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出自唐朝大詩人元稹編撰傳奇小說《鶯鶯傳》。
像《鶯鶯傳》這種寫情、寫愛、寫傳奇的小說,在《鶯鶯傳》之前,大多荒誕怪異,有神仙鬼怪參與其中,故事雖然引人入勝,但大家都不當真事看待,一笑而過。
《鶯鶯傳》高度寫實,時間、地點、時代背景,都與現實掛鈎。因此,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流傳很廣,影響巨大,不但成為街頭巷尾、阡陌水井間的老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士子才人也紛紛吟詩作賦、並且改編為鼓子詞、話本、雜劇,加以推波助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王實甫的《西廂記》雜劇。
不過,王實甫的《西廂記》經過改頭換面,戲劇性雖然有了,最終卻落下了《紅樓夢》中賈母所說的才子金榜題名、與佳人洞房花燭的大團圓俗套,很土、很假。
話題扯遠了。
還是說回到元稹的《鶯鶯傳》上。
元稹的《鶯鶯傳》寫的全是真人真事。
故事中的男主角張生,十有八九,就是他自己。
宋人王銍通過一番著力考辯,斷定張生就是元稹本人。
後世的魯迅、陳寅恪、岑仲勉等名家也都認為《鶯鶯傳》就是「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
我也認為《鶯鶯傳》中的張生就是元稹。
元稹為什麼要寫《鶯鶯傳》?
原因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