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金為什麼119年也花不完?

2020-11-2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硬核看板」(ID:yinghekb),作者:看板娘,36氪經授權發布。

隨著十一小長假結束,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主名單已公布了一半。相比高大上的科學貢獻,諾貝爾獎的巨額獎金更令人心生羨慕。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總額為6000萬瑞典克朗,約合4544萬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將近454萬人民幣。

2020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

截止到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被授予950人和組織597次[1]。可整整119年,諾貝爾的遺產不僅沒花光,還越花錢還越多。

一千多人都沒能分光諾貝爾的遺產,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了多少錢?這麼多年過去,諾貝爾獎的獎金為什麼還發不完?還要等多久,才能徹底花完這筆遺產?

01 諾貝爾的遺產到底有多少?

1866年,硝酸甘油炸藥問世,他的發明者——瑞典的發明家、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從此名留青史。

諾貝爾去世後,總共留下約3323萬瑞典克朗。1900年,諾貝爾基金會成立,它將諾貝爾的大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用來創辦諾貝爾獎。

起初,諾貝爾獎只設立了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五個獎項。1968年,又增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對於單項獎而言,如果是一個人獲獎,那麼他就獨自擁有全部獎金。

比如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就獨享了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750萬人民幣[2],當時能在北京三裡屯買一套200㎡的房子[3]。

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如果是兩人共享某一個獎項,則獲獎者平分全部獎金。如果為三人得獎,獎金可以2:1:1的比例分配。

比如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為800萬瑞典克朗,中國的屠呦呦獲得了400萬瑞典克朗,另外兩位科學家平分剩下的400萬。

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如今119年過去,諾貝爾獎發出去的獎金早已過億,可諾貝爾的遺產為什麼還沒發完?

02 諾獎獎金為什麼花不完?

嚴格來說,每年分發的獎金並不是諾貝爾最早留下的那筆錢。

1896年諾貝爾去世,在他的遺囑裡有這麼一句:

「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所以諾貝爾留下的3100萬瑞典克朗,並不是拿著紙箱子包好一直放著不動,每年等著獲獎者來取走一部分。

在諾貝爾基金會手裡,3100萬瑞典克朗是本金,本金產生的利息和投資獲得的收益,才是諾貝爾獎金的來源。

一開始,諾貝爾獎的利息不高,獎金也不豐厚。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單項獎金只有15萬瑞典克朗,第二屆縮水到了14萬瑞典克朗,之後更是一屆比一屆少,在1923年時只有11.5萬瑞典克朗,降到歷史最低點。

諾貝爾獎1901-2019年獎金數額(點擊查看大圖)

粗略估計一下,諾貝爾獎最初20年的單項獎金,平均為13萬瑞典克朗,相當於每年要支出為65萬瑞典克朗。

如果不投基金,不到48年,諾貝爾留下的遺產就一滴也沒有了。

同時代出生的法國龔古爾獎在1903年成立,獎金最初是5000法郎,但由於沒做投資,本金早已消耗完畢。

現在每年只是象徵性地發10歐元,差不多80塊錢,只夠擼一頓串。

雖然早幾年諾貝爾獎金不多,但由於基金會把錢妥善用於投資,諾貝爾獎金額在1923年後開始增加,每年獎金的數額,也因投資收益的波動而變化:

1980年,諾貝爾獎單項獎金達到100萬瑞典克朗,1991年為600萬瑞典克朗,2000年時已經是900萬瑞典克朗。

到2019年底,諾貝爾獎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49億瑞典克朗,大約為36億人民幣。

一百多年來,諾貝爾獎獎金曾有過大幅增長,也有過連年縮水,甚至還面臨過本金都用完的危機。

從虧得快要傾家蕩產,到後來賺得盆滿缽滿,「百年老店」諾貝爾基金會到底怎麼做的投資?

03 諾獎如何賺得盆滿缽滿?

階段一:諾貝爾獎成立的前50年

在諾貝爾獎成立的最初50年間,諾貝爾基金會按照諾貝爾的遺囑,將全部的基金用於銀行存款或債券等投資[4]。

債券,是一種投資產品,相當於生活中常見的借條,政府的借條,就是國債。如果國家找老百姓借錢,基本上是非常安全的,不用擔心國家會不還錢。

但不管是銀行存款還是債券,投資收益普遍不是很高,一般只有2%-3%。

所以,諾貝爾基金會在運作初期,收益雖然穩定但特別低。

每年能獲得的收益,約為60萬到90萬瑞典克朗,再扣除一些基金會的日常開銷,每次用來頒獎的錢也就50萬到80萬左右。

不過,生活的毒打總是不期而至。1915年,瑞典政府開始在全國徵收「臨時國防稅」,諾貝爾基金要拿出大筆錢上交給國家。而攥在手裡的小金庫,因為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貶值,基金會明明什麼都沒做,錢就是慢慢沒了。

到了1953年,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已經流失了三分之二,這讓基金會在破產的邊緣瘋狂試探。

階段二:1953年後的五十年

由於諾貝爾獎收益不佳,瑞典政府決定施以援手,支持基金會投資收益更高的產品。

有了政府做靠山,諾貝爾基金會不僅在瑞典,還在許多歐美國家,開始了買買買的「剁手」投資。

比如,基金會投資股市,1980年美股開啟一輪長期的牛市,諾貝爾基金會的收益也實現大幅上漲。1987年末,諾貝爾基金會投入美股的資產總市值高達12.87億瑞典克朗,遠遠超過當初3100萬瑞典克朗的原始價值。

股市收益的節節攀升和房地產等其他投資的收益,使得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水漲船高。

到1999年末,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總市值達到39.38億瑞典克朗。

階段三:從2001年到今天

2001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讓諾貝爾基金會也受到波及,損失了將近五分之一的投資額。

為了減低市場風險,基金會開始加大對衝基金的投資。

什麼是對衝?舉個例子,一個人開了一家洗衣店,趕上下雨天沒法曬衣服,生意就不好;不過要是你再同時開一家賣傘的店,這樣不管晴天還是雨天,能保證有收入。

這個故事中,下雨時雨傘店的收入可以抵消部分洗衣店的損失。這種抵消作用,就是對衝。所以投資對衝基金,一定程度上能抵消股票等投資的損失風險。

2019年,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投資比例為股票類47%,房地產基金投資9%,固定收益類產品13%和對衝基金33%。

2015-2019年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投資比例

這就相當於一個人,有黃金地段升值的房子(房地產基金),有穩定的鐵飯碗工作(固定收益投資),還有在外面兼職的副業(股票),下班之後,還能在家做主播(對衝基金)。

基金會正是如此,讓財富雪球逐漸滾起來。

04 諾獎的另一面

諾貝爾獎的出現,在人類科學探索的進程中起到促進的作用,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這些獎項的另一面,那就是和個人利益的捆綁。

由於很多消費者對諾貝爾獎都是盲目崇拜,一些商家便努力讓自己的產品傍上諾貝爾獎的大腿,還生造出「諾貝爾化妝學獎」。

而很多不法商家還會花重金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其站臺,甚至代言一些三無產品。

比如蘭迪·謝克曼,他在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有人統計,2019年前10個月,謝克曼教授就曾在中國參與了16次活動,包括為企業站臺、代言等。

如果諾貝爾得主們是在專業領域做分享交流,學者們當然願意捧場學習;但如果只是為了一己私利,象徵性地露個臉、籤個字,那麼這就成了純粹的利益互換。

諾獎不該成為微商、三無品牌鍍金的工具,千萬不要因為對「洋大師」的盲目崇拜影響了判斷,交了智商稅。

參考資料

[1]諾貝爾獎官網

[2]英為財經 匯率

[3]安居客 房價查詢

[4]《諾貝爾遺囑全文》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金為什麼119年也花不完?
    可整整119年,諾貝爾的遺產不僅沒花光,還越花錢還越多。一千多人都沒能分光諾貝爾的遺產,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了多少錢?這麼多年過去,諾貝爾獎的獎金為什麼還發不完?還要等多久,才能徹底花完這筆遺產?01 諾貝爾的遺產到底有多少?
  • 諾貝爾獎金為什麼花不完?
    12月10日,也就是119年前的今天 。這119年裡,先後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榮獲諾獎。這些科學家在獲得獎牌和證書的同時,還會獲得一筆獎金。這筆獎金主要來源於諾貝爾本人留下的遺產。遺產的94%,約3100萬瑞典克朗,用於獎金的支出。支出情況如下:2001年到2011年,單項獎金均為1000萬瑞典克朗。2012年,從此前的1千萬克朗減少至800萬克朗。
  • 119年了,諾貝爾獎金為什麼總也發不完?
    隨著十一小長假結束,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主名單已公布了一半。相比高大上的科學貢獻,諾貝爾獎的巨額獎金更令人心生羨慕。10月5日下午,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人民幣。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要說獎金的事情,就得先從諾貝爾這個人說起。
  • 發了119年的諾貝爾獎金,如何做到「越用越多」?
    伴隨2020年諾貝爾各大獎項的陸續公布,關於諾貝爾獎的話題再掀高潮。諾獎獎金為什麼發了119年了還沒發完,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過去幾年,諾貝爾獎得主的獎金都為900萬瑞典克朗。但今年,每個獎項的諾獎得主獎金將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59.5萬元)。諾貝爾獎每年都要頒發幾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一個多世紀過去了,諾貝爾的遺產還沒花完嗎?
  • 發了119年的諾貝爾獎金,如何做到「越用越多」?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 諾貝爾到底留下了多少財產? 伴隨2020年諾貝爾各大獎項的陸續公布,關於諾貝爾獎的話題再掀高潮。諾獎獎金為什麼發了119年了還沒發完,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119年過去了,為什麼諾貝爾獎獎金越來越多?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總額為6000萬瑞典克朗,約合4544萬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將近454萬人民幣。截止到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被授予950人和組織597次。可整整119年,諾貝爾的遺產不僅沒花光,還越花錢還越多。將近一千人都沒能分光諾貝爾的遺產,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了多少錢?
  • 3100萬瑞典克朗的諾貝爾遺產,為何時隔119年,獎金還沒有發完?
    諾貝爾獎金是通過諾貝爾的3100萬瑞典克朗(在當時折算美金920萬)而設立的,從1901年至2020年,119年的時間裡,諾貝爾獎金發放的數額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的遺產,可為什麼現在依然能持續不斷的發放,難道諾貝爾獎金還沒有發完嗎?
  • 「諾貝爾獎」獎金為何發了119年還沒發完?
    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並頒發一次,並發放一筆獎金。為什麼諾貝爾獎獎金119年來一直沒有發完而是得到越來越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10月5日下午,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諾貝爾有多富?119年,每年發獎幾千萬竟還沒花完!
    除此之外,諾貝爾獎設立的獎金十分豐富,可供獲獎人「20年沒有研究成果都不會餓死」,每年諾貝爾獎獎金的金額由基金會的收入來決定,今年的諾貝爾獎每個獎項增加100萬瑞典克朗(約75萬人民幣)獎金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757萬人民幣),諾貝爾成立至今已有119年,每年支出近千萬,諾貝爾這麼有錢?
  • 諾貝爾有多富?119年,每年發獎幾千萬竟還沒花完
    」,每年諾貝爾獎獎金的金額由基金會的收入來決定,今年的諾貝爾獎每個獎項增加100萬瑞典克朗(約75萬人民幣)獎金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757萬人民幣),諾貝爾成立至今已有119年,每年支出近千萬,諾貝爾這麼有錢?
  • 諾貝爾獎金有多少?還有多久花完
    但119年來,諾貝爾的遺產不僅沒有用盡,而且越來越多。1000多人未能分享諾貝爾的遺產。諾貝爾留下了多少錢?這麼多年,為什麼諾貝爾獎不能發放?花多長時間才能把遺產花掉?諾貝爾的遺產有多少?1866年,硝化甘油是由瑞典發明家和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發明的,他從此就一直生活在歷史上。諾貝爾去世後,總共剩下約3323萬瑞典克朗。
  • 119年,每年發獎幾千萬,諾貝爾的遺產為什麼到現在還沒花完?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可以說是一個發明大王,很多人只知道他是炸藥的創始者,卻不知道他還有355項專利,他用專利獲得的財富設立了諾貝爾獎,該獎因授予全世界最偉大的成就而聞名。諾貝爾生平諾貝爾於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伊曼努爾和卡洛琳·諾貝爾八個孩子中的第四個。
  • 發了119年,諾貝爾的獎金為啥還能一直發?
    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看到這裡,大家心中難免會有一個疑問,諾貝爾當初留下的錢有這麼多嗎?為什麼發了119年的獎金,還沒發完?119年過去了,諾貝爾獎金為什麼還沒發完?其實諾貝爾最初留下的獎金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誇張,最初的遺產也只有3100萬瑞典克朗(人民幣2368萬左右),當然那是在1901年,那時候這麼多錢也是十分值錢的。
  • 發了119年,諾貝爾的獎金為啥還能一直發?
    該獎每年評選一次,諾貝爾獎最初設了有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
  • 諾貝爾獎已頒發119年,為何諾貝爾的遺產還沒有花完?
    所以諾貝爾在遺囑中特意說明,獎金沒有具體數額,但是建議以科學家20年的薪水為標準。簡單地說,獎金就相當於一次性獎勵科學家20年的薪水。雖然錢不是很多,但足夠讓科學家安心研究,不必為五鬥米折腰了。現在看來,15萬克朗好像不多,但在100多年前卻是巨款,畢竟是20年的薪水。後來因為通貨膨脹以及物價的影響,獎金也隨之改變,但不變的是獎金發放的標準,多數以當時的科學家工資為標準。
  • 諾貝爾獎獎金髮了119年還沒發完 今年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
    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並頒發一次,並發放一筆獎金。為什麼諾貝爾獎獎金119年來一直沒有發完而是得到越來越多?其實諾貝爾組建了一個基金會,而這基金會是可以到處投資的,所以諾貝爾的遺產不斷增多。10月5日下午,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諾貝爾獎獎金為何發了119年還沒發完,反而越發越多?
    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人民幣。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 諾貝爾獎金為何用了119年還沒發完,反而今年又漲?答案揭曉
    ,其中最令人振奮的當屬獎金,根據數據,諾貝爾獎的獎金會發生不斷的變化,2020年9月,諾貝爾基金會主席宣布,2020年的諾貝爾獎金將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左右,對於普通人而言,已經是一筆巨款。
  • 119年,每年發獎幾千萬,諾貝爾的遺產為什麼還沒花完?
    而諾貝爾獎自 1901 年第一次頒發至今,已經連續頒發了 119 年,發出去的獎金早就超過了諾貝爾留下的遺產數額。 為什麼諾貝爾獎能保證高額獎金一直發下去,這筆 3100 萬瑞典克朗的遺產,又是如何成為知識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火種的呢?
  • 119年了,諾貝爾獎金為什麼還沒發完?
    其實也談不上黑歷史,不過確實有幾次失誤。比如說最重大的一次可能就是1949年的生理醫學獎了,當時頒發給了葡萄牙的醫生莫尼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他發明了一種手術叫做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就是把額頭打開,然後切除其中的一部分神經,或者把它破壞掉來治療重度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