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可溶性重組ACE2蛋白:潛在的新冠肺炎藥物|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2020-11-29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

文章來源:CellPress細胞科學

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

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專欄,以期增進學術互動,促進國際交流。

本期專欄文章,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 施一,就Cell中的論文發表述評。

自2019年12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virus)引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已影響200多個國家,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60萬,其中9萬餘人死亡。新型冠狀病毒引起43.8%患者有發熱症狀,可導致患者中度至重度肺部損傷,甚至多器官衰竭死亡。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極大地危害著公眾的健康。

基於核酸序列比對的分子進化分析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為β屬新型冠狀病毒,與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毒(SARS-CoV)有很多相似之處[1-5]。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CoV擁有相同的受體:血管緊張素酶2(ACE2);新型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與ACE2結合,且其結合能力強於SARS-CoV的刺突蛋白[6-8]。近期有研究者發現與免疫球蛋白(Ig)或者非特異性蛋白酶抑制劑camostat mesylate融合的可溶性ACE2對載有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的假病毒具有抑制作用[8,9]。

ACE2除了在肺部細胞表達外,還在包括血管、腎、心臟和小腸等器官中有表達,這也可能解釋為何一些重症病人會出現多器官衰竭。

在本期的Cell雜誌預印本中,來自西班牙、瑞典、奧地利和加拿大等國家的研究團隊聯合發現,在Vero E6細胞中將已經通過I和II期臨床的人源重組可溶性ACE2(hrsACE2)和新型冠狀病毒共孵育,可使病毒的增殖速率降低1000-5000倍。在病毒感染早期加入hrsACE2,可以有效抑制人血管類器官和腎類器官中新型冠狀病毒的增殖。

研究者成功從一名瑞典患者的鼻咽樣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鑑定後將病毒在Vero E6細胞中擴增培養(圖1)。

▲圖1 患者來源的新型冠狀病毒電鏡照片和分子進化樹

研究者在hrsACE2存在的情況下,利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Vero E6細胞1小時後去除病毒與hrsACE2,繼續培養細胞15小時後通過qRT-PCR檢測,發現hrsACE2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增殖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而鼠源性ACE2則沒有這種功能,且hrsACE2對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濃度相關性。

研究者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iPSC來源的毛細血管的類器官後發現,病毒在類器官中可以增殖,且產生的子代病毒具有感染力。實驗發現,加入hrsACE2可以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在毛細血管類器官中的增殖,而鼠源性ACE2則不具備病毒抑制功能,且hrsACE2對細胞沒有毒性作用(圖2)。

▲圖2 在類血管器官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驗

研究者利用人胚胎幹細胞構建腎臟的類器官,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發現病毒可以在類器官中增殖,且子代病毒具有感染性。病毒感染後加入hrsACE2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現出濃度相關性。而作為對照的鼠源性ACE2對病毒則無抑制作用,且hrsACE2對細胞沒有毒性作用(圖3)。

▲圖3 在類腎臟器官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驗

該研究發現hrsACE2可以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增殖,更可以阻斷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為病毒的治療與防控提供了新的方向。

但是該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研究局限於病毒感染早期hrsACE2的作用,無法解答病毒感染晚期hrsACE2是否仍然具有病毒抑制功能;

2、沒有研究hrsACE2是否在新型冠狀病毒最主要的感染器官肺中也具有病毒抑制功能;

3、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網絡結構,受到很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但是研究中使用的模型無法模擬這種系統。因此,hrsACE2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抑制功能還需進一步的體外和體內研究。

本文參考文獻(上下划動查看)

[1] Andersen, K.G., Rambaut, A., Lipkin, W.I., Holmes, E.C., and Garry, R.F. (2020). 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 Nature Medicine.

[2] Lu, R., Zhao, X., Li, J., Niu, P., Yang, B., Wu, H., Wang, W., Song, H., Huang, B., Zhu, N., et al. (2020). Genomic characteris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mplications for virus origins and receptor binding. Lancet 395, 565-574.

[3] Zhu, N., Zhang, D., Wang, W., Li, X., Yang, B., Song, J., Zhao, X., Huang, B., Shi, W., Lu, R., et al. (2020).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 N Engl J Med 382, 727-733.

[4] Chan, J.F., Kok, K.H., Zhu, Z., Chu, H., To, K.K., Yuan, S., and Yuen, K.Y. (2020).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2019 novel human-pathogenic coronavirus isolated from a patient with atypical pneumonia after visiting Wuhan. Emerg Microbes Infect 9, 221-236.

[5 ]Letko, M., Marzi, A., and Munster, V. (2020).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ell entry and receptor usage for SARS-CoV-2 and other lineage B betacoronaviruses. Nature Microbiology 5, 562-569.

[6] Walls, A.C., Park, Y.-J., Tortorici, M.A., Wall, A., McGuire, A.T., and Veesler, D. (2020). Structure, Function, and Antigenicity of the SARS-CoV-2 Spike Glycoprotein. Cell.

[7] Wan, Y., Shang, J., Graham, R., Baric, R.S., and Li, F. (2020). Receptor recognition by novel coronavirus from Wuhan: An analysis based on decade-long structural studies of SARS. J Virol.

[8 Wrapp, D., Wang, N., Corbett, K.S., Goldsmith, J.A., Hsieh, C.L., Abiona, O., Graham, B.S., and McLellan, J.S. (2020).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 Science.

[9] Hoffmann, M., Kleine-Weber, H., Schroeder, S., Kruger, N., Herrler, T., Erichsen, S., Schiergens, T.S., Herrler, G., Wu, N.H., Nitsche, A., et al. (2020). SARS-CoV-2 Cell Entry Depends on ACE2 and TMPRSS2 and Is Blocked by a Clinically Proven Protease Inhibitor. Cell.

論文摘要

We have previously provided the first genetic evidence that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 is the critical receptor for SARS-CoV and that ACE2 protects the lung from injury, providing a molecular explanation for the severe lung failure and death due to SARS-CoV infections. ACE2 has now also been identified as a key receptor for SARS-CoV-2 infections and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inhibiting this interaction might be used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OVID-19. However,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human recombinant soluble ACE2 (hrsACE2) blocks growth of SARS-CoV-2. Here we show that clinical grade hrsACE2 reduced SARS-CoV-2 recovery from Vero cells by a factor of 1,000-5,000. An equivalent mouse rsACE2 had no effect. We also show that SARS-CoV-2 can directly infect engineered human blood vessel organoids and human kidney organoids, which can be inhibited by hrsACE2.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hrsACE2 can significantly block early stages of SARS-CoV-2 infections.

利用臨床級別可溶性人源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抑制SARS-Cov-2對人源類器官的感染,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是SARS-CoV的關鍵受體,可保護肺部免受傷害,我們之前的研究為此首次提出了遺傳學證據,也為SARS-CoV感染導致的嚴重肺衰竭和死亡提供了分子層面的解釋。現在經過確認,ACE2也是SARS-CoV-2感染的關鍵受體。有人提出,抑制ACE2與病毒的相互作用或可用於治療COVID-19患者。然而,重組人源可溶性ACE2(hrsACE2)能否阻止SARS-CoV-2的增殖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此,我們的研究顯示,臨床級別的hrsACE2將Vero細胞的SARS-CoV-2恢復率降低到了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而等價的重組鼠可溶性ACE2並未表現出任何效果。本研究還表明,SARS-CoV-2可以直接感染工程化人血管類器官和人腎臟類器官,而這一過程可被hrsACE2抑制。這些數據顯示,hrsACE2可以顯著地阻斷早期階段的SARS-CoV-2感染。

向下滑動閱覽摘要翻譯

評述人簡介

施一

青促會會員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施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優秀會員),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與免疫研究,以及藥物研發。

Shi Yi is a principle investigator in the CAS Key Laboratory of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His long-standing interests mainly focus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athogen infection and its regulation by the host, especially the emerging human-infecting RNA viru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ceptors and ligands during immune respon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diseases.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90 papers in leading journals such as Nature, Science, Cell,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The EMBO Journal and PNAS. He received several prestigious awards such as Excellent Young Scholar from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16), the 1st VCANBIO Award for Innovations and Breakthroughs in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2016), the CAS Lu Jiaxi Young Talent Award (2014), and was selected as a member (2015) and excellent member (2019) of Youth Innovation Promotion Association of CAS.

向下滑動閱覽英文簡歷

相關論文信息

論文原文刊載於Cell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上,

相關焦點

  • 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 | 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一種是機械感受器細胞(Mechanoreceptor cell),其具有短圓形樹突狀末端,對機械刺激敏感,可引起章魚腕的伸出行為,但是對獵物的化學物質(魚類的提取物)不敏感;另一種是化學感受器細胞(Chemoreceptor cells),其具有長而細的樹突末梢,對機械刺激不敏感,但獵物提取物可誘導其典型的內向整流電流;第三種細胞是與上皮細胞形態類似的支持細胞(support cell
  • 「人源重組膠原蛋白」,背後的蛋白產業你了解多少
    "人源重組膠原蛋白「 又稱 III 型類人膠原蛋白 查了一下資料 其中一個對重組人源 III 型類人膠原蛋白的解釋是
  • 《細胞》:圍堵新冠病毒!科學家發現可以用人重組ACE2蛋白封閉新冠...
    Penninger等研究證明,使用重組人ACE2蛋白(hrsACE2),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和人源的血管、腎臟類器官。這一研究已經過同行評審,準備在Cell上發表[1]。ACE2蛋白就是新冠病毒感染人體,進入細胞的重要靶點。用它來預防新冠,與癌細胞分泌PD-L1片段,擊落PD-L1抗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重組ACE2蛋白封閉新冠病毒S蛋白,阻止其感染人體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Penninger等研究證明,使用重組人ACE2蛋白(hrsACE2),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和人源的血管、腎臟類器官。這一研究已經過同行評審,準備在Cell上發表[1]。ACE2蛋白就是新冠病毒感染人體,進入細胞的重要靶點。用它來預防新冠,與癌細胞分泌PD-L1片段,擊落PD-L1抗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基於非滷素溶劑的效率超14%太陽能電池組件 | 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苗青青,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促會會員,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高效太陽能光電轉換材料、新型太陽能電池、離子液體綠色合成及應用等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Chem. Soc. Rev. (高被引論文1%), Adv. Mater., J. Mater.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hem.
  • 人源蛋白新紀元—Proteintech新成員HUMANKINE—新聞—科學網
    人源蛋白新紀元—Proteintech新成員HUMANKINE HumanZyme擁有自己的多項專利技術,突破了人細胞宿主表達人類蛋白低的瓶頸,其所獨有的HumaXpress®表達系統專利採用優化改造的人源細胞HEK293,不僅可以提供實驗室規模量,還可以大規模GMP生產,以滿足臨床前和臨床需求。HUMANKINE®是HumanZyme提供的無動物源和無異源蛋白汙染的具有天然生物學功能的高活性人源蛋白質系列產品。
  • 什麼叫III型重組人源類人膠原蛋白?III型重組人源類人膠原蛋白有什麼作用?I II III型重組人源膠原蛋白有什麼區別?
    巴赫復欣重組人源 III 型類人
  • 重組人源III型膠原蛋白新突破,實現嬰兒肌不是夢
    醫美內參導讀:9月9日,皮膚+整形美容皮膚修復論壇暨「Ⅲ型重組人源膠原蛋白」系列產品上市會在北京舉辦。會議由山西錦波生物醫藥和多優美康(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主辦,《醫師報》協辦。重組人源Ⅲ型膠原蛋白迭代敷料定義了創傷修復的新理念,膠原蛋白活性高、親水性保水性好、可以提高新生皮膚生長速度、無病毒殘留、無組織排異性、不導致過敏、實現「嬰兒」般無疤痕癒合、無有害物質、而且完全去除了內毒素。重組人源膠原蛋白產品仿皮膚角質層設計、活性優於人天然膠原蛋白,且不含激素、抗生素,是純生物製劑,可長期使用且安全。
  • 人源抗體基因小鼠研發及其在治療疾病中的應用
    該技術是建立在構建重組肽和蛋白平臺,實現體外展示技術的基礎上。利用噬菌體包殼蛋白與外源多樣性組合抗體基因融合在一起,構建所需的抗體組合表達庫,而這些與噬菌體外殼蛋白融合的人源抗體基因,可共同展現於噬菌體表面,再藉助特異性抗原結合篩選方法,即可獲得與抗原特異結合的噬菌體抗體。應用該技術平臺首先研發的人源抗體主要為抗體片斷(比如scFv和Fab)。
  • 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編者按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老藥新用」的基本思路之外,單克隆抗體、幹細胞以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生物藥物研發也是應急攻關的熱點,並已取得進展。本報今日起刊發系列報導,解讀人類如何「鑄造」生物藥物這一武器戰勝病毒。
  • 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Cell Press述評
    生命科學 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 第二十九期專欄文章,由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特邀評論員 徐士霞,就Cell 中的論文發表述評。
  • 【新冠疫情】科學前沿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中國學者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可被開發為新型藥物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學者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可被開發為新型藥物中新社上海5月27日電 (孫國根 陳靜)記者27日獲悉,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應天雷教授等研究員人員發現了一系列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對開發新冠病毒新型藥物和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
  • 降低受體與蛋白結合力!我國科學家開發重組ACE2-Ig抗體,或可中和新...
    此外,融合蛋白可在體外「中和」掉那些模仿SARS-CoV或SARS-CoV-2的假病毒的刺突蛋白。而且這些融合蛋白對冠狀病毒表現出交叉反應性,據此推斷它們在新冠病毒的診斷、預防和治療中具有潛在的應用。為了進一步評估ACE2的治療潛力,他們設計並生成了由與人源IgG1的Fc域連接的人源ACE2的胞外域組成的融合蛋白(ACE2-Ig)(如補充圖1所示)。
  • 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全球每天仍有近10萬人的新發患者,全球累計患者人數仍呈直線上升。超過250萬的新冠肺炎現存患者正迫切的期待著一款特效藥物的誕生。抗體藥物能否最終成為新冠肺炎的「終結者」?近些天公布的產品中是否已經有期待中的特效藥誕生?動脈網進行了梳理。Sorrento的突然入局突然爆出消息的Sorrento,著實吸引了一次眼球。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8)
    的純度,GST融合蛋白表達水平低一些,可溶性蛋白卻佔了約80%,親和層析後純度為40%,可生物素化標籤融合蛋白表達水平最低,可溶性蛋白只佔Hammarström等比較了7 種標籤對32種人源蛋白原核表達和可溶性的影響,N端
  • 機器學習發現數百種潛在新冠藥物
    2020-08-14 05:48:19 來源:科技日報篩選2億種化合物機器學習發現數百種潛在新冠藥物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一種強大的機器學習方法,通過篩選約2億種化學物質,發現了數百種新冠肺炎候選藥物。
  • 科興製藥:重組蛋白藥物賽道領軍企業
    在重組蛋白藥物的賽道上,科興製藥已經構建起較為完整的藥物研發創新體系,成為國內領軍企業。 重組蛋白藥物是運用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改造技術生產的,用於治療因先天基因缺陷或後天疾病等因素所導致的體內相應功能蛋白的缺失。
  • 重組蛋白藥物生產用哺乳動物細胞系構建中篩選標記的應用現狀及審評思考
    本文以中華倉鼠卵巢(Chinese hamaster overy, CHO)細胞為例,介紹篩選標記在重組蛋白藥物生產用哺乳動物細胞系構建中的應用,設計篩選標記以提高篩選嚴謹性的方法,以及細胞基質穩定性及篩選標記安全性的審評思考,以期為藥物研發機構高效開發重組蛋白藥物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