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之所以叫西瓜是因為它是從西邊傳來的,在中國開始大面積種植是南宋之後的事情。西瓜比較耐旱,而且含水量非常高,口渴的時候吃幾塊西瓜可以代替喝水。
記得我小時候常吃的西瓜和現在的西瓜有很大的區別,那時候的西瓜籽是黑色的,尺寸大約是現在的2倍,而且西瓜的口感也不如現在的好。古時候的西瓜更是難吃,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範成大曾描述過西瓜的口味「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誇」,意思是和葡萄比起來西瓜的味道淡如水,不要忘了那時候的葡萄肯定不如現在的葡萄好吃。
西瓜很可能是古埃及人最早從野生西瓜中不斷選育出來的。今天人類吃的西瓜早已不是純天然、原生態,已經不知改變了多少品種,包括古代中國人吃的「淡如水」的西瓜也不是純天然的品種。幸虧人類不斷地對西瓜進行選育,才有了吃貨們對西瓜的各種美好吃法。
如今在一些荒漠裡還能夠見到一些和西瓜同屬西瓜屬的野生西瓜,它們在外形上和西瓜幾乎無異,但肉質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別。有的野西瓜(姑且就叫這個名字吧)肉質非常堅硬,還有一些野西瓜甚至是有毒的。有些迷信純天然、原生態,殊不知人類現在吃的各種蔬菜、水果、糧食已經不存在「原生態」的,早已被人類用各種手法從基因上進行了改造。不僅是野生的西瓜你不要採不要吃,在不確定是否能夠食用之前,其他野生的果子最好也不要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