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施工現場。(吳裕鵬航拍器攝)
【編者按】
2020年12月13日至22日,由漳州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廈門市委宣傳部、泉州市委宣傳部、三明市委宣傳部、龍巖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20「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依次走過漳州、龍巖、三明、泉州,最後在廈門圓滿收官。
歷時10天,近2100公裡、50個採訪點,採訪團從工業園區走到田間地頭、從名人舊居走到企業車間,用鏡頭和筆記錄發展。
本報記者隨團走訪中,也親身感受省委省政府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戰略部署以來,閩西南五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所取得的巨大變化——2020年,閩西南五市正從基礎設施快捷聯通、產業發展合理分工、試點平臺政策共享、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等五大領域發力,推動閩西南連片發展、共同繁榮。
今天起,本報將集中報導「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中的見聞。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特派記者柯笛)2020年12月13日-14日,2020「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來到第一站——漳州,採訪團深入漳州高新區、古雷開發區、漳浦、雲霄、平和、南靖等六個縣(區),實地採訪智能製造企業、精密製造、石化和水利建設項目等,近距離感受漳州「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工業發展火熱氛圍。
近年來,閩西南協同發展逐步推行,企業與周邊地市聯繫越發緊密,從整合需求開拓更廣市場、提高產能惠及下遊產業,到藉助便利交通建立緊密聯繫,閩西南區域協同發展進一步取得成效。
整合需求開拓更廣闊市場
2020年12月13日上午,採訪團來到位於漳州高新區的焙之道集團(以下簡稱「焙之道」)。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烘焙原料和生產設備研發製造的綜合型企業,焙之道是盼盼、達利園、桃李等知名食品企業的產品供應商之一,同時也集產品科研、生產製造和銷售服務為一體,為有烘焙生產需求的企業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在深入推進閩西南協同發展以來,大量湧入的新客戶、新需求,也刺激焙之道不斷追求創新,研發新產品。」董事長薛從福帶領採訪團走進產品研發實驗室、生產車間等地,介紹企業運營模式和發展方向。
薛從福告訴記者,就在不久前,廈門一家品牌蛋糕店想找廠家製作一款蔬菜蛋糕,焙之道在漳州當地廣泛尋找合適的蔬菜,最終研發出的胡蘿蔔蛋糕令客戶十分滿意。
近兩年來,在閩西南協同發展的引領下,焙之道的客戶矩陣和生產線技術順利延伸到周邊地市,為打通各地市上下遊產業鏈創造了先決條件。「不僅幫助企業在生產鏈條上聯通互動,還有助於企業利用各地市優勢資源,豐富自身的產品線,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據薛從福介紹,在漳州市委市政府和各食品工業企業的努力下,2020年上半年,漳州食品工業產值突破一千億元。
催生新動力提高產能惠及下遊產業
12月13日傍晚,採訪團來到漳州古雷經濟開發區,了解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最新情況。夜幕降臨,一座極具科技感的聚丙烯ST第三代環管工藝裝置亮起一盞盞燈。古雷石化公司化工三部經理劉海峰介紹,這套聚丙烯裝置已經基本結束了設備調試工作,初步具備生產能力,目前處於待料生產狀態。
劉海峰介紹,2016年1月15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福建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百萬噸級乙烯及下遊深加工裝置,批覆建設80萬噸/年乙烯蒸汽裂解等化工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輔助工程,項目總投資概算278.38億元。
「2021年,項目將逐步全面投產。之後,這些生產原料將流向附近地市的各類工廠,被製成各類塑料製品、化工產品,從日常包裝膜到家用電器,乃至製衣製鞋等產業,都將被惠及。」劉海峰告訴記者,上述項目產能高效,出產的產品品種全面,待其全面投產後,將為閩西南各市的下遊產業鏈提供量大、質優的化工原料,成為推進閩西南協同發展的新動力。
藉助便利交通建立緊密聯繫
泰峰金屬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自動化裝置正在作業。(本報特派記者柯笛攝)
2020年12月14日下午,採訪團來到位於南靖縣豐田鎮的泰峰金屬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峰金屬」),多臺自動衝床正在飛快運轉,六個步驟一氣呵成,一個椅子坐板承架就做好了。泰峰金屬總經理柳慶祥介紹,這臺機器每天工作8小時就可以生產3萬餘個相應的零部件,而2年前,還需要通過6臺機器接力流水線作業,生產同類零部件時只有如今工作效率的五分之一。
閩西南協同發展的進一步深入,為泰豐金屬的生產與進出口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據介紹,不僅原材料交流互通,產品出貨後基本都送往廈門港分揀、打包,再運送到國內各地或者出口到海外其他國家。
「幾年前去廈門港可能要花兩個多小時,如今只需要四五十分鐘車程。」柳慶祥相信,閩西南五市的協同配合有效促進了各地經濟發展,未來也將碰撞出更多合作的火花。
【記者手記】
促進產業動起來活起來
本報特派記者柯 笛
兩天時間走過漳州六個縣(區),我們見識了中信重工開誠(漳州)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的消防機器人的滅火「實力」,探訪了漳浦朝陽水庫工程施工現場,遊覽了漳浦HOORAY歡樂島度假區,拜訪了東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
縱覽這些企業、產業、項目,無不體現出漳州「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決心與實力。深入開展閩西南協同發展工作以來,從本地產業輻射周邊地市,以上下遊供應鏈建立緊密聯繫——跳出城市局限性,在交流互通中,不僅可以拓寬企業自身產業鏈,也能取得促進各地經濟發展的積極效應。
漳州市在既有良好協作的基礎上,以項目帶動市場化運作,通過改革創新促進產業動起來、活起來。希望閩西南五市都能通過協同發展起到帶動作用,使經濟文化進一步朝著更深、更廣、更緊密融合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