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眼中,佛門乃清淨之地,寺廟中的僧侶也得六根清淨,寺廟更不允許僧人談情說愛,打擾修行,遊客亦是。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山西有一座寺廟就可以談情說愛,也是我國唯一可以談情說愛的寺廟。
普救寺,位於山西運城永濟市蒲州古城東邊3公裡的峨嵋塬頭上。它始建於武則天當政時期,原名西永清院。傳說五代十國時期,河東節度使作亂,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派郭威前去鎮壓。蒲州被圍了一年,城內的百姓苦不堪言。他派人傳召西永清院的僧侶,詢問他們解決的辦法。僧人回答說:「將軍您發善心,城即克矣。」郭威立即折箭為誓,第二天便下令攻城。城內的百姓得救了,從那以後西永清院就改名普救寺,以表達百姓們對僧人的感激之情。
普救寺坐北朝南,居高臨下,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以及高超的建築工藝。它由寺院和園林兩部分構成,寺院在前面。以中軸線為中心,依次是天王殿、鐘鼓樓、大雄殿。東側前面是經院,後面是僧人住的地方。西側是塔院、西廂書齋,最後是別墅花園。最引人注目的是,寺廟前的廣場上有一個同心大鎖,一邊寫著「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另一邊寫著「永結同心」幾個字。
元朝王實甫的著作《西廂記》中,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就是在普救寺發生的。張生進京趕考時,遇到了大雨,聽說普救寺是武則天的功德院,建造非凡,便慕名前去遊玩。此時,崔鶯鶯的父親崔相國病逝,崔夫人帶著她準備把崔相國帶回老家河北定州安葬。途中遇大雨,道路受阻,只好暫住在普救寺躲雨。就這樣,崔鶯鶯和張生在普救寺的塔下一見鍾情。因此,普救寺該塔又叫「鶯鶯塔」,是一座奇塔。
「鶯鶯塔」原名舍利塔,結構獨特,工藝精湛,還有一個特殊的回音效果——「普救蟾聲」,該塔堪稱中國四大回音建築和世界奇塔,是塔中一絕。只要人們在塔西擊打塔,塔上就會傳出「咯哇!咯哇!」的蛙鳴聲。歷年來,「普救蟾聲」令遊客讚嘆不絕,流連忘返。除此之外,普救寺還有梨花深院、大鐘樓等景觀。遊客非常喜歡普救寺的環境和建築風格,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