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階段」,大多數人處於「隔離」狀態;面對「病毒」,大家都想著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針對「免疫力」這個細節,坊間流傳著多樣的方法,比如飲食或者某種保健食品,然而多為不靠譜言論。科學「增強免疫力」,您應該做的是這些。
科學看待「免疫力」,並不需要刻意提高:
免疫力是一個「名詞」,也是一個「先天形成的名詞」;免疫力指的是「身體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身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是由皮膚和黏膜、免疫器官(組織)、免疫細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質(抗體、溶菌酶等)共同組成;免疫可以分為「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
從科學角度來看,我們在生活中並不需要刻意提高,本身免疫力正常的人完全能夠「抵抗住病原微生物的進攻」,而且現如今其實並沒有「明確可行的方法」可以去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我們能做到的,只有保護自己的免疫力,不被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降低免疫力」。
也就是說,不消耗自己固有的「健康免疫力」,其實就是另一個層面上的「提高」。
如何做,可以保持原有「強大的免疫力」?
吃飯要靠譜,樣多量少:「好好吃飯」是保證優質免疫力的基礎因素。機體中每天都會產生「數以百億計」的免疫細胞,而免疫細胞就是抗擊病原微生物的基礎單位,它會產生免疫活性來抵禦外界有害物質;而身體的整個免疫反應需要能量、蛋白質等營養素的支持。
言於此,「均衡、全面膳食」是生活中該做的基礎之事,只有多樣飲食,營養素才能均衡攝入,單日攝入的食物品種應該在14種以上,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增加魚禽奶豆等富含優質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量,多吃新鮮蔬果,餐食少量多次,增加餐次比,保證營養物質和各類食物的足量攝入。
保證優質的睡眠,抵抗力會很強大:勞逸結合,好好睡覺,身體才會越來越好。請您明確,充足且優質的睡眠是保持優秀免疫力的重要組成因素。如果你經常熬夜晚睡,那您身體的肌肉組織會越來越少,會離肥胖越來越近,體內營養成分的大幅度改變就會破壞我們的免疫能力,導致免疫力出現下降。
所以,拒絕熬夜晚睡,請保證每日有充足的睡眠時間(7—9個小時),普通的上班族建議在晚間11點之前入睡,中午可以有半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
吃動平衡,別總是「坐著」:之前有研究報告得出結論:運動會加快白細胞的流通速度,因此就能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的能力。
也就是說,「適量的運動」是免疫力的「催化劑」,經常久坐不動的人更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從實際生活來看,建議大家每日可以運動30分鐘以上,慢跑、快走、遊泳等運動都是靠譜的選擇。
另外,生活中大家還要「科學看待藥物」,不可過分用藥,服藥的同時其實就減少了免疫系統對疾病產生抗體的機會。對於普通感冒等一些「自限性疾病」,不建議您過分用藥,給您的免疫系統留出工作空間,它們完全可以殺滅這些病原體。
疫情當下,關注「免疫力」是對的,但不建議「盲目做事」。正常情況下,人的免疫力都是正常的,並不需要刻意去提高;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對自身免疫力造成影響;當然,隨著日常環境的變化、年齡的增長以及一些因素的影響,免疫力會出現正常的下降,不必太過「掛念」,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王道。科學看待免疫力,希望在這個特殊疫情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可以抵抗住「病毒的侵襲」;全面健康生活,你的身體會更加強大。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