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一段沁人心脾的溫暖故事,蘊含3條育兒啟示

2021-01-09 你好心語愛

文|心語愛《窗邊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以來,一年內熱銷了450萬冊,目前已再版過很多次,在豆瓣評分高達9.1。令人感嘆的是,這本書出版了近40年,為什麼它依然熱度不減?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本書作者黑徹柳子以「小豆豆」的身份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裡面的每一個故事,每一段文字猶如一股暖流,一點一點深入人心。同時,因為小豆豆的故事,黑徹柳子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了「親善大使」的稱號。

這本書也是我和6歲女兒一起共讀的親子書,每一次拜讀,都獲益頗深。有感動也有反思,作為家長或教育者,這本書有3點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現在分享出來,希望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能給你一點啟發和幫助。

01 善於傾聽,學會感受孩子的感受,ta會更願意「聽話」

《正面管教》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旦孩子覺得被理解,就會更願意聽取你的觀點,並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豆豆因為上課調皮,還經常影響同學屢教不改被退學了。媽媽沒有告訴她被退學的事情,因為即便和她說了,她恐怕也不會理解自己錯在哪裡。而且如果小豆豆因為退學這件事,在心裡留下自卑的情結,那就不好了。所以媽媽為了保護小豆豆的自尊心,只是對她說:「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說那裡很不錯呢。」小豆豆欣然接受。

小豆豆第一次來到巴學園見校長先生時,校長先生就聽她說了4個小時候的話,並且過程中先生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他用溫暖的大手摸著小豆豆的頭說:「從今天起你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了」。小豆豆感覺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因為從小豆豆出生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聽她說話。

在巴學園,小豆豆再也沒有出現過上課調皮,影響同學的情況。因為在這裡她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納。

還有一次小豆豆穿了一件很舊的連衣裙,但鑽鐵絲網的時候裙子被撕破了,小豆豆知道這件裙子雖然舊了,但是媽媽喜歡的。她想出一個好辦法對媽媽說:「剛才我在路上走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往我背上扔刀子,才成了這樣。」媽媽聽後沒有仔細盤問怎麼回事兒只是說了一句:「啊,是嗎?這可太嚇人了。」

其實,媽媽不相信衣服被刀子劃破之類的話,之所以不戳破這個謊言,是因為她理解小豆豆也不想弄破這件衣服,所以才找理由。

當我們學會傾聽,能與孩子感同身受,就會更加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便會更願意接納孩子的一些行為和天性。相對地,孩子感覺自己被理解和被接納,他也會更願意去理解我們的想法和不易。

02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來自父母或老師的肯定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被認同、被肯定,尤其是小孩,他們缺乏自我認知,因而也缺乏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這時,父母或老師的肯定對他們來說就至關重要。

小豆豆每次被校長先生表揚:「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小豆豆就會蹦蹦跳跳的說:「是啊,我是一個好孩子。」於是,小豆豆也覺得自己的確是一個好孩子。

積極心理學家久世浩司曾指出:表揚是培養孩子自尊心,也就是「自我肯定感」最重要的渠道。他強調表揚孩子,不僅要注意表揚的詞彙,也要持續的表揚。不僅要表揚結果,也要注重對孩子努力的過程和行為的表揚。

校長先生經常對小豆豆進行正面肯定,對她幼小的心靈就形成了積極的心理暗示,所以,她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好孩子。並且這種肯定會在孩子心中生根,孕育出強大的精神支撐。

作者回憶起校長先生不停地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一直到現在,這句話都激勵和支持著她。她說:「校長先生對我的鼓舞無法估量,如果我沒有進入巴學園,沒有見到先生,恐怕我無論怎麼做,都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被自卑的心理包圍。」

作家三毛從小不被父親欣賞,她曾經在《一生的戰役》中寫到:「我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

這個你就是指她父親,當她父親看到這篇文章,評論說:「深受感動,身邊因為有這樣的小草而驕傲。」三毛看到後淚流滿面,她說:「等這句話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你今天親口說出來,才抹殺了我在這個家庭永遠抹不掉的自卑和唏噓。」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認為肯定或否定孩子就像在孩子心間播種,你經常肯定孩子的進步,看到他的努力,他便會越來越往你期望的好方向發展。但如果你經常否定和批評他,看不到他的付出,結局只會更糟糕。

因此,父母的肯定不僅是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更是建立健全的人格。一個自信而內心始終有力量支撐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或不順意,他們會樂觀應對,永遠有一種不怕困難和不被打倒的精神。而家長要做得就是改變方式,用肯定鼓勵代替批評指責,用一顆寬厚的心去對待孩子。

03 放下命令,讓孩子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

瑞典兒童文學家林格倫說:「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製和自我指導的。」

不知道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你越不讓孩子做某件事,ta偏要去做。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ta卻不做或者不情願做。

當我們把請求當作命令去要求孩子,「必須、如果不…就、不準、不許」等命令,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尊重。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感覺不被對方尊重,還會答應對方的要求嗎?

小豆豆有一個壞習慣就是上完廁所總想往下看一看,因為這個毛病小豆豆上小學之前已經把好幾頂帽子掉進廁所。媽媽也總是提醒她上完廁所以後,不要往下看,但她不聽。

有一次小豆豆去上廁所,又忍不住往下看了看,這時寶貝錢包掉進了廁所裡。她沒有哭,也沒有放棄,立刻跑到校工叔叔放工具的庫房裡,扛了一把長把勺子出來。找到廁所的掏口開始挖起來,她從下課到上課,舀出來的東西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

這時校長先生路過,問她:「你在幹什麼呢?」小豆豆一邊舀一邊回答,「我的錢包掉進了池子裡面」。「找到了嗎?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部都放回去啊」。說完校長先生便走開了。作者回憶說:「校長先生對我做的事沒有生氣,很信任我,把我當做一個很有人格的人來尊重。」經過這件事以後小豆豆上廁所的時候再也不往下看了。

當我們學會尊重孩子,在不威脅到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去嘗試。用尊重代替指令,讓他們在不斷地試錯中成長。當他們自己親自體驗了某件事或某個事物,他才會懂得原來這件事不能這麼做,原來這個東西很美味,原來我這樣做的話會更好。

因為你告訴他的只是經驗,他自己的感受才是經歷。

寫在最後

教育專家尹建莉曾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心而無痕。」這與本書「理解、尊重和引導」的理念不謀而合。

《窗邊的小豆豆》沒有枯燥的方法論,也沒有直白的指導建議,卻有沁人心脾的溫暖故事。它的讀者有5歲的小孩,也有103歲的老人,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有的從中看到童年,有的從中找到人生的力量,還有的從中領悟教育的意義。

如果你還沒讀過這本書,不妨一試。

相關焦點

  • 《窗邊的小豆豆》已被翻譯35種語言,感動了數千萬讀者!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她是日本NHK著名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作家,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本書自出版以來,已經被翻譯成35種語言,感動了數千萬的讀者。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黑柳徹子本人。
  • 《窗邊的小豆豆》:最好的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其實「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學校,同時它也是一所真實存在的學校。1937年,小林宗作先生創辦了巴學園,1981年,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將自己在巴學園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創作成了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書籍一經出版,很快在全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僅僅是中文簡體版銷量就突破了1100萬冊。
  • 《窗邊的小豆豆》——請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
    最近聽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也許好多人都已經看過這本書了,但我確實是第一次知道,被故事中的小林宗作老師所感動,回想起自己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甚至研究生的所有老師,那些曾經鼓勵誇獎過我的的和藹可親的老師,也有敲我腦門的老師,還有說髒話羞辱學生的老師……然後我又跟孩子一起聽這個故事,小朋友邊聽邊吵著我也要去巴學園,我們明天就去巴學園吧……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小孩叫小豆豆
  •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童書見證了中國與日本當代的漫長溝通與艱難...
    這是小豆豆的故事,亦是黑柳徹子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一種教育理念的實現和一個完整地保護了一群孩子童年的故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的寫作與傳播歷時久遠,它承載著某種教育理念和價值關懷,沒有被時間衝淡,反而在時間的滌蕩中日益顯出光輝。迄今為止,當不同國家持不同語言的人試圖去溝通和理解對方時,書籍仍舊是最為重要的媒介。
  •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你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就以自己童年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孩子需要的教育不止停留在分數和課堂紀律方面,孩子需要的教育應該是從孩子心理建設、人格塑造和興趣培養出發。作者黑柳徹子,也就是書名中的小豆豆。(因為小的時候身邊的人都叫黑柳徹子「小徹子」,而她因為年紀小發音不準確就把「小徹子」說成「小豆豆」,所以小的時候她就以為自己叫小豆豆。)
  • 小豆豆因為「問題兒童」好奇心旺盛,小學一年級就被學校退學!
    1984年,小豆豆成為亞洲首位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任命的親善大使。此後三十年間,她陸續訪問坦尚尼亞、尼日、印度等,足跡踏遍二十九個國家和地區。她還用簡潔樸素的文字與震撼人心的圖像記錄下了沿途的經歷,娓娓講述與世界另一端的「小豆豆們」相遇的故事,將孩子們為飢餓、戰爭所苦的境遇傳達給世人,也將他們的希望與夢想傳遞給人們。
  • 《窗邊的小豆豆》:一個好校長成就一所好學校
    ––––––小林宗作《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所著。這本書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在巴學園上學期間發生的真實故事。小豆豆在一年級的時候調皮搗蛋,成了「萬人嫌」,幾乎天天被老師罰站。沒辦法,媽媽給小豆豆辦了退學,轉學到了巴學園,認識了小林先生,開始了新的學校生活。
  • 國華書院閱讀導讀第111期:《奇想國的小豆豆》
    )地 點:呂梁·國崋書院主 講:楊國華標題:好奇的青蛙在中國,提起黑柳徹子這個名字,未必有人知道她是誰,但提起《窗邊的小豆豆》,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對,黑柳徹子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小豆豆是黑柳徹子的暱稱,《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她的童年。(這本書我們曾經推薦過,可參閱《國華書院講書預告第52期<窗邊的小豆豆>》。)今次,我們推薦《奇想國的小豆豆》,講的是她成年後的一些故事。一個人童年和成年的關係,就像一棵樹在地表以下部分和地表以上部分的關係,二者互為映射,既可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可以透過樹葉看見它的根須。
  • 奧特「慢」狐狸姐姐出新書,小豆豆終於上五年級啦!
    》黑白和全彩版本已經加印了100餘次,主播一絲小樂播講的《一年級的小豆豆》在喜馬拉雅上有2382萬次收聽,3.4萬人訂閱。在孩子們心中,狐狸姐姐的書不光是一本書,更是一份快樂,一份美好,一段永遠值得珍藏的童年時光。浙江上高一的琳婕給狐狸姐姐發電郵說:「我現在已經是一名高一的學生啦。在學習很累的時候 ,我還是會想到童年,會想到一些瑣碎柔軟的小片段,會想到您的書,我一直很喜歡小豆豆和小朵朵,他們都是您筆下很可愛的人兒,謝謝您在我的童年裡,給我留下那麼美好的回憶。」
  • 小豆豆牙齒上的蟲洞大到有回聲,一氣之下小豆豆把牙鑲上「寶石」!
    小豆豆牙齒上的蟲洞大到有回聲,一氣之下小豆豆把牙鑲上「寶石」!
  • 吃油的「小豆豆」—新聞—科學網
    磁性各向異性微球用於油水乳液的快速分離示意圖   ■本報記者 袁一雪 一顆顆張著嘴的小豆豆「咬住」水中的小油滴,但它們並沒有吞噬,而是再慢慢與其他「咬住」油滴的小豆豆們一起努力,使這些被「咬住」的小油滴聚集並形成一顆大油滴,最後小豆豆們將大油滴包裹起來並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 開元小豆豆,祝賀你隊前教育「遊戲」闖關成功!
    繼一年級小豆豆們學畫鮮豔的隊旗手抄報和學敬標準的隊禮之後,鄭州市惠濟區開元路小學隊前教育活動之「隊歌我來唱」、「好事我來做」兩項活動也有序開展啦!一年級小豆豆們通過觀看、聆聽高年級榜樣少先隊員代表示範的隊歌視頻,結合音樂軟體多聽多練,一遍、兩遍、三遍……不停的學習與練唱。通過學習隊歌,同學們從歌詞中感受到了革命先輩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學習,堅決鬥爭的精神,從小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樸素情感。  除此之外,一年級各班有序開展「好事我來做」系列活動。
  • 「NLP育兒系列」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規條:規條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規條的存在,完全是為了取得事情中所體現的價值和實現一些信念。這三者共同構成了我們的整個信念系統,也就是所謂的BVR(Beliefs,Values&Rules)。
  •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第一次在沙瓦調研拍攝點位【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2017年通往沙瓦村的小道【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2017年的沙瓦村雖然貧困,但是乾淨整潔2017年4月1日,經雲南省宣傳部與廣電總局的溝通洽談
  • 故事小主播|童喵喵:野天鵝(堅強勇敢的公主故事)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喵喵小朋友給我們帶來的是安徒生童話裡的一個經典故事,惡毒的王后把小公主伊莉莎的哥哥們都變成了野天鵝,伊莉莎依靠頑強的毅力,不停地編制披甲,最後拯救了哥哥們。
  • 「藍虎育兒」母嬰育兒百家號最新權重排名-自媒體快速入門轉正賺錢
    藍虎育兒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3,綜合排名位列47875名,母嬰育兒分類排名位列986名,領先了95.7%的百家號。   藍虎育兒的簡介為讀懂孩子成長中的故事,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