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寵!細胞譜系研究中的CRISPR-Cas9工具鼠 | Cell Press 青促會述評

2021-02-16 CellPress細胞科學

1 Alemany, A., Florescu, M., Baron, C.S., Peterson-Maduro, J., and van Oudenaarden, A. (2018). Whole-organism clone tracing using single-cell sequencing. Nature 556, 108-+.

2 Chan, M.M., Smith, Z.D., Grosswendt, S., Kretzmer, H., Norman, T.M., Adamson, B., Jost, M., Quinn, J.J., Yang, D., Jones, M.G., et al. (2019). Molecular recording of mammalian embryogenesis. Nature 570, 77-+.

3 Kalhor, R., Kalhor, K., Mejia, L., Leeper, K., Graveline, A., Mali, P., and Church, G.M. (2018). Developmental barcoding of whole mouse via homing CRISPR. Science 361, 893-+.

4 McKenna, A., Findlay, G.M., Gagnon, J.A., Horwitz, M.S., Schier, A.F., and Shendure, J. (2016). Whole-organism lineage tracing by combinatorial and cumulative genome editing. Science 353, 11.

5 Raj, B., Wagner, D.E., McKenna, A., Pandey, S., Klein, A.M., Shendure, J., Gagnon, J.A., and Schier, A.F. (2018). Simultaneous single-cell profiling of lineages and cell types in the vertebrate brain. Nat Biotechnol 36, 442-+.

6 Sauer, B., and Henderson, N. (1988). SITE-SPECIFIC DNA RECOMBINATION IN MAMMALIAN-CELLS BY THE CRE RECOMBINASE OF BACTERIOPHAGE-P1.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85, 5166-5170.

7 Spanjaard, B., Hu, B., Mitic, N., Olivares-Chauvet, P., Janjuha, S., Ninov, N., and Junker, J.P. (2018). Simultaneous lineage tracing and cell-type identification using CRISPR-Cas9-induced genetic scars. Nat Biotechnol 36, 469-+.

相關焦點

  • 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 | 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專欄,以期增進學術互動,促進國際交流。一種是機械感受器細胞(Mechanoreceptor cell),其具有短圓形樹突狀末端,對機械刺激敏感,可引起章魚腕的伸出行為,但是對獵物的化學物質(魚類的提取物)不敏感;另一種是化學感受器細胞(Chemoreceptor cells),其具有長而細的樹突末梢,對機械刺激不敏感,但獵物提取物可誘導其典型的內向整流電流;第三種細胞是與上皮細胞形態類似的支持細胞(support cell
  • 人源可溶性重組ACE2蛋白:潛在的新冠肺炎藥物|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文章來源:CellPress細胞科學生命科學life science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專欄,以期增進學術互動,ACE2除了在肺部細胞表達外,還在包括血管、腎、心臟和小腸等器官中有表達,這也可能解釋為何一些重症病人會出現多器官衰竭。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最近的幾項研究,成功地應用 Crispr/cas9 糾正動物模型,體細胞和體外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引起疾病的突變基因,這也對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於臨床燃起了希望。我們對近期應用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治療研究做一綜述。
  • 基於非滷素溶劑的效率超14%太陽能電池組件 | 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苗青青,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促會會員,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高效太陽能光電轉換材料、新型太陽能電池、離子液體綠色合成及應用等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Chem. Soc. Rev. (高被引論文1%), Adv. Mater., J. Mater.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hem.
  • 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Cell Press述評
    生命科學 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專欄,以期增進學術互動,促進國際交流。 第二十九期專欄文章,由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特邀評論員 徐士霞,就Cell 中的論文發表述評。
  • Gene KO Mediated by CRISPR-Cas9 System (Cas9-2hitKO)
    小白講實驗,帶你走進科研殿堂,助你從實驗小白變身科研達人實驗小白Ryan是生物物理所的工作人員,研究方向是黏膜免疫
  • Cell Stem Cell |單細胞譜系追蹤解析造血幹細胞命運與轉錄組特徵
    但由於傳統的譜系追蹤工具缺乏足夠高的解析度,解析譜系組成複雜且高度動態的複雜系統(如血液與免疫系統)仍有很大挑戰。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單細胞組學技術可以提供基因表達的「快照」,為發育生物學的研究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但是單細胞測序技術缺乏細胞譜系(祖代細胞-子代細胞關係)信息,因此單時間點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尚不足以揭示細胞在連續時間軸上的發育命運。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引起基因組非靶向位點的突變,這樣會造成研究結果的不確定性。去年在Nature Methods雜誌上發表的研究「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分析表明CRISPR基因編輯會引入數百種不可預估的突變到基因組中,文章所指出的大規模脫靶問題,對CRISPR的應用提出了尖銳的挑戰,卻又在今年3月30日出現反轉並進行了撤稿處理
  •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9 19:17:50 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鄭詣先、Chen-Ming Fan、Minjie Hu
  • 可同時獲得單細胞譜系史和基因表達譜的CRISPR-Cas9改型細胞系
    2020年5月14日出版的《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建立了CRISPR陣列修復譜系追蹤(CARLIN)的小鼠細胞系和相應的分析工具,可用於同時獲得體內單個細胞的譜系和轉錄組信息。該方法可利用CRISPR技術在發育或成年期的任何時期以可誘導的方式生成44,000多個轉錄條形碼,其與順序條形碼兼容並且具有完全確定的遺傳信息。
  • Nat Cell Biol:開發出CRISPR-HOT工具對特定基因和細胞進行螢光標記
    2020年3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遺傳工具,用於標記人類類器官中的特定基因。他們使用這種稱為CRISPR-HOT的遺傳工具來研究肝細胞如何分裂和具有太多DNA的異常肝細胞如何出現。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註:Editas Medicine花費了1100萬美金幫助Broad Institute應對所面臨的法律挑戰)  一些評論家擔心這種壟斷可能會限制重要研究的發展,並且導致新興的治療方式價格過高。  該公司表示,它將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和洛克菲勒基金會合作,使CRISPR工具可以免費提供給學術和非盈利性社區,並為包括農業在內的大多數商業研究提供非獨家許可。
  • 研究闡明代謝特異T細胞譜系決定的分子機制
    研究闡明代謝特異T細胞譜系決定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1 12:28:04 2019年8月20日,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Olivier Lantz和Franois
  • 研究揭示ERK激酶調控細胞譜系變化的機制
    研究揭示ERK激酶調控細胞譜系變化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7 14:09:16 丹麥諾和諾德基金會幹細胞生物學中心Joshua M.
  • 研究發現幹細胞譜系自我維持新機制
    細胞命運決定是發育生物學的基本問題。植物中細胞命運雖然靈活性較高,但也高度依賴於細胞譜系:即細胞經歷過的狀態決定當前狀態和未來發育潛能。該研究從正向遺傳篩選突變體入手,經過一系列的分子遺傳學分析,發現STM基因的自激活是維持幹細胞譜系的關鍵。焦雨鈴研究組通過大量篩選突變體,得到一個側芽起始具有明顯缺陷的突變體,其葉腋處無法維持正常STM表達,葉腋處細胞逐步分化。因此,該突變體中導致表型的ATH1基因是維持STM表達和脫分化細胞狀態的關鍵基因。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2020年2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小鼠進行常規的CRISPR-Cas9基因插入過程中,不必要的DNA重複頻率很高。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的意外突變。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可能暫且還沒有數據來證明,但是——眾所周知,SCI是國自然的敲門磚,CRISPR/Cas自誕生以來,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最有前景的技術,並且,據統計,使用了CRISPR技術的已發表的SCI文章大部分是10+的水平,影響因子普遍較高,所以,CRISPR/Cas9的熱點應該還在持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