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觀察
沒有一間廁所 沒有垃圾桶
墓園開放仍需「軟硬兼施」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了解到,如果作為一處景點,從硬體設施到管理,閔子騫墓園還是一個非常粗放的景點,離一個完善的開放景點還有很大的距離。
在閔子騫墓西側,兩排石質的碑刻整齊地排列著,這些碑刻跨越明、清、民國等多個朝代,有幾十塊之多。在東側的24孝廊,大部分已經整理完畢,只有南頭的牆上還沒有完全完成,空缺在那裡。
院子的東側,幾個工人正在對東牆整修,院子裡的地磚還是很久以前鋪裝的,簡陋且有的陷到了泥土裡,調皮的小孩用腳踢起塵土弄髒了遊客的褲角。記者觀察到,這裡甚至沒有一處衛生間,沒有一處垃圾桶,更別提指示牌、導遊等服務了。在這裡參觀的人以附近市民為主,園子裡還有不少石質的龜石、雕刻等。 「這裡的文化底蘊深厚,這裡的碑刻等價值也很高,但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士講解,遊客不了解,可能就會覺得很無趣。」 市民王先生說,如果想成為一處景點,閔子騫墓還有很多硬軟體設施需要完善。
濟南市文物局副局長於茸說,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就沒有活動經費,文物部門哪怕是安排幾個臨時工能力也很難達到。但由於目前國家和濟南市都嚴格控制增設事業單位機構和編制,申請成立一個新單位幾乎不可能。
後人親手為閔子騫塑像
雕像高1.8米 寓意高高在上
據閔偉介紹,現在濟南閔姓宗親系閔子騫之子閔法的後人,居住地是章丘市平陵城西北8裡西溝頭村。家譜所載濟南閔氏宗親以閔子騫為第一世,閔法為第二世,閔高為第三世,至今已傳至七十九世。村內族人最高輩分是繁字輩,最小是垂字輩。現存《閔氏家譜》三套,系清朝道光年間所傳。走進閔子騫墓園內,閔子騫的祠堂坐落中央,而中間擺放的閔子騫塑像也是閔偉親手雕塑的。
記者了解到,閔偉從事黑陶雕塑工作,2007年,閔偉開始雕塑閔子騫像。一年之後,在2008年清明節,閔氏宗親會後人將塑像安放於祠堂正中,立碑祭拜。「這座塑像重約300斤,坐高1.8米,寓意祖先高大魁梧、忠厚仁義、高高在上,表達後人對祖先的尊重。而之所以用黑陶塑像,是因為在古代,忠孝之意分別由黑、白兩種顏色代表,黑陶正好切合此意。」閔偉說。
眾人盼閔子騫墓長期開放
山東省孝老愛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王君峰也參加了昨天的閔氏宗親會。在閔氏宗親會儀式現場,王君峰說,去年清明節來這裡的時候,大門是關著的,而今年的清明節,大門是敞開的。閔子騫墓是山東孝文化教育的一個基地和平臺,在這裡接受教育和啟發非常有意義。
講起孝文化,王君峰說,濟南有兩個地方適合做孝文化基地,一個是長清區孝裡鎮的孝堂山,另一個就是閔子騫墓。王君峰指著「濟南孝文化博物館」的牌子對記者說,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希望閔子騫墓能夠長期開放,為傳統美德的弘揚提供一個平臺,讓更多的子孫後代在這裡能夠接受啟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