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轉身的遇見。
寺廟的形象一般都是莊嚴肅穆,還飄在檀木香氣,環境清幽,僧侶也是低頭走路,不敢高聲言語。寺廟的規矩也不少,比如不能吃葷、不能喝酒、更不能談情說愛,寺中大師的形象一般也是比較寡淡的,說話平平的,做事不緊不慢,在寺廟中就是一門心思的清修,沒什麼能夠打擾寺廟的清淨。
然而黃土高原上的山西南部就有這樣一個寺廟,打破了我們對它的常規印象,變得有了感情,有了人氣。它就是普救寺,始建於唐朝武則天時期,現在佔地有7萬多平方米,具體在山西南部的運城市,寺廟建在半坡上,四周視野比較開闊,景色不錯。
這座寺廟出名的地方是這裡是《西廂記》故事原型的發生地,是張生和崔鶯鶯第一次相遇並且定情的地方。這裡留下了很多他們之間的記憶,比如寺前廣場上的同心鎖,很多情侶會一起來這裡,見證美好的愛情。
往寺內走就是鐘樓,建的非常的宏偉高大,主體是紅色的建築,四根主要的大柱子支撐,屋簷和房梁修建的非常古樸秀美,門口掛著一幅楹聯,樓內一口巨大的鐘鼓。鐘鼓上雕著很多字,很有佛教的古韻。
寺內最顯眼的建築就是鶯鶯塔,是一座磚塔和常見的木塔建築形態不同,身形比較瘦,而且挺高的,由低向高逐漸變細。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這個塔能發出特殊的回音,就是遊人在塔下西側敲擊,可以從塔上傳來類似蛙叫的聲音。這種特殊的回聲效果, 國內也只留存了四處。
梨花院,一看就是鶯鶯小姐臨時住宿的地方,一派雅致小姐院子的風格,到了梨花開的時候,一院子的落花,有風的時候更美。院子也不小,東廂房連著院牆的位置,竹林掩映,有一塊太湖石,牆外一顆杏樹,是一對小情人約會的地方。情侶來了這裡也可以重現當時的情景,隔著牆對話。
這個寺院脫去了肅穆的氣息,變成了一處回憶歷史,年輕人談情說愛的秘密基地,其實寺廟的幽靜還挺適合小情侶互訴情腸的,安安靜靜的環境,就聽著對方乾乾淨淨的言語,似乎連心跳和呼吸都能感受到,或者不說話就在一邊坐坐,互相消磨美好的時光。
這樣的寺廟,大家感興趣麼,離得近的一定要去感受一下啊。
往期精彩
陝西一城市走紅,中國三大龍脈之一,被遺忘的千年古城
福建一黑馬城市,19年GDP達9946.66億元,是著名的華僑之鄉
廣東一縣級市,人口122.9萬,GDP272.1億,被稱為「月餅之鄉」
北京一寺廟走紅,求姻緣最靈驗的寺廟,是幅「碧波藏古剎」的畫卷
江蘇一炙手可熱城市,GDP超過2400億,趕上「國家級」高鐵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