pct。挖掘機業務已成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最主要來源,並憑藉較高的盈利能力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d、混凝土機械:穩居全球第一品牌
2017年本輪混凝土機械銷量回升,晚於挖掘機符合設備後周期的特點。混凝土機械的壽命通常10年左右,混凝土機械設備更新集中。
預計更新需求在2021年達到最大。中聯重科(000157,股吧)和三一重工兩家主機廠混凝土機械收入在2018/2019年均保持30%以上增速,反映行業需求的持續增長。
2019年,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實現銷售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36.76%,穩居全球第一品牌,市場地位持續鞏固。
e、起重機械:工程起重機三足鼎立
汽車起重機銷量通常佔到全部工程起重機銷量的大約70%,汽車起重機往往能夠反映整個工程起重機市場的需求。汽車起重機的壽命10年左右,我們預計2020年更新需求旺盛。
本輪工程起重機銷量從2016年開始恢復增長,至今仍保持較高增速增長。2019年,汽車起重機銷量4.30萬臺,同比增長32.93%。
2019年,三一重工起重機械銷售收入達139.79億元,同比增長49.55%,銷售創歷史新高,市場地位顯著提升,履帶式起重機穩居行業第一。
f、塔機銷量逐漸復甦,裝配式建築帶動行業需求
塔機銷量波動較大,裝配式建築推動噸米數提高。2013年塔機行業銷量超過6萬臺,2016年行業最低迷時的銷量僅6000臺,近兩年塔機銷量增長較快,我們預計2019年行業銷量約3.5萬臺,其中我們預計三一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g、機器換人,工程機械滲透率提升
人力成本攀升和結構轉移促進工程機械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實現「機器換人」。挖掘機、混凝土泵車、起重機等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市政工程、農村建設等領域。
以混凝土泵車為例,三一重工在2017年針對農村市場研製的V8系列小型混凝土泵車,突破了農村道路和場地的限制,為農村市場帶來了成熟的混凝土機械化施工模式,實現了產品應用場景的擴展。
h、卓越的經銷商體系,全面的服務網絡
三一重工的經銷商體系已經覆蓋全國大部分省份,平均在每個省份擁有1-2個省級代理商。公司通過持有經銷商股份(通常9%-16%),與經銷商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共同成長。
經銷商作為公司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更加貼近一線,了解市場需求,幫助公司將產品推向市場。經過上一輪工程機械行業周期的洗禮,公司的經銷商體系更加完善,市場競爭力增強,推動公司產品市佔率持續提高。
湘元集團是三一重機全國規模最大的代理商,挖掘機連續多年穩居安徽、河南銷量第一,年平均營業規模達20億元以上。
綜評:我們認為這家公司的護城河寬的難以想像,公司擁有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卓越的經銷商體系、全面的服務網絡和快速周到的服務,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前列。
公司混凝土設備為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機、大噸位起重機、旋挖鑽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
公司挖掘機市佔率連續9年位居國內第一,遙遙領先同行,工程起重機市佔率逐年提升,建築起重機產能建成後將躋身行業前列。
這些都使得公司未來在整個行業的地位會越來越強大,與對手的差距越拉越大!
(四)成長前景(是否為時間之友)
分析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關鍵要明確上市公司成長性分析不同於公司業績優劣的分析。
上市公司業績優劣分析,可以從盈利水平、財務狀況、經營管理、行業地位、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出發,其中包括淨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比率、流動比率、存貸周轉率等一系列量化指標。
但這種分析是單純地從靜態的角度出發,是滯後性的分析,而對公司成長性的分析,則需評估一家公司的業績是否會從差到好、從好到更好,這不能僅限於依靠歷史數據和過去的經營情況去判斷。
我們覺得這時候更重要的是應著眼於公司未來可能產生的變化,公司對於行業變化的敏銳度和應變能力,公司的決策體系及開拓精神,公司的資金投入方向是否合理,力度是否足夠,同時還要了解行業、市場乃至產品的變化趨勢。
所以,除了公司所處的行業賽道本身的成長空間之外,最看重的還有以下幾點:
研發實力:注意是當下的研發實力而非過去的研發成果!企業只有不斷研發出符合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新產品,才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而研發能力正是一家企業領先於其他企業的重要突破口。還有一點格外需要注意,就是一家公司願意花多少資金或者資源用於研發支出,尤其是核心研發領域的核心費用支出。
高管能力:管理層是一家公司的燈塔!沒有管理層充滿前瞻的戰略部署,公司寸步難行,更遑論發展壯大。沒有管理層雷厲風行的執行力,公司就沒有了奮勇向前的東西。另外,公司的進取意識和開拓精神真的非常重要,這很大程度也是來源於管理層的意志,大家可以用國企和民企來參考一下這個問題。
產品競爭力:一家企業如果發展前景良好,那麼它的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年營業額應該呈現出逐年增長狀態,如果是出現平穩甚至下滑態勢,那麼就要好好的判斷一下公司的戰略思想到底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那麼說明公司已經處於一個瓶頸狀態或已經處於發展的高峰期,並沒有太好的發展前景。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家公司的靈魂!簡單來說,如果員工認同一家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那麼員工工作起來可能更輕鬆快樂,對升職的理由更樂觀,可能因為這些感覺,他們更願意合作,更投入工作。甚至把自己當做公司的股東,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家,這樣的公司凝聚力強到可怕。
核心員工流動性:核心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保護核心員工是持續成功的最可靠途徑!一家有發展前景的公司,應該是很少有人願意主動離職的,尤其是老員工。如果公司老員工的離職率很高,那就說明公司在福利待遇、工作環境以及發展前景上並沒有太多好的結果。另外,如果公司裡面老員工很少,都是些新進的員工,說明公司缺少核心骨幹,這對公司長期持續發展構成挑戰。
但是高管能力、企業文化、核心員工流動性這些很難用具體的數據去反應,所以只能更多從研發實力、產品競爭力、進取精神等方面去描述。
1、銷量拐點未到,增長潛力仍存
1.1)、宏觀經濟政策:寬鬆預期不斷升溫,總需求有望獲得提振
與絕大多數行業一樣,挖掘機受貨幣供應量的影響很大。2017年以來M1同比增速不斷下滑,對挖掘機銷量增速構成負面影響。如果經濟重新進入上行通道,社融與貨幣供應量重新增長,挖掘機行業將大概率顯著受益。
為對衝疫情產生的負面影響,全球範圍的降準降息概率不斷增大,貨幣有望重回擴張通道。此外,財政政策也有望更加積極,基建政策持續發力,2020年規劃投資規模有望超20億。隨著國內疫情逐漸緩和,各地陸續開工,這將對挖機的銷售提供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1.2)、地產、基建等下遊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一定反彈
挖掘機的下遊主要包括基建、房地產、採礦等,這些行業景氣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從而影響挖掘機的需求量。
過去兩年採礦業對挖掘機銷量的帶動作用比較明顯,主要應用在採礦業的30噸以上大型挖掘機銷量佔比從2015年的10%提升至2018年的16%。
同時,地產、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在2018-2019年也出現了恢復性反彈。2020年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為對衝消費不振的負面影響,我們對房地產和基建投資保持樂觀。
1.3)、產業政策:環保趨嚴,更新需求潛力巨大
根據生態環境部《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 20891-2014)修改單(徵求意見稿):「自2020年12月1日起,凡不滿足本標準第四階段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不得生產、進口、銷售;不滿足本標準第四階段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不得生產、進口、銷售和投入使用。」
近幾年地方政府對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機械的使用禁令出臺越來越密集。現在仍然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接下來有望向二三線城市全面鋪開。我們預計將會對存量市場進行進一步清洗,龍頭公司的市佔率將會逐漸提升。
2、行業庫存水平不高,產銷同步增長
庫存增速與銷量增速出現背離時,往往意味著行業周期出現轉折。例如2009年,伴隨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的落地,基建、地產等下遊行業重新加大投資規模,帶來對工程機械需求的增加。當年挖掘機出現供不應求局面,銷量高增同時,庫存卻還在減少。
當庫存增速低於銷量增速時,通常表明行業景氣度較高,三一重工股價能夠取得超額收益;反之,當庫存同比持續高於銷量同比,表明下遊需求不振。
剔除疫情導致的復工延遲影響,我們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各龍頭挖掘機企業開工仍有望維持在高位,短期銷量問題不大。
3、國際化開啟廣闊市場
3.1)、放眼全球,工程機械市場廣闊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全球佔比2成,海外出口空間廣闊。
根據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銷售數據,中國工程機械銷量達29.79萬臺,在全球佔比26.38%;中國工程機械銷售額253.30億美元,在全球佔比23.01%。
按照單機價格量計算,中國工程機械平均價格8.50萬美元/臺,僅為北美市場的50%。
一方面,對標海外成熟市場,中國工程機械存在產品結構升級和價格提升的空間,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另一方面,海外市場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出口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3.2)、第三次創業,國際化取得階段性成果
2002年,公司第一臺平地機銷往摩洛哥,開啟了公司國際化之路;2006年,公司在印度普納設立首個海外研發製造基地,隨後又在美國、德國、巴西設立研發製造基地;2012年,公司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加速國際化進程,同年,公司與奧地利帕爾菲格成立合資公司;2013年,公司與帕爾菲格實現交叉持股。
迄今為止,三一重工已形成4個海外研發製造基地(印度、德國、美國、巴西)、10個海外銷售大區、13家製造工廠,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建立了經銷體系,海外代理商超過300家,業務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公司出口業務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公司海外收入的70%以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工程機械市場也剛剛起步,為公司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印度風電項目、馬來西亞和南非的20 多萬套住房項目等,都是公司在「一帶一路」上的標誌性項目。
不僅如此,公司的產品多次在國際救援中發揮關鍵作用,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全球形象。
如2010年智利礦難救援,公司提供了400t履帶式起重機和救生艙,為營救33名礦工作出了貢獻;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在急需長臂架泵車的情況下,公司支援的62米混凝土泵車,完成注水降溫作業,為最終完成救援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長期耕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6-2018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從4.77億元增長至136.27億元,年均複合增速32.23%,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從9.16%提高到24.41%。
尤其是在2013-2015年國內工程機械下行的情況下,公司海外業務收入維持在100億元左右,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一度達42.93%。
4、數位化提升經營效率
近年來,三一集團加快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從傳統製造企業加速升級為集信息化、工業化為一體的數位化企業。
三一集團數位化分6個模塊:營銷數位化、供應鏈數位化、研發數位化、財務數位化、決策數位化和根雲平臺,實現生產、運營、銷售、服務等全面數位化發展,提升經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完善服務質量,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綜評:在下遊基建穩增長需求託底、應用場景逐步擴展、機器換人趨勢加快的情況下,工程機械的使用需求保持高位。
同時我們判斷工程機械設備保有量進入高位,按照更新周期測算,更新需求仍將持續增長,成為本輪行業繼續上行的主導力量,同時排放標準升級促使存量設備更新高峰更為集中,進一步增強未來幾年行業增長的確定性。
公司作為工程機械領域的龍頭企業,產品競爭力持續增強,混凝土機械市佔率全球第一,挖掘機和起重機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建築起重機加大產能建設,將成為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公司海外市場營收保持高速增長,可以在國內市場低迷時期發揮重要穩定作用,本身海外市場也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以此作為投資依據,出現任何損失,作者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蘿蔔投研。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