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前兩天,關於華為一紙「不造車」的決議引發熱議。
將智能終端和智能汽車部件兩大業務合併後,華為對外界釋放出明確信號:我們不造車,但我們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
華為為什麼不急著造車,起碼現階段不著急,看諾基亞就知道了。
自從汽車迎來智能網聯時代後,諾基亞每年每年在導航系統、汽車通信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等領域的專利授權費就至少入帳14億歐元。
而戴姆勒則因「欠費」而被諾基亞告上法庭。後者甚至成功獲得了法院的強制令,能夠阻止戴姆勒在德國銷售汽車。
諾基亞在今年進博會上的展臺,汽車通信技術已經成了他們的主營業務之一
這場專利糾紛自去年3月開始,已經持續了超過一年半的時間。這兩天,諾基亞和戴姆勒的官司又有了新動靜。
據路透社報導,近日,德國一家法院將戴姆勒與諾基亞之間的專利許可糾紛案件提交給了歐洲法院,以確定可適用於供應鏈的法律。
所以,諾基亞到底為什麼會和戴姆勒對簿公堂?
持久的專利戰
雖然諾基亞在早些年的「智慧型手機之戰」中落敗,但該公司手握移動通信領域的諸多專利權,擁有業界最強大的蜂窩SEP(汽車通信標準關鍵專利)組合。其中,涉及5G的專利系列就有3000多個,而這些通信領域的專利也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金礦。
一般在汽車上涉及這類專利的費用,都是科技公司向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頒發相關零部件的授權許可,然後零部件供應商再去和汽車製造商計算這筆成本。但是,諾基亞卻是直接向汽車製造商收費,而且是按照每輛車收取費用15美元。
諾基亞、高通及夏普等無線技術公司加入了Avanci LLC專利聯盟。該聯盟承諾,通過對每輛汽車收取固定的費用來取得專利費。目前,每輛汽車在4G標準授權方面需要繳納的專利費為15美元。
Avanci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卡西姆·阿爾法拉說:「我們為相關技術用於汽車行業應該得到的價值制訂了一個合理的價格~」
戴姆勒顯然不能接受這個「合理的價格」。與此同時,大陸集團、法雷奧等零部件供應商也不滿意,因為這破壞了他們固有的商業模式。
2019年3月,戴姆勒聯合這些供應商,向歐盟委員會投訴諾基亞,認為其涉嫌壟斷。到了2019年年底,雙方關係有所緩和,各方同意通過獨立調解來解決技術許可糾紛。然而,和解並沒有談成,諾基亞隨後在德國的三家法院針對不同專利項目起訴戴姆勒。
據德國《汽車周刊》報導,今年8月,就諾基亞起訴戴姆勒侵權一案,德國曼海姆地方法院判決戴姆勒敗訴,要求戴姆勒購買諾基亞的專利使用權,還要支付高昂的罰金。
曼海姆地方法院認為,戴姆勒涉嫌侵權,侵犯了諾基亞的一項專利權。同時,諾基亞獲得了法院的強制令,有可能阻止戴姆勒在德國銷售汽車,這對戴姆勒來說,是一項「死刑」判決。
但諾基亞想要對戴姆勒實施汽車銷售禁令,則必須提供70億歐元的抵押。如果銷售禁令在戴姆勒上訴後被推翻,這些資金將用作賠償。鑑於這筆資金規模巨大,對諾基亞來說,這是一個有風險的做法。
諾基亞與戴姆勒之間的訴訟只是Avanci專利許可聯盟成員公司提出的諸多訴訟之一,夏普也就專利許可提出了針對戴姆勒的訴訟。另外,包括導航專家TomTom和博世在內的供應商在訴訟中都支持戴姆勒。
大陸集團更進一步,該公司在美國針對Avanci提起訴訟,敦促歐盟委員會介入並阻止其認為不公平的競爭行為。和戴姆勒一樣,大陸集團援引一項規定稱,每個人都需要的技術應該按照公平的條款共享。該公司表示,按照Avanci的要求,車企繳納15美元的專利使用費會抹去零部件製造商的全部利潤,而且還不包括那些不屬於Avanci聯盟,但也希望獲得許可費的專利所有人。
亟需改善專利制度
據彭博社報導,歐盟技術主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近日表示,歐盟將尋求對「標準必要專利」制度進行改革,以減少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間的法律糾紛。
維斯塔格承諾,監管機構將考慮改革,以改善「標準必要專利」制度的現有框架,並致力於減少行業的摩擦和訴訟。
彭博社認為,歐盟此舉可能有助於避免重演近年來曠日持久的官司。例如,諾基亞試圖讓戴姆勒集團為汽車上使用的移動技術支付更多的費用。
雖然戴姆勒希望將相關專利授權給其他零部件供應商,但諾基亞希望收取更多的費用。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通常會尋求法院幫助,以確定某些技術專利是否是「必要的」,以及應支付多少專利許可費用。
維斯塔格表示:「有很多訴訟正在進行拉鋸戰,我們希望在短期內推動行業建立談判和調解機制,從而使問題在法庭外得到解決。」
此外,維斯塔格還指出,目前某些技術標準必要專利的制度「不夠透明」,因此歐盟正考慮與相關人員進行密切的磋商,以及是否應該設立第三方「現實核查」。維斯塔格還補充說道:「最為重要的是,一個行業對必要專利的標準有廣泛的共識。」
不只是汽車業
彭博社指出,儘管戴姆勒正針對8月的裁決提出上訴,但曼海姆法院的裁決在整個行業,甚至其他行業都引發了巨大的衝擊,諾基亞股價在判決公布後上漲約3%。
問題的核心在於,專利許可模式不僅僅適用於汽車,還覆蓋使用了無線連接的很多其他產品,無論是冰箱、收割機還是醫療設備。
對諾基亞和其他科技公司來說,汽車行業只是專利許可領域的冰山一角,這些公司正在將專利許可拓展到全球範圍。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位於法蘭克福的專利律師阿蒂夫·巴蒂表示,今天是汽車業,明天是家用電器行業,以後有可能每個行業都需要連接技術,那麼每個行業都必須應對這個問題。
對於諾基亞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的一個關鍵技術領域而進行鬥爭是值得的,因為該公司已經失去了作為手機製造商的重要地位。
去年,諾基亞來自專利和品牌許可的銷售額達到15億歐元,這一龐大的業務足以成為諾基亞的四大戰略支柱之一。數據顯示,來自專利的收入佔據其中大部分。諾基亞表示,主要的智慧型手機銷售商中,大部分都使用該公司的專利許可,其他方面包括智能電錶、汽車和支付終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