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最好的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2021-01-09 蘇一達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學校一定要有特色嗎?是的,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特色,並且它們最大的特色就是孩子不願去上學。但「巴學園」卻和它們不同,黑柳徹子說過:「如果今天還有巴學園,可能就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因為在巴學園,放學之後孩子們也不願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

「巴學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神奇的學校,能讓孩子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呢?

其實「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學校,同時它也是一所真實存在的學校。1937年,小林宗作先生創辦了巴學園,1981年,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將自己在巴學園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創作成了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

書籍一經出版,很快在全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僅僅是中文簡體版銷量就突破了1100萬冊。1984年,黑柳徹子女士更因為《窗邊的小豆豆》一書,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是繼奧黛麗·赫本之後第7位、同時也是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

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同時也是黑柳徹子本人,才上一年級不久,就因為經常不遵守課堂紀律被勸退學,最後不得已來到了「巴學園」繼續學業。在巴學園裡,自由、包容的校風加上小林校長循循善誘的引導,「問題學生」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最後還逆襲成了一名很有影響力的成功女性。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對小豆豆來說,她的一生都在被巴學園裡的快樂生活治癒,而《窗邊的小豆豆》也在不斷地治癒、溫暖著那些不幸的人。

一個自由、尊重的教育環境,是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小林宗作先生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特別的校門,特別的教室,特別的座位,特別的上課方式

對小豆豆來說,巴學園的一切都是與眾不同的,這裡有特別的校門,特別的教室,特別的座位,特別的上課方式。

小豆豆在看到巴學園的校門時,對媽媽說:「從地裡面長出來的門呀。」是的,校門是2顆活樹做成的,樹上還長著綠色的葉子。掛在大門上的寫著學校名字—巴學園的牌子,也歪到了一邊。這完全不符合小豆豆(我們)的固有認知,因為小豆豆以前學校的校門是混凝土柱子做成的,上面醒目地寫著學校的名字。

混凝土的校門雖然氣派,但對於孩子來說,它就像一個冰冷的牢籠,代表著循規蹈矩。而巴學園的校門雖然看著有些「落魄」,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恰當好處的有趣,帶著一絲不拘一格,卻能直擊孩子簡單、獵奇的心理。

巴學園的特別除了校門外,還有教室。和以前學校的教室不同,巴學園的教室是一輛輛廢棄的電車改建而成,坐在這裡,看著窗外隨風搖曳的樹木,會有一種電車飛奔的感覺。小豆豆在見過校門和電車教室後,驚呼「我非常喜歡這個學校」。

巴學園的特別還不止這些,最有趣的是教室裡的座位不是固定不變的,學生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在同學泰明死後,小豆豆和同學一直沉浸在悲傷中,這種隨心意選擇座位的方法,卻能讓孩子們受到的刺激減少了一些。因為如果泰明的座位是固定的,孩子們就會更經常的睹物思人。

不過校門、教室、座位,還只是一些小特別,在這個學校裡最特別的還是上課方式。一般的學校上課都是按照課程表,有順序的上課,但巴學園卻完全不一樣,它有點類似上自習的形式。

在早上第一節課開始的時候,老師就會把當天要上的所有課,外加每一節課要學習的所有問題點,寫在黑板上,然後說:「下面開始上課,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

上課多半是以自習的方式,學生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老師請教。老師會耐心地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然後,老師會出幾道例題,接著就是新一輪的自習。

上課的時候,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先上哪門課都可以。這種上課方式有一個顯著的好處,老師可以觀通過觀察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通過對學生提問,了解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方式等等。這樣能方便老師在了解每個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因材施教。

這些所有的特別,組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自由、尊重的巴學園,就像黑柳徹子說的,在這種校風下,孩子怎麼可能不眼巴巴地盼著上學呢。

好老師懂得向下兼容,不把成年的思維強加給學生

在小豆豆第一次見小林宗作校長時,校長先生整整聽小豆豆說了4個小時的話。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他只是專注地聽著,不時通過「後來呢?」「已經沒有了嗎?」這種溝通話術來引導小豆豆暢快的表達自己。

不管是在這之前,還是在這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大人能這麼認真的聽小豆豆說話了。這個時候,小豆豆覺得生平第一次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內心裡生出了「能永遠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好了」的心聲。

校長先生用他對孩子的尊重,給小豆豆上了人生最寶貴的一課,什麼是尊重,以及被尊重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校長先生的智慧還不止如此。有一次,小豆豆的寶貝錢包掉進了廁所,為了掏出錢包,她找來一把長把舀子開始淘糞池。廁所裡的髒東西都已經掏出來堆成了一座小山了,可錢包還是沒找到。但是校長路過的時候,看見了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就走開了。

這樣是放在其他大人身上,嚴厲的會說「你怎麼這麼淘氣,太危險了,快停下」,和善的會說「我來幫你吧」,但校長先生卻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他選擇尊重孩子的天性,隨著孩子去探索。這就好像,小孩子喜歡不停的瘋跑,但大人卻覺得這樣無趣,還很累。

現在,我們有很多大人不懂得向下兼容,去理解孩子的行為,反而還要求孩子向上兼容,以成人的思維去做事。但是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只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讓孩子變得叛逆,其實大人和孩子相處比較合適的方式應該是大人懂得向下兼容,不把成人思維強加給孩子。

教師期望效應:孩子的行為是老師教育方式的「回聲」,理解治癒孩子

在一項經典但有爭議的研究中,研究者告訴小學教師,經過測試後確認,他們班裡有五名學生會在未來的一年裡進步神速。但是這個信息其實是偽造的,這五名學生也是隨機挑選的。

一年後,研究者在給學生們進行了與年初一樣的智力測試後,發現被貼上「進步神速」標籤的學生的確進步神速。

隨後大量的研究都清楚的表明,教師將預期傳遞給學生之後,會引起所預期的學生表現。這個現象被稱為教師期望效應,簡單來說就是教師把對學生的預期傳遞給了學生,從而確實會導致學生表現出所預期的行為,並不斷循環。

因此教師期望效應也有一個更通俗的名詞「自證預言」,而校長先生每次看到小豆豆時,都會對她說一句話「自證預言」的話:「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於是小豆豆也覺得自己的確是一個好孩子。

在之前的學校,小豆豆是一個「問題學生」。

上課的時候,小豆子不停的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弄得啪嗒啪嗒響。之後她就離開桌子,站到窗邊往外看。

等到宣傳藝人路過的時候,她就大聲地向他們打招呼,還招呼同學一起過來打招呼,並請求宣傳藝人給他們表演節目。等不到宣傳藝人的時候,她就會旁若無人的和小燕子大聲的說話,還在上畫畫課的時候,把書桌劃得到處是深深的黃色鋸齒痕。

小豆豆這種搗亂課堂自律的行為,讓她在老師那裡貼上了「問題學生」的標籤,最後還被勸退了。

在巴學園,「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在巴學園裡,小豆豆的「奇葩」行為也沒有好轉,同學的家長和老師們的抱怨和擔心,也傳到了校長先生的耳朵裡,但校長先生是怎麼做的呢?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而小豆豆也因為這句話,有了「我是一個好孩子」的自信,每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會想到校長先生的這句話。

黑柳徹子在《窗邊的小豆豆》中說:「或許正是這句寶貴的話,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每個孩子身上都會有很多優點,同樣也會有不少缺點,看到有趣、奇怪的事情時,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來。但是教室期望效用卻告訴我們:只有理解才能治癒孩子,孩子的行為是教育方式的「回聲」,為孩子指出什麼行為是合適的,孩子才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

一個好老師,就要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那麼小豆豆在巴學園的成長經歷能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1、用自我認同和成就感療愈身體缺陷帶來的自卑

對於身體有缺陷的孩子來說,我們應該如何消除身體缺陷帶來的自卑感呢?校長先生是這麼做的:

轉校生高橋君,比起同齡人來說矮小很多,並且大家都知道他永遠就這麼高,不會再長了。為了能給高橋君增加自信,校長先生故意在運動會時,設計了符合高橋君身體特點的遊戲,只是為了讓高橋君得到第一名,永遠記住那一刻的喜悅。哪怕是長大成人後,矮小的高橋君也沒有因為身體缺陷所帶來的自卑心理。

泰明是一名小兒麻痺症患者,為了告訴大家「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校長先生用學生在泳遊池不穿泳衣這件事,告訴大家,不需要在別人面前拼命掩藏自己的身體,誰也不比誰「劣等」。

對於校長先生來說,他的責任不僅僅是傳道受業解惑,而是用自我認同和成就感來修補學生人生道路上可能會遇到的傷痛。

就像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

2、用「肯定標籤」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小豆豆從「問題學生」到能被大家所接受,校長先生的「肯定標籤」發揮了很大作用。這就好比「回聲」,老師是吶喊者,孩子是大山,不管老師說了什麼,孩子都會反射給老師什麼,有點類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一個人的行為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小豆豆帶著她的天真爛漫來到巴學園後,也給老師和同學造成了一些困擾。但是校長先生在了解了這些後,只要找到機會就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真是」這個詞用的很妙,它代表著你雖然現在還有一些小問題,但是我相信你是一個好孩子。

正是因為校長先生的這句話,溫暖了小豆豆的整個童年,也讓小豆豆以「好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尊重孩子的心理特點,學會抓大放小,善於向下兼容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不是緊抓著缺點不放,才能包容孩子的犯錯,讓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善於思考與總結。

3、批評要私下進行

高橋君身材矮小,並且永遠也不會在長高了。但是有一次,女老師在講,古時候人是有尾巴的這件事時,開玩笑的說,高橋君,你有沒有尾巴?

後來這件事被校長先生知道了,小豆豆在廚房外面聽到,校長先生因為這件事和女老師發了好大一頓火。

這件事給小豆豆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為校長先生對女老師發火的時候,沒有選擇在還有別的老師在的職員室,而是在誰也看不到的廚房裡。

這是一位真正教育者的處事方式,哪怕是氣的噴火也記得私下解決,給對方尊重,避免對方在眾人下丟臉。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讓孩子在自由、尊重的教育氛圍下成長,或許正是千萬人喜愛巴學園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你
    當我有了孩子,身邊的寶媽們總是給我分享她們認為無比正確的教育方式。不能否認,這些教育方式很迎合升學提分的需求,但是這真的是孩子們需要的教育嗎?孩子們的教育裡只能有分數、補習班和升學嗎?答案是否定的。《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就以自己童年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孩子需要的教育不止停留在分數和課堂紀律方面,孩子需要的教育應該是從孩子心理建設、人格塑造和興趣培養出發。
  • 教育的本質: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你用愛讓一個孩子的一生從此有了轉機。在超的俯仰間,是在場眾人動容的眼淚和靈魂。在他交給老師的作業本上,寫著「長大後,我要當一名老師。」
  • 《窗邊的小豆豆》——請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
    最近聽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也許好多人都已經看過這本書了,但我確實是第一次知道,被故事中的小林宗作老師所感動,回想起自己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甚至研究生的所有老師,那些曾經鼓勵誇獎過我的的和藹可親的老師,也有敲我腦門的老師,還有說髒話羞辱學生的老師……然後我又跟孩子一起聽這個故事,小朋友邊聽邊吵著我也要去巴學園,我們明天就去巴學園吧……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小孩叫小豆豆
  • 《窗邊的小豆豆》:一個好校長成就一所好學校
    ––––––小林宗作《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所著。這本書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在巴學園上學期間發生的真實故事。小豆豆在一年級的時候調皮搗蛋,成了「萬人嫌」,幾乎天天被老師罰站。沒辦法,媽媽給小豆豆辦了退學,轉學到了巴學園,認識了小林先生,開始了新的學校生活。
  • 《窗邊的小豆豆》已被翻譯35種語言,感動了數千萬讀者!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她是日本NHK著名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作家,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本書自出版以來,已經被翻譯成35種語言,感動了數千萬的讀者。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黑柳徹子本人。
  •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童書見證了中國與日本當代的漫長溝通與艱難...
    這是小豆豆的故事,亦是黑柳徹子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一種教育理念的實現和一個完整地保護了一群孩子童年的故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的寫作與傳播歷時久遠,它承載著某種教育理念和價值關懷,沒有被時間衝淡,反而在時間的滌蕩中日益顯出光輝。迄今為止,當不同國家持不同語言的人試圖去溝通和理解對方時,書籍仍舊是最為重要的媒介。
  • 小豆豆因為「問題兒童」好奇心旺盛,小學一年級就被學校退學!
    這個開篇也將關於教育的一種反思極好地傳達出來:一個社會的文化發展與建構離不開富有創造力的、特別的人,如果每個孩子從小就被規定要整齊劃一,遵守所有的規則,那麼最終教育出來的只能是一個模式化的產物,而不是活生生的心靈。2001年,該書在日本的銷量就已超過900萬冊,成為日本二戰後最暢銷的童書之一。自2008年翻譯引進中國,今年已是《窗邊的小豆豆》在中國出版的第11個年頭。
  • 《窗邊的小豆豆》:一段沁人心脾的溫暖故事,蘊含3條育兒啟示
    文|心語愛《窗邊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以來,一年內熱銷了450萬冊,目前已再版過很多次,在豆瓣評分高達9.1。令人感嘆的是,這本書出版了近40年,為什麼它依然熱度不減?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本書作者黑徹柳子以「小豆豆」的身份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裡面的每一個故事,每一段文字猶如一股暖流,一點一點深入人心。
  • 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
    白落梅說: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驛站,為了將來起程不再那麼迷惘。人生百態,諸多紛擾,唯有靈魂淡然,方可隨遇而安。
  • 波紋擁有喚醒靈魂的功能,布加拉提有機會復活,布拉霍德可以證明
    第五部時,布加拉提的死亡讓觀眾感到十分可惜,其實波紋就擁有喚醒靈魂的功能。布加拉提有機會通過波紋復活,這點黑騎士布拉霍德就可以證明。大家好,這裡是少年白嶼~布加拉提在第一次遇到老闆時,就已經被老闆殺死。只是因為喬魯諾的能力才勉強吊住一口氣,不過借來的生命不能持久。
  • 喚醒靈魂的教育!成都青羊特殊兒童美術作品展示7年的溫暖故事
    「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成都市青羊區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美術治療實踐研究項目從2013年第一次組織「關注特殊兒童藝術聯盟」活動至今,未曾間斷,累計約200名志願者參與其中,服務了150名特殊兒童,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黃旗堡實驗耿亞蘋: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一直以來,自從我走出校門,我的夢想從未改變過——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做一個愛崗敬業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入職兩年來,我從未忘記過自己的夢想。兩年來,我多次參加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聽評課活動,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借鑑,我的教學業務能力也不斷提高。本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個人業務素質的提高和對教育教學方式的研究,用愛心、耐心、細心對待每一名學生的成長。2019年,我任教的班級成績突出,獲得了黃旗堡街道「立德樹人標兵」榮譽稱號。
  • 靈魂真的存在?科學家測出靈魂重量
    物理學研究學者終於給出答案,人類的靈魂重量在18-25克之間。換言之,每個人的靈魂的重量並不是相同的,就像人的體重一樣,有的很重,有的很輕,並不是一個具體的重量代表了所有人靈魂的重量。世界上研究人類的靈魂的物理學家並不多,較著名的有哈佛大學知名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學家美女教授麗莎·藍道爾。
  • 豆瓣8.9《地球上的星星》:解讀老師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及教育方法
    8歲的伊夏想像力豐富、繪畫方面有極強的天賦,但是他在大人眼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問題少年。成績差、愛搗亂,父母忍無可忍之後把伊夏送到了寄宿學校。伊夏在新學校裡精神狀態很糟糕,一位叫做尼克的美術老師用愛喚醒了他。影片最後,在尼克老師的幫助下,伊夏逐漸發掘了自己的才能,回歸正常的生活。教育被形象地比喻為像「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國華書院閱讀導讀第111期:《奇想國的小豆豆》
    )地 點:呂梁·國崋書院主 講:楊國華標題:好奇的青蛙在中國,提起黑柳徹子這個名字,未必有人知道她是誰,但提起《窗邊的小豆豆》,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對,黑柳徹子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小豆豆是黑柳徹子的暱稱,《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她的童年。(這本書我們曾經推薦過,可參閱《國華書院講書預告第52期<窗邊的小豆豆>》。)今次,我們推薦《奇想國的小豆豆》,講的是她成年後的一些故事。一個人童年和成年的關係,就像一棵樹在地表以下部分和地表以上部分的關係,二者互為映射,既可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可以透過樹葉看見它的根須。
  • 如果靈魂是真的,那麼我們出生前靈魂在哪?
    靈魂是否存在,一直是人類關心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必將經歷死亡,但是死了之後,真的一切就沒了嗎?因此有人引出了靈魂的說話。如果我們說靈魂是存在的,那麼你的靈魂之前又是在哪?首先,我們應該定義「靈魂」這個詞的含義。
  • 深度靈魂療愈,帶回靈魂碎片
    靈魂存在於很多實相與維度,所有這些實相持有我們靈魂特定的能量。這如何發生?我們在宇宙中有許多生世,當我們完成那一生在那裡的契約,我們會將靈魂能量的特定部分留在那裡。想像我們在宇宙中有的成百上千的生世。你可以發現我們大量的靈魂能量遺留在那些地方。你可以把所有這些碎片帶回來嗎?是的,但只是某種程度上,因為如果完全帶回,你將不能存活於地球,因為它將使你的物質身體汽化。
  • 靈魂契約
    因為這是你覺醒的時刻,你的靈魂記憶庫正忙於觸發許多其他靈魂,當你內在的鑰匙和密碼被喚醒時,這一閱讀將觸發更多。
  • 《49日》:愛上你的時候,我已是一個靈魂
    最近,好像特別流行靈魂出體或穿越的劇情。之前大熱的臺劇《想見你》和正在熱播的韓劇《你好再見,媽媽》都是這種類型。但其實,關於這樣靈魂到處亂跑的梗早就不新鮮了。今天,沫沫要介紹一部9年前的韓劇《49日》,講的是女主突遭車禍,靈魂從身體裡脫離,被迫開啟49天靈魂之旅的故事。其實有關靈魂在人間遊蕩49天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 《最強蝸牛》王子的靈魂奪舍選哪一個 王子的靈魂奪舍攻略
    最強蝸牛王子的靈魂奪舍選哪一個?當我們獲得王子的靈魂的時候就需要我們選擇奪舍老人還是年輕人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王子的靈魂奪舍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強蝸牛王子的靈魂奪舍選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