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雪兔
有一個冬天的雪夜,我們圍著火爐安靜地幹活,偶爾說些遠遠的事情。這時門開了,有人挾裹著濃重的寒氣和一大股霧流進來了。我們問他幹什麼來,這個看起來挺老實的人說了半天也沒說清楚,一個人在那兒苦惱地想了半天,最後終於組織出了比較明確的表述:「你們,要不要黃羊?活的黃羊。」
我媽轉身問那個老實人:「你的黃羊最低得賣多少錢?」「十塊錢。」
黃羊名字裡雖說有個「羊」字,其實是像鹿一像美麗的野生動物,體態比羊大多了。
我媽怕他反悔,立刻進櫃檯取錢,全家高高興興地跟著他出去牽羊。
「啊,是白黃羊呀……」
就這樣,我們稀裡糊塗買回一隻野兔子,而要是別人的話,十塊錢最少也能買三隻。
這種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確像雪一樣白的,白得發亮,臥在雪裡的話一點兒也看不出來。但天氣暖和的時候,它的毛色會漸漸變成土黃色的,在戈壁灘上奔跑的時候,就不那麼扎眼了。
既然有著這麼高明的偽裝,為什麼還會被抓住了?看來它還是弱的呀。後來我們一看到兔子後爪上被夾過的慘重傷痕就要罵那個人幾句。
我們用一個沒有頂的鐵籠子反過來把兔子扣在煤棚的角落裡。它總是安安靜靜地待在籠子裡,永遠都在細細地啃那半個凍得硬邦邦的胡蘿蔔頭。我外婆悄悄地對它說:「兔子兔子,你一個人好可憐啊……」
冬天多麼漫長。但是我們家裡多好啊,那麼暖和,雖然是又黑又髒的煤棚,但總比待在冰天雪地裡舒服多了。而且我們又對它那麼好,自己吃什麼也給它吃什麼,很快就把它養得胖胖的,懶懶的,眼珠子越發亮了,幽藍幽藍的。
我媽常常把手從鐵籠子的縫隙裡伸進去,慢慢地撫摸它柔順乖巧的身子,它就輕輕地發抖,深深地把頭埋下,埋在兩隻前爪中間,並把兩隻長耳朵平平地放了下來。在籠子裡它沒法躲,哪兒也去不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漸漸暖和了,我們也驚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根一根漸漸扎出了的灰黃色毛來!它比我們更迅速、更敏銳地感覺到了春天的來臨。
然而就在這樣的時節裡,突然有一天,這隻性格抑鬱的兔子終於還是走掉了。我們全家人真是又難過,又奇怪。
我們在院子周圍細細地搜尋,走了很遠都沒能發現它。那個鐵籠子也一直空空地罩在原處,好像還在等待有一天兔子會再回來。
差不多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吧,我們看到了兔子。它一動不動地蜷在鐵籠子最裡面,它原本渾身光潔厚實的皮毛已經給蹭得稀稀落落的,身上又潮又髒,眉目不清。
「呀,它怎麼又回來了?它怎麼回來的?」我媽小心地把它抱出來,然後用溫水觸它的嘴,誘它喝下去,又想辦法讓它把我們早飯時剩下的稀飯慢慢吃了。漸漸的,我們的兔子掙扎著活了過來,而且還比之前更壯實了一些。五月份時,它的皮毛完全換成土黃色的了,滿院子跑著撒歡,兩隻前爪抱著我外婆的鞋子像小狗一樣又啃又拽——它好像什麼都不記得了!它總是比我們更輕易地拋掉不好的記憶,總是比我們更多地感受著生命的喜悅。
原來我們用來罩住那隻兔子的鐵籠子沒有底,緊靠著牆根,於是兔子就開始悄悄地在那裡打洞。它打的那個洞很窄很深,我把手伸進去探了探,根本探不到頭,又持著爐鉤伸進去探了探,居然也探不到頭!後來,用了更長的一截鐵絲捅進去,才估算出這個小隧道約有兩米多長,沿著隔牆一直向東延伸,已經打到大門口了,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打出去了…
(選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有刪節)
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開頭寫當地人的狡黠,明明賣的是雪兔,卻說是「黃羊」,害得作者家人用十塊錢稀裡糊塗買回一隻雪兔。
B.作者善於借小故事來表達情感,比如同情雪兔遭遇,擔心其安全,對其精心飼養,表現了珍愛生命的質樸情懷。
C.雪兔雖然弱小、可憐,沒逃過獵人的陷阱,但它平靜從容,堅毅頑強,渴望自由,引發作者對生活的真切感悟。
D.本文寫到冬天的寒冷與漫長,意在反襯家的溫暖,並襯託雪兔的遭遇,表現雪兔對春天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歡悅。
5.結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最後一段可否刪去?請結合作品講述理由。(6分)
試題答案:
4.A(「本文開頭寫當地人的狡黠」錯,那個老實人只是語言不通,一時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而已,看不出「狡黠」的意思。)
5.示例:①這句話表面意思是說,隨著天氣變暖,雪兔身上果真長出灰黃色的毛。(2分)②實際意思則是,雪兔在逆境中,平靜從容,堅毅頑強,憧憬自然,渴望自由,感受生命的喜悅。這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人類反思和學習。(3分,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
6.示例(1):不能刪。理由如下:①這段話是補敘,交代雪兔失蹤一個月的真實原因,使故事情節更加完整;②這段話又能豐富雪兔的形象,突出其勇敢頑強的精神品質;③這段話還能豐富文章內容,彰顯作品主題,給讀者帶來震撼與深思。
示例(2):可以刪。理由如下:①這段話屬於「蛇足」,前面已經把故事講完了,讀者也能猜到雪兔在失蹤一個月的時間裡發生的大致事情,刪去這段話能使行文更加簡潔;②文章對雪兔形象的塑造已經比較完善了③刪掉這段話,對作品主題的呈現非但沒有妨礙,反而能給讀者帶來更多的思考。(言之成理即可。每點理由2分,共6分。)
本文整理自網絡,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處理。歡迎原創投稿,所有打賞全歸作者。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