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民航局發布了第一份「熔斷指令」,公告指出:鑑於6月11日南航CZ392孟加拉達卡至廣州航班發現17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根據6月4日發布的《民航局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有關規定,已觸發航班熔斷條件,民航局決定對該航班採取熔斷措施,自6月22日起,暫停該航班該航線運行4周。這是《民航局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執行10天來,開出的第一份「熔斷指令」。
這份公告不僅證明了政策的嚴謹性,也反映了民航局對疫情,尤其是防境外輸入的重視。國內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是疫情依然沒有得到控制,昨日北京新發地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在一防國內二次爆發、二防境外輸入的背景下,防疫依然是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何況國外疫情不明,仍處於蔓延階段,再加上新政策的實施,雖有利於滯留海外的國人加快回國的進程,但是對國內的防疫工作是一大考驗。
新政策雖然放寬了境外輸入,但是將風險轉移到了航空公司身上。此次南航的航班被熔斷,勢必將影響從孟加拉回國的旅客。那麼在新政策的環境下,如何減少輸入病例,減小熔斷機率成為航空公司應解決的問題。其實國外已經有許多航空公司在解決此類問題了。如果說疫情前期,醫學條件有限只能通過保持社交距離以及戴口罩來防止傳染,那麼如今隨著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以及檢測手段的出現,對旅客進行新冠檢測則是最保險的手段。
阿聯航空作為作為中東「壕航」,幾個月前就推出新冠檢測服務,要求憑檢測證明登機。但後因檢測不準確為由取消了此要求。
而在近日美聯航就宣布,所有旅客需在值機時完成一份自我健康評估。旅客需承諾在過去21天內沒有被診斷出感染新冠病毒,或者在過去兩周內沒有出現咳嗽或肌肉疼痛等症狀,才能拿到登機牌。此外,所有機組和旅客將被要求佩戴口罩或其他面部防護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旅客無法登機但可改籤航班。
同樣德國漢莎航空也在近期會推出新冠病毒檢測服務。德國漢莎航空發言人在本月十二號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法蘭克福和慕尼黑的機場進行冠狀病毒檢測。該測試將通過合作測試中心進行,並將於7月初投入使用。
這次南航觸發熔斷機制,導致航班將停飛四周之久,不僅影響到了航空公司的飛行計劃,也影響到了旅客的正常行程。為了降低觸發機率,同時也是為了機上其他旅客的安全,國內航空公司是否開始對國際航班實行新冠檢測服務呢?據報導目前四川航空有此要求,針對的是埃及開羅-成都航班。這主要是因為此前多名搭乘開羅至成都航班的乘客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四川航空要求從6月12日起,所有搭乘川航開羅至成都航班的旅客,在航班起飛前72小時內,持有效機票前往埃及官方指定地點進行核酸檢測。
筆者認為這次南航事件可能會成為「導火索」,引起其他航空公司重視,並且會推出新冠檢測服務,要求憑檢測證明登機。後疫情時代,國內航空公司對國際航班旅客推出新冠檢測服務將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