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鶯傳》裡的崔鶯鶯,為何明知張生會始亂終棄,還自薦枕席?

2020-12-05 秦皇宋祖

《西廂記》的原版,說的可不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西廂記》的故事很出名,沒幾個人不知道。

窮書生張生,愛上了富家小姐崔鶯鶯。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生救了崔小姐, 並且得到了崔母的許婚。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崔夫人是個極其勢利的人,她嫌棄張生貧寒,所以悔婚。而崔鶯鶯對張生早就情根深種,約定了終生。在丫鬟紅娘的幫助下,崔鶯鶯經常和張生私會,以慰藉相思之情。

在身邊的人幫助下,崔鶯鶯和張生歷經艱難險阻,排除萬難,終於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這個故事無疑是美好的,封建時代,兩個年輕男女衝破枷鎖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正能量。

而《西廂記》的原版,卻是個很悲傷的故事。《西廂記》改編自《鶯鶯傳》,和《西廂記》歌頌年輕男女的愛情,勇敢不同,《鶯鶯傳》說的是一個男人始亂終棄的故事。

張生和崔鶯鶯相互愛慕,但是張生卻是個渣男,根本沒想過以後會娶崔鶯鶯,只是為了玩玩她而已。而崔鶯鶯明明知道張生的想法,卻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竟自薦枕席。兩人成了實質上的夫妻,卻不是名份上的夫妻。後來張生果然變心,以自己配不上崔鶯鶯為理由拋棄了她。

崔鶯鶯再嫁,張生路過鶯鶯家門口,以「外兄」自稱想要見她一面,卻被無情拒絕。

這個故事裡面的崔鶯鶯,最開始就是個柔弱的,以男人為天的戀愛腦。到了故事的最後,崔鶯鶯已經跳出框架,轉柔為剛,完全不一樣。雖然是個講述渣男拋棄傻女孩的故事,但是比起《西廂記》,倒是有深度更多。

這裡面不得不提的一句是,崔鶯鶯作為一個古代女人,貞潔應該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明知張生會對自己始亂終棄,還願意付出自己的身體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鶯鶯傳》是唐朝時期的小說,唐朝大家都知道,思想開放,性也比較開放。比起別的朝代的女人那麼注重所謂的貞潔,被各種條條框框壓得透不過氣,唐朝的女子確實是開放很多。

不過話說回來,一個女人是否貞潔,並不是看她的身體。而是應該在思想,精神方面。古代的女人因為貞潔二字,過得實在是太苦。

相關焦點

  • 從家喻戶曉的《鶯鶯傳》裡這個細節可以看出!
    從《鶯鶯傳》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來。《鶯鶯傳》是家喻戶曉的《西廂記》的前身。《西廂記》講的是兩個年輕人衝破封建世俗相愛,最後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而《鶯鶯傳》講的是富家千金被渣男始亂終棄的悲情故事。崔鶯鶯是個閨閣女子,富家千金。一次偶然的機會,窮書生在酒席上見到了崔鶯鶯,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所以卯足了勁追求她。
  • 《鶯鶯傳》中,張生為何對崔鶯鶯始亂終棄?為何《西廂記》卻不同
    說來說去,沒有一個人關注崔鶯鶯的感受!似乎她就是一個自作自受,活該被拋棄,甚至該被啐上一口的妖孽。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段令人作嘔的「愛情」?為何受傷的是崔鶯鶯,薄情張生反被視作改過自新的好青年呢?其實人類的所謂愛情,絕不可能出現在年輕人之間,儘管這是一群天天叫喊愛情的人。
  • 《西廂記》前身《鶯鶯傳》的作者元稹為了個人仕途始亂終棄崔鶯鶯
    >《鶯鶯傳》又叫《會真記》是唐代貞元時期由才子元稹根據自身真實經歷改編創作的傳奇小說。原題《傳奇》於《異聞集》載此篇,還保存原題,收入《太平廣記》488卷,收錄時改作《鶯鶯傳》,沿用至今,又因傳中有賦《會真詩》的內容,俗亦稱《會真記》。故事中的張生是以元稹本人為原型,而元稹曾經的戀人、崔鶯鶯的原型是元稹姨母鄭氏與永年縣尉:崔鵬之女崔雙文,即元稹的表妹。
  • 從《西廂記》到《鶯鶯傳》,愛情悲劇是如何變成喜劇的?
    引言:從《鶯鶯傳》到《西廂記》,「西廂故事」完成了由「始亂終棄」的悲劇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的變化,最終成為才子佳人愛情故事的典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由悲到喜的變化並不僅僅是結局的變化,而是整體敘事的變化。
  • 《鶯鶯傳》:窮書生愛上富家女,結果張生卻對鶯鶯始亂終棄,為何
    張生對崔鶯鶯的」始亂終棄「,也催生出後世之人對這個故事的集體改編,不惜打破現實還鶯鶯一個公道。比如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清代的《何必西廂》,使得元稹的《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在後世人中以」大團圓「的結局,成為才子佳人愛情戲的經典。
  • 鶯鶯傳:是元稹假借張生的名義,寫自己對崔鶯鶯一見鍾情的情緣
    但已與元稹描述自己始亂終棄的初戀《鶯鶯傳》有很大的不同了。元稹,唐朝著名詩人,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他八歲喪父,由賢惠能文的母親鄭氏,親授書傳。十五歲以明經兩科擢第,二十一歲初次在河中府任小吏。但登明經科僅獲出身,還要再經吏部考試後方可入仕。因此,元稹遇見崔鶯鶯的時候,正準備進京應試。
  • 唐代傳奇《鶯鶯傳》,張生始亂終棄,鶯鶯情斷義絕,愛情屈於現實
    《鶯鶯傳》與《西廂記》,同樣的角色不同的結局最早知道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源自於《西廂記》。刻骨銘心的愛情實現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願望。同時也具有較強的進步意義,表達了鮮明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 從《鶯鶯傳》到《西廂記》,看張生如何從渣男變成情種的?
    一、《鶯鶯傳》中的人物首先是崔鶯鶯,在《鶯鶯傳》中雖然不是《西廂記》所描寫的相國的千金,但是她的家庭條件也是極好的「財產甚厚,多奴僕」雖然不是什麼貴族少女,也是大家閨秀。《董西廂》的思想主題也發生了變化,《鶯鶯傳》的主要矛盾在於崔鶯鶯和張生,雖有一定的衝破封建的思想但是最終還是衝不出封建思想的桎梏,而《董西廂》主要矛盾則是以鶯鶯,張生和紅娘為一線,鶯鶯母親為另一線。
  • 兩個崔鶯鶯——相同的經過,不同的結局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西廂記》這個名字,它是由元代作家王實甫所寫的雜劇,主要描寫張生和崔鶯鶯的悲劇故事,其實崔鶯鶯這個形象早在唐朝就已出現,那是由詩人元稹所作的小說《鶯鶯傳》。兩個版本雖然都書寫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但是卻有著迥然不同的故事結局。
  • 為何說《西廂記》中的崔鶯鶯是胡姬,慘遭拋棄是因為出身卑微
    《西廂記》作為戲曲名篇,一直傳唱不衰,更是被翻譯為多國語言,傳播海外,除了文字版本,還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可見其藝術魅力。想要了解關於崔鶯鶯這個藝術角色,在現實中的原本,就不得不追本溯源,進行一番探究。王實甫的《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取材於唐元稹所作的《鶯鶯傳》。
  • 林黛玉不是崔鶯鶯,所以,賈寶玉也不是張生
    金聖歎出生太早,還不及見《紅樓》,只能極力稱讚前者:「《西廂記》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自從有此天地,他中間便定然有此妙文,不是何人做得出來,是他天地直會自己劈空結撰而出。」說得活像那位父天母地的孫悟空,直接從石頭縫裡蹦出來,這麼一部名著。其實我們知道,王《西廂》,文辭結構固然逸麗超群,仿佛天授,非人間能有,人物故事卻是有所本的。元稹的《鶯鶯傳》,就是源頭。
  • 聽西廂,話鶯鶯,千載佳人難成雙
    待月西廂下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最早追溯到唐代元稹所寫的《鶯鶯傳》。《鶯鶯傳》是唐代元稹以自己的愛情經歷做素材而寫的傳奇小說,收錄在《太平廣記》中,是宋元以來傳奇小說中傳播最廣的一篇。今天島主和大家分享的是在《鶯鶯傳》中崔鶯鶯所寫的幾首詩,通過這幾首詩來進一步了解崔鶯鶯。「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扶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十五日晚上我在西廂那兒,為你半開房門。你且翻牆而入,看見樹影花動就知道你來了。崔小姐簡單明了地告訴張相公約會方法和時間地點。正如紅娘所說:「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試為喻情詩以亂之,不然則無由也。」
  • 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為什麼這麼曲折?
    故事梗概是書生張珙看上了已故崔相國之女崔鶯鶯,並借著退匪人孫飛虎的功勞贏得了崔夫人的口頭承諾。不想擊退孫飛虎後,崔夫人悔婚,欲把崔鶯鶯嫁給其內侄鄭恆。在崔鶯鶯的貼身丫鬟紅娘的幫助下,張生與崔鶯鶯終成眷屬。那麼問題來了,兩情相悅的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為何歷經坎坷?01.
  • 張生為何對崔鶯鶯薄情始亂終棄?
    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出自唐朝大詩人元稹編撰傳奇小說《鶯鶯傳》。像《鶯鶯傳》這種寫情、寫愛、寫傳奇的小說,在《鶯鶯傳》之前,大多荒誕怪異,有神仙鬼怪參與其中,故事雖然引人入勝,但大家都不當真事看待,一笑而過。《鶯鶯傳》高度寫實,時間、地點、時代背景,都與現實掛鈎。
  • 你若無心我便休,西廂記裡的崔鶯鶯沒有遇到張生,卻遇到了元稹
    「崔鶯鶯無限鍾情和奮不顧身,嫉妒和痛苦,孝順和不屈服——這樣多側面的婦女形象確是其他任何一位元代劇作家都沒有塑造過的。」——《中國古典戲劇的改革》崔鶯鶯是王實甫《西廂記》中的人物。最早出自元稹的《鶯鶯傳》。崔鶯鶯是相國小姐,琴棋書畫,歌詞詩賦無一不通。
  • 張生跳牆會鶯鶯的故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王《西廂記》有何特色?
    崔鶯鶯、張生故事的流變《西廂記》的題材,最早來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元稹在《鶯鶯傳》中敘述的是貞元年間,寄居在普救寺的少女鶯鶯,和張珙(張生)私自相戀後又被拋棄的故事。元稹在書中說這個美麗多情的鶯鶯是個「妖孽」,而且認為張生這種「始亂終棄」的行為是合理的,是合乎禮法的,有「聞過是非之嫌」。鶯鶯的故事流傳到金代,出現了董解元的諸宮調傑作《弦索西廂》,簡稱董《西廂》。
  • 和崔鶯鶯有「地下情」不是張生,而是這位唐代詩人?
    唐代詩人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韋叢,娶韋氏之前曾與一女子有私情,這個女人就是崔鶯鶯。關於崔鶯鶯,描寫較多的就是元稹的《鶯鶯傳》,這本書也就是王實甫撰寫的《西廂記》的藍本。公元799年,元稹到蒲州當官,認識了母親遠方親戚的女兒—崔鶯鶯。
  • 《西廂記》張生中榜方可迎娶鶯鶯,現代婚姻需要看中對方學歷嗎?
    古代人注重學歷,那麼在如今自由戀愛的時代,結婚還需要看對方的學歷嗎?他對崔鶯鶯一見鍾情,並對其展開大膽追求,並在崔老夫人的要求下,最後考中狀元,迎娶鶯鶯。女主崔鶯鶯家境富裕,先親是崔相國,家中有權有勢,鶯鶯飽讀詩書、美麗、聰慧,但她叛逆,敢掙脫禮教的束縛,追求自己的愛情。
  • 中國最「不務正業」的寺廟:不傳佛宣傳愛情,張生在這裡會崔鶯鶯
    很多人到寺廟裡燒香拜佛都是為了求事業、求姻緣,而寺廟經常都是一些佛教中人宣揚佛法的地方,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不傳佛宣傳愛情,《西廂記》裡的故事發生在這裡!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歷史名劇《西廂記》,描述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戀愛故事。當年,張生赴京趕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遊玩。碰巧,在寺內看見了扶送父親靈柩回鄉時滯留在寺內的崔鶯鶯。兩人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