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彙。「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老人兒童要多補充維C,提高免疫力」……可以說,免疫力是健康的保護傘,只有免疫力提高了,身體才可以更好地抵禦外來病原體的侵害。那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增強免疫力有用嗎?
答案是肯定的!
同樣接觸機會
免疫功能低下更易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如果一次接觸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對於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人群,病情進展相對更快,嚴重程度更高。
在人群普遍易感的情況下,是否感染主要取決於接觸機會,並不是抵抗力強的人群感染的風險會更低。兒童接觸機會少,感染的概率低;同樣的接觸機會,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概率更大。
那麼,在當前這個特殊時期
我們應該如何「激活」機體免疫力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4招幫你增強免疫力
1
健康飲食:保證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民以食為天,尤其在對抗病毒的特殊時期,我們要保持均衡膳食,為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
研究顯示,人體內每天都要產生數以百億計的免疫細胞,這裡面主要是中性粒細胞。產生這些細胞所需要的原材料需要通過我們的飲食來獲得。另外,針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應需要生成一系列的免疫相關分子。而產生這些免疫分子並讓它們發揮作用同樣需要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所以,健康的飲食是提高免疫力的必要條件。
2
適量運動:加速免疫細胞運輸
為了防止感染病毒,我們近期要減少外出,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但是每天必要的鍛鍊還是不能減少的。可以選擇在家裡進行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如瑜伽、伏地挺身、蹲起等。
研究表明,每天堅持適度的身體鍛鍊能夠減輕病原體感染的概率。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把免疫細胞更好地運輸到全身各個地方,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但需要注意,過度的身體鍛鍊不僅不會對免疫力有好處,反而會導致疲勞而降低免疫力。
3
規律作息:避免降低免疫力
在家隔離,為了打發時間,打遊戲玩兒牌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晚睡晚起也就成了日常作息。
研究表明,沒有規律的作息同樣會給免疫系統的功效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要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不讓自身免疫系統「掉鏈子」。
4
良好心理:莫讓恐慌壓垮身體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展,人們密切關注疫情相關信息與防疫工作,公眾對各種信息高度敏感,甚至催生了焦慮與恐慌情緒,這可能帶來疫情之外的「次生災害」,比如影響醫療秩序,衝擊物價,還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疫情進一步惡化。
此外,恐慌的情緒還會給我們自身帶來心理壓力,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因此,我們要從權威渠道獲取疫情信息,了解掌握科學的防控疫情的科普知識,克服自身的恐慌情緒,積極應對疫情,不要讓心理壓力壓垮身體。
5
切忌濫用藥物:提高免疫系統「作戰能力」
為了有效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很多人選擇服用抗病毒藥物,增強自身的抵抗力。但需要注意,藥物能夠快速地殺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但同時,也讓免疫系統失去了和病原微生物作戰的機會。如果大量使用藥物,會削弱自身免疫系統的「作戰能力」,使免疫力降低,給病毒感染提供「良機」。
當然,抽菸喝酒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應儘量避免!
總結起來就是
健康飲食 適度鍛鍊
規律作息 切莫恐慌
切忌濫用藥物
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武漢晚報」「新華社」「知識分子」
新媒體編輯:申楊
統籌策劃: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