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打造成孝文化基地 全國閔氏宗親祭拜閔子騫

2021-01-10 大眾網

   ■ 記者觀察

  沒有一間廁所 沒有垃圾桶

  墓園開放仍需「軟硬兼施」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了解到,如果作為一處景點,從硬體設施到管理,閔子騫墓園還是一個非常粗放的景點,離一個完善的開放景點還有很大的距離。

  在閔子騫墓西側,兩排石質的碑刻整齊地排列著,這些碑刻跨越明、清、民國等多個朝代,有幾十塊之多。在東側的24孝廊,大部分已經整理完畢,只有南頭的牆上還沒有完全完成,空缺在那裡。

  院子的東側,幾個工人正在對東牆整修,院子裡的地磚還是很久以前鋪裝的,簡陋且有的陷到了泥土裡,調皮的小孩用腳踢起塵土弄髒了遊客的褲角。記者觀察到,這裡甚至沒有一處衛生間,沒有一處垃圾桶,更別提指示牌、導遊等服務了。在這裡參觀的人以附近市民為主,園子裡還有不少石質的龜石、雕刻等。 「這裡的文化底蘊深厚,這裡的碑刻等價值也很高,但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士講解,遊客不了解,可能就會覺得很無趣。」 市民王先生說,如果想成為一處景點,閔子騫墓還有很多硬軟體設施需要完善。  

  濟南市文物局副局長於茸說,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就沒有活動經費,文物部門哪怕是安排幾個臨時工能力也很難達到。但由於目前國家和濟南市都嚴格控制增設事業單位機構和編制,申請成立一個新單位幾乎不可能。

  後人親手為閔子騫塑像

  雕像高1.8米 寓意高高在上

  據閔偉介紹,現在濟南閔姓宗親系閔子騫之子閔法的後人,居住地是章丘市平陵城西北8裡西溝頭村。家譜所載濟南閔氏宗親以閔子騫為第一世,閔法為第二世,閔高為第三世,至今已傳至七十九世。村內族人最高輩分是繁字輩,最小是垂字輩。現存《閔氏家譜》三套,系清朝道光年間所傳。走進閔子騫墓園內,閔子騫的祠堂坐落中央,而中間擺放的閔子騫塑像也是閔偉親手雕塑的。

  記者了解到,閔偉從事黑陶雕塑工作,2007年,閔偉開始雕塑閔子騫像。一年之後,在2008年清明節,閔氏宗親會後人將塑像安放於祠堂正中,立碑祭拜。「這座塑像重約300斤,坐高1.8米,寓意祖先高大魁梧、忠厚仁義、高高在上,表達後人對祖先的尊重。而之所以用黑陶塑像,是因為在古代,忠孝之意分別由黑、白兩種顏色代表,黑陶正好切合此意。」閔偉說。

  眾人盼閔子騫墓長期開放

  山東省孝老愛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王君峰也參加了昨天的閔氏宗親會。在閔氏宗親會儀式現場,王君峰說,去年清明節來這裡的時候,大門是關著的,而今年的清明節,大門是敞開的。閔子騫墓是山東孝文化教育的一個基地和平臺,在這裡接受教育和啟發非常有意義。

  講起孝文化,王君峰說,濟南有兩個地方適合做孝文化基地,一個是長清區孝裡鎮的孝堂山,另一個就是閔子騫墓。王君峰指著「濟南孝文化博物館」的牌子對記者說,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希望閔子騫墓能夠長期開放,為傳統美德的弘揚提供一個平臺,讓更多的子孫後代在這裡能夠接受啟發和教育。

  

相關焦點

  • 順德伍氏宗親為何祭拜伍子胥?
    南宋末年蒙古人大舉南下,伍家的其中一支不願屈身侍奉韃子,輾轉遷徙到嶺南之地,在古朗落地生根,成了古朗村的始祖。古朗伍家的後人湧現出不少名人,僅是明、清兩代就出了23位進士、舉人。現在古朗伍家的後人遍布全省各地,但每逢大節慶,大家都會回到古朗小聚。
  • 「蘭山十大文化符號」新鮮出爐
    比如,王羲之背後的琅琊王氏家族歷史浮沉,王祥臥魚背後的以孝治國和舉孝廉制度,臨沂城作為琅琊國治所的行政中心地位等,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也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歷史教育的好素材。  目前,蘭山區正在組織力量對歷史文化進行全面系統地整理編纂,對孝文化、商文化等特色文化進行專題研究和提煉,形成簡單易懂、易於傳播的文化讀本。
  • 四川千名廖姓客家人祭祖傳承孝文化
    四川千名廖姓客家人祭祖傳承孝文化  【解說】3月2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餘名廖氏宗親聚集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區石板灘解放村廖家祠堂,參加一年一度的廖氏祭祖大典。而這已是廖氏家族的第32屆祭祖大典。
  • 紀念曾子誕辰2525年祭祀大典暨曾氏宗親聯合總會第三屆代表大會在...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12月17日—18日,紀念曾子誕辰2525年祭祀大典暨曾氏宗親聯合總會第三屆代表大會在濟寧嘉祥縣舉行。活動期間,舉行了紀念曾子誕辰2525年祭祀大典和曾氏宗親聯合總會第三屆代表大會。
  • 大馬伍氏宗親會將舉行祭拜儀式 紀念伍子胥誕辰
    大馬伍氏宗親會將舉行祭拜儀式 紀念伍子胥誕辰
  • 收藏│24孝故事,曾經的大毒草現在成了新經典?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但這些故事,有一些真的是「過了」,像「戲彩娛親」、「埋兒奉母」之類,簡直是違背人性的「大毒草」,可是,最近幾年,宣傳國學和傳統文化時,很多地方拿來當成新的「經典」來宣傳。
  • 伍氏宗親胥口祭祖
    5月30日上午,來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宗親以及當地群眾參加了活動(倪黎祥/攝)吃「五黃」、穿「五毒」、懸菖蒲……與全國大多數地方不同,蘇州的端午還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紀念2500多年前為蘇州城做出巨大貢獻的伍子胥。5月30日,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伍氏後裔齊聚胥王園,以傳統方式祭祀先祖伍子胥,紀念其2500年冥誕。當天,活動在當地群眾表演的打連廂、腰鼓等傳統節目中拉開帷幕。
  • 南大閔乃本院士逝世 「閔乃本星」將永遠閃耀
    閔氏在當地是個大家族,但後人大都外出求學工作並在外定居,如今老屋內已無人居住,只有古老的磚牆和斑駁的木門、屋頂上的瓦花,訴說著悠久的歷史。   閔乃本就讀的石莊小學舊址還在,距離閔家老屋不到1000米。
  • 閩潘(泉州)宗親工作活動部分圖片彙編
    2011年10月臺灣地區立法委員、世界潘氏宗親總會理事長在潘山祖陵前帶領世界潘氏宗親代表祭拜潘氏入閩始祖源節公。2017年2月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換屆選舉大會主席臺上的照片。2017年2月潘天津、潘煥彩分別榮任第三屆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會長、理事長。
  • 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弘揚包括孝文化合理價值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日前,由光明日報編輯部、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文化傳播工作委員會等單位主辦,湘潭大學發起並承辦的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暨首屆中國大學生孝文化節在湘潭大學啟動,來自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湖南省委宣傳部及有關高校的領導和專家,就新的時代條件下如何繼承、創新和弘揚傳統孝文化進行了深入研討。
  • 深圳謝氏宗親會代表團拜訪駐馬店西平謝老莊村謝氏宗親
    2020年11月25日,在「古謝國遺址」紀念碑奠基儀式結束後,深圳市羅湖區寶樹志願者協會謝順率領深圳謝氏宗親會代表團前往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謝老莊,拜訪謝桂平會長等謝老莊的宗親。駐馬店市西平縣謝老莊村(豫中南謝氏文化研究會)謝桂平會長等當地宗親在路口握手歡迎代表團的到來。此次謝老莊之行,深圳謝氏宗親會代表團一共有10人,分別為會長謝順,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謝國清,常務副會長兼監事長謝少潮,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謝佳譽,副會長謝全偉,副會長謝浪集,副會長謝躍進。
  • 歐氏距離、閔氏距離和馬氏距離(閔可夫斯基軼事外一則)
    本文介紹一下另外兩種常用的距離定義:閔可夫斯基(Minkowski)[1]距離(簡稱閔氏距離)和馬哈拉諾比斯[2](Mahalanobis)距離(簡稱馬氏距離),它們都可以看作是歐氏距離的推廣。注意上式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第一種是用各分量顯式表達出計算公式來,第二種是利用向量點乘運算表達,正是從這兩種不同表達形式分別推廣出了閔氏距離和馬氏距離。
  • 胥口第八屆端午民俗文化節開幕 伍氏宗親祭先祖
    昨天上午,吳中區胥口鎮第八屆端午民俗文化節暨中華伍氏百世不祧之祖子胥公祭大典在胥王園拉開序幕,來自浙江、河北、江西、臺灣等地的近200名伍氏宗親齊聚胥江畔進行祭祀大典,在感受胥口端午民俗的同時共同緬懷祖先伍子胥。當天,活動在當地群眾表演的打連廂、腰鼓等傳統節目中拉開了帷幕。隨著主祭官宣布「吉時已到,儀式開始」,活動進入第一個儀式環節。「擊鼓、起香!」
  • 爭做有譜靠譜的人和事——致全體侯氏宗親的一封信
    緣於祖宗,功在父母,立於自身,成在家風。是故:家風好壞,決定後代,因果有報,善成惡敗!今日我是祖先裔孫,明日我是裔孫祖先。姓氏是一種標識,家譜是個一載體,傳承是一種力量,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成為一代祖先,作為一代祖先,要盡到一代人的責任。一個國家不可無史,一個地方不可無志,一個家族不可無譜,一個家庭不可無家訓。一個普通人的存在,只有家譜能證明。
  • 蕭衛生:在山東蕭氏宗親聯誼會2020年會上的講話
    期間在孟河蕭氏東嶽行宮祭拜先祖,赴鎮江丹陽、泗陽宗親會走訪聯誼,對江蘇蕭氏宗親聯誼會籌備會成立給予業務幫助。鹽城、宿遷、泰州、淮安及當地各縣(區)宗親到會歡聚聯誼。協助常州水陸法會為蕭氏家族祈福。11月12日,積極協助上海等「長三角」地區蕭氏宗親聯誼會成立的籌備工作。
  • 胡氏初心不改 宗親傾情助學
    2018年8月19日,桂平市胡氏宗親會2018年工作會議暨胡氏學子表彰大會於2018年8月19日在西山假日大酒店舉行。此次活動會議主持人由桂平市胡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胡國林擔任。會議對今年考入高校的2名研究生,2名一本生,7名二本生,共計11名優秀學子進行了表彰和獎勵,獎勵金額共計16000元。
  • 宗親血脈連萬裡,現代精釀傳佳話,古氏宗親會與瑪咖翁強強聯手
    雲南瑪咖翁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古氏宗親會達成戰略意向合作,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挖掘根親文化的內涵,將植根於雲南高原的現代酒文明與傳統文化逐漸融合,打造具有濃鬱鄉情的酒文化平臺。由古氏文化促進會發起,寧都縣古氏家廟重建理事會、古氏文化促進會深圳理事會聯合主辦的「古氏第五次懇親大會」,借古氏家廟重光慶典之契機,邀請古氏宗親們到文鄉詩國、客家祖地、贛江源頭寧都縣來祭祀先祖,暢敘族情,尋找商機,觀光旅遊。
  • 河南省鄭州市胡氏宗親在滑縣隆重舉行祭祖大典
    參加這次祭祖活動的有:鄭州胡氏宗親聯誼會會長胡銀讓、副會長胡鳳齋,胡本欽;香港宗親胡金全;全國各地宗親嘉賓這次活動標誌著地處中原的河南省胡氏宗親組織,和全國其他省市一樣,也將進入實質性的籌備階段。(胡氏宗親網)本次會議商討籌備成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胡氏委員會,邀請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李立新秘書長,楊氏楊兵會長,姓氏文化研究會石小生副會長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