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何謂免疫力?如何提高抗病毒的免疫力?

2020-12-08 中國張掖網

  作者:黃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而言,由於缺乏抗病毒的特效藥,而對症治療(人工肺呼吸、胃腸外營養等)並不直接作用於病毒,機體真正將病毒清除乾淨,依靠的是免疫系統對病毒的殺滅,通俗地稱之為「免疫力」。免疫力言之朗朗上口,概括性好,已被普遍接受和廣泛使用。但免疫力這種說法,又極其抽象、模糊,不清楚其背後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因此,使用起來,又心存困惑與懷疑。那麼,免疫力究竟指的是什麼?

  防禦病毒的免疫力概念

  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以一個理想狀態為例,說明之。

  在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均勻分布的房間裡,有20個人進入該房間,他們接觸病毒的時間相同。觀察發現,10人沒有任何症狀,10人出現發病症狀;進一步地,發病人群中,5人症狀輕微,5人症狀嚴重。由於進入每個個體的病毒數量是相同的,那麼,為什麼10人不發病而10人卻發病,並且發病者中,有些發病輕微,有些卻發病嚴重?體內這種防禦、控制病毒入侵的能力就是免疫力。很顯然,在上述人群中,沒有發病的人比發病的人的免疫力要強,而症狀輕微者比症狀嚴重者的免疫力要好。因此,所謂「免疫」,顧名思義就是免除瘟疫(主要指細菌、病毒感染),而免除瘟疫的能力,就是免疫力。

  不管免疫力有多麼抽象,當病毒入侵機體時,機體都能夠動員像海陸空三軍樣的防禦網(個體的免疫力如同一個國家的軍力),通過多層次、逐步遞進的防禦途徑將病毒清除,把這些途徑合併在一起,就形成了免疫力。

  物理屏障形成免疫力第一層次

  空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呼吸進入機體時,鼻腔內分布濃密的鼻毛,直接阻擋病毒向深部入侵,同時病毒會刺激鼻黏膜的神經末梢,引起機體打噴嚏,通過機械劇烈排氣,將入侵病毒排出。這可以解釋,當你周圍的人打噴嚏時,你往往會說上一句「你是不是感冒了」(感冒主要就是病毒感染導致的),其背後所包含的科學依據。除了鼻腔部位的物理屏障,在咽喉部以及氣管和支氣管部位,更是有大量粘液存在,這些粘液粘附病毒,阻礙病毒感染肺部組織細胞。特別的是,氣管和支氣管表面是一層由纖毛上皮細胞、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以及免疫細胞組成的黏膜,黏膜層的下面為平滑肌層。當病毒入侵時,一方面杯狀細胞分泌粘液,另一方面平滑肌強烈收縮,從而產生咳嗽咳痰症狀,將痰液包裹的病毒排出體外。隨著年齡增長,杯狀細胞或者平滑肌細胞對於病毒刺激的反應性可能會降低,從而降低了物理屏障的保護性。

  血液中的補體形成免疫力第二層次

  病毒必須進入細胞內才能體現其感染性和毒力。人體內的細胞並非像在陸地一樣,其四周其實都是液體,而這種液體來自於血管裡的血液。在血液中,有一套蛋白質形成的保護體系,被稱為補體系統,用於阻止細菌和病毒的入侵。當病毒進入細胞時,補體系統被激活,產生兩種抗病毒效應:一是補體介導在被感染細胞表面打孔,誘導被感染細胞死亡,細胞在死亡過程中,進入其中的病毒也隨之被分解、清除;二是補體介導巨噬細胞吞噬被感染的細胞,從而在巨噬細胞內部將所吞噬的細胞連同病毒一起降解。另外,補體成分C4能夠對一些具有包膜的病毒,起到中和作用,阻止病毒進入細胞。補體成分主要是由肝臟的細胞所產生,當肝臟功能不好時,補體的產生量會降低,從而降低補體對病毒入侵的防禦。

  肺上皮細胞自身形成免疫力第三層次

  肺組織上皮細胞表達ACE2蛋白受體,通過ACE2的介導,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到正常肺組織細胞。然而這些細胞對於病毒的入侵,並不是沒有反應而任由病毒宰割,而是繼承了古老的、細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抗病毒機制,即激活I型幹擾素(細胞產生的一種核心的抗病毒蛋白質分子)。當病毒進入細胞時,肺上皮細胞的I型幹擾素被激活,從而阻止病毒在細胞內的複製。這是機體細胞對病毒入侵的普遍反應,是古老的細胞進化的結果。在免疫力不強的個體體內,如果I型幹擾素產量很低,則病毒在肺上皮細胞內的複製和擴增將不受限制,從而導致病毒顆粒在感染的細胞內大量複製。

  固有免疫細胞形成免疫力第四層次

  上述的三種層次基本上只能發揮輔助的作用,真正控制病毒感染,必須依靠機體免疫細胞。免疫細胞可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叫作固有免疫細胞(或者稱為先天免疫細胞或天然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它們在抗病毒免疫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當病毒入侵時,在前面三種防禦途徑發揮作用的同時,固有免疫的細胞也感受到了病毒的刺激,並作出應答,包括巨噬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與降解、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在感染部位上千萬倍地產生釋放I型幹擾素、自然殺傷細胞對病毒感染細胞的殺傷等。不同的個體乃至同一個體在不同的狀態下,這些固有免疫細胞在肺呼吸道分布的數量及其功能狀態是不同的,因此它們對病毒的防禦效果是有差異的。

  B細胞和T細胞形成免疫力第五層次

  另一類免疫細胞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細胞,即T細胞和B細胞兩種,它們是抗病毒的主力軍和核心力量。當入侵的病毒突破呼吸道粘液屏障,進入肺上皮細胞,在感染細胞內大量擴增並被釋放出來時,新的病毒顆粒可以隨著淋巴液回流,進入其附近的淋巴結(醫學上稱之為引流淋巴結),淋巴結的結構如同一個橘子,外表面是一層膜如同橘子皮,內部則分別由B細胞和T細胞聚集的區域構成,如同一小瓣一小瓣的橘子肉,在一瓣一瓣的橘子肉和橘子皮之間是有空間的,其間充滿淋巴液,這有些類似於護城河,而在河道兩邊也分布了很多B細胞,當病毒隨淋巴液到達這些部位時,病毒會刺激護城河周邊的B細胞,產生出很多不同種類的抗體,但僅有少數的抗體能夠識別病毒,絕大多數不能夠識別病毒,這就是所謂的非特異性抗體,它們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就可以產生,其目的是讓那些能夠識別病毒的少數抗體去協助激活前面所述的補體途徑以及巨噬細胞的吞噬等。當病毒隨淋巴液流動,穿過護城河進入橘子肉的B細胞所在區域,這個時候病毒激活B細胞產生的抗體就是病毒特異性的,即這些抗體能夠識別病毒的某種成分。這些早期產生的病毒特異性抗體屬於IgM型,與病毒的親和力(結合能力)並不強,其作用是進一步加強補體激活和吞噬細胞對病毒的吞噬。高親和力抗體產生需要2周左右時間才達到峰值,是B細胞經過完全活化和變異篩選並轉變成為漿細胞的結果。漿細胞的體積非常大,裡面充滿了新合成的抗體,漿細胞將抗體釋放出來後,抗體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到達病毒感染部位,其主要作用是與病毒顆粒結合,阻止病毒入侵細胞。然而,抗體對於已進入細胞內的病毒是無能為力的,對於躲藏在細胞內的病毒,其最終的殺滅依賴於人體內的T細胞。

  病毒感染的呼吸道部位通過炎性因子招募一類功能特殊的樹突狀細胞,它們到達病毒感染部位,攝取病毒的抗原(病毒蛋白質),經淋巴液回流,進入淋巴結T細胞聚集的區域,供T細胞來識別病毒抗原,能夠識別病毒抗原的T細胞被活化,進行大量擴增(1個T細胞可以擴增出10萬個),此即為活化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它們隨後離開淋巴結,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進入病毒感染的呼吸道部位,通過識別病毒感染的細胞,進而將它們殺死,同時,細胞內的病毒也隨著死亡而被降解清除。T細胞殺傷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一個T細胞能夠連續殺傷好多個被感染的細胞,因此,對於病毒感染的最終控制,是依賴於T細胞的。

  抗體和病毒特異性T細胞的生成是機體抗病毒免疫力的把關層次和最後層次,如果前面的4個層次環節都不能夠控制住病毒,最後這一層次將是控制病毒最後的殺手鐧,即抗體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對於已進入細胞內的病毒,則通過T細胞殺傷將它們清除。然而,抗體產生和病毒特異性T細胞的大量生成,不僅取決於T、B細胞的數量和狀態以及所接觸的病毒抗原量,而且還受T、B細胞周圍一系列因素的調控,而不同個體在這些方面存在差別,從而導致不同個體在抗體生成和T細胞活化方面存在差異。

  免疫力評價指標缺乏

  如上所述,機體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並不是由一個因素所構成,而是由呼吸道的物理屏障、血液中的補體系統、肺上皮細胞幹擾素通路、固有免疫系統、獲得性免疫系統等五個方面所共同構成。這五個方面,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很顯然其貢獻度是不均等的,我們並不清楚每個方面準確的貢獻度。即便我們知道其貢獻度,對每個方面如何進行評估,當前並沒有相應的手段和評估指標。

  對於個體而言,其鼻毛越濃密以及黏膜分泌的粘液越多,就越容易通過物理的方式將病毒排出;其肝功能健全,補體系統完整,有助於阻止病毒的入侵和吞噬細胞對病毒的清除;其肺上皮細胞在病毒進入後,能夠快速合成較高水平的I型幹擾素,則抗病毒的效果就好;其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反應越快以及釋放I型幹擾素量越大,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越強,自然殺傷細胞對病毒感染的細胞殺傷活性越好,則抑制病毒的效果越好;最後,其產生抗體的親和力越高和量越大、活化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越早和數量越大,則控制病毒的效果更好。然而,在病毒感染之前,如何預測個體上述不同層次對病毒的反應性會達到哪一種程度,是目前免疫學研究領域面臨的一個很大挑戰。

  如何提高抗病毒的免疫力?

  儘管抗病毒免疫力由上述不同層次所構成,但決定個體免疫力高低歸根到底在於細胞。例如,肝臟細胞功能健全,則產生的各種補體蛋白量就充足;肺組織上皮細胞功能正常,則能夠有效產生I型幹擾素;尤其重要的是,骨髓細胞功能要好,因為所有免疫細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幹細胞所產生,只有骨髓細胞好,其分化產生的免疫細胞活力才好。

  對於青少年和年輕人來說,他們的肝細胞、骨髓細胞、肺部上皮細胞狀態都比較良好,因而免疫力也好。但是伴隨年齡增長,機體功能開始退化,肝細胞、骨髓細胞、肺部上皮細胞狀態都開始下降,因而抗病毒免疫力也開始下降。因此,老年人特別需要注意提高自身抗病毒的免疫力。

  有規律的鍛鍊能夠較好改善糖代謝、脂代謝,不但增強肝細胞功能,而且也能夠改善骨髓細胞、免疫細胞、肺上皮細胞的功能;機體免疫細胞受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一個愉悅的心情有助於機體免疫細胞處於活躍狀態,而情緒壓抑低落、心情煩躁則抑制免疫細胞功能;最後健康、合理飲食毫無疑問是維持整體細胞功能正常的基礎。面對當前的疫情,多食用香菇、枸杞、靈芝粉、黑木耳等食物,是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這是因為這些食物富含植物多糖(香菇多糖、枸杞多糖、靈芝多糖等),能夠刺激天然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使得這些免疫細胞處於一種預刺激狀態。

  免疫力作為機體免除瘟疫的一種能力,已被廣大民眾廣泛使用,特別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更是使得免疫力在新聞媒體中廣泛傳播。對於這樣一個極其抽象模糊的術語,我們需要理解其真實的含義是什麼,其物質基礎又是什麼,唯如此,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策略,提高我們體內抗病毒的免疫力。

  (鳴謝: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整理:光明網記者戰釗)

相關焦點

  • 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 如何提高免疫力?
    即便我們知道其貢獻度,對每個方面如何進行評估,當前並沒有相應的手段和評估指標。然而,在病毒感染之前,如何預測個體上述不同層次對病毒的反應性會達到哪一種程度,是目前免疫學研究領域面臨的一個很大挑戰。如何提高抗病毒的免疫力?儘管抗病毒免疫力由上述不同層次所構成,但決定個體免疫力高低歸根到底在於細胞。
  • 如何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
    免疫力不能不去重視,只有免疫力強,生病的機會才會少。如何來提高免疫力呢?可以通過飲食均衡,多喝水,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情,經常鍛鍊來提高免疫力,讓疾病遠離我們。1、飲食均衡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蛋白質食物,補充維生素,而這些的來源就是要每天飲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的話,那麼會幫助人體攝入更多的營養素,進而提高免疫力
  •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系列科普(一):如何提高機體免疫力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如何提高機體免疫力」系列科普——自然醫學和精準營養的策略和方法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舉全國之力抗擊新冠病毒感染的鬥爭中,幾乎使每個人都認識到了免疫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戰勝病魔的根本,尤其在沒有有效殺傷病毒藥物的情況下,機體免疫力決定了你的生存命運。到底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 增強免疫力,有助於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老人兒童要多補充維C,提高免疫力」……可以說,免疫力是健康的保護傘,只有免疫力提高了,身體才可以更好地抵禦外來病原體的侵害。那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增強免疫力有用嗎? 答案是肯定的!
  • 如何提高免疫力?
    數百萬年來,人類生活在一個既適合生存又充滿危險的環境,人類能得以續存,是獲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說免疫力是生物進化過程的產物。免疫力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免疫力按其獲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先天性免疫,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如豬瘟在豬群中傳播很快,但和人類無緣。
  • 專家科普免疫力:人體「三軍」五層次防禦病毒
    (抗擊新冠肺炎)專家科普免疫力:人體「三軍」五層次防禦病毒  中新網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民眾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加強自身免疫力也非常關鍵。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 教你如何提高免疫力
    那你知道在平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嘛?吃那些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呢,平日裡做哪些運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免疫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1、交際圈子太狹窄研究證實,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
  • 吃什麼提高免疫力,怎麼提高免疫力?
    免疫能力是大家身體抵禦外部病原體清侵蝕的能力,免疫力下降會常常得病,因此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除開增強體質之外,還能夠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接下去我給大伙兒詳細介紹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 Nature|SNX5介導病毒自噬與抗病毒免疫力
    自噬對機體的免疫功能亦十分重要,可以通過調控先天免疫力、獲得性免疫力和炎症反應,以及選擇性降解細胞內病原微生物等多層次的機制提高機體的抗病毒免疫力【1,2】。特異性的活化自噬被認為是一種誘導廣泛抗病毒免疫力的新策略,但是長久以來科學界對病毒侵染的細胞是如何活化自噬以控制病毒感染的分子機制知之甚少。
  • 如何提高免疫力?戰「疫」名中醫有招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免疫力是不是越強越好?如何科學地提升免疫力讓身體少生病?近日,由廣東省中醫藥局指導,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廣東省中醫院協辦的「嶺南中醫科普大講壇」第12期開講,廣東省中醫院急診大科主任、廣東省健康科普專家丁邦晗教授以武漢抗疫一線經歷為引,為大家詳解免疫力這件事,釐清認識誤區。
  • 吃什麼能提高免疫力
    那如何提升免疫力呢?免疫力又為何會下降呢?一、免疫力又為何會下降呢?1、心理緊張不安、焦急等心理勞累會給植物性神經造成不良影響,而植物性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繫,由於積勞造成的疾病往往是很難治癒的。
  • 疫情期提高免疫力,藥物管用嗎?
    2003年SARS流行期間,疫情導致了人們的恐慌,很多人想盡辦法、用盡門路尋找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神藥」,造成了當時胸腺肽和人血白蛋白等藥物的脫銷。此次事件之後,不少人一遇到突發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眾衛生事件,為了對抗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第一反應就是找藥吃。有的人甚至認為,只有靠藥物,才能提高免疫力,對抗傳染病。那麼,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藥物都有哪些?
  • 杜仲葉提取物,提高豬群免疫力才是降低豬發病率的關鍵!
    正常情況下,豬自身的免疫力能夠抵抗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不得病。但由於營養、應激、病毒因素、飼料黴變、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多種因素使豬自身免疫力下降,最終發病。而且據有關資料統計,50%以上的疾病都是由於機體的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因此提高豬群免疫力才是降低豬發病率的關鍵!
  • 抗病毒,「免疫力」是人體的防護牆,教你3招,比吃啥補藥都強
    「防疫階段」,大多數人處於「隔離」狀態;面對「病毒」,大家都想著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針對「免疫力」這個細節,坊間流傳著多樣的方法,比如飲食或者某種保健食品,然而多為不靠譜言論。科學「增強免疫力」,您應該做的是這些。
  •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要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他們不再遭受疾病的侵擾呢?一、生病少不代表免疫力強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念:寶寶少生病≠免疫力強。很多家長認為,常感冒的孩子就是免疫力差,其實,寶寶少生病不代表免疫力強。有的寶寶很少生病是因為家長對寶寶保護得太好,比如天冷就不出門,怕髒就不讓他們爬等,這樣寶寶一旦出門旅行或上幼兒園就會開始常生病。
  • 免疫力如何提高?堅持食用康比特葡聚糖乳清蛋白粉
    免疫力低下怎麼辦?人體免疫力不可小瞧,免疫力低下會引發很多病變,內臟、皮膚都可能會受到挑戰,那麼吃什麼食物能增強免疫力。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要想提高免疫力,我們要儘量做到飲食的多樣化,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說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瘦肉,多喝一些牛奶。因為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可是大多數肉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這也不有利於,所以選擇一款蛋白粉是不錯的選擇。
  •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我們想提高免疫力,要多注意補充哪些營養?
    免疫力是我們防禦病原微生物的一種能力,也被稱為「最好的醫生」。所以想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提高免疫力就很重要,而人的免疫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營養、睡眠、運動、疾病等等。特別是發生新冠疫情以來,病毒時不時就在局部發生疫情反彈,大家都很關注如何提高免疫力。
  • 流感季來啦,提高免疫力,這些乾貨請收下!
    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免疫力的話題。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嗎?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免疫力到底是啥?1、防禦力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對各種微生物的抵抗和清除能力,使人體不會被病原體入侵和感染。換句話說,抵抗力是免疫力中的最基本功能。
  • 免疫力低易生病,出現這5個跡象,要小心!五步走,提高免疫力
    人之所以老生病,其實很我們的免疫力低下有很大的關係,就比如小孩和老年人,他們的免疫力就低。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免疫力也很差,這可能和他們不規則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衛生有關係。你不要以為免疫力低,不是什麼大問題哦,如果真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的。免疫力低,容易引起多種健康問題,小到感冒,大到癌症,這可不是忽悠你哦,所以,你一定要重視起來。免疫力是否低下,一般我們是能發現的,我們可以從下面五個跡象中看出來哦,一起來看看吧。
  • 從這次疫情,我們看到補硒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不僅張文宏醫生認為免疫力是最有效的藥,另兩位專家也有相同的看法:1、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實際我們得這個病啊,是病毒和人體免疫力博弈鬥爭的結果,往往病毒勝了就得病了,所以把抵抗力提高了,往往就不容易被感染,即使感染,也是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