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認識海洋世界。
郭先生和女兒在海邊。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陳鵬程)炎炎夏日,沙灘、灘涂無疑是最受歡迎的消暑好去處。這段時間,島內、海滄、集美、同安的海邊都挺熱鬧的,到處都是玩得興高採烈的市民、遊客。不過,專業人士提醒,海邊的情況千變萬化,大家要掌握一些要領,才會玩得開心、玩得安全。
海滄灣
交通方便適合帶孩子認識海洋
清涼的海風加上兩岸美景,加上交通便利,海滄灣公園歷來是海滄居民最喜愛的休閒場所,說起海滄灣哪裡最適合遊玩,不少人脫口而出:海角九號。經過提升,整個海滄灣公園令人耳目一新:新設置的棧道與觀景臺上遊人不少,或拍照或駐足欣賞風景;海角九號的海面上,有不少人在遊泳,不少「跟屁蟲」標識球跟在泳客背後浮來浮去;灘涂上,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抓招潮蟹,忙得不亦樂乎。
市民劉先生就是其中一個孩子的父親。「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平時孩子在家裡要看電視,我都讓他看紀錄片,一到周末,我就會帶他到處看,遇到沒見過的動物就去查。這次剛好我哥哥的孩子不用補習,就帶著一起出來玩了。」劉先生的話音剛落,遠處傳來孩子的呼喊聲:「老爸,為什麼沙灘上有果凍一樣的東西?」劉先生朝孩子的方向大喊:「不要亂動,可能是擱淺的水母!」劉先生轉頭對記者說:「你看,帶孩子真是一刻不能放鬆,特別是海邊。這邊的灘涂很滑,特別要小心,但海洋生物也多,是孩子認識海洋的一個不錯的地方。」
杏林灣
灘涂廣闊識海人提醒不要輕易去踩泥
上周六下午5點多,記者來到杏林灣,此時潮水已經退去,站在高高的防波堤上,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灘涂裸露在陽光下,場面震撼。灘涂上有坑坑窪窪的水坑,記者正要下去踩踩,被一位老人家叫住:「少年仔,不要亂下去,灘涂地很泥濘。」老人姓高,是附近的村民,「退潮後,泥灘都是懂的人才去討小海,不懂的就是去挖泥巴。」老人說,「不是跟你開玩笑,如果陷進泥巴裡出不來,就危險了。」
不少居民在防波堤上散步跑步,偶爾能看到有人帶著孩子在新長成的紅樹林裡尋覓,但塑料筐空空的,似乎收穫不多。
一名在排水渠旁獨自釣魚的釣客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排水渠約三四米寬,水流湍急。釣客時不時甩鉤,又很快將釣鉤拉起查看,顯得十分悠閒。釣客姓林,至於為什麼會選擇在這裡釣魚,他說:「就想圖個清淨,家裡有兩個小孩,又是愛吵鬧的年紀,平時上班太累了,只好藉口釣魚到海邊靜靜。」
濱海西大道
海邊野餐其實是找機會和朋友聚聚
近日天氣晴好,在海邊邊看夕陽邊野餐成了不少市民的選擇。市民郭先生和朋友帶著各自家人來到濱海西大道旁的沙灘陰涼處,「說是野餐,其實就是各家有的東西拿一點過來,加上之前買的野餐布一鋪,就成了。」郭先生說,誰家附近有好吃的麵包就買來一些,有便利店的就買些飲料,家中有冰鎮啤酒也拿過來。野餐之後,就各自溜娃拍照玩耍。「其實我們也是想找一個聚一起的機會,現在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聚會一次不容易。」
由於海邊人多風大,雖說有些人選擇摘下口罩,但郭先生一歲多的女兒還是執拗地要戴上自己的小口罩,「之前我們跟她說出門要戴口罩,現在每次出門,她都非要戴口罩不可。」郭先生笑著說,「不單單是她自己戴,她還非要我們大人也戴,不戴她就會生氣。」
「哇呀!」小女孩突然大叫起來,原來她爸爸幫她戴的口罩戴反了,口罩一直往眼睛方向跑。郭先生連忙將女兒放下來,重新戴好口罩,小女孩這才安靜下來。
安全提示 涉水注意潮汐 眼睛盯緊孩子
海邊玩耍,出事故的不少。如何安全遊玩呢?廈門救生協會會長、廈門市110水上救援隊隊長莊鷺傑提醒,海情千變萬化,遊玩時要小心。
「大浪過來時,人會被拍離原來的位置,落差能達到二三十釐米,甚至還有半米的,在海裡,即便落差才10釐米,也會發生溺水。」莊鷺傑說,因此,在海邊遊玩,水位落差不明,千萬不能盲目下水。成年人帶未成年人去海邊遊玩,最好是一大帶一小,每個人都要配備安全浮具,玩耍時,要留心觀察,不要讓對方離開自己視線。特別是如果成年人不下水這種情況,岸上成年人千萬不能玩手機,視線一離開,孩子就有可能發生事故。
在灘涂、沙灘上休閒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潮汐,小心淤泥陷阱,不要為了抓螃蟹、撿貝殼越走越遠。灘涂上能玩耍的時間,一般只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低潮時間,一旦流連忘返,潮水就會不知不覺間漲上來,等要返回時,回去的路已經找不到了,而且灘涂泥地深淺不一,根本不知道水底是什麼,極易摔倒乃至陷進去、被石頭割破腳,十分危險。如果受傷了,在水中根本沒法處理。
「有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水性好,其實一旦受傷入水,很可能就會慌亂,這個時候十分危險。」莊鷺傑說,廈門適宜「討小海」的灘涂其實很少,儘量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