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米發布了電視、配件、手機等眾多新品,其中最受關注的自然是「5G時代概念手機」MIX Alpha。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小米研發MIX Alpha耗時兩年、耗資5億,其意義在於小米希望「不惜代價、不考慮量產性,做出一款真正顛覆性的產品。」
雷軍在發布會上也多次表示,小米MIX Alpha比友商的摺疊屏手機更實用,但事實的確如此嗎?
環繞屏和摺疊屏誰更實用?
小米MIX Alpha號稱屏佔比達180%,將柔性OLED屏幕從內而外分層貼合,實現無縫式的雙面屏幕設計,讓手機更接近科幻電影中「一塊屏」近未來風格。如果用一張動圖來展示小米MIX Alpha的特色,這個呼吸燈效果無疑是最適合的了。
那麼,小米MIX Alpha的環繞屏是否還有其他核心使用體驗呢?emmm,除了炫酷似乎沒有了。比如它的背面屏幕,實際上是因為屏下相機技術不成熟的妥協方案,背屏實際上只會在自拍時發揮作用(如果有槓精說我就是想用背屏那也可以。)
與年初發布的兩款摺疊屏手機相比,小米MIX Alpha更像是「非摺疊屏簡化版」,但卻失去了關鍵體驗——手機、平板雙形態。本質上,小米MIX Alpha是比「瀑布屏」手機更極致的直板手機,但成本卻達到2萬元。另外,即便日後成本降下來,所謂「環繞屏」可能比瀑布屏更容易磨損或破碎;同時部分屏幕利用率其實很低,這都是潛在的問題,所以雷軍反覆強調「概念」、「探索」。
小米MIX Alpha和華為Mate X
難以量產、價格昂貴
小米MIX Alpha售價19999元,雷軍稱「正在嘗試小規模量產,預計12月底上市」,這意味著該機首批貨源可能只有幾千臺甚至幾百臺。另外據產業鏈消息爆料,其屏幕供應商是維信諾,屏幕量產能力有限。
那麼,雷軍為什麼如此執著地推出一臺概念手機呢?答案很簡單:彰顯技術實力。事實上,小米一直被部分網友詬病沒有技術實力,是「組裝廠」,與用於5G核心技術、自研SoC的華為相比更是相形見絀。但顯然這種對比是不公平的,因為OEM廠商的研發主要集中在設計、軟體和整體優化上,蘋果亦是如此,並不是所有廠商都必須成為產業鏈巨鱷(如三星)或是通信技術巨頭。
當然,小米手機希望向高端轉型,MIX Alpha的投入就有意義。除了環繞屏,這款手機還採用鈦合金、新型電池技術和1億像素相機,據悉部分技術將應用在MIX下一代量產機型(MIX4),很可能會在10月正式發布。
網友調侃:年輕人買不起的手機
小米MIX Alpha發布之後,網友們也在社交媒體、論壇上紛紛發表看法,觀點其實都是比較理想的。當然,這其中少不了調侃,比如「PPT手機」、「華為Mate X無鉸鏈不能展開版」、「年輕人買不起的手機」等,相信雷總不會介意。
還有網友把三星Galaxy Fold、華為Mate X和小米MIX Alpha統稱為「理財產品」,畢竟價格都高達萬元以上,而且產量都非常少。
另外,外媒還針對環繞屏設計做了一個小調研,約500名網友中有54.88%的用戶認為這種設計沒有必要。但不論如何,小米的嘗試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從「PPT」轉向真正行業趨勢和標杆,除了想像力可能還需要一些真正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