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貓經常吃素,卻為何屬於食肉動物?家貓:那是因為你不讓我吃肉

2020-12-05 大貓來了

家貓經常吃素,卻為何屬於食肉動物?家貓:那是因為你不讓我吃肉

貓科動物有數十種,但總體上可以分成兩大類:野生貓科動物和非野生貓科動物。野生貓科動物包括獅子、老虎、雪豹、雲豹、兔猻等等,而非野生貓科動物卻只包括家貓一種。如果說獅子、老虎、雪豹這些野生貓科動物都是食肉動物,相信沒有人會反駁,但是如果說家貓是食肉動物,恐怕就會有人提出異議了:

甲:什麼?家貓明明是雜食動物啊!我家的貓既吃肉食也吃素食!

乙:什麼?家貓明明是素食動物啊!我家的貓天天吃大米、饅頭,從沒吃過肉……

事實上,家貓的的確確是食肉動物。從分類學上來講,家貓屬於貓科,而貓科屬於食肉目,食肉目的動物我們常稱其為食肉動物。貓科動物、犬科動物、熊科動物、鬣狗科動物等,都屬於食肉動物。在消化系統上,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有較大的不同:(1)食肉動物的犬齒比較發達,利於撕咬以及穿透獵物皮膚;食草動物的臼齒比較發達,有利於磨碎植物。(2)食肉動物的胃不太發達,腸道比較短,且表面比較光滑,不利於消化植物;食草動物的胃比較發達,腸道較長,且表面粗糙,更利於消化植物。

對於家貓而言,它們的消化道較短,消化道內含有的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也較少,消化植物是有些困難的。研究發現,家貓的食物中大約需要20%的蛋白質,它們嚴重依賴精氨酸的供應。如果食物中缺乏精氨酸,家貓的體重會降低,甚至產生致命的危害。此外,家貓對肉食中含有的牛磺酸也十分依賴,如果缺乏牛磺酸,它們的視網膜會逐漸退化,最終視力變得很差。

實際上,判斷一種動物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和這種動物平時的飲食習慣並沒有絕對關係。比如說屬於熊科的大熊貓,它們一天要吃掉很多竹子,但從生理構造上來講它們還是屬於食肉動物。熊貓都屬於食肉動物了,更何況屬於貓科動物的家貓呢?

然而現實中,主子們似乎都沒有把食物選擇權充分給家貓,基本上是主子們提供什麼,家貓才能吃什麼。有的家貓半葷半素,運氣差點的家貓甚至是全素。當有主子發現家貓可以和自己一樣一天三餐都吃大米時,就會懷疑:家貓真的屬於食肉動物嗎?

如果家貓會說話,它們一定會哭訴:主子啊主子,我和老虎一樣都是食肉動物,不是我不吃肉,你不讓我吃肉我能有什麼辦法呀……(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故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為何食肉動物只吃肉卻不會生病?它們真的不需要吃素嗎?
    導讀:為何食肉動物只吃肉卻不會生病?它們真的不需要吃素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長時間沒有吃素之後,感覺渾身都不自在了,必須吃點青菜水果才能好受一點,這種情況在營養學裡面叫做均衡飲食,可能很多人會問了,為什麼人類需要做到均衡飲食呢?
  • 為什麼你家貓經常哭?當然不是被你感動的
    昨兒有個小姐姐私信求助我,說她家貓老流眼淚,問我知不知道為啥。等等,我只是個寵物寫手,小姐姐你怎麼知道我懂這個!沒錯,我就是全能的!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解釋下你家貓的眼裡常含淚水!1、吃得太幹太鹹太營養養貓人都知道,貓吃得太幹、太鹹就會導致眼淚增多,但可能大家不知道,吃得太營養也不行。每天給貓吃肉、內臟之類的食物,就會導致貓營養過剩,像人每天都吃大餐,肯定要上火。如果原因是這種情況的話,貓咪的眼屎也是很多的。如果你家貓咪的顏色比較淺(白貓),那就會非常明顯。
  • 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為什麼說鯊魚和鱷魚也是食肉動物,因為它們都是以肉類為主食的,這是通俗概念。學術的歸學術,通俗的歸通俗,二者不要混為一談。棕熊在生物學裡歸為食肉動物,在一般看來它是雜食動物,兩種說法都是對的。那為什麼不把生物分類更細緻一些呢?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大熊貓:表面上吃素的食肉動物?
    圖片來源:MIKE BLAKE, REUTERS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食草動物,但它卻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食肉目(Carnivora),此稱謂之下的幾乎所有動物——狗、 貓、鬣狗、鼬鼠、貓鼬、浣熊等等——都吃肉。然而大熊貓除了竹子之外幾乎不吃別的,這使它成為了食草動物。至少表面上看如此。
  • 人類到底該吃肉 還是吃素?
    那麼,長期食肉會否與一些心理疾病有關,或者素食對人的心理健康更有益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與思考,於是想寫今天的這篇文章,叫做《素食與心理健康》之「人類適合吃肉還是吃素」。很少有人不關注自己的生活是否快樂與幸福,而幸福本身又與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密不可分。既然這樣,探討與身體和心理密切相關的飲食,那就是很必要的了。那麼,人的生理結構是怎樣的?它適合吃肉嗎?
  •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周圍的一切都被科技環繞著,尤其是手機的出現,人們出門的頻率越來越少,就算出門手機就跟連體嬰兒一樣,根本離不開。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生存無數的動植物,這些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特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人類在吃肉的時候,往往吃的是一些食草型的動物,而不吃食肉型的動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整個大自然界中,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想要組成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首先要有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
  • 偽素食動物大全,看起來吃素卻愛吃肉的動物有哪些?
    這些原本在你的認知中應該是愛吃素的動物,沒想到居然是喜歡吃肉的肉食狂歡者。被稱為「偽素食者」的動物都有哪些?兔子誰能想到印象中愛吃青青草的小兔子,居然是回收幼崽的小動物。有一些兔子在產子以後如果覺得自己營養不足就會直接吃掉幼崽來補充能量或是因為在危險之中保護不了幼崽就直接吃掉。
  • 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
    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憑藉著一幅可愛的面孔和天生的捉鼠天性,家貓備受人類寵愛,如今它們已經遍布全世界各地,總數預計超過5億隻,是貓科動物中數量最龐大的一個群體。但是,家貓是由野貓馴化來的,和其他貓科動物一樣,都為食肉動物。別看它們表面上很溫順,在捕食小動物的時候也顯得十分兇猛。各種鳥類、爬行類、小型哺乳類都是家貓的獵物。就算是在主人的照顧下衣食無憂的家貓也會經常捕殺小動物。那麼,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呢?
  • 貓不是食肉動物嗎?為什麼它們總惦記著吃貓草,還喜歡吃蔬菜?
    很多人都知道貓是食肉動物,那為什麼貓要吃草或者吃蔬菜呢?今天二貓媽就來跟大家聊聊關於貓吃草和蔬菜的話題,並介紹下哪些日常蔬菜可以給貓吃。在討論這個話題前,我們首先還是要強調一下:貓是專一性的食肉動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早已進化為以肉類為基礎的飲食,它們腸道較短並且也沒有相應的酶來幫助它們消化植物性食物。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接著說下面的內容。
  • 野貓是流浪未馴化的貓,家裡養的貓稱為家貓,家貓和野貓區別何在
    在城市裡,通常所指的野貓是流浪貓,而流浪貓一旦被收養也可以成為家貓,但還不是寵物貓,它們的區別是品種不同。其實,只要你愛貓,家貓野貓都是好貓。家貓和野貓的區別:1、外形。家貓吻突長,野貓短;家貓的毛質柔軟,野貓比較粗糙。相比家貓,野貓更大、尾巴更長。
  • 你發現了沒,人類為何都只吃食草動物,卻少吃食肉動物?
    文/濤聲依舊你發現了沒,人類為何都只吃食草動物,卻很少吃食肉動物?眾所周知的一件事,人類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很多人喜歡吃蔬菜也喜歡吃肉,從生物本能上來說就是如此,當然人類本身對於肉類以及素菜所含有的營養也是十分需要的,不過在自然界當中,存在著很多的純粹性的食草性動物以及食肉性動物,他們有的只吃素菜,有的只吃肉,但是它們的身體其實根本不會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因為它們本身的身體能夠產生一些人類所不能產生的營養元素,所以它們可以如此的純粹
  • 貓是純肉食動物?為什麼它們還會吃素食?
    貓咪是純肉食動物,這句話是對的。貓咪吃素食,也是對的。兩者並不矛盾。可能這時候有人會說:貓咪是肉食動物不假,不該是純肉食動物吧!你看好多貓都會吃貓草、吃饅頭等等。你怎麼說?晉元君:這裡就是有概念上的誤解了,所謂的純肉食動物,不是指它只吃肉,其它什麼都不吃。而是它們如果只吃穀物(素食)無法合成體內必需營養物質,這樣貓咪是沒法長大的,而且貓科類動物長期不吃肉,就會慢慢的死掉。
  • 現代指鹿為馬:廣西獵殺豹貓事件,受害者是家貓?
    Fink/www.ardea.com/arkive.org很顯然,那三張照片裡的小型貓科動物都是滿身斑點,不是家貓的色型。另外,豹貓是一種體型較小的貓科動物,與家貓的體型非常接近,尤其是南方的豹貓相對較小。因此很難從大小或者體重上來區分家貓或者豹貓。事件主角在事後接受採訪時,抱著一隻三花家貓凹造型透露出「咱們南方的貓就是大」,想以此脫責,真是十分幽默。
  • 小古貓,現代食肉動物共同的祖先
    小古貓,又名古貓獸,被認為是現代食肉動物貓科、犬科、熊科、鼬科、鬣狗科、靈貓科、貓鼬科等動物的共同祖先。它具有五趾,較長的身體和相對較短的四肢。現在的鼬科動物還很大程度上保存著其祖先原始的樣貌它能夠爬樹,捕食一些鳥類、小型嚙齒類動物。有些科學家相信小古貓也可能吃一些蛋或者水果.非常可愛。
  • 野貓與家貓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野貓與家貓、流浪貓雖然都是貓,但是習性上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家貓和流浪貓的生存方式不等同於野貓,而且在我們居住地附近看到的貓基本上都是家貓或者是流浪貓,壓根就不是野貓。那麼,野貓與家貓(流浪貓)有哪些區別呢?它們是如何生存的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人類都很喜歡貓,但你知道家貓和野貓的區別嗎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人類都非常歡迎貓進入他們的家,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有能力讓齧齒動物遠離。儘管貓咪被稱為家養寵物,但這些現代貓科動物仍然被認為是半家養的,而不像狗是完全家養的,自它們存在以來就被認為是半家養的。我們知道,貓有很多種類,但總的來說,它們只分為兩種。
  •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是的,相當多的人知道,雖然其他食肉動物可能不是更強大食肉動物的主要獵物,但較弱的食肉動物是可能被機會主義者吃掉的。其他食肉動物的屍體也經常被「清道夫」們清理掉。
  • 人類更適合吃素還是吃肉?|人類的腸胃,專為吃肉而「設計」
    從這些方面看,人似乎更適合吃植物,不適合吃肉。但是,真相可不是這樣的,人類遠沒有你想的那麼被動。其實,我想說的是:人類之所以成今天的樣子,恰恰正是因為多食肉……今天這篇,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人類的胃腸道消化系統,決定了我們更適合吃肉。
  • 萌寵那些事兒-你家貓為什麼不埋粑粑?
    貓又是純肉食動物,吃的食物蛋白質含量很高,排洩物味道非常大。這麼重的味道就更容易被敵人發現了,所以它們的祖先在野外都是會埋屎的。那你家貓咪不埋屎,是為什麼呢?可能是以下原因呢!1、小貓咪離開貓媽媽的時候太小了建議購買3個月以上的小貓,不僅僅是因為注射完疫苗,抵抗力好;還因為2-3個月是小貓社會化的重要階段,貓媽媽會教育小貓基本的生存技能如排洩完之後要埋屎,跟小夥伴玩鬧不能伸爪子等等。