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何湧在展示他製作的純木結構自行車。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今年55歲的何湧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鄉農民。2017年,他手工製作了一輛純木結構自行車,並成功上路騎行。這輛自行車長1.8米,高0.98米,所用原料為核桃木和榆樹木,車體由車輪、腳踏板、聯動軸、承載梁等配件組成,配件之間全部按照傳統木匠工藝通過榫卯連接,動力由木質聯動軸傳送。
8月14日,何湧(右)在公路上騎行純木結構自行車。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今年55歲的何湧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鄉農民。2017年,他手工製作了一輛純木結構自行車,並成功上路騎行。這輛自行車長1.8米,高0.98米,所用原料為核桃木和榆樹木,車體由車輪、腳踏板、聯動軸、承載梁等配件組成,配件之間全部按照傳統木匠工藝通過榫卯連接,動力由木質聯動軸傳送。
8月14日,何湧在組裝純木結構自行車。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今年55歲的何湧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鄉農民。2017年,他手工製作了一輛純木結構自行車,並成功上路騎行。這輛自行車長1.8米,高0.98米,所用原料為核桃木和榆樹木,車體由車輪、腳踏板、聯動軸、承載梁等配件組成,配件之間全部按照傳統木匠工藝通過榫卯連接,動力由木質聯動軸傳送。
8月14日,何湧在打磨純木結構自行車車輪。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今年55歲的何湧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鄉農民。2017年,他手工製作了一輛純木結構自行車,並成功上路騎行。這輛自行車長1.8米,高0.98米,所用原料為核桃木和榆樹木,車體由車輪、腳踏板、聯動軸、承載梁等配件組成,配件之間全部按照傳統木匠工藝通過榫卯連接,動力由木質聯動軸傳送。
8月14日,何湧在給純木結構自行車木質聯動軸處上油。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今年55歲的何湧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鄉農民。2017年,他手工製作了一輛純木結構自行車,並成功上路騎行。這輛自行車長1.8米,高0.98米,所用原料為核桃木和榆樹木,車體由車輪、腳踏板、聯動軸、承載梁等配件組成,配件之間全部按照傳統木匠工藝通過榫卯連接,動力由木質聯動軸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