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重組膠原蛋白「
又稱 III 型類人膠原蛋白
查了一下資料
其中一個對重組人源 III 型類人膠原蛋白的解釋是:
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將人體膠原蛋白的mRNA逆轉錄成cDNA,使用生物細胞的總 mRNA 為模板,用反轉錄酶合成互補的雙鏈 cDNA ,然後嫁接接到載體上,轉入到宿主後建立的基因文庫就是 cDNA。生物體內的各種功能蛋白質和酶都是同相應的結構基因編碼的,經酶切後的一段基因重組於E.coli(大腸桿菌)內,經過高密度發酵、分離、復性、純化,酶切工藝生產的一種高分子生物蛋白。
mRNA有沒有很眼熟
全聽下來是不是很高大上
冠以重組人源膠蛋白的產品價格從幾十到幾千不等
其實簡單的理解起來就是人工合成
而且因為是外敷用料
不牽扯內服需要攻克的所有技術難題
不過在這個護膚熱詞背後
有一個生物藥研發產業
蛋白產業
蛋白質藥物可分為多肽和基因工程藥物、單克隆抗體和基因工程抗體、重組疫苗。
在蛋白藥物研發中也包括舒泰神的重要研發項目之一的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是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各種蛋白質組分。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時被激活,和血小板粘連在一起並且補塞血管上的漏口。
凝血因子分類
如果血管這個管道破裂漏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就會迅速趕往一線,補好管道,保證傳送系統正常運作。而血友病患者的血液裡缺失凝血因子,沒有水泥作為膠結劑,砂石沒有辦法填補破裂的管道只能任憑血液從裂口不斷流失。
凝血因子主要針對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是一種影響人類特殊群體生存質量的出血性遺傳病。迄今為止,全球尚沒有根治血友病的辦法。儘管血友病是一種罕見病,卻不是無藥可醫的絕症,通過外源性地補充人源性或重給凝血因子,能夠減少出血或在出血時候止血。
人類血友病的發生率約為1/1000,但有75%的患者無法得到充分治療。中國血友之家的數據顯示,中國血友病患者有10萬~13萬人。
生物藥物不同於化學藥,多為天然蛋白分子,蛋白藥物升級,基本都經歷從天然蛋白提取到人蛋白重組,再到蛋白修飾(速效、長效、給藥方式升級)的過程,藥物療效或使用方便性逐步提高。
目前國產凝血因子以血液提取為主,人重組凝血因子全部進口,這就給國內血友病患者帶來了很大不便。
國內血源凝血因子:
(1)生產原料不易獲取。凝血因子屬於血漿提取物,上遊的血漿採集量決定了藥物產量的天花板;
(2)人源產品存在血源感染的可能性,儘管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通過血液製品獲得傳染病的概率已經接近為0,但醫生和患者在使用中仍可能會有相關擔憂。
國外的重組類凝血因子的弊端在於:貴!
我們希望發揮研發優勢,研發出適合中國市場的具有高性價比的凝血因子產品,即不受國產第一代產品受到原料等諸多限制,又不像進口產品售價高不可攀。
那麼問題來了
蛋白產業向前走一小步好像很難
為什麼人源重組膠原蛋白好像很容易
這只是
藉助了蛋白產業下遊旺盛的生產能力
向非醫藥需求輸入了一個「熱」概念
但速
由於美妝類產品不需要CFDA的嚴格認證
就會存在以下問題
技術標準不統一
表達產物質量低,標準缺失。目前國內存在不少相關企業選用不同的重組蛋白表達載體,選用不同的表達載體意味著不同的細胞(菌)工程技術,如果涉及到糖基化、磷酸化、羥基化等,技術手段多樣,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技術標準。
質量管理體系
重組蛋白產品研發生產過程中,應用發酵罐或生物反應器進行發酵或細胞培養生產目的蛋白,期間在規模化生產或儲藏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雜質,這就需要相應的蛋白質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對於不同的雜質,需依照其自身的理化性質或生物活性來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殘留量限度也應根據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影響進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