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大家一定都讀過,張生和鶯鶯的悽美故事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那你們知道這個愛情童話發生在哪裡嗎?
普救寺位於永濟市蒲州鎮西廂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於唐武則天時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
寺宇布局以中軸線為準,依次為天王殿、鐘鼓樓和大雄殿。東側前為經院,後為僧舍等;西路為塔院、西廂書齋,最後是別墅花園。
普救寺的建築由寺院和園林兩部分組成,寺院部分在前,園林部分在後。山門上懸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寺名橫匾。普救寺的寺院建築,大致分布在三條軸線上。從前到後,西軸線上的建築有大鐘樓、塔院迴廊、鶯鶯塔、大雄寶殿;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菩薩洞、彌陀殿、羅漢堂、十王堂、藏經閣;東軸線上有前門、僧舍、枯木堂、正法堂、齋堂、香積廚等。大雄寶殿內供著三尊石佛。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釋迦牟尼佛像高三點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復普救寺時在塔後三十三米處的地下出土的。從佛像的藝術風格看,這當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據說,另外兩尊佛像出土時沒有頭,現今的佛像頭部是以後加上去的。
普救寺西軸線上,屹立著一座古樸典雅的方形密簷式的磚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廂記裡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發生在塔下,故俗稱「鶯鶯塔」 。該塔以其獨特的結構和精湛的工藝具有特殊的回音效應——「普救蟾聲」,堪稱中國四大回音建築和世界奇塔。
回音建築,在中國的文化園林中,堪稱絕藝。然而這種古代的絕藝全國保留下來的僅存四處,它就是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山西永濟普救寺的鶯鶯塔,河南三門峽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磴琴聲」。鶯鶯塔的回音效應「普救蟾聲」,即遊人在塔西以下相擊,可聽到從塔上傳來「咯哇!咯哇!」的蛙鳴聲。這一奇異效應使遊客留戀往返,讚嘆稱絕。
鶯鶯塔與緬甸撣邦的搖頭塔、摩洛哥馬拉克斯的香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法國巴黎的鐘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譽為世界六大奇塔。
傳承中國園林古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請「點擊」左上角:「璟業園林建設」,然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