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 如何提高免疫力?

2020-11-30 界面新聞

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  黃波

編輯|趙路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而言,由於缺乏抗病毒的特效藥,而對症治療(人工肺呼吸、胃腸外營養等)並不直接作用於病毒,機體真正將病毒清除乾淨,依靠的是免疫系統對病毒的殺滅,通俗地稱之為「免疫力」。

免疫力言之朗朗上口,概括性好,已被普遍接受和廣泛使用。

但免疫力這種說法,又極其抽象、模糊,不清楚其背後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因此,使用起來,又心存困惑與懷疑。

那麼,免疫力究竟指的是什麼?

防禦病毒的免疫力概念

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以一個理想狀態為例,說明之。

在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均勻分布的房間裡,有20個人進入該房間,他們接觸病毒的時間相同。觀察發現,10人沒有任何症狀,10人出現發病症狀;進一步地,發病人群中,5人症狀輕微,5人症狀嚴重。

由於進入每個個體的病毒數量是相同的,那麼,為什麼10人不發病而10人卻發病,並且發病者中,有些發病輕微,有些卻發病嚴重?

體內這種防禦、控制病毒入侵的能力就是免疫力。

很顯然,在上述人群中,沒有發病的人比發病的人的免疫力要強,而症狀輕微者比症狀嚴重者的免疫力要好。

因此,所謂「免疫」,顧名思義就是免除瘟疫(主要指細菌、病毒感染),而免除瘟疫的能力,就是免疫力。

不管免疫力有多麼抽象,當病毒入侵機體時,機體都能夠動員像海陸空三軍樣的防禦網(個體的免疫力如同一個國家的軍力),通過多層次、逐步遞進的防禦途徑將病毒清除,把這些途徑合併在一起,就形成了免疫力。

物理屏障形成免疫力第一層次

空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呼吸進入機體時,鼻腔內分布濃密的鼻毛,直接阻擋病毒向深部入侵,同時病毒會刺激鼻黏膜的神經末梢,引起機體打噴嚏,通過機械劇烈排氣,將入侵病毒排出。

這可以解釋,當你周圍的人打噴嚏時,你往往會說上一句「你是不是感冒了」(感冒主要就是病毒感染導致的),其背後所包含的科學依據。

除了鼻腔部位的物理屏障,在咽喉部以及氣管和支氣管部位,更是有大量粘液存在,這些粘液粘附病毒,阻礙病毒感染肺部組織細胞。

特別的是,氣管和支氣管表面是一層由纖毛上皮細胞、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以及免疫細胞組成的黏膜,黏膜層的下面為平滑肌層。

當病毒入侵時,一方面杯狀細胞分泌粘液,另一方面平滑肌強烈收縮,從而產生咳嗽咳痰症狀,將痰液包裹的病毒排出體外。

隨著年齡增長,杯狀細胞或者平滑肌細胞對於病毒刺激的反應性可能會降低,從而降低了物理屏障的保護性。

血液中的補體形成免疫力第二層次

病毒必須進入細胞內才能體現其感染性和毒力。人體內的細胞並非像在陸地一樣,其四周其實都是液體,而這種液體來自於血管裡的血液。

在血液中,有一套蛋白質形成的保護體系,被稱為補體系統,用於阻止細菌和病毒的入侵。

當病毒進入細胞時,補體系統被激活,產生兩種抗病毒效應:一是補體介導在被感染細胞表面打孔,誘導被感染細胞死亡,細胞在死亡過程中,進入其中的病毒也隨之被分解、清除;二是補體介導巨噬細胞吞噬被感染的細胞,從而在巨噬細胞內部將所吞噬的細胞連同病毒一起降解。

另外,補體成分C4能夠對一些具有包膜的病毒,起到中和作用,阻止病毒進入細胞。補體成分主要是由肝臟的細胞所產生,當肝臟功能不好時,補體的產生量會降低,從而降低補體對病毒入侵的防禦。

肺上皮細胞自身形成免疫力第三層次

肺組織上皮細胞表達ACE2蛋白受體,通過ACE2的介導,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到正常肺組織細胞。

然而這些細胞對於病毒的入侵,並不是沒有反應而任由病毒宰割,而是繼承了古老的、細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抗病毒機制,即激活I型幹擾素(細胞產生的一種核心的抗病毒蛋白質分子)。

當病毒進入細胞時,肺上皮細胞的I型幹擾素被激活,從而阻止病毒在細胞內的複製。這是機體細胞對病毒入侵的普遍反應,是古老的細胞進化的結果。

在免疫力不強的個體體內,如果I型幹擾素產量很低,則病毒在肺上皮細胞內的複製和擴增將不受限制,從而導致病毒顆粒在感染的細胞內大量複製。

固有免疫細胞形成免疫力第四層次

上述的三種層次基本上只能發揮輔助的作用,真正控制病毒感染,必須依靠機體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可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叫作固有免疫細胞(或者稱為先天免疫細胞或天然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它們在抗病毒免疫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當病毒入侵時,在前面三種防禦途徑發揮作用的同時,固有免疫的細胞也感受到了病毒的刺激,並作出應答,包括巨噬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與降解、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在感染部位上千萬倍地產生釋放I型幹擾素、自然殺傷細胞對病毒感染細胞的殺傷等。

不同的個體乃至同一個體在不同的狀態下,這些固有免疫細胞在肺呼吸道分布的數量及其功能狀態是不同的,因此它們對病毒的防禦效果是有差異的。

B細胞和T細胞形成免疫力第五層次

另一類免疫細胞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細胞,即T細胞和B細胞兩種,它們是抗病毒的主力軍和核心力量。

當入侵的病毒突破呼吸道粘液屏障,進入肺上皮細胞,在感染細胞內大量擴增並被釋放出來時,新的病毒顆粒可以隨著淋巴液回流,進入其附近的淋巴結(醫學上稱之為引流淋巴結),淋巴結的結構如同一個橘子,外表面是一層膜如同橘子皮,內部則分別由B細胞和T細胞聚集的區域構成,如同一小瓣一小瓣的橘子肉。

在一瓣一瓣的橘子肉和橘子皮之間是有空間的,其間充滿淋巴液,這有些類似於護城河,而在河道兩邊也分布了很多B細胞,當病毒隨淋巴液到達這些部位時,病毒會刺激護城河周邊的B細胞,產生出很多不同種類的抗體,但僅有少數的抗體能夠識別病毒,絕大多數不能夠識別病毒,這就是所謂的非特異性抗體,它們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就可以產生,其目的是讓那些能夠識別病毒的少數抗體去協助激活前面所述的補體途徑以及巨噬細胞的吞噬等。

當病毒隨淋巴液流動,穿過護城河進入橘子肉的B細胞所在區域,這個時候病毒激活B細胞產生的抗體就是病毒特異性的,即這些抗體能夠識別病毒的某種成分。

這些早期產生的病毒特異性抗體屬於IgM型,與病毒的親和力(結合能力)並不強,其作用是進一步加強補體激活和吞噬細胞對病毒的吞噬。

高親和力抗體產生需要2周左右時間才達到峰值,是B細胞經過完全活化和變異篩選並轉變成為漿細胞的結果。

漿細胞的體積非常大,裡面充滿了新合成的抗體,漿細胞將抗體釋放出來後,抗體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到達病毒感染部位,其主要作用是與病毒顆粒結合,阻止病毒入侵細胞。

然而,抗體對於已進入細胞內的病毒是無能為力的,對於躲藏在細胞內的病毒,其最終的殺滅依賴於人體內的T細胞。

病毒感染的呼吸道部位通過炎性因子招募一類功能特殊的樹突狀細胞,它們到達病毒感染部位,攝取病毒的抗原(病毒蛋白質),經淋巴液回流,進入淋巴結T細胞聚集的區域,供T細胞來識別病毒抗原,能夠識別病毒抗原的T細胞被活化,進行大量擴增(1個T細胞可以擴增出10萬個),此即為活化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它們隨後離開淋巴結,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進入病毒感染的呼吸道部位,通過識別病毒感染的細胞,進而將它們殺死,同時,細胞內的病毒也隨著死亡而被降解清除。

T細胞殺傷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一個T細胞能夠連續殺傷好多個被感染的細胞,因此,對於病毒感染的最終控制,是依賴於T細胞的。

抗體和病毒特異性T細胞的生成是機體抗病毒免疫力的把關層次和最後層次,如果前面的4個層次環節都不能夠控制住病毒,最後這一層次將是控制病毒最後的殺手鐧,即抗體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對於已進入細胞內的病毒,則通過T細胞殺傷將它們清除。

然而,抗體產生和病毒特異性T細胞的大量生成,不僅取決於T、B細胞的數量和狀態以及所接觸的病毒抗原量,而且還受T、B細胞周圍一系列因素的調控,而不同個體在這些方面存在差別,從而導致不同個體在抗體生成和T細胞活化方面存在差異。

免疫力評價指標缺乏

如上所述,機體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並不是由一個因素所構成,而是由呼吸道的物理屏障、血液中的補體系統、肺上皮細胞幹擾素通路、固有免疫系統、獲得性免疫系統等五個方面所共同構成。

這五個方面,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很顯然其貢獻度是不均等的,我們並不清楚每個方面準確的貢獻度。

即便我們知道其貢獻度,對每個方面如何進行評估,當前並沒有相應的手段和評估指標。

對於個體而言,其鼻毛越濃密以及黏膜分泌的粘液越多,就越容易通過物理的方式將病毒排出;其肝功能健全,補體系統完整,有助於阻止病毒的入侵和吞噬細胞對病毒的清除;其肺上皮細胞在病毒進入後,能夠快速合成較高水平的I型幹擾素,則抗病毒的效果就好;其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反應越快以及釋放I型幹擾素量越大,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越強,自然殺傷細胞對病毒感染的細胞殺傷活性越好,則抑制病毒的效果越好;最後,其產生抗體的親和力越高和量越大、活化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越早和數量越大,則控制病毒的效果更好。

然而,在病毒感染之前,如何預測個體上述不同層次對病毒的反應性會達到哪一種程度,是目前免疫學研究領域面臨的一個很大挑戰。

如何提高抗病毒的免疫力?

儘管抗病毒免疫力由上述不同層次所構成,但決定個體免疫力高低歸根到底在於細胞。

例如,肝臟細胞功能健全,則產生的各種補體蛋白量就充足;肺組織上皮細胞功能正常,則能夠有效產生I型幹擾素;尤其重要的是,骨髓細胞功能要好,因為所有免疫細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幹細胞所產生,只有骨髓細胞好,其分化產生的免疫細胞活力才好。

對於青少年和年輕人來說,他們的肝細胞、骨髓細胞、肺部上皮細胞狀態都比較良好,因而免疫力也好。但是伴隨年齡增長,機體功能開始退化,肝細胞、骨髓細胞、肺部上皮細胞狀態都開始下降,因而抗病毒免疫力也開始下降。

因此,老年人特別需要注意提高自身抗病毒的免疫力。

有規律的鍛鍊能夠較好改善糖代謝、脂代謝,不但增強肝細胞功能,而且也能夠改善骨髓細胞、免疫細胞、肺上皮細胞的功能;機體免疫細胞受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一個愉悅的心情有助於機體免疫細胞處於活躍狀態,而情緒壓抑低落、心情煩躁則抑制免疫細胞功能;最後健康、合理飲食毫無疑問是維持整體細胞功能正常的基礎。

面對當前的疫情,多食用香菇、枸杞、靈芝粉、黑木耳等食物,是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這是因為這些食物富含植物多糖(香菇多糖、枸杞多糖、靈芝多糖等),能夠刺激天然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使得這些免疫細胞處於一種預刺激狀態。

免疫力作為機體免除瘟疫的一種能力,已被廣大民眾廣泛使用,特別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更是使得免疫力在新聞媒體中廣泛傳播。

對於這樣一個極其抽象模糊的術語,我們需要理解其真實的含義是什麼,其物質基礎又是什麼,唯如此,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策略,提高我們體內抗病毒的免疫力。

相關焦點

  • 專家解析: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
    因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免疫力被普遍接受和廣泛使用。但免疫力這種說法,又極其抽象、模糊,不清楚其背後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因此,使用起來,又心存困惑與懷疑。那麼,免疫力究竟指的是什麼?  動用「海陸空三軍」防禦病毒入侵   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黃波教授以一個理想狀態舉例說明稱,在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均勻分布的房間裡,有20個人進入該房間,他們接觸病毒的時間相同。觀察發現,10人沒有任何症狀,10人出現發病症狀;進一步地,發病人群中,5人症狀輕微,5人症狀嚴重。
  • 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新聞—科學網
    但免疫力這種說法,又極其抽象、模糊,不清楚其背後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因此,使用起來,又心存困惑與懷疑。那麼,免疫力究竟指的是什麼? 防禦病毒的免疫力概念 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以一個理想狀態為例,說明之。在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均勻分布的房間裡,有20個人進入該房間,他們接觸病毒的時間相同。
  • 專家科普免疫力:人體「三軍」五層次防禦病毒
    (抗擊新冠肺炎)專家科普免疫力:人體「三軍」五層次防禦病毒  中新網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民眾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加強自身免疫力也非常關鍵。
  • 【防疫科普】何謂免疫力?如何提高抗病毒的免疫力?
    但免疫力這種說法,又極其抽象、模糊,不清楚其背後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因此,使用起來,又心存困惑與懷疑。那麼,免疫力究竟指的是什麼?  防禦病毒的免疫力概念  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以一個理想狀態為例,說明之。  在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均勻分布的房間裡,有20個人進入該房間,他們接觸病毒的時間相同。
  • 每天喝鮮奶 提高免疫力
    新冠肺炎病毒仍在肆虐中,在尚無特效藥出現的情況下,怎麼樣來預防病毒的入侵?也許有人會脫口而出:「戴口罩!」沒錯,戴口罩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絕飛沫傳播。不過,在專家看來,預防病毒入侵,有個重要的辦法就是提高人體免疫力。 「新冠肺炎」專挑免疫力低下人群?
  • 給寶寶吃什麼奶粉可以提高免疫力?
    最近上刷到不少這類相關話題:寶寶體質弱,愛生病,給寶寶吃哪款奶粉可以提高免疫力?什麼是免疫力?免疫力是指人體的一種防禦機制,是人體的一種能力。一方面可以針對外來的一些病原微生物,比如細菌,病毒,結核桿菌,寄生蟲等侵入人體的時候能夠起到防禦的作用。
  • 地球磁場與人體免疫力
    鍾南山院士呼籲:由於疫情的發生,讓更多人開始注重自身的免疫力的提高和健康。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人體中細胞的活力均受到磁的影響。新生的細胞含磁量多,呈圓形,細胞若含磁量不足則衰亡。大量的血液因缺磁而活性減少。
  • 瑪尼布:對抗各種病毒細菌,首先要提高免疫力!
    但有些人因為身體素質好,免疫力高而躲過了這一場災難。明顯可見,對抗各種病毒細菌,首先要提高免疫力。瑪尼布植物幹細胞轉眼植物幹細胞產品,就有幫助人體修復受損細胞、提高免疫力的效果。那究竟何為植物幹細胞?瑪尼布植物幹細胞又是如何達到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效果的呢?
  • 什麼是抵抗力(免疫力)?
    免疫力也叫抵抗力指的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下,人體的各個系統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證了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其中免疫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防禦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各種疾病。實際上,人體的這種防禦能力就是抵抗力。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 教你如何提高免疫力
    那你知道在平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嘛?吃那些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呢,平日裡做哪些運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免疫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1、交際圈子太狹窄研究證實,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
  • 疫情期提高免疫力,藥物管用嗎?
    2003年SARS流行期間,疫情導致了人們的恐慌,很多人想盡辦法、用盡門路尋找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神藥」,造成了當時胸腺肽和人血白蛋白等藥物的脫銷。此次事件之後,不少人一遇到突發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眾衛生事件,為了對抗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第一反應就是找藥吃。有的人甚至認為,只有靠藥物,才能提高免疫力,對抗傳染病。那麼,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藥物都有哪些?
  • 如何提高免疫力?戰「疫」名中醫有招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免疫力是不是越強越好?如何科學地提升免疫力讓身體少生病?醫生還發現,新冠病毒會嚴重損害人體免疫力,臨床上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淋巴細胞的異常下降,而淋巴細胞的數值越低,意味著患者的免疫功能越差,病情也越重,預後也越不好;淋巴細胞下降接近於「0」時患者幾無生還可能。從某種角度講,免疫功能低下者就是感染的高風險人群。所以說,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如何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
    免疫力不能不去重視,只有免疫力強,生病的機會才會少。如何來提高免疫力呢?可以通過飲食均衡,多喝水,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情,經常鍛鍊來提高免疫力,讓疾病遠離我們。,進而提高免疫力。每天多喝水還可以加速體內新陳代謝,也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3、經常鍛鍊生命在於運動,而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關係沒有時間鍛鍊了。
  • 吃什麼能提高免疫力
    那如何提升免疫力呢?免疫力又為何會下降呢?一、免疫力又為何會下降呢?1、心理緊張不安、焦急等心理勞累會給植物性神經造成不良影響,而植物性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繫,由於積勞造成的疾病往往是很難治癒的。
  • 人體免疫力是越高越好嗎? 不一定
    買泡騰片,搶維生素C,服用保健品,提前吃點中成藥…….人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關注自己的免疫力,想要實時提高免疫力。不過,在上海市免疫學會專家的眼裡,免疫力並不是越高越好,對普通人來說「穩健」的免疫力比提高免疫力更重要。
  • 【2020全民營養周】人體的免疫力是怎麼回事?
    2020年初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全球流行,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除隔離防控和醫藥治療,我們機體的免疫力也是抵抗疾病的有力武器。那麼免疫力是什麼呢?它是機體保護「自我」,抵禦「非我」的能力,想要明晰這個問題就要了解免疫系統——我們機體的「防禦部隊」。
  • 提高免疫力需要這些營養,也可以看看蛋白粉有什麼作用
    免疫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這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病毒、細菌等異物,處理衰老、損傷
  • EZZ牌NMN獲澳洲TGA力薦 抵禦病毒增強人體免疫力
    冬春交替的季節,恰逢各種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高發期,許多案例均已表明,在這類疾病面前,免疫力較差的中老年人往往抵抗病毒的能力也較弱。增強免疫力,不僅可以提高人體自身的防禦能力,還能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病毒和細菌,避免感染。
  • 吃什麼提高免疫力,怎麼提高免疫力?
    免疫能力是大家身體抵禦外部病原體清侵蝕的能力,免疫力下降會常常得病,因此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除開增強體質之外,還能夠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接下去我給大伙兒詳細介紹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 如何提高免疫力?
    數百萬年來,人類生活在一個既適合生存又充滿危險的環境,人類能得以續存,是獲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說免疫力是生物進化過程的產物。免疫力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免疫力按其獲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先天性免疫,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如豬瘟在豬群中傳播很快,但和人類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