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純淨夜空而戰:SpaceX衛星群崛起,為什麼天文學家第一個反對?

2020-10-18 木法沙和三傻

天文學家們最近憂心忡忡。一套全新的衛星通信系統已進入地球軌道,一夜之間,人造衛星總數呈指數級增長。該系統的設計者希望能在技術上大發橫財,但世界各地的許多天文學家都將該項目視為存在的威脅。他們互相交換焦慮的信息,進行模擬並計算潛在的結果。他們在主流媒體上為自己的抗議爭取支持,一些人預測,新的衛星系統最終可能導致天文學的大規模消亡。

最終,包括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美國天文學會和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在內的組織發表聲明,呼籲在任何可能太空項目發射產生負面影響之前進行科學諮詢。許多旁觀者一致認為,新衛星可能對天文學和夜空本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另一些人則認為,天文學家們的擔憂是由無可救藥的老派、不必要的吵鬧的麻煩製造者造成的,他們阻礙了亟需的創新。

隨著備受爭議的SpaceX衛星星座Starlink的傳奇故事不斷上演,人們應該對它的故事再熟悉不過了,其首批組件於今年523日發射。這聽起來也可能類似於最近關於人類恆星和軌道反射衛星的爭議。但寒非在上面描述的事件最初發生在1961年,當時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MIT 's Lincoln Laboratory設計了一個名為西福特計劃」(Project West Ford的實驗衛星項目,美國空軍通過該項目將數億條細小的銅絲部署到了軌道上。這些長絲充當反射器,可以將微波信號從地面的一點反射到另一點——如果與蘇聯爆發戰爭,這是一種有用的通信工具。西福特公司發射了兩次,1961年發射失敗,1963年發射成功。

West FordStarlink有許多共同之處,包括它們的實驗性、它們的通信應用以及它們引發的公共衝突。當時,就像現在一樣,技術創新的前景與內在的未知發生了衝突,再加上解決軌道上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都面臨著空前的困難。

長期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與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雙重災難作鬥爭,儘管為了保持對宇宙的清晰認識而進行的鬥爭已經導致了對觀測站選址的爭議。第一批閃亮的太空物體的發射加速了這場戰鬥。

那些公開反對西福特的人對測試計劃的影響不那麼擔心,他們更擔心的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如果一個永久性的、功能齊全的系統被發射,其他國家也會效仿,建立自己的腰帶,天文學家擔心這種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想像一下,環繞地球的多個銅環,將無線電信號反射到地球各處,製造出人造噪音,就像人造銀河系破壞了本就敏感的天文觀測。太空天文學的支持者預計,將天文臺置於大氣層之上將為研究電磁光譜開闢全新領域,但軌道上的銅場可能會有效地將大氣層的阻礙作用擴大到更高的水平,並對未來的太空望遠鏡構成碰撞危險。

地面天文學和潛在的太空天文學革命似乎都處於危險之中,天文學家們大聲疾呼,反對他們開創的危險先例

幸運的是,實驗用的燈絲帶由於其彌散性和較短的軌道壽命,對天文學不構成威脅,也沒有出現密度更大、運轉更充分的系統。像那些構成Starlink的活動衛星成為通信衛星的常見形式。沒有銅幕環繞地球。儘管衛星會周期性地遮擋視線,但地面和太空的觀測都能持續。

然而,天文學家們目前的抱怨不應該因為他們過去存在的擔憂沒有得到實現而被忽視。自西福特事件發生以來的半個世紀裡,隨著地球軌道上真實和形象的景觀發生變化,爭奪黑暗天空的競賽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當西福特1961年首次飛行時,環繞地球的衛星只有幾十顆。在5月底發射了首批60顆星鏈衛星之後,這一數字增長到了3000多顆——這一數字還不包括報廢衛星等非功能性碎片。私營航天工業的崛起意味著衛星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埃隆·馬斯克吹噓SpaceX的衛星數量可能很快就會遠遠超過所有其他太空飛行器,以及誰有能力塑造軌道衛星最終格局。

在美國太空計劃的最初幾十年裡,實驗性的太空項目伴隨著官僚主義的監管而產生,這是納稅人資助的行業所特有的。西福特的設計師在1961年和1963年發射前、發射中和發射後都諮詢了天文學家的意見。1961年發射前,由於沒有充分注意到天文學家的警告,引發了公眾的爭議,管理人員根據天文學家的反饋改變了項目的一些屬性。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被邀請去觀察燈絲帶,並報告對觀測結果的任何影響。許多人相信,在第二次推出時,西福特的設計師已經充分解決了他們的擔憂。事實上,如果天文學家和衛星行業的領導者們在正確的時間真誠地交談,他們是可以和睦相處的。

西福特事件引發爭議,導致各國和國際科學團體多次發表聲明,呼籲保護地球軌道。1967年的《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國際科學研究必須先於可能有害的太空實驗。然而,該條約的起草者將國家作為主要的空間大國考慮在內。他們沒有預料到私營航空工業的崛起。當時,責任只落在州政府身上,而不是私營企業。在私人太空時代,舉證責任繼續落在科學家的肩上,但對於私營企業而言接受不接受批評意見就是另一回事了

隨著鍍金時代」(Gilded Age火箭技術取代鋼鐵,初創企業文化已滲透到冷戰後的美國。過去屬於政府領域的高成本、高技術產業的創新速度可能更快,但監管更少,風險也更高。儘管備受矚目的創業失敗比比皆是,官僚主義仍然是一個骯髒的詞彙——充滿了慢動作、繁文縟節和阻礙創新的障礙。然而,官僚機構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面臨大量未知因素的情況下,讓更多的聲音出現在談判桌上,考慮可能的結果。

也許在西福特和星鏈之間的這段時間裡,沒有改變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外層空間——以及它對我們放入其中的東西的影響——仍然充滿了這樣的未知數。有時,技術和空間本身都不與人類的意圖合作。1963年西福特公司成功部署後,大部分燈絲在五年內如預期般落回地球,這也是天文學家的要求,他們想要確保任何潛在的問題,無論是預期的還是無法預見的,都是暫時的

然而,由於有時發生在像太空這樣嚴酷和不可預測的環境中,事情並沒有完全按照計劃進行。一些長絲聚集在一起,破壞了太陽壓力將它們安全推回到大氣中所必需的低質量面積比。這些團塊仍然在3500公裡的高空。東西壞了,當它們在太空中壞了的時候,收拾殘局就不那麼容易了。

美國人往往對企業家很有信心。許多人慶祝私營航空工業的崛起,認為這是對人類最偉大冒險的推動,並將航天企業家視為永遠正確的夢想家。但是,也許我們可以從歷史的韻律中獲得一些謹慎——即使這意味著放慢創新的步伐,並給那些從一開始就站在一旁觀望的人以信任。

相關焦點

  • SpaceX 的星鏈(Starlink)計劃使天文學家心煩意亂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日報導,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這次讓天文學家們感到心煩意亂,成千上萬顆明亮的衛星正在影響和將更大地影響天文學家們對於太空的探索與發現。星鏈計劃,英語:Starlink,是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推出的一項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揭秘被喻為「地獄邊緣」的冥王星神秘衛星群
    冥王星龐大的衛星群圖示,新發現的P5衛星軌道更小,而新地平線號飛掠軌道更是隱藏著撞擊風險據國外媒體報導,雖然冥王星近幾年來一再被天文學家們降級,但這顆矮行星卻擁有龐大的「衛星家族」,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最新確認了兩顆新衛星P4和P5,使得冥王星的衛星數量增加至5顆。
  • SpaceX的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售價為99美元/月
    然而,考慮到這被認為是一個有限的beta測試,而且SpaceX的Starlink衛星群還沒有全部進入它們的最後運行軌道,測試人員「預計會出現一些連接中斷」。不足為奇的是,SpaceX稱其提供的是「總比沒有好」(Better Than Nothing)測試,對於許多得不到充分服務的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恰當的描述,他們會拼命想獲得這樣的寬帶速度。
  • 仰望夜空 靜夜辨星辰喚醒心底野性
    守護那片暗夜星空國際黑暗天空協會是一個致力於夜空保護工作的組織,該協會於2001年制定《國際黑暗天空地天保護計劃》,以肯定專業人士為夜空保護工作做出的卓越貢獻。自計劃啟動以來,已經有四個保護區、四個社區和十家公園獲得「國際暗天」認證。
  •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20萬億顆恆星都無法照亮地球
    答案可能是滿天星鬥,但事實上,還有一件事也會以同樣的方式讓你感到奇怪,那就是黑暗的夜空。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夜晚的天空是黑暗的?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整個夜空閃爍著光芒,就像恆星的表面那樣。這個事實在被發現時就考慮到了,並開始引起天文學家們的疑惑。
  • 十大最重要的天文學家
    雖然夜空提供的壯麗景色在億萬年來並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我們對它們的理解卻是一致的。由於歷代天文學家的努力,我們宇宙的知識在過去的幾千年中逐漸擴大。我們知道我們今天對宇宙做了些什麼,多虧了所有這些天文學家的發現,其中十個最重要的天文學家都列在這裡。
  • 早期的天文學家為我們做了些什麼?
    簡介:早期天文學家的科學突破:泰勒斯最早預測到日食年份;阿爾哈岑的大氣折射研究;早期中國天文學家觀測到蟹狀星雲超新星;1570年對夏至及冬至的觀測;伽利略的首次望遠鏡觀測。 歷史早期的天文學家對夜空進行了系統的觀測,天文藝術品在更早的時期就已經被發現。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使用發射的火箭芯級編號為B1051.5,小數點後的數字代表發射次數,也就意味著這是火箭芯級的第5次發射。這次發射後,spacex擁有在軌衛星數量接近600顆,已經初步具備覆蓋美國北部及加拿大地區能力。因此,馬斯克前期只要為這部分人提供好服務,就能夠維持下去。很多人以為星鏈要和地面基站、光纖搶生意,但目前看來,至少在未來幾年內沒這個可能。
  • 日本多地夜空現火球 天文學家:是火流星
    據新華社電 當地時間29日凌晨,日本西部和中部多個地區夜空出現一顆從天而降的火球,發出強光。日本天文學家說,這顆火球是一顆火流星。日本廣播協會在本州島中部三重縣和愛知縣捕捉到的畫面顯示,當天凌晨1時34分當地南部夜空出現火球,從天而降數秒鐘後發出強光。
  • 《人猿星球》電影文化衍生豐富 《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小說近日出版
    《猩球崛起:黎明之戰》是2011年中國上映的《猩球崛起》續作。《猩球崛起》的故事發生十年之後,人類由於猿流感的肆虐而近乎滅絕,與此同時,在前作中獲得智慧並逃離人類實驗室的凱撒,則率領這猿類族群組建起一個強大的部落,但這個部落的和平生活遇到了威脅——一小群倖存的人類發現了他們。同樣具有智慧的猿類與人類達成了脆弱的和平,但由於對未知的恐懼以及不信任,猿類與人類兩個種族滑向了戰爭的邊緣。
  •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預告 凱撒為家而戰
    人猿之戰一觸即發!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冒險巨製《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以下簡稱《猩球崛起3》)將於9月15日在國內院線上映,近日,片方發布了「人猿對決之凱撒版」預告片,以「人類世界」和「猿族世界」兩大陣營的對峙拉開序幕,一場場腥風血雨之戰呈現眼前,揭示了「猿族領袖」凱撒大帝此次因何而怒,為何而戰!
  • 數億顆發光的星星在夜空中,為什麼天空還是黑色的夜空
    夜空為什麼是黑的?當然夜空是黑色的,那是因為太陽消失在地平線以下,夜晚半球的人不在沐浴在太陽的恩澤之下,挨挨擠擠,布滿了整個夜空。如果將所有恆星和星系中的所有光子加起來,宇宙中有足夠的發光物質來完全照亮夜空,但是當我們仰望夜空時,情況顯然不是這樣。我們看到是宇宙除了發光的星星外,宇宙是一片漆黑。
  • 為什麼月球的夜空沒有星星?
    引言:每當夜幕降臨,身處在中國不同地方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能抬頭看到夜空中的星星,這仿佛是造物者賜予地球的特權。因為從照片上看我們會發現月球的夜空是漆黑一片的,一點星星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有細心關注過探測器在月球上拍攝照片的朋友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月球上的夜空似乎永遠都是漆黑一片,它無法像在地球上那樣看到繁星點點。實際上並非地球所有的地方都能夠看到星星,只有大氣汙染和光汙染、天氣晴朗的區域夜晚才會出現星星,但無論在月球上的任何地方,似乎都看不到宇宙中的星星,這是怎麼回事呢?
  • 時隔五年,肖戰再次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肖戰在昨天晚上20:32分參加「年年逢重陽,九九情意濃,用歌聲祝福天下的老人平安健康」CCTV3舉辦的「央視重陽特別節目」《歲歲又重陽》節目中演唱了一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旋律悠揚,悅耳動聽,馬上登上熱搜榜單,蹭蹭地到了第二名,超快的速度啊,讓人不得不驚嘆啊,不過這也讓大家都看到了我們是多麼的想念肖戰站在舞臺上的。
  • 太空為什麼這麼黑?在漆黑的夜空深處我們能看到宇宙的誕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關於宇宙的黑暗仍然存在著疑團:宇宙中所有的天體發出的光為什麼不能合在一起形成明亮的光?天空為什麼會在晚上變黑?  託馬斯·迪奇斯是16世紀的天文學家,他當時也研究了這些問題,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宇宙在各個方向上拓展,在這個無盡的空間裡,有無數顆恆星。但是按照他的推理,如果宇宙裡充滿了恆星,天空被星光籠罩,那麼夜空將和白天一樣明亮。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迪奇斯終其一生都沒能解開這個難題。
  • 天文學家大罵馬斯克「混蛋」!星鏈計劃將光汙染帶到了夜空
    到如今,天上的星星數量仿佛減少了,即使在晴朗的夜空,人們看見的星體數量也屈指可數這一切都要從光汙染說起,自從人類的城市快速發展起來之後,星光在燈光的遮擋下顯得越發黯淡,而近年來,隨著馬斯克一項宏圖計劃的展開,光汙染從地面被帶到了夜空中。
  • 為什麼夜空中閃爍的是星星,而不是太陽和行星呢?
    那麼為什麼夜空中所有其他的星星好像都一閃一閃的,而太陽卻從不閃爍呢?為什麼星星會閃爍,而太陽和行星不會呢?簡要回答就是:星星閃爍,是因為它們離地球太遠了,當從這些恆星而來的光線穿過大氣層時,會由於折射被無數次彎曲,這就使得這些星星看起來好像在閃。
  • 又惹惱天文學家,SpaceX十宗罪,全球資源只為其一己私利
    目前,射電天文學家正在尋找解決之道。但Starlink惹惱的何止是天文學家,幾乎各領域都受其影響。5b頻段還可能用以追蹤遙遠星系中水分子的蹤跡,幫助宇宙學家研究暗能量如何加速宇宙膨脹,天文學家將對胺基酸——甘氨酸(蛋白質的一種成分)等分子失去敏感性,從而無法進行尋找生命的發源地、調查宇宙的起源與演化。
  • SpaceX已發射60顆衛星,漫天星星也許是漫天衛星
    SpaceX的目標是通過Starlink項目在太空形成衛星群,由此為偏遠地區提供收費網際網路服務。在這方面,SpaceX並不是孤家寡人。總部位於英國的OneWeb也想打入「太空網際網路」市場,並計劃今年1月開始發射650顆衛星;亞馬遜的Kuiper全球衛星寬帶項目計劃發射衛星3200顆。
  •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
    十五年前的一場科學實驗出了錯,一群擁有高度智慧的猩猩就此崛起,而人類因為一種稱之為「猩流感」病毒近乎瀕臨絕種。    故事發生在第二部《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的後兩年。猿族和人類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年之久,凱撒一直生活在暴力與瘋狂之中。他被科巴的死折磨著,同時也看夠了猿族的同胞死於戰爭之中,他想要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