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周四),國內商品期貨商大多數震蕩。纖維板再次大漲4.94%,臨近收盤觸及漲停,能化板塊趨勢依舊呈下跌趨勢,漲跌分化較大,原油受外盤影響,再度高開低走最終收漲1.15%,乙二醇跌超3%,瀝青跌幅也近3%,苯乙烯、甲醇跌幅均超1%,農產品板塊普遍上漲,雞蛋漲超1%,棉花、玉米也順勢上漲,黑色系普遍上漲,鐵礦石漲1%,收復昨日失地,焦炭、焦煤收唐山環保方案影響,低開高走,漲跌幅不大,基本金屬板塊漲跌不一,滬鋅、滬錫、滬銅收漲,滬鉛、滬鋁下跌。 繼昨晚唐山市發布《10月份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管控方案》後,焦煤焦炭一路走強。海通期貨投資部研究員魏亞如認為,國慶假期後,鋼焦企逐漸恢復開工,華北地區部分焦企因國慶期間限產,焦炭庫存處於低位,環保限產方案的發布進一步刺激了市場情緒,導致今日雙焦行情大漲。
但從實質上來看,目前焦炭市場的供需結構並沒有改變。
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國內110家樣本鋼廠焦炭總庫存為462.17萬噸,較節前增加5.42萬噸,相對於前兩年同期處於較高水平;國內100家獨立焦化廠焦炭總庫存為44.07萬噸,較節前增加12.49萬噸。
現階段鋼廠焦炭庫存處於中高位,儘管高爐開工逐漸恢復,但多數鋼廠仍按需採購,在終端需求未出現猛增的情況下,焦炭上方空間有限。從另一方面來說,儘管房地產行業低迷,但十月畢竟是旺季,鋼廠對焦炭的需求還是有的,焦炭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有支撐。
綜合來說,短時間內焦炭震蕩的概率比較大。
焦煤方面,由於國慶前期交通管制,部分煤礦有庫存累積的現象。焦企開工回升後對焦煤需求增加,煤礦廠、洗煤廠的庫存壓力有所緩解。但近日焦煤進口政策有放鬆跡象,海關數據也顯示,焦煤進口量增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焦煤供給略顯寬鬆,現貨市場承壓運行,建議關注需求端政策變化。
今日受原油期貨下跌影響,能化板塊集體走低,甲醇震蕩下行,較上一交易日跌幅1%左右,減倉6萬手,持倉141萬手。現貨方面,太倉報盤2290-2300元/噸(-15/-20)。內蒙古地區市場盤整運行,北線報價2250-2300元/噸,南線報價2380元/噸。沿海部分庫區罐容依然緊張、部分區域碼頭擁堵,本周進口船貨推遲到港卸貨現象依然明顯,並且內地和港口套利窗口完全關閉,導致9月底至今沿海港口甲醇庫存累積並不明顯,本周沿海地區甲醇庫存大幅下降至131.39萬噸,可流通貨源預估在38.9萬噸。
國信期貨分析師鄭淅予表示,接下來運力逐步恢復,並且10月份伊朗船貨到港量大幅增多,10月11日至10月27日中國進口船貨到港量預計有64萬噸左右,雖然短期庫存仍處高位沿海壓力較大,但下遊整體盈利提升,需求同樣在恢復中,市場貨源流通較為順暢,整體拿貨情況尚可。
甲醇與原油同屬能化板塊,受原油影響較大,還需關注原油方面消息。美國原油庫存連續四周增長打壓了市場氣氛,沙特阿美將在11月向至少7家亞洲煉廠全額供應原油訂單,全球頂級石油交易商Vitol SA執行長表示,全球貿易環境抑制了原油價格的前景,預計從現在起的一年內原油價格將保持在每桶50美元左右。
甲醇受庫存累積預期及原油價格下跌預期影響,甲醇不宜過分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