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完成徵地近1.5萬畝、註冊設立企業超過200家、規模工業年產值突破120億元、年財政收入達到6.4億元……一連串的數據說明:作為漳州市最「年輕」的開發區,龍池開發區在不到8年的時間裡,已悄然發展成為龍海甚至漳州的一顆「明珠」。
百舸爭流,「明珠」生輝。在這背後,臺資企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近日,記者走進龍池開發區採訪。
從無到有 臺企「催生」開發區
龍池開發區位於廈漳交界處,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站在角嵩公路上,放眼望去,黃澄澄的漳州燦坤實業有限公司廠房延綿數公裡,蔚為壯觀。走進車間,身穿制服的工人們在流水生產線上,緊張有序地工作,一臺臺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往成品倉庫。燦坤實業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唐瓊善說,公司現在已擁有140個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各類小家電50萬臺。
燦坤集團是一家大規模的臺資企業,全球最大的小家電生產廠家,煎烤器、咖啡壺、電熨鬥產量居世界前列。2002年7月26日,燦坤集團投資創辦漳州燦坤實業有限公司,成為落戶龍池開發區的首家臺資企業。燦坤項目從籤約到試投產只用了248天,創造了引辦項目的「龍池速度」、「漳州速度」。
正是引辦燦坤項目,才「催生」了龍池開發區。2002年5月22日燦坤項目籤約落戶龍海角美後,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漳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組建龍池開發區管委會,並創新思路,成立漳州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開發區的投資主體,用建立經營實體來構築融資平臺,籌集建設資金,市場化運作燦坤項目和龍池開發區。開發區成立後,採取「以租代建」的方式,首期建設26萬平方米廠房,以優惠的價格租賃給燦坤集團,節省了業主成本,縮短了項目建設、投產時間,確保了項目早出效益。
「引進、建設燦坤項目是一個勇於創新的過程。可以說,龍池開發區因燦坤項目而『誕生』,沒有燦坤項目,就可能沒有龍池開發區。」漳州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亞能說。鄭亞能是2002年市委組織部從漳州、龍海兩級選調的組成龍池開發區工作組班子的20多名幹部之一,此後一直在龍池開發區工作。
燦坤實業的落地不僅催生了龍池開發區,它的「明星效應」還使一批項目聚集而來,直接導致了當地的「蛻變」,加快了城鎮化和工業化步伐。在燦坤項目籤約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共有40多家內外資企業相繼落戶龍池開發區,除了燦坤工業園外,鴻漸、金山、白礁等工業園也陸續啟動,同時帶動了水電、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街區、酒店、房地產開發。
據有關部門統計,燦坤實業投產第一年,龍池開發區還有10多個項目投產,實現總產值15億元,上繳稅收3000多萬元,解決1萬多人就業。在這些項目的帶動下,高低不平的山地崛起成片的現代化廠房,不通水、沒有線電視的村莊「蛻變」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鎮。
從小到大 臺企引領開發區發展
「這幾年,龍池開發區地方稅收收入連年穩步增長,去年突破2億元,今年預計可突破2.5億元,比2005年翻兩番。這其中,臺資企業的貢獻很大。」龍海市地稅局角美開發區分局局長曾錦全說。
龍池開發區現有臺資企業21家,雖然只佔引進項目總數的十分之一,但這些臺資企業生產經營穩定正常,自落地以來,已有多家企業多次增資擴產,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規模和效益持續提升,成為「龍頭」企業,在全市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燦坤工業園就業人員總數超過2萬人,創漳州企業就業人數第一;長春化工覆銅板項目產品和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創漳州企業生產線科技含量第一。
作為龍池開發區最主要的企業之一,燦坤實業有限公司自落地以來,已兩次增資擴產,總投資由最初的1.2億美元增加到3億美元,年產值和納稅額均大幅增長。「去年,燦坤實業產值超過50億元人民幣,上繳稅收2.33億元,佔開發區全年稅收收入的近四成。」龍池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陳全明說。
更難得的是,在燦坤實業的「吸引」下,已有20多個內外資項目落戶龍池開發區,為燦坤實業配套生產,其中不乏像長春化工(漳州)有限公司這樣的「龍頭」項目。
省級重點項目福欣不鏽鋼首期投資近5億美元,自2007年9月動工建設以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建設速度持續加快。目前,項目用地已完成土方平整,與項目配套的供電、供水、供氣工程有序推進,辦公樓、宿舍樓等即將完工,主設備採購可望近期完成,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項目預計可於明年完成建設,將成為全省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基地,產品可填補國內空白,對龍海乃至漳州鋼鐵產業的快速發展將起到強勢的帶動作用。」漳州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邱亞明說。
除了燦坤實業、福欣不鏽鋼這樣的「大塊頭」臺企外,龍池開發區的中小臺資企業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漳州長鼎精密光學有限公司2006年投產以來,員工已增加至800多人,產值近5000萬元。去年,長鼎精密光學渡過國際金融危機的「寒冬」,不僅產值、效益保持兩位數增長,而且又投資建設了新項目。
「在臺資企業的推動下,通過項目帶動開發、加快發展,龍池開發區由小變大,不僅城鎮化步伐加快,開發區總規劃面積已達到13.75平方公裡,而且工業產業逐步聚集,形成了以優勢產業為支撐的電子、汽車、不鏽鋼三大項目組團發展格局,年規模工業總產值超過120億元。」邱亞明說,「目前,漳州已正式向上申請新設立臺商投資區,並上報國務院待批。國家級臺商投資區一旦獲批,龍池開發區作為漳州臺商投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臺資企業投資這裡將獲得更多的政策優惠,也將進一步推動龍池開發區加快發展。」
從低到高 臺企尋求發展方式轉變
「只有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企業發展層次,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取得先機。」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漳州朝良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如旭說。
朝良工業是一家主要生產皮包五金和皮帶扣的企業,年產量達到350萬個,2008年正式把生產基地從廈門搬遷至龍池開發區。「以前,我們主要是貼牌生產。現在看來,這樣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去年,我們決定開始創建自己的品牌,並投入資金,研發出新產品,走多樣化經營道路,今年預計產值可達到2500萬美元,增長20%以上。」黃如旭說,「自創品牌需要一個過程,但很高興我們已經走上了這條路。」
在龍池開發區,和黃如旭一樣,想自創品牌的臺商還有不少。長鼎精密光學專項副總經理林文丞說:「我們也已經開始規劃在祖國內地打造自己的品牌。」
長鼎精密光學主要生產高性能複合材料的光學眼鏡、鏡框、太陽鏡,以歐美為主要出口市場,以前產品100%出口,是世界知名眼鏡品牌的優質供應商。為了創建自己的品牌,長鼎精密光學進一步注重研發,開始生產適合國內市場需求的太陽鏡,目前已約有30%的產品實現內銷,開始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
而臺灣羅麗芬集團自2008年落戶龍池開發區以來,就十分注重品牌建設,目前旗下已擁有「聖迪妮爾」、「葛林若」等專業美容、化妝產品品牌。2009年羅麗芬集團還與遼東學院創辦羅麗芬形象健康管理學院,首開美容企業與國家正規院校聯合辦學的先河。「目前,我們已在全國近30個省市建立了代理商,並擁有了500多家加盟美容院。我們很有信心在今年內把加盟美容院拓展至800—1000家,三年內發展成為國內前列的化妝品生產廠家。」臺灣羅麗芬集團大陸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林建平說。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必須依靠加強自主創新。」唐瓊善說,「我們現已擁有400多人的研發隊伍,平均每1.5天就能開發出1種新產品。」多年來,燦坤集團始終高度重視自主創新,並從中嘗到了甜頭。目前,燦坤集團已擁有150多項世界專利、500多項國家專利。其中,僅燦坤開發的咖啡機,通過改進核心部件,成為亞洲唯一具有全自動功能的咖啡機,不僅其國際售價由20多美元增至100多美元,而且提高了市場佔有率。
燦坤實業的主要配套生產企業——長春化工(漳州)有限公司也早已遠遠不滿足於配套生產。自落戶龍池開發區以來,長春化工已多次增資擴產,除了繼續為燦坤實業配套生產外,還新建了覆銅板項目,被譽為「漳州科技含量第一」,並成為國際第二大覆銅板生產基地生產線。
「我們在這裡能夠持續保持穩定增長,與開發區的優質服務是分不開的。幾年來,開發區不僅幫助我們建成了7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還在許多方面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為我們投資、招商、研發、營銷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唐瓊善說。
為了服務好企業增資擴建、轉型升級,龍池開發區按照「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要求實施」的要求,精心打造工業園區,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2006年下半年後,龍池開發區只用6個月時間,就建成燦坤工業園東區標準廠房15萬平方米、完成2960畝土地的徵用和平整、建成龍池大道和崎巷路3公裡道路,再創「龍池速度」。2009年,龍池開發區又完成龍池巖路、龍二路及橫四路、金山安置區3.5公裡道路管網建設和推進8個總投資9000萬元的市政工程、完成角海路改造,為項目引進和落地創造條件。
「目前,龍池開發區一些臺資企業規模大、發展快,已具備了轉型升級的基礎和條件,臺商和我們一樣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願望十分強烈。要促進這些企業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僅有好的硬體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努力做好項目跟蹤,引導企業加強管理、技術創新,為他們提供便捷、優質服務。」邱亞明說。
⊙張志祥 郭東福 陳瑞珠 羅蓉芳
來源:觀點地產網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