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座世界三大奇塔的建築,高67.31米,是純木結構、無釘無鉚

2020-12-03 world看世界

在一個省份中,古建築風景區有很高的社會作用,不僅彰顯出這個區域的歷史文化氣息,也可以帶動多個區域旅遊經濟的發展,對於多數遊客看來,很多遊客本身對於古建築都有很高的社會關注度,當然,對於遊客看來,通過觀賞到不一樣的古建築景點,可以豐富其精神世界,同時還會讓更多遊客感受到不一樣的作用,這依然可以的刺激沿線很多產業的發展,所以對於這座古建築的歷史意義看,它一般所具有的社會作用發展潛力也很大,這對於多數遊客而言,這座古建築都有比較突出的觀賞價值,畢竟它對於遊客的吸引力很大,也是一個地方中很突出的資源。

這座古建築就是釋迦塔。它也被稱為應縣木塔,是山西一座很有代表性價值的古塔,也是山西在對外旅遊的標誌性古建築,其建築位於朔州市應縣,是始建於1056年,距今也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而且在這座古建築中,它的塔高有67.31米,採用的是純木結構、無釘無鉚,這也是當地很重要的發古建築景區了。

此外,從這座古建築表現下看,它的外觀是呈平面八角形,單是在耗費的材料上,它的全塔耗材紅松木料高達3000立方米和2600多噸,所以從這座古塔的建築結構和設計上看,能體現出古人的智慧是多麼強,而這也能看出其許多古建築在這對這方面的打造經驗是多麼足,因此它是山西一座世界三大奇塔的建築。

它所獲得的榮譽非常多,比如說是世界最高的木塔,成為一座AAAA級古塔景區,而且在其古塔內的文物上,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佛牙舍利,一共是留下七顆佛牙舍利,從而讓許多遊客感到非常有欣賞價值的了,也因此讓不少遊客都對這座古建築的發展變得更重要的了,山西也因此加大了對其古塔的保護。

這座古建築發展魅力很大,對於我國多數遊客來說,很多古建築的表現方式各有特色,文化價值也有不同點,而從發展上看,對於一個城市的旅遊產業上有積極意義,這座古建築都可以體現出很強的意義,特別是對多數遊客來說,這依然可以取得較好的推動作用,更是當地突出發展很有吸引力的古建築,我國遊客如何去欣賞到一處不一樣的古建築景區才是很重要的,也成為當地城市在旅遊上較為突出的地方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純木打造最牛古塔,歷經千年,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今天小編再介紹一個低調的塔給大家。雖然沒有前幾個出名,但它的價值和獨特性一點也沒不輸前幾個。我們熟悉的古塔大多是磚塔,這座塔卻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木塔。整體採用純木結構。該塔挺拔、穩重、大氣,曾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雖然有近千年的歷史,但保存卻完好。它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座純木結構的大型塔樓,被譽為「世界三大奇蹟塔」之一。
  • 我國最古老的木結構佛塔,又是「世界三大奇塔」中的一座
    應縣木塔在世界上也是最古老最高的木塔,體現的我國古典建築美學與建造技術的完美結合。塔在東漢時期由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的建築風格相融合,最終超越了翠堵坡那樸拙的外形,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寶塔,尤以樓閣式塔為「中國塔」的發展主流。
  • 世界上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如何造成的?去奉賢海灣看吧
    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的風雨橋,奉賢海灣竟也有一座?而且橋梁不用一釘一鉚建起!橋梁異常的精緻,整個橋體採用純木結構架設而成,不用一釘一鉚,全部用木榫卯接,橫穿豎插、層次分明、勾心鬥角、犬牙交錯,一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 山西旅遊最值得去的地方:恆山懸空寺尋奇,佛宮寺釋迦塔朝佛
    山西旅遊最值得去的地方:恆山懸空寺尋奇,佛宮寺釋迦塔朝佛山西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中遊的黃土高原之東部,自古被譽為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 境內多文化古蹟,尤以佛教文化為最。恆山懸空寺及應縣木塔都是非常著名的佛教藝術古建築。恆山是中國五嶽中的北嶽,其範圍橫跨山西與河北兩省,東西綿延150公裡,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8座。
  • 應縣木塔——中國古代建築抗震能力的傑出代表(圖)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傑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這座木塔是當今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竣工於1056年,處於大同盆地地震帶上。在戰亂之際,木塔還承受過200餘發炮彈的轟擊,亦無大損。
  • 超乾貨|關於風機設備鉚頭釘結構磨擦損耗的研究
    風機設備檢修的時候,葉體輪的檢修風機裝備解體之後,先去除葉體輪設備上的積陳灰汙垢等,再詳細檢查設備中葉體輪的損耗程度,鉚頭釘結構的磨擦損耗的緊密情況,以及連焊接縫脫焊的具體情況,並且一定要十分關注葉體片輪進出口密封環與外置殼體進風港圈有沒有擦損痕跡。
  • 甘肅農民手工製成純木結構自行車
    這輛自行車長1.8米,高0.98米,所用原料為核桃木和榆樹木,車體由車輪、腳踏板、聯動軸、承載梁等配件組成,配件之間全部按照傳統木匠工藝通過榫卯連接,動力由木質聯動軸傳送。 8月14日,何湧(右)在公路上騎行純木結構自行車。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今年55歲的何湧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鄉農民。
  • 千年木造的塔地震都沒震倒,建造的時候只用了一顆釘子,真是傳奇
    年代久遠的歷史變遷,世界上的許多建築也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和磨難,你一定知道艾菲爾鐵塔和義大利比薩斜塔,那麼你知道與它們相稱的世界三大奇塔都藏在山西嗎?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速速道~。它是一座建於南宋的木塔,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歷經地震、戰爭等災難後,它依然屹立不倒,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古人的智慧,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山西的木塔就是世界三奇之一!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山西朔州應縣木塔被稱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艾菲爾鐵塔、比薩斜塔。
  • 山西最值得去的20個景點,去過一半的都不是一般人!等有錢一定去!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西最值得一去的20個景點,它們分散在三晉各地,既有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亦有風光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觀,可謂各具特色各有魅力,如果不差錢,又有閒的話,建議全都去一遍!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塔高
  • 中國古代十大名橋,每一座都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五亭橋 位於揚州瘦西湖內,橋基為12條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橋身為拱卷形,由3種不同的卷洞聯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間的廊相連。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趙州橋 位於河北趙縣的河上,是一座單孔割圓式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橋身全長64.4米,橋面寬10米,兩側42塊模仿板上刻有龍獸狀浮雕。
  • 「普救蟾聲」世界奇塔,張生和鶯鶯的悽美故事
    普救寺的建築由寺院和園林兩部分組成,寺院部分在前,園林部分在後。山門上懸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寺名橫匾。普救寺的寺院建築,大致分布在三條軸線上。從前到後,西軸線上的建築有大鐘樓、塔院迴廊、鶯鶯塔、大雄寶殿;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菩薩洞、彌陀殿、羅漢堂、十王堂、藏經閣;東軸線上有前門、僧舍、枯木堂、正法堂、齋堂、香積廚等。大雄寶殿內供著三尊石佛。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釋迦牟尼佛像高三點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復普救寺時在塔後三十三米處的地下出土的。從佛像的藝術風格看,這當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
  • 建築結構的形式及運用有哪些?
    有這樣一個問題:是結構決定了建築,還是建築決定了結構?從建築物設計流程來看,建築決定了建築的結構。建築結構設計必須符合建築設計的要求,必須滿足建築藝術能夠表達基本架構。形象的比喻來說,建築是人的外表,結構是人的骨架。但從原則來講,建築結構決定了建築。
  • 廣州二十世紀偉大建築,跨度71米卻無一根柱子,建築師堪稱天才
    廣州地鐵二號線沿線分布著很多地標景點,越秀山南邊的中山紀念堂堪稱二十世紀的偉大建築,這座建築是東風路上必打卡的景點之一,和南京中山陵的設計者是同一個人。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結實的建築物柱子起到主要承載作用,不過中山紀念堂跨度71米的大空間卻沒有一根柱子,堪稱建築奇蹟,充分彰顯設計師的水平。廣州中山紀念堂的設計師叫呂彥直,安徽人,是二十世紀初期的青年才俊。
  • 山西這座寺廟 有國內最大純銅地宮 罕見露齒觀音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遼末保大二年(1122年)因為戰爭,寺院的局部建築被毀,後於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現佔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是我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矗立在4米多高月臺上的大雄寶殿,始建於遼代,現存建築為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面積達到1559平方米,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
  • 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河,為何仍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
    而世界第二大長河—亞馬遜河卻至今仍然沒有一座橋敢跨過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流經的區域是亞馬孫平原,俗稱「地球之肺」,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遇到特大汛期時,它淹沒的範圍可能覆蓋幾十公裡,水位可能比平時還高出十幾米
  • 國家5A級景區中的20個佛教景點 山西佔了三個
    山西 晉中市介休綿山景區 綿山是山西省第四家「5A」景區,自2000年全面對外開放至今,已形成總面積24平方公裡、14大遊覽區、360餘個景點的格局。它集山光水色、文物古蹟、佛道寺院、革命遺址於一山,可謂「無峰不奇、無水不秀、無洞不幽、無寺不古、無景不典」。
  • 太原一座新遊園即將開園,堪比3個迎澤公園!
    今年國慶節,萬眾矚目的 太原植物園即將開門迎客 屆時,咱們也擁有屬於自己的植物園 就在家門口 也能一睹來自世界 設計定位為集園藝觀賞 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於一體的 綜合性植物園 三大露珠鑲嵌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